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岭南四大名山之首

阅读: 评论:0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鼎湖山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境东北部,东距广州70千米,西距肇庆18千米。地处北纬23°10',东经112°31'。总面积达11.33平方公里,最高处的鸡笼山顶高1000.3米。鼎湖山

因地球上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大都是沙漠或干草原,唯独鼎湖山一带有绿植被覆盖,被誉为“北回归线带上的绿”。

地形地貌

鼎湖山由几列同向(北东东—南西西)的山脉组成,山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按高度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级,第一级高程在800米以上,主峰鸡笼山海拔1000.3米,它的左右诸峰均是800米以上的高峰。第二级高程为500~800米,这级高峰以石仔岭为东南界,在石仔岭的西北或其左右诸峰,高均在500米以上,石仔岭海拔598米。

第三级高程为250~500米,在石仔岭东南诸峰,高程均不超过500米,主峰三宝峰海拔491.3米,其他峰高多在300~400米之间,第四级高程在250米以下,属山前的丘陵密集地带,它在树木园、地质疗养院、米塔岭一线的东南,包括塘娥岭、后龙山、米塔岭诸山。 

地质特点

鼎湖山与北岭山的构造基本相同。鼎湖山的走向为北东东—南西西的单斜、褶皱、断裂山地。

山地内部山体密集、峰峦重叠,起伏大,断层陡崖发育,层状地貌清楚。

有名的鼎湖断裂带自北东向南西横穿山地中部与北岭断裂带相接,为形成山地中的瀑布奇景和险峻壮观的山势提供了良好条件。 

在山地中的各山峰坡度多在30°~40°,局部在60°以上,少于15°的很少。

从鸡笼山向东南经石仔岭、三宝峰到坑口,直线距离4.4公里,高程由1000.3米降至8米,比降达22.5%。

山上水蚀地形明显,沟谷深切,山脊狭窄,V型谷深100~300米,沟谷之间的山脊成棱状,最窄处仅有3~5米,剥夷面发育了500、300~400、150~200、80~100米等多级。

发源于鸡笼山的山溪有南北两支,均自西北向东南流,横切山地构造走向线,在岩层断裂的地方往往发育成断崖和阶梯状河谷,谷底基岩出露或乱石成尽,从而使溪流发育了众多的激流、瀑布、深潭奇景,南支云溪有老龙潭、三昧潭、水帘洞天等;北支天溪,水流出天湖后,阶梯状河床明显发育,其中落差最大的飞水潭,断崖高达40米。

两溪为同向山脊相隔,成为山地自西北向东南的分水岭。鼎湖山

气候特征

鼎湖山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长,太阳辐射丰富,既无严冬又无酷暑,终年温暖。

由于夏季盛行湿热的东南或偏南气流,台风频繁光顾,带来了充沛的降雨。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鼎湖山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植物资源,自然保护区面积17000多亩,其中原始森林2000多亩,葱茏茂密,结构复杂,是世界少数的特殊森林类型,被誉为“活的自然博物馆”。

鼎湖山有野生高等植物1856种,其中珍稀濒危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3种;以鼎湖山为原生地的植物有30种。鼎湖山多样的生态和丰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和良好的栖息环境。 

动物资源

鼎湖山有鸟类178种,兽类38种,其中国家保护动物15种。 

矿产资源

鼎湖区矿产资源较丰富,囊括砚石、石膏、大理石、黄金等21种矿产资源。 

主要景观

经科学监测,鼎湖山的空气负离子含量为125000个/cm,是全国之最,而且鼎湖山还是当今世界上距离城市最近的原始森林,故享有“天然氧吧”“城市森林”等美誉。主要有小歇峰、碑亭凝谊、庆云环翠、龙潭飞瀑、幽谷奔雷、双虹飞堑、鼎湖探险、问鼎祈福、远眺砚洲等景点。宝鼎园中的“九龙宝鼎”及端溪龙皇砚被列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湖山鼎峙,相得益彰。

庆云寺

鼎湖山自唐代以来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旅游胜地。高僧云集,周围建起三十六招提,前来朝拜、游览的香客、游人越来越多。

明崇祯年间,即公元1633年,山主梁少川莲花峰建起莲花庵,第二年又迎来高僧栖壑和尚入山奉为主持,重建山门,改莲花庵为庆云寺,到了清代,庆云寺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岭南四大名刹之首。 

宝鼎园

宝鼎园以展现中国古代鼎文化为主题,将中国著名的青铜器鼎、鼎文化与自然和山水文化融为一体。宝鼎园

九龙宝鼎

由国内资深的古建筑设计机构、专家与青铜器专家共同规划设计,整个宝鼎园充满中国古文化气息,宝鼎园有两个世界之最,一是肇庆九龙宝鼎,二是端溪龙皇砚。

飞水潭

又名龙潭飞瀑,位于鼎湖山南半山腰、庆云古刹下东侧。

山石嶙峋,瀑布从40多米高的崖顶深处狂奔而来,直往下飞泻。瀑布下,中有巨石,上刻枕流2字。 鼎湖山

生态保护

鼎湖山的生态底线就是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区界限不容更改。

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鼎湖山以分区管理的模式,守住鼎湖山保护与开发的“生命线”。

1979年鼎湖山成为我国第一批加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列入国际潮湿雨带林保护网,建立了“人与生物圈”研究中心,成为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基地。 

1956年到如今已有10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方上的研究项目在这里开展。

鼎湖山美丽的背后,是四代鼎湖山保护区工作人员的艰辛付出。 

人文历史

名人留迹

1980年原、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女士有手书碑刻“孙中山游泳处”于崖壁上;“日本入唐留学僧荣睿大师”碑亭,为1963年10月鉴真和尚(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逝世1200周年纪念委员会所立。 

在明末清初之时,鼎湖山也曾被称为天湖山,原因是在明末清初之际,肇庆曾是南明永历皇帝的行宫所在。据说永历帝驻跸肇庆时,曾多次上过鼎湖山。

诗文赞誉

清初岭南著名诗人陈恭尹曾写过一首叫《端州华严庵送何孟门、陶握山、王紫·游鼎湖》的诗,其中加有注文说:“栖壑大师以(桂王)行宫在端州,改鼎湖山为天湖。”可见改叫鼎湖山为天湖山,明显带有纪念南明永历皇帝的意思。

但是随着永历政权灭亡和清朝统治走向稳固之后,天湖山这个名称也就逐渐就无人问津了。 

古籍记载

郝玉麟《广东通志》卷十二之山川志云:“顶湖山在(肇庆)城东北四十里,高千余丈,山顶有湖,四时不竭,山半有白云古刹,绕寺产佳茗。”又卷五十二之物产志云:“顶湖茶:端州之白云山顶有湖,僧人于巖际种茶,烹之作素馨花气,味甘淡而滑,然岁收止石许。” 

优待政策

老年人:

肇庆市户籍市民60周岁(含)以上、外地户籍70周岁(含)以上凭身份证或老年证免费; 60周岁(含)-69周岁(含)凭老年证或身份证五折优惠

儿童:

身高1.2米(不含)以下且6周岁(含)以下免费; 6周岁(不含)-18周岁(含)凭学生证五折优惠

残疾人:

凭残疾证免费

现役军人:

凭军官证免费

其他:

记者凭免费

在职、退休、残疾消防救援人员和消防救援院校学员凭身份证以及有效证件免费

交通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09:43: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237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鼎湖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