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革命史铭刻着这些英雄的名字

阅读: 评论:0

这里有建立聊城最早的共青团的齐辉蕴

有鲁西地区第一位烈士张梦庚

还有人们熟知的“七大闺女,七大女婿”

鲁西北地委展室内的“七大闺女,七大女婿”情况介绍。

7月1日,在位于冠县清泉街道办事处南街村红旗路西的中共鲁西北地委旧址,一大早就陆续有人前来瞻仰参观。

从1938年至1946年,这里先后为中共鲁西特委、鲁西北地委、冀鲁豫七地委、冀南一地委驻地。宋任穷、段君毅、赵健民、徐运北、杨易辰、许梦侠等多位领导人曾在这里办公和居住过。

党史馆内开辟了多个展室,展示冠县各个时期的革命活动。也是从这里,我们得以穿过历史的烟云,寻觅当年进步青年探索革命真理,点燃党的星星之火、并逐步发展壮大的踪迹。

记者 赵宗锋 吕晓磊

这里有最早的共青团

有鲁西地区首位烈士

1920年初,进步思想以及无产阶级的革命主张,首先在冠县小知识分子阶层引起了强烈共鸣。1926年,进步青年齐辉蕴在济南加入了共青团,回冠县老家建立了共青团冠县支部,发展了6名团员,是聊城最早的共青团。

而在这之前,冠县的一些青年学生,如张浩然、杜灵俊、张永珍、任长山等先后到外国求学,接受马列主义理论,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期,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外地从事地下工作。

在这当中,还有一个冠县人民忘不了的名字:张梦庚。张梦庚15岁离乡,到北平大同中学读书。在校期间,不满军阀统治。孙中山到北平时,他亲聆了这位革命先行者的演讲,并常与革命先驱李大钊等接触,产生了革命思想,遂于192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6年春,八国公使干涉中国内政,他愤而上书痛斥。3月18日 ,北平各校学生4000余人赴段祺瑞“执政府”请愿,他走在最前列。段祺瑞令卫队开,他身中3弹,与刘和珍等37人一起当场牺牲,年仅17岁。史称“三·一八”烈士。鲁迅先生曾作杂文《纪念刘和珍君》,专记此事。后国民党政府发给其遗属抚恤金。建国后,张梦庚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烈士。而他,也是鲁西地区第一位烈士。

这里有大批女干部

其他地方无法比拟

在原中共聊城地委党史办主任谢玉琳关于聊城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的一篇文章中,专门提到了冠县的一大特点:在鲁西北边境冠县一带的实践看出,经过多年的实际工作,党员和众中的积极分子得到教育、提高,党组织迅速发展壮大,也涌现出大批革命干部,如赵健民、徐运北、丹彤、焦善民、王西原、孙立民、杨立功、冯子华、许梦侠、王维、王黎之等等。同时,也培养出一大批女干部,而这是其他地方所无法比拟的。

至今为冠县人民津津乐道的“七大闺女,七大女婿”,已经作为佳话广泛流传。

其中的“七大闺女”,就是冠县女干部的优秀代表,她们是,沙晓鲁(沙俊英)、沙春喜(洪林)、沙春莲(林彬)、齐涛(齐淑兰)、张堃(张桂云)、王惠颖、王震凡。而她们的伴侣分别是,徐运北、曾思玉、杨勇、高元贵、许梦侠、李聚奎、黑伯理。

“七大闺女”的青春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闪光,她们与伴侣的爱情在“两军阵前并马行”时成熟。

这些英雄的名字

深深刻进革命史

提到冠县的革命历史,有一个人的名字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没错,就是赵健民。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赵健民,1932年夏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于1934年2月回到冠县介绍了孙洪、沙延孝、冯干才入党。也正因为如此,冠县境内有了党的活动。

“卢沟桥事变”后,赵健民根据党中央“脱下长袍,拿起武器,组织抗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示,迅速建立了中共冠县临时工委,并在东三里庄创建了鲁西北抗日游击队。1939年10月1日,赵健民率“赵三营”,在陈贯庄大胆伏击了装备精良的日军广濑旅团及伪军4000余人,“赵三营”以24人的代价,歼敌110多,被誉为“鲁西北的平型关大捷”。

在响当当的“赵三营”之外,当时广为流传的还有“东边一只虎,西边一只狼,当中一架梁”,讲的是英雄区长王西原、梁文焕和郎勤骧。王西原作战勇猛,敌人畏之如虎,曾两拔敌人的区公所;梁文焕号称“梁文焕,围城转,白天不见夜里欢”。曾在敌人鼻子底下巧夺据点;抗日英雄郎勤骧在冠县城西一带长期与敌人周旋,伏击日军,铲除汉奸,打破卫河村封锁线,扬威东西馆陶两镇。

在他们之外,有冠县抗日县长王化云毁家纾难,把妻子的家私变卖,换成十几挺机,装配了十支队机营,把自家库存的麦子磨面蒸馍,从馆陶运到冠县,供给县委、政府工作人员,每天一趟,持续一年。更有米国宾单身取下敌人炮楼,俘敌20多人……

史料显示,作为中原地区开发较早的县,冠县自古崇文尚武,近代更是出将入相,不乏叱咤风云之举,而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的星星之火在这里点燃后,在这块血火交织的土地上,更是谱写了民主革命时期的不朽壮歌。抗战时期,冠县一带留下了、、陈赓、宋任穷、赵健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身影和足迹。地区党、政领导机关和分区部队长时间驻扎在这里,当时就被誉为“鲁西北平原上的小延安”。17万人口的县,15000人参军,1908名英雄儿女血染疆场。可以无愧地说,冠县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聊城新闻网)

(感谢冠县文物管理所为本文采写提供的帮助)

本文发布于:2023-03-06 08:01: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2474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