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观!福建湿地迎来万只候鸟迁徙

阅读: 评论:0

来源:中国新闻网

眼下,冬日渐冷,又到了候鸟迁徙越冬的季节。福建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湿地资源,吸引大批候鸟络绎不绝前来越冬。

资料图:成结队的小天鹅在闽江河口湿地上空飞翔。 刘可耕 摄

黑脸琵鹭来访福清湾湿地

3日,福建福清湾湿地,许多黑脸琵鹭在此悠闲觅食嬉戏。

看到这和谐一幕,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与湿地资源监测中心副总工程师余希难掩兴奋,“有130余只,这么大规模的黑脸琵鹭来访不多见,说明它们把福建当作安全的越冬地”。

福建湿地资源丰富,吸引候鸟越冬

在福建,福清湾湿地和三都湾湿地、泉州湾河口湿地、九龙江河口湿地、东山湾湿地等已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福建还公布了重要湿地50处,总面积约9.95万公顷。

“湿地保护为水鸟越冬建立了安全的庇护所。”余希告诉中新社记者,仅在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就有水鸟9目24科152种,包括黑嘴端凤头燕鸥、卷羽鹈鹕、黑脸琵鹭、勺嘴鹬和遗鸥;在此越冬的水鸟有2万只以上,估计在此迁徙停歇的水鸟数量超过5万只。

作为中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湿地保护力度持续加大。日前,国家林业局批准福建政和念山、建宁闽江源湿地列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至此,福建有永春桃溪、武平中山河、漳平南洋、永安龙头等6处湿地正进行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

在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谢再钟看来,拥有1600多亩梯田的政和念山湿地堪称华东地区线条最美、规模最壮观的梯田,也是“森林—村庄—梯田—河流”复合型湿地生态的典范,将努力建成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生态旅游、可持续利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

福建出台湿地保护方案

福建日前出台《福建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着力提高湿地保护率,实施湿地面积总量管控,严格湿地用途监管,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

该方案明确,到2020年,福建省湿地面积不低于1306万亩(不包括水稻田),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以上;沿海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7%,水鸟种类不低于175种,湿地的重要、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类不减少。

与此同时,福建建立健全湿地保护成效奖惩机制。谢再钟表示,要让重要湿地得到抢救性保护,部分受损或遭受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改善和恢复。

(中新社福州1月3日电)

原标题:《福建保护湿地 成候鸟迁徙越冬地》

即可关注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04:42: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2510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福建   湿地   候鸟   候鸟   湿地   水鸟   黑脸琵鹭   河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