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村岭大捷:太平军突袭清军营垒,广西提督向荣惨败

阅读: 评论:0

1851年1月, 金田起义爆发,太平军包括家属在内,总计两万余人,而 清军前线兵马四五万,实力悬殊明显。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朝相继派出林则徐、李星沅、周天爵、赛尚阿等前往广西督师。除林则徐中途病逝,其余都与太平军有过交战。

清军封锁、围剿,太平军则尽力去打破封锁线,寻发展机会,壮大自己。如此,广西转战期间,太平军、清军长期拉锯战,进行封锁与反封锁,围剿与反围剿战斗。1851年9月,双方在平南县官村岭交战, 萧朝贵雨天突袭清军大营,踏破营垒数十座,广西提督向荣落荒而逃,是为官村岭大捷。

金田起义爆发后,咸丰皇帝调集重兵进入广西围剿太平军,试图将 洪秀全等人消灭在始发站。八旗、绿营整体腐朽没落,但清朝也不缺乏名将,不缺敢于拼杀的悍将。其中,对太平军威胁最大的是广西提督向荣、广州副都统乌兰泰。

向荣骁勇善战,经验丰富,麾下湖南兵战斗力强悍,还有张国梁等猛人加持,实力不容小觑。乌兰泰,满洲正红旗人,擅长使用火器,号称“火器专家”,所部装备非常精良。向荣、乌兰泰联合行动,太平军压力非常大,屡屡陷入重围,处境危险。

官村岭大捷之前,太平军受尽了向荣、乌兰泰苦头。1851年8月,向荣、乌兰泰采取前后夹击战术,在新圩击败太平军,捣毁紫荆山基地,太平军被迫再次转移。向荣乘胜追击,在官村岭扎营,截击太平军,双方再次爆发大战。

从新圩突围后,太平军分三路行动。萧朝贵、冯云山率军充当开路先锋;洪秀全、杨秀清护卫中军,保护家属、辎重; 韦昌辉、胡以晃率军断后,阻止清军追击,掩护主力撤退。由于乌兰泰劫掠新圩,忙于抢夺胜利“果实”,太平军得以从容撤退,屯驻在平南思旺圩。

乌兰泰不积极,钦差大臣赛尚阿则有意偏袒,在给咸丰皇帝的奏折中说:“十九日,大雨竟日连夜,倾盆不止,山水下注,河不能涉。”以天降大雨为借口,为乌兰泰消极怠战开脱。当然,向荣很积极,新圩击败太平后,向荣信心满满,想再接再厉,一举消灭太平军,然后凯旋归来,向皇帝请赏。

向荣本部兵马七千余人,是广西前线最能打的清军劲旅。向荣经验丰富,太平军突围后,他判断太平军进攻方向是平南。于是,向荣带兵追击,采取平行追击战术,抢在太平军前头,试图前后夹击。不得不说,向荣确实厉害,他判断正确,太平军确实往平南思旺撤退。

抢在太平军前头,向荣打算在横岭扎下大营,堵住太平军通往平南要道。来到横岭,向荣发现此处地势不好,并非扎营的理想地点,于是转移到官村庙。赛尚阿奏折中提到:“离思旺六七里之官村庙扎营”,向太平军驻地靠近。

准备扎营时,平南一秀才给向荣提出建议:再往前四里是官村岭,此处距离思旺圩只有二里,可以俯瞰整个思旺圩,太平军一举一动,都在掌握之中。如此,向荣再次移营,在思旺圩附近的官村岭扎营。丁守存《从军日记》载:“平南秀才称,前面官村岭,距思旺二里许,俯瞰思旺圩。”向荣急功急利,便“贸然陈兵官村岭一线”,结果非常惨。

移营官村岭,与太平军驻地近在咫尺,却与乌兰泰西路大军隔得更远,双方不能策应,为清军惨败埋下隐患。此外,大雨连日不断,道路泥泞,清军行军不便,扎营困难,将士毫无斗志,士气十分低落。种种迹象表明,官村岭之战,向荣会以惨败收场。

向荣扎营官村岭,直接威胁到思旺圩安八达岭首条直通车长城巴士开通 全,太平军不得不做出反应。要知道,太平军全部家属都在思旺圩内,若是思旺圩被清军攻陷,后果不堪设想。为了保护家人安全,为了妻子、儿女,太平军将士虽然疲惫不堪,但必须焕发出斗志,决战清军。

大雨连日不断,道路泥泞,清军扎营困难,萧朝贵、冯云山决定抢先行动,主动进攻官村岭。太平军兵三路进攻,并在树林中埋下预备队,在关键时刻投入战斗。此战,萧朝贵、冯云山是总指挥,洪秀全、杨秀清留在思旺保护家属,韦昌辉则监视乌兰泰军团,不让两支清军汇合。

太平军抢先进攻,清军因天降大雨,火药被淋湿,又没有构筑防御阵地,炮形同虚设,只好与太平军进行白刃战。向荣毕竟经验丰富,清军扎营尚未完工,突然遭遇太平军袭击,却依然没有自乱阵脚,而是组织部下反击。

向荣临危不乱,但萧朝贵实在太过勇猛,太古冶区 平军左右冲杀,清军阵型松动。此时,萧朝贵在树林中埋伏的预备队突然杀出,从侧翼冲杀而来。清军腹背受敌,阵型大乱,向荣麾下湖南兵率先溃败,纷纷往回逃跑。

湖南兵溃败,向荣立刻投入预备队,与太平军厮杀,但无济于事,清军一败涂地。太平乘势猛攻,踏破清军尚未完工的营垒数十座。向荣无力挽回局势,只好收集溃兵,吉首市地图 且战且退,逃入平南县城。

清军惨败,向荣言:“生长兵间数十年,未尝见此贼;自办此贼,大小亦数十战,未尝有此败。”承认官村岭之战,清军惨遭失败,太平军锐不可当。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战争全史》

本文发布于:2023-03-16 14:49: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2922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