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明清风采,品魅力宿迁

阅读: 评论:0

悠游在宿迁

穿越时间的长河

明清时期

静静地与时间对视

这里有

醇香美酒、沧桑古镇、厚重城墙

还有说不完的古老故事

和遵循了数百年的习俗

不论经过多少光阴的冲刷洗涤

它们依然鲜活如初

悠长运河

促进社会发展

明清时期,运河的流经对宿迁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此时,漕运为封建王朝的经济命脉,倍受统治者的重视,运河的流经大大提升了宿迁的城市地位,使其成为漕运咽喉和南北交通要道,而运河带来的便利运输,也促进了运河沿岸城镇经济的发展。

万历《宿迁县志》称宿迁“北瞰泰岳,南控江淮,西襟大河,东连渤海,盖两京之咽喉,全齐之门户也。”康熙《宿迁县志》记载宿迁:“西望彭城,东连海澨,南引清口,北接沭沂,盖淮扬之上游,诚全齐之门户,七省漕渠咽喉命脉所系,尤匪细也。”

运河的流经以及频繁的河漕治理活动对宿迁民风民俗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除了皂河龙王庙会外,淮红戏、苏北琴书、苏北大鼓等民间艺术也快速发展,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醇香美酒

荣获帝王盛赞

宿迁在明清时期酒业兴盛。据《桃源县志》记载:“明清时期,为治理黄河,明都察院右都御史著名治河专家潘季驯、清河道总督靳辅都曾在洋河居住十多年,这期间历届政府共征集了数十万河工,花费数百万两白银才将黄河治理好,大量的外来人口为洋河酿酒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繁荣”。

明代诗人邹缉,晚年隐居洋河,写下“白洋河下春水碧,白洋河中多沽客,行客年年任往来,居人自在洋河曲”的名句;清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第二次南巡途径宿迁时,品尝洋河大曲后,盛赞“酒味香醇,真佳酒也”,洋河酒因此成为皇室贡酒。

双沟酿酒厂亦兴盛于明清,由于双沟酒至纯味香,声名鹊起,双沟酒多次入京朝贡,受到清廷皇帝的喜爱。清宣统二年,全德酿造参加了南洋展厅,以浓香独特的精品特,被评为:“名酒第一”。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路过双沟为此题字:“全德槽坊”。

千年古镇

体验民俗民风

皂河古镇形成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镇内遍布大量文物古迹、遗址、遗存及传说,其中,祭祀水神的龙王庙、祈求财富的财神庙、从事商贸经营的陈家大院、捐款捐物的合善堂等建筑,都是明清时代的文化遗存。

乾隆行宫,又叫龙王庙行宫,是乾隆下江南的临时居所。徜徉在气势磅礴的皇家建筑中,透过朱红大门、檐角神兽、华丽彩绘、牌坊石雕......可切身感受古时的皇家气派;陈家大院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是宿迁目前最大的清代古民居建筑,通过院内老爷房、少爷房、小房、书院、账房、祠堂等历史场景,可感受清代大户人家的生活方式。

自清代以来,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初九、初十这三天,为皂河安澜龙王庙庙会之日,尤以正月初九这一天人流量最大、最为热闹,因此皂河龙王庙会又被当地人称为“皂河初九会”。届时附近山东、河南、安徽几省的善男信女,纷纷来此烧香拜佛、祈福求祥。

厚重城墙

勾勒繁华岁月

据《宿城镇志》记载,康熙二十五年,因黄河水流太急,不利漕运,清政府采取了黄河分流、避黄济运的方针,开掘中运河,流经宿迁城东侧。更设宿迁东关于运河西岸,检查来往船只,收缴关税,遂命名为:东关口。

作为明清年间的古码头,东关口也曾繁荣一时,码头上,货物云集;河面上,帆樯林立、船只众多;岸边,建筑雄伟,关后有小街,商人、工人往来其间,络绎不绝。

现在,330多年后的东关口城墙,高11米,加上镝楼有20多米,全长300多米。登上城墙,只见五丈多高的旗杆昂然矗立,“宿关”字样的大旗迎风飘扬,向下俯瞰,草木繁茂,水韵悠悠,船来船往,依稀可见往昔的东关盛景。

感受明清风采

品味历史人文

来宿迁体验一场

明清“穿越”之旅吧!

end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沭阳文旅、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私信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03:01: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2551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