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遂球影园黄牡丹诗的文化阐释

阅读: 评论:0

第41卷第8期No.8Vol.41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ingxia Normal University
2020年8月
Aug.2020黎遂球影园牡丹诗的文化阐释
刘乐乐,邵子华
(广东白云学院,广东广州510450)
摘要:黎遂球以十首咏黄牡丹诗获得牡丹状元称号,成为影响数百年的文化事件。究其原因,扬川及影园都会文化中心的地位和名士效应强化了黄牡丹诗的文化内涵,其内在精神和大众的心理渴望交合而成一种人性力量,这种力量是人类多种基本元素的融合与再生;黄牡丹诗以人事写花的诗学价值和密集用典所形成的纤報沉著的美学风格,打通了不同来源的隔代审/经验,让我们感受、体验到民族文化审/经验的叠加,从而造成了厚重的审/整体性。
关键词:黎遂球;黄牡丹诗;知性审/;文化阐释
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331(2020)08-0014-06收稿日期:2020-04-26
作者简介:刘乐乐(1980—),女,山东临沂人,硕士,广东白云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岭南文学研究;邵子华(1959—),男,山东单县人,硕士,广东白云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阐释学研究。
崇祯十三年(1640),郑元勋(1603-1645,字超宗,江都人)影园的黄牡丹忽放一枝,他广迎硕彦才俊雅赏,并以黄牡丹为题吟咏赋诗,且将内镌“黄牡丹赏最”的一对黄金杯奖给最佳诗人。黎遂球(1602-1646,字美周,番禺人)科考落第,路过扬州时恰逢其事。他以《扬州同诸公社集郑超宗影园即席咏黄牡丹十首》(以下简称《黄牡丹诗》)摘得魁首,赢得“黄牡丹状元”之称。其时黎遂球擅场风流,其后唱和益丰,其事流韵数百年,以至影园的“黄牡丹状元”评选成了“历史上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文化事件,不断为此后文坛所追怀”[1]O
对这个轰动当时、影响后世的“文化事件”的研究却并不多。我们查到的仅有日本大木康的《黄牡丹诗会—
—明末清初江南文人点描》、扈耕田的《晚明扬州影园与黄牡丹诗会考论》以及朱丽霞的《一个文化事件与一场文学运动—
—“黄牡丹状元”事件的文学史意义》,还有刘乐乐和张圆的硕士论文涉及此事。这些研究考证了影园
诗会及其文学史地位,扩及对黎遂球身世和文章的讨论,兼及晚明士人生活的扫描。而对作为“一个文化事件与一场文学运动”核心的《黄牡丹诗》却没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我们在本文中试图从文化的角度对黎遂球的《黄牡丹诗》作出比较全面和集中的阐释,以便准确地把握和弘扬它的文化精神。
一、《黄牡丹诗》引起轰动的社会学因素
一场私家园林的诗会何以盛况惊世并产生深远影响,原因是多方面的,举其要者有三:一是题咏对象丰富的文化意义,"是发生地和参与者的品牌效应,三是诗会成功的活动策划。我们这里先论及前两个因素,第三个留待后面考察其策划传播中的人学因素时再论。
黎遂球以黄牡丹为歌咏对象,而黄颜和牡丹花都别有象征,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据阴阳学说,黄在五行中为土,土在宇宙中央,居中为尊。《易•坤卦》言:“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周代以黄钺为天子权力的象征,隋代以后皇帝穿黄龙袍。据宋代王楙所撰《野客丛书•禁用黄》:“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服黄有禁自此始。”《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也记
-14-

本文发布于:2023-05-03 00:34: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3730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牡丹   文化   影园   事件   研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