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报告

阅读: 评论:0

作者:李玉静 荣国丞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21年第36期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特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从规模结构、区域布局、专业发展、师资队伍、经费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对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发展情况分析发现:我国高职院校数和在校生数都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逐渐成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并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在师资队伍、经费投入和办学条件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善,但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较为稳定,以顶岗实习为特征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但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针对这些问题,未来我国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方向是:突出类型定位,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整个教育体系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多样化、均衡性发展;深化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基础;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36-0007-10
        一、问题的提出
        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从2020年到2035年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从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发展、人力资本积累、经济结构变迁和社会进步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1]。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一直把职业教育放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推动职业教育沿着规模与内涵两个维度同时发展[2],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全面迈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最大限度提升自身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满足人民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和追求。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下文简称《实施方案》)提出,经过5~10年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专门针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系统改革意见。
        高等职业教育是在高等专科层次实施的职业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特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要素①。《实施方案》提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
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使城乡新增劳动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下文简称《行动计划》)提出,要巩固专科高职教育的主体地位,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就业的办学方向,大幅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面向未来全面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基础是什么,距离高质量还有多远,未来要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问题。
        目前,我国学者从经济、教育等宏观角度研究高质量发展的文献较多,但关于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不是很多。有研究提出,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3]。有研究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提出,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核心任务之一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向高效增长的跃升,是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是抓好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抓好整体质量,实现东中西部整体发展;三是抓好服务质量,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服务、服从于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四是抓好成熟质量,形成自己的发展理论。2015年,联合
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第四项目标即是,确保所有公民获得包容、公平的高质量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到2030年,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支付得起的、高质量的技术、职业和高等教育,大量增加具有适切技能,特别是技术和职业技能的青年人和成年人数量,促进他们实现就业、获得体面工作及创业。
        借鉴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思想,基于《意见》中提出的“到2025年,职业教育类型特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办学格局更加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的目标,本研究从高职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基本定位出发,主要从规模结构、区域布局、专业发展、师资队伍、经费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对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發展基础进行分析。同时,在分析中注意考察高等职业教育的动态运行过程,以期从整体上明确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为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二、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高职教育规模结构发展情况
        把职业教育确立为一种与普通教育具有平等地位的类型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出发点。立足于这一视角,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层次,同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教育类型。从这两点出发,本部分从高职院校数、在校生数及其与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关系的角度对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如图1所示,2011-2020年,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从2011年的1280所增长至2020年的1468所,增长了188所,平均每年增长近20所。如图2所示,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角度来看,2011-2020年,我国职业院校总体规模呈现逐年递减趋势,特别是中职学校,从2011年的13093所下降到2020年的9896所,减少了3000多所。两相比较表明,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
        从学生规模的角度来看,2010-2019年间,规模扩张仍然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且增幅逐步加大。如表1所示,我国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一直呈增长趋势,从2010年的218万人增长到2019年的389万人,增长了171万人,涨幅为78%;在校生规模从2010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19年的1004万人,增长了347万人;毕业生数从2010年的199万人增长
到2019年的273万人,增长了174万人。如图3所示,2010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总体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及毕业生规模都在不断扩大。

本文发布于:2023-05-03 01:49: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3732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育   发展   高质量   职业   规模   高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