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延平:梅山坡上的超骧路因何得名?这些老照片勾起你的回忆了吗?

阅读: 评论:0

常在梅山坡活动

那你对下面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

与其他商业街道、单位名称命名的车站不同

超骧路是为了纪念一位烈士

因而得名的

这其中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这些老照片是否也勾起了你的回忆?

一起来走进今天的延平老故事

——超骧路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城区梅山坡上有一条远近闻名的“超骧路”,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冯超骧而命名的。冯超骧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一度命名南平为“超骧镇”,城内建有“超骧小学”,并将烈士生前故居地名改为“超骧路”,沿用至今。现在,位于东山路17号原国英院亭内的冯超骧故居,已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冯超骧旧照

冯超骧,原名敬,字雨苍,号郁庄,南平县(即现延平区)人,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家住城内梅山寺坊(今超骧路)。冯超骧自幼聪明伶俐,勇敢倔强,爱好骑射,读书用功,成绩出众,为清末秀才。

冯超骧故居遗址

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清帝屈辱求和,国势日弱,他目睹列强加紧瓜分中国,清无能,遂绝意仕途,立志学武。他游学金陵,考入南洋水师学堂,学习海军,后因病中断学业回闽。之后又转入本省福州马尾长门要塞炮术学堂学习,毕业后进京经海军部甄别考试合格,授予军校,派往闽江口炮台任职。他于1909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立志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走上了舍身报国之路。1911年4月27日,在参加广东起义攻打清总督府时壮烈牺牲,时年32岁。此役共有72人殉难,合葬于广州北门外的白云山麓之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冯超骧为七十二烈士之一,在烈士墓碑上名列第十六位,亦是“黄花岗福建十烈士”之一。

70年代梅山街道边厂房林立

70年代的梅山废品收购站门前

冯超骧牺牲后,延平人民为纪念他,将其生前故居所在小巷改称为超骧路,并将平和镇改为超骧镇。后由于城市建设需要,故居被拆毁,1985年原南平市(即现延平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梅山街道办事处在其故居旧址立“冯超骧故居”旧址纪念碑以为纪念。

供稿单位:延平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许花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13:31: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2873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