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解放前的中草药店铺

阅读: 评论:0

辛亥革命以来,西医、西药虽早已传入沙市,但其地位和作用,则亚于历史悠久的中医、中药。即是到了三十年代中期,中医、中药仍是保护沙市城乡人民健康的主要支柱。1936年沙市从事卫生业59户中就有45户中药业,占76.27%,营业收入金额亦占78.19%(302,952元—法币)。1950年统计,从事中医中药的人员仍占54.5%(61人)。

一、中药店铺的性质和管理

中、草药店(铺)具有济人和盈利双重性质。即以救死扶伤为宗旨,通过药品商价,药店主人从中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我国医药界视治病救人为美德,成为优良传统。二十年代末,“沙市国药商业同业公会”在公会宗旨中宣称:“本业规以维持增进公共之利益,维护顾客安全、注意卫生,一律须用上庄货,不得以劣质品充代。”警告同业不得“故意抹零少尾”、“不得设计招揽”,相信“果能同心同德,庶可济已济人,不但本业交易可望振兴,即与病家卫生亦极关赖”,发誓要恪守会规,否则遭“雷击火焚”。

解放前之中、草药店虽无繁浩之书文榜示管理,但都有自己的店规。几乎所有中药店内都悬挂着“遵古炮制”四字匾,表示他们的店堂行轨都是继承正统的。

“抓药”,是所有中药店铺最基本的工作。店主对“抓药”管理得相当严格,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病家的生命安全和药店的声誉。病人一个药单上柜,店主人(或雇员)必须毫不拖延地按方剂中标定的份量一味药一称、一包,绝不允许混合总称或估量。单子抓完,逐包核对无误后,连药代方交付病家。有的小药店如缺药,店主人便让病家稍憩,自己则从“后门”出去到大药店配齐,不允许滥用代品。

二、六种形式的中、草药店铺

现有资料查明:自1949年上溯到1912年,沙市共有72家中、草药店铺,其中25家纯为草药铺。72家中、草药店可分六个类型。

1.前店后厂(作坊),批发零售兼供。资本雄,影响大。此类药店有如“恒春茂”、“同春合”、“义成昌”、“大顺生”、“同仁”、“天庆”等。

2.以零售为主,兼供小量批发。此类药店有如“春生堂”、“兴茂源”等。

3.专供零售,且以饮片、药酒见长者如“杜同兴”、“麟兴伯”、“寿生春”、“提明堂”、“老鹤龄”、“同寿堂”、“天吉生”等。

4.以医代药或以药兼医的药店。此类药店的共同点是店小、资本少、门面简陋。有父子店者、也有夫妻店。一般都不在闹市,多数店只能维持生计而已。但也有个别出类拔萃者,如“三徐”药店。

5.草药店:多系自采生药,用于跌打损伤。店主人擅长武功拳术,江湖彩较浓,如张渔浦、陈少波、徐仲珊等人。

6.专售高级补品的药店:如“阜康参茸号”。

除以上六个类型外,还有纯属贸易性质的药材行。如“大兴隆药号”、“陶德盛”、“裴大兴”、“乾泰”等药材行。

三、沙市中、草药店铺的分布

解放前72家中、草药店铺分布在上起白云桥,下至青龙观,西临堤上,东抵太师渊的二十八条街、巷内。东、南、西、北、中,形成了一个自然防病治病网,集中在闹市区的中山路有7家,三民路(现解放路)12家、中正街(现胜利街)8家。草药店多集于便河西街和南街。72家中一人经营两店的有邓子义所开之“恒春茂”(胜利街)、“同春合”(中山路);张济普的“春生寿”和“寿生春”;陈范武的“老鹤令”(新沙路)、“春鹤堂”(胜利街);“义盛昌”和“义成生”·为嘉鱼人李玉华兄弟分办;而“杜同兴”以同招牌在中山路、民主街和解放路三处设店。“三徐”药店集中在胜利街自己住宅内。

四、几家中药店简介

恒春茂

民国·恒春茂药店仿单

“恒”店是邓子义(沙市人)在1870年(清·光绪5年)所办。因雇员多系咸宁人,沙市习惯称“恒”店为咸宁帮。

“恒”店开办之前,沙市已有“天祜堂”小药店。店主是司甫成、司芝成兄弟二人。邓子义从荆门迁居沙市后、家小人等患病均在“天祜堂”抓药。可能是邓受了“天祜堂”的冷落才决心自己开药店,邓开办时店名叫“恒春堂”,与“天祜堂”仅一墙之隔,即此,可见其用心之良苦。之后,邓又从荆门蛟尾聘一名叫文晋夫的中医来“恒”店坐堂以扩大影响。不久,“天祜堂”果遭垂败,司芝成成了“恒”店坐上客,为邓管理店务。“恒”店业务日益发展,声势大振。1903年(光绪28年),南京人陶德盛之药店亦衰败,陶将其财产全部作价售邓,陶德胜本人也成了“恒”店之雇员。

“恒店”鼎盛时期在店人数曾达到130一140人。前店后厂,批发零售、驰名长江流域及鄂西北山区一带。“恒”店常年派员或委托当地药号在重庆、汉口、上海、湘潭、常德、贵州、湖北长阳等地收购道地药材运回沙市,又批发、行销至湖北、湖南的十八个县。其中江陵、松滋、公安、荆门四个县的全部药材均系“恒”店供给,枝江、石首、当阳、潜江四个县向“恒”店购货量占70%;钟祥、宜都、远安、监利四个县占50%;另宜城、南漳和湖南华容、益阳、汉寿三个县每年均在“恒”店进货3一4次。恒”店每年赢利高达十万元。

“恒”店之所以久久蜚名,百年不衰,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能启用懂行人管店理事,广罗制药能匠。不少当年的药徒,如今已成为经验丰富的中药师。二是有一套完整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经营管理与技术管理)。如购进药材必须是上庄货,药材品种必须齐全,即使是常年难销之贵重药,象熊胆、紫河车一类“细货”,也有一定量的储备,随时满足病家的需要。炮制膏丹丸散,除配料选上承货外,严格掌握加工技术,遵古炮制,绝不允许“叛经离道”。

“恒”店的“看家”成药产品很多,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参桂鹿茸丸”、“十全大补丸”、“八宝光明散”等均风行全国各地。三是注重优质服务,取信于病家,药单子抓好后有专柜检查核对后方交付病人。凡需要临时灸、炒、辗、切的单味药均及时送至店后或当堂制好。为此,“恒”店颇受市人信赖。

1956年私人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恒春茂”由公私合营过渡到“沙市国药公司”,1980年仍正名为*恒春茂”。

杜同兴

民国· 杜同兴药店仿单

杜同兴药店是河南省博爱县杜姓约在清嘉庆四年(1799年)时来沙开设的。开办时规模很小。开设人叫杜继雨(称杜老二),自此父兄相传至解放时主事人为杜义先(称杜十二)。杜同兴药店饮片质量好。特别是药酒,如“虎骨酒”、“佛手露酒”、“五加皮酒”等,“佛手露酒”远销到上海。“杜”之“看家”药为“附桂紫金膏”,治风湿、腰腿酸疼,鄂西北诸省均来此店进货。此外较著名的还有丸药如“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等。抗日战争前,杜同兴仅在中山路设一处,沙市沦陷,房屋被炸毁,店主人逃离。“杜”店由朱秀严管理。抗战胜利后,重建药店,并分设东号和西号。东号位于民主街,西号位于解放路。杜同兴最盛期雇员五十多人,多系河南籍(淮帮)的药工。“杜”店在外地不坐庄,只在收购季节派员前往收购,不批发,流通资金有二万元左右。

杜同兴在沙市历史悠久,经年不衰,是仅次于“恒春茂”之大药店。

徐永顺、徐万顺、永顺义

徐永顺、徐万顺、永顺义三药铺为沙市徐门世医两弟兄徐策廷、徐辑阶和徐耀廷所

办。均在胜利街自已的住宅内以医代药。

三徐”以徐策廷(俗称徐大先生)和徐辑阶(俗称徐二先生),擅长温病、杂病而负盛名,并跻身于解放前后八大名中医之中。凡病人上门求诊者,初诊必须在本店内“抓药”,二剂、三剂可另到他处。

兴茂源

民国· 兴茂源药店仿单

“兴茂源”药店是监利人傅茂清于1940年在沙市三民路(现解放路)335号所设。傅

十八岁时(1909年)入“徐万顺”药店学徒,1925年入“义成昌”充店员。傅从事中药业务六十年,被誉为沙市三个半中药师之一。他善于辨别贵重药材如“高丽参”与“吉林参”、“天麻”与“洋麻”、四川“毛香”与云南“蛋皮香”之真伪优劣,还自制丹丸成药,独树一帜。据考,抗战前傅为“义成昌”药店所制的“安宫牛黄丸*20粒,因战乱封存至胜利,十年后剖之无变质现象,可见其炮制工艺已达相当可观的水平。

(来源:《沙市卫生志资料选编》/李葆真撰文)

本文发布于:2023-03-14 23:27: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2844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解放   沙市   草药   中草药   草药   中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