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读武汉这些纪念碑碑文

阅读: 评论:0

敬读武汉这些纪念碑碑文

武汉是一座英雄城市,是一座红城市,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有着无数的英烈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抒写着出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

祭英烈,家国永念,我们也永远铭记这些曾经在武汉这片红热土闪光的名字:施洋、向警予、耿丹,以及无数没有留下姓名的英烈们。

在和平年代创造着美好生活的我们,走进这个“红基因库”,翻看一篇篇碑文,将革命先烈的事迹永存心中!根植于斯的精神永垂!伟大的事业也将永进!

01

滑动看碑文

基本情况

二七烈士纪念碑在武汉市汉口江岸“二七”革命纪念馆院内。为纪念1923年在“二七”大罢工(即京汉铁路大罢工)中牺牲的烈士而立。碑用花岗石砌成,碑身为圭形方锥体,置于束腰石座之上,通高12.6米,碑正面镌手书“二七烈士纪念碑”七字。

碑座四面,镶嵌着白大理石的浮雕艺术装饰,前面为象征工农团结、高举革命火炬的图案,左右两侧嵌有浮雕画图,生动地再现了武汉各工团声援罢工和铁路工人赤手空拳与全副武装的反动军警英勇搏斗的壮烈场面。座后刻有碑文,记述“二七”大罢工斗争中的英雄事迹,碑后纪念馆内还陈列有“二七”革命斗争史料和烈士遗物,周围繁花簇拥,青松环抱,瑰伟壮观。

钢轨断面造型的碑座烘托着“工”字钢造型的碑体,碑顶饰以展翅欲飞的大鹏飞轮,仿佛诉说着先烈喋血的悲壮,诉说着中国铁路工人在革命斗争中的坚强不屈,团结战斗。碑体正面镌刻的“二七烈士纪念碑”七个镏金大字印证历史的壮烈。

故事

主席两度为二七烈士纪念碑题词。第一次是1956年2月,二七烈士纪念碑在江岸破土动工时,纪念碑筹备委员会决定请为纪念碑题写碑名。不久,就亲笔题写了“二七革命纪念碑”七个字。这与当初确定的“二七烈士纪念碑”的碑名略有不同。

第二次是在1958年9月,来湖北视察,湖北省委书记海口style 王任重把题字的事当面向作了汇报,出于对二七烈士的敬重和对地方工作的支持,欣然同意重新为纪念碑题字。9月16日,在离开武汉的船上抽空题写了“二七烈士纪念碑”,并附上致湖北省委的一封信:“敬挥数字,看可用否?谨向烈士们致以敬意。”1958年底,二七烈士纪念碑落成。第二次题写的碑名:“二七烈士纪念碑”七个大字就镌刻在碑身正面的汉白玉上。

两次为二七烈士纪念碑题词寓意深刻,感人至深,耐人寻味!第一次题写“二七革命纪念碑”并非将“烈士”写成了“革命”的笔误,而是对二七斗争性质的认定。早在1923年4月,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与工人代表开会时就曾说二七烈士“林祥谦是个坚强的工人领袖,为了革命,牺牲了自己”。

02

滑动看碑文

基本情况

向警予烈士墓在龟山西部山顶。1978年5月,为纪念我党早期优秀党员、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者、模范妇女领袖向警予烈士和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而修建。前后三台,各置短垣。墓呈圆形,白,基环方围,构造新颖。墓前方座上塑烈士半身像,坚贞远望,正气浩然,座正面镌手书“向警予烈士墓”六字,后面刻其革命事迹。

故事

向警予在1928年5月1日壮烈牺牲,当天深夜,船工、共产党员陈春和将其遗体运至汉阳龟山西南麓补乾亭附近掩埋。

1955年9月,因建长江大桥曾将墓迁于扁担山哈萨克斯坦的首都 南麓。1978年为纪念其英勇就义50周年移此重建。

向警予的生命虽然只有短暂的33年,却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1939年,在延安纪念三八节大会上高度评价了向警巴塞罗那是哪个国家 予革命的一生。为了纪念她,武汉和溆浦两地建立了警予中学、向警予革命烈士陵园、向警予烈士纪念馆。1978年,在向警予牺牲50周年的时候,亲笔为向警予烈士墓碑和纪念文集题字。2009年,她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03

滑动看碑文

基本情况

施洋烈士陵园始建于1953年,经1997年扩建,现整座陵园由烈士牌坊、瞻仰广场、纪念碑和纪念馆4大序列有机结合组成。施洋烈士纪念碑高10.8米,碑身中间镶刻着“施洋烈士纪念碑”七个镏金大字,左侧刻有施洋同志生平事略,记录着施洋烈士的光辉业绩,右侧刻有“二七”大罢工经过。

故事

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总罢工。施洋是罢工的领导者之一,积极组织武汉工人和学生进行反对军阀吴佩孚的游行示威。

2月7日晚,施洋被反动军警逮捕。在敌人的法庭上,施洋怒斥军阀镇压工人运动的滔天罪行,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压倒了敌人。

2月15日凌晨,敌人将施洋押赴刑场。面大熊的甜点心 对敌人黑洞洞的口,施洋大义凛然地说:“你们杀了一个施洋,还有千百个施洋!”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敌人恼羞成怒,连呼开。施洋高呼新宾县 :“劳工万岁!”第二响时,施洋仍然屹立,再呼“劳工万岁”!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劳动者的律师施洋英勇牺牲了,时年3江西省抚州市 4岁。

04

滑动看碑文

基本情况

被誉为“铁军”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1926年6月从广东肇庆出发,作为北伐先遣队,奋勇当先,屡摧强敌,所向披靡,突进平江,连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下。9月初,独立团奋勇队在一营营矮寨特大桥 长、共产党员曹渊的带领下,冒着林弹雨,突攻通湘门(紫阳路东端)、宾阳门(大东门),登云梯,上城垛,与敌奋勇搏杀,曹渊等100余位官兵在攻城战役中壮烈牺牲。10月10日,北伐军攻克北洋军阀在江南的重要营垒——武昌城。国民政府随之迁都武汉。

武昌城攻克后,由叶挺提议,为攻城阵亡官兵立碑纪念。

新中国成立后,北伐独立团烈士陵园于1954、1986和2011年扩建维修,用地面积由200平方米拓展为12000平方米,增建了阵亡将士纪念碑。16米高的纪念碑上,镶刻着共和国元帅徐向前1985年题写的“北伐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碑名,碑的基座上镶刻着由武汉市人民为维修烈士陵园写的碑记。

故事

1925年,正在组织北伐战争相关事宜的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在第四军中成立独立团。

独立团的筹建工作,实际上是在周恩来、陈延年等我党党员的策划下实施的。独立团的兵源被确定为国民政府铁甲车队。国民政府铁甲车队的前身即孙中山的大元帅府铁甲车队,这支部队是粤军中最精锐的部队,成员大部分为中国共产党员,是由我党实际掌控的一支部队。

05

滑动看碑文

基本情况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苏联派出了他们最优秀的战士援助中国抗战,苏军烈士墓建于1956年4月,共有15位在武汉空战中牺牲的烈士遗骸在此安葬,后来又新增的14位烈士姓名镌刻在墓碑上。

这处英雄丰碑,记录了城市红历史,共有29位英雄长眠于此。

1956年,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由万国公墓迁至解放公园,墓地面积为1万多平方米,设计仿照俄罗斯的建筑风格。

墓扩用花岗石砌成,高3米,宽23米,正面嵌29位烈士墓表,左右置记事碑,分别用中文和俄文字镌刻。墓前广场有高10米的四方锥形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纪念碑巍然卓立,碑前有宽阔的墓道,道两旁松柏成行,肃穆挺立。

故事

1937年7月7日,日军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为中流砥柱的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淞沪会战后,中国完全失去了制空权。

危急关头,苏联空军志愿队万里来援。他们到得早,数量多,却因时局原因,只能以志愿者身份秘密来华,是为苏联援华“Z计划”。

从阿拉木图到兰州,从南京国庆去哪玩 到武汉,从长江口到台湾岛,甚至长途奔袭日本本土,苏中空军并肩作战,尤以1938年武汉空战,以弱胜强,惊心动魂,挑破日军不可一世的神话,极大鼓舞了民众的抗战热情。

1938年,苏联派遣空军志愿队到中国参加抗日战争,2000多名志愿队队员与中国空军一起,在武汉上空与日军展开激战,3次战斗中共击落日机47架。

武汉沦陷后,志愿队又在大队长库里申科的率领下,于1939年8月10日飞临武汉上空,打击日军基地,共炸沉和重创日本军舰45艘。200多名志愿队队员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我们记得,

他们就还活着!

图文来源:长江日报 、文明武汉

出品:中共青山区委宣传部 青山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毕可 熊然然

本文发布于:2023-03-19 15:22: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3045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