天作古寨,位于阳朔县白沙镇遇龙村的景点

阅读: 评论:0

白沙镇天作古寨简介:

在阳朔县白沙镇遇龙村附近石山上。

阳朔白沙镇天作古寨景点名称:天作寨                      别名:

景点等级:景点门票:

景点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地理位置:阳朔县白沙镇遇龙村附近石山上

景点特看点:

登天作寨只有两条险要的羊肠小道,正面的一条与遇龙河遥相对望,背面的一条在靠近金宝乡的一边。两条通道都设有三重一样牢固的寨门。

在阳朔县白沙镇遇龙村附近石山上。

遇龙桥出发,往西行约一公里,就来到天作寨的山下。从山下仰望天作寨,只见四周的石峰拔地而起,刀劈斧削般陡峭,犹如一朵莲花,护卫着莲台般的山窝——天作寨。

天作寨只有两条险要的羊肠小道,正面的一条与遇龙河遥相对望,背面的一条在靠近金宝乡的一边。两条通道都设有三重一样牢固的寨门。

正面的一条崎岖山路,爬到200米后来到半山腰时,在一处险要的地方发现一座寨门挡在山道中间,石门全用大青石垒砌,寨门已损毁,只留下一道高达2米的围墙。在右侧石壁上,可见记载的天作寨抗战碑文,略显斑驳,仍清晰可辨,详细记叙了一段抗日历史,现已成阳朔县文物保护单位。

碑文中可知,天作寨建于清朝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10月,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抗日战争时期,阳朔县几乎全县沦陷,县政府转移到了阳朔仅存的一个乡——金宝乡红莲村坚持抗战,天作寨便成了前哨阵地。当时,遇龙村公推朱锡乾、朱世仁、朱锡毅等统理寨务、编队自卫,以阳朔县抗日自卫队四中队名义,与日寇设在遇龙桥上的碉堡对峙,凡9月余,大小战斗26次,以我自卫队阵亡2名,敌人死伤逾百而告终。

沿着杂草丛生的山路上行约200米,到两石峰交接处的险要地带。这是天作寨的第2座寨门。寨门呈拱状,高约2米,纵深2.5米,全用上百斤重的大青石堆砌,门内两侧尚存厚重的门栓石槽,以及又深又大的方形石眼,以供插入巨木防寨门牢固。此外,门内拱有块石刻,清楚地记载着建寨时间以及耗费资金。寨门两端还延伸着一道厚实的石墙,长约100米,最高处达5米。

通过第2座寨门,便来到占地面积约200亩的山窝。山窝基本呈长圆形,却不平整,随处可见当年村民依山势修筑茅草房的一些平台。西北方向有口泉眼,常年不涸,村民战乱躲于此甚为放心。站在山窝,环顾四周,峰林立连绵不断,且山势陡峭,无处可攀。

历史

据当地老人回忆,当年日军先后进攻天作寨20多次,自卫队凭天险沉着应战,抗击日本侵略者近一年,日军想尽一切办法也没能攻下天作寨。一天,日军在炮兵的增援下,将天作寨包围,分兵两路佯攻进寨的两条通道,另一路则从南面一座石峰偷偷爬上山顶,往天作寨射击,打死打伤多人,天作寨一度告急。自卫队员占据另外几个山头,与日军对射,阻击日军进入寨中,连续战斗六天六夜。后来,有援军由香花坳抄袭敌后,自卫队遂一鼓作气反击日军,终将日军击溃,顿解天作寨重围。

当地村民说,天作寨地势险要,风光秀丽,加上就在遇龙桥景区附近,这里应该是一处有待开发的抗战旅游胜地。游客在这里进行户外活动的同时,还可以受到先辈抗战的传统教育。

本文发布于:2022-12-18 04:56: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1418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天作古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