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托起“富民强村梦”——鸡西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侧记

阅读: 评论:0

7月27日,第三届“金鸡归巢”——鸡西市企业家回乡投资兴业对接洽谈会如期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四川、辽宁等地的300余名鸡西域内外企业家和市县乡村干部会聚一起,洽谈合作、商讨村级集体增收致富的良方。
“近年来,鸡西市委、市政府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造血’功能和‘自转’能力,村集体有了积累,企业有了收益,农民增加了收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得到彰显。”市委书记张常荣在开幕辞中对三年来的工作做出概括。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而鸡西重点打造的“金鸡归巢”计划,正是该市三年来系统推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关键
一招。
三年来,这项工作具体成效如何?农民的生活又发生了哪些改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鸡西域内一些乡村,近距离感受这里富民强村的发展脉动。
全面发力:吹响强村“集结号”
“果蔬合作社已经成立,养牛批发市场、艺术围栏生产等项目已经基本建成,正逐步产生效益,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可超过35万元。”自2017年起,密山市黑台镇塔头村陆续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注入了活力。望着即将完工的施工现场,塔头村党支部书记林秀芳眼里满是憧憬。
而就在三年前,塔头村的集体经济还几乎是一片空白。
担任村支书多年,为了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林秀芳尝试过很多办法,但因为村级集体经济太弱,经常陷入“无钱办事”的窘境。林秀芳坦言:“时间长了,党员干部们也没了发展的心气儿。”
而放眼鸡西全市,类似塔头村的情况也绝非个例。在很长一段时间,受历
史负担沉重、农村增收渠道狭窄、资源利
用效率不高、经营管理不善等因素困扰,
鸡西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
质量普遍不高。截至2016年年底,在鸡
西市459个行政村中,有88个资不抵债,
负债最多的达333万元,还有72个村完
全没有集体收入,全靠转移支付资金维
持运转,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
“一些村无资金、无资产、无资源,村
级组织运转基本靠‘补’,基础设施建设
基本靠‘要’,公益事业基本靠‘捐’。”在
谈及当时问题的严重性时,鸡西市委常
委、组织部部长王钢直言:“这种情况下,
又何谈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
能?”
为走出困境,鸡西市委决定集中力
量打一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攻坚
战”。
2017年,鸡西市委成立了由组织部
门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发展壮大村级集
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深入9个县(市、
区)、290个村实地调研,逐级研究发展
思路和目标,制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
济三年规划,做到路径到村、项目到村、
指标到村、任务到村、责任到村。
为解决村级组织自身“造血”功能不
强的问题,鸡西市大力实施“金鸡归巢”
计划,建立了域内外鸡西籍企业家信息
库和产业项目库,帮助村集体与域内外
企业家对接,着力吸引本土走出去的企
业家回乡创业,让外力、外资、外脑参与
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不仅如此,鸡西市委、市政府还积极
协调财政部门和金融机构,采取直接注
资和担保放大银行贷款等方式,建立“金
种子”资金,市、县、乡三级政府投入资金
450万元、银行贷款307万元,重点扶持
无资产、无资源、无资金的薄弱村启动集
体经济项目。
与此同时,市委组织部经过专项部
署,通过及时跟进、持续加压,在全市形
成了大抓村级集体经济的浩大声势。发
展村级集体经济被列入书记抓基层党建
述职评议内容,各县(市、区)进一步将其
列入党建考评指标体系,与村干部补贴
挂钩,最高权重可达30%。
在一系列强有力举措的推动下,发——鸡西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侧记
□王士强奋斗全媒体记者/许乐
党的生活

本文发布于:2023-05-03 03:1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3735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村级   集体经济   鸡西   发展   集体   项目   市委   功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