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滨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阅读: 评论:0

大连海滨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1年第18期
        摘要:海滨旅游是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宗旨,集趣味性、创意性、综合性于一体的特旅游产品。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和居民对休闲放松需求的提高,海滨旅游正逐渐成为旅游者所青睐的游憩方式之一。大连虽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海滨资源在国内外海滨旅游城市中成功占据了一席之地,却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无可避免地陷入了后续乏力的困境,使之与众多知名海滨旅游城市仍存在较大差距。文章在介绍大连海滨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借鉴中国其他海滨城市发展的独到举措,为大连海滨旅游更上层楼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连;海滨旅游;发展现状;对策
        一、大连海滨旅游开发现状
        (一)大连自然环境
        大连别称滨城,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背靠东北腹地,隔海与山东半岛相望,是东北地区的首要海上门户及重要风景旅游名城。位于北半球暖温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兼之海洋性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约为10℃。气候条件优越,海滨资源种类齐全。
        (二)大连社会环境
        大连交通通达度高,形成了航空、水运、铁路、公路于一体的立体化交通体系。旅游相关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在旅游住宿餐饮、旅游购物娱乐、旅行社等产业均形成了向好发展态势。截至2018年年底,大连市共拥有星级旅游饭店(宾馆)132家,旅行社475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57个。大连国际沙滩文化节、大连国际徒步大会、大连国际服装节等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节庆活动也为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浪漫的面纱。
        大连市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区域间合作,力图建设中国—中東欧“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和“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人力与资本的集聚效应、黄金海岸服务业蓬勃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显著提高,引领滨水地区实现旅游跨越式发展。
        (三)大连海滨旅游发展现状
        据大连市统计局统计,2019年大连市全年接待国内游客9288.1万人次,比2018年增长10.4%;全年接待海外过夜游客110.3万人次,同比增长3.7 %。旅游总收入1440.0亿元,同比增长12.5%。根据公开资料,大连逐步形成稳定发展、正向创收、高度黏性的海滨旅游新业态,在依托经济开发区(金石滩)—大连市区—旅顺口区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环黄渤海海滨带状铺张式发展的新格局。
        以大连为圆心,在半径 2000km 的范围内汇集了国内外众多大型城市,日本、韩国、俄罗斯是大连主要的入境旅游客源国。大连正独具匠心地汲取海洋文化包容、进取与创新等特性,将旅游消费市场向中国更多城市乃至世界扩散,进一步向东北亚海滨旅游中心城市和国际知名海滨旅游目的地转型。
        二、大连海滨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气候条件及海洋环境的限制
        气候条件的限制使大连旅游业在时间发展上极为不平衡,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与旅游需求的先决条件。杨劲等(2015)根据人体舒适度评价模型指出,大连
主要表现为春秋适宜性气候,舒适度最高出现在5月及10月,是旅游的黄金时期;7月、8月天气较热,虽分属较舒适等级,可是由于海滨旅游的特殊性,夏季大连也可以作为避暑胜地,因此每年5~10月皆为大连旅游旺季。可大连未能充分把握旺季海滨旅游,又未能良好利用淡季进行旅游创收,在气候条件这一无法改变的自然环境的限制下,上交了一份不尽如人意的海滨旅游规划答卷。
        旺季游客数量大增,一方面,为景区景点及服务机构带来明显收入,另一方面,也使旅游景区人满为患,游客感受到了巨大的安全问题与气温压力,破坏景区资源与游客旅游体验感。而淡季海边气温低游客少,景区无法创造收入,使旅游从业人员不得不另谋他路,影响市场稳定。旅游开发和保护没有得到统一结合,使海洋环境日益恶化。一方面,城乡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未经加工处理直接排入沿海水域,景区游客数量严重超出了旅游的容量,对近海海域造成严重污染。另一方面,赶海者、渔民肆意打捞,使海洋生物锐减,海洋环境恶化也对沿海旅游产业造成恶劣影响。
        (二)旅游产品单一
        粗放式开发、同质化景观阻碍了大连旅游产品创意化品牌化发展。类似的海滨景观会
使游客对海滨景区产生枯燥感,只重形式、不讲内容的景区建设无法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深层次需求。鲁小波等(2019)认为大连滨海旅游产品功能体系比较完善,总体上以观光为主,休闲、度假虽有一定规模但影响力有待提升,特种旅游需创新发展。近年来,国内海南三亚、福建厦门和山东青岛,国际上新马泰、巴厘岛、马尔代夫等海滨旅游名城与大连激烈竞争,掣肘大连旅游发展。
        大连旅游纪念品大多是贝壳饰品、海鲜及其加工品,其摊位遍布景区各处但种类单调,使人难以有眼前一亮之感。由于海产品的特殊性质,极易产生价格虚高的不良行为;海鲜特性使其难以做到远距离运输海鲜,购买腌制类加工类海产品带回家乡后又会失去鲜味,令人惋惜。
        (三)景区管理体系薄弱
        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圣亚海洋世界等优秀的海滨景区驰名中外,但由于缺乏有效宣传,游客难以明确其特所在,片面认为这些景区主题内容极为类似,往往只挑选一处进行游玩。同时,部分海滨景区指示牌数量少且指示不明,缺乏可以给予游玩指导的服务台,极易使游客对此处留下负面印象,进而对大连旅游整体印象不
佳。
        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大连海滨旅游景区发展速度各异、质量不一。市区附近滨水旅游发展势如破竹,而周边诸如金州、旅顺口等县区发展迟缓甚至有停歇之势。部分景区一枝独秀的迅猛发展早已榨干了其他不景气景区的养分,若不能及时止损,任由不平衡不协调发展态势一味发展,那么将会对大连旅游造成严重伤害。大多数优秀海滨旅游景区由于距市中心较远,交通通达度较差未能充分吸引游客。各景区的联动性也极低,甚至一度出现各自为战、争夺客源的局面,影响了大连海滨旅游这一整体的发展。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一个景区能够剥离整个社会大环境而独善其身,也没有一座城市可以将各区域打碎杂糅而独自兴盛。
        三、大连海滨旅游发展对策
        (一)注重可持续发展
        旅游淡旺季问题是大连海滨旅游业是否能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大连应培育大旅游,缓解淡季旅游市场萧条景象。大连可以围绕着“旅游+疗养”这一方向,在医疗监管
下将海洋环境(气候、海水、海藻泥、沙子)的优势进行综合应用,举办“海洋养生文化节”,创设专门用于疗养的海滨度假区,打造海水浴场、海滨观光的升级版。将滨海旅游与体育相结合也是非常有前瞻性的新尝试,科学规划体育休闲区与体育赛事场地,争取更多高水平海上赛事举办权,营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滨海体育景观。大力发展会展旅游行业,吸引知名海洋旅游博览会、游轮游艇产业、商务会展等高规格会展来连举办,加大大连的知名度,使大连在淡季也能大放异彩。
        同时,景区可建立健全智能监控体系,实时监测每一区域气候条件与旅游容量,实时监测并公开气温、风速、湿度及海水温度,利用直观数据提示游客;保持景区整洁,确保海水水质好,提高游客对整体景区环境的感知度与满意度。开发电子票务系统、电子商务平台,加强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并结合VR、数字导览、电子讲解等技术,打造海滨智慧景区旺季发展新模式。
        大连应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以保护为主,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海滨资源。海港岛粉沙海滩、圣灵岛清洁海滩、山东半岛蓝生态经济区等优秀生态海滨开发案例值得学习。对于过度开发的海滨资源,应及时启动海洋生态修复活动;对尚未造成严重破坏的资源,应制定相关法案,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海洋管理。
        (二)提高特品牌建设
        大连应注重品牌建设,开发配套文化旅游产品,为其注入丰富的精神外延和文化内涵,开展富于大连特的海岛旅游、游艇旅游,提高海滨旅游体验,形成稳定客源体、开发新生旅游力量。结合海域资源条件,或进行从垂钓至海鲜宴的沉浸式体验的渔家乐活动,或挑战海上冲浪、沙滩跳伞、深海潜水等感官刺激性项目,或放松身心观海听潮......这些活动拉近了旅游者与海洋的距离,使海滨旅游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文化阐释与包装。
        大连应树立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创造特旅游产品,紧密围绕“浪漫之都”这一品牌衍生系列产品,使其从根本上区别于国内外其他沿海旅游景点,整合文化资源拍摄Vlog、MV、微电影等,在大连延绵2211公里的海岸线上演绎至死不渝的罗曼蒂克史。同时加大特小镇的建设,赋予俄罗斯风情街、威尼斯水城新的寓意,将休闲度假与异域风情相联系,以海洋资源为落脚点,开辟出一条充满文艺气息的康庄大道。
        大连可以设计带有大连海洋景区logo的冰箱贴、海盗船拼装模型、特建筑物雕塑等特纪念品。海鲜也是大连靓丽的名片,从游客的角度出发,设计出储存海鲜的新方法,让游客在家乡也可以与亲朋分享刚从黄渤海海域新鲜打捞的海产品,这也同样可以使更多
人向往来到大连品味更可口的海鲜,潜移默化为大连海滨旅游打开更大的客源市场。同时,也要合理控制价格,保证相关旅游产品价格在合理區间范围内波动。
        (三)加强景区建设
        大连海滨旅游景区建立智慧景区营销新模式,适当进行传统营销,努力开辟网络营销新渠道。通过、、贴吧等方式开展旅游信息推介,让更多游客了解景区;同时,结合机票、酒店线上预定、景区门票网络购买、详细旅游攻略等现代化手段,使潜在旅游者享受到舒适便捷的预定体验,从而广泛吸引游客。全面科学化管理海滨景区,构建智慧旅游新态势。全方位保证网络信号满格,完善城市功能,重视人才资源,采取大数据下的智慧办公新模式。
        各景区间应树立全局观,加强分工合作、整合优势产品、科学规划海滨旅游路线,促进区域间协同发展。不拘泥于“点”、“线”层次的开发,而是在更大范围内进行“面”的合作,形成加强大连海滨旅游快速发展的合力。结合“互联网+”“旅游+”旅游发展新态势,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海蚀海滨景观、会展、殖民遗迹等核心旅游产品,促进各区域景区联动。
        从整体上看,大连应改变原有的以观光型为主体的单一旅游结构模式,开发集观光、游憩、科教、冒险为一体的海滨旅游项目。游艇旅游现已成为世界滨海景区发展的新兴增长点,涉及帆船运动、休闲潜水、冲浪等诸多方面,提升游艇旅游体验可以带来一定积极的社会文化效应,形成大连的区域品牌。海岛旅游也是国内外知名海滨旅游城市近年来进行尝试的旅游形式。结合大连实际情况,领略岛屿风光、浪潮景观,发展海岛观鸟旅游、探险旅游、滨海湿地旅游,并与科学考察、山水建设、综合养殖等活动进行趣味性结合,使海岛旅游焕发新的活力。

本文发布于:2023-05-07 04:18: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3847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旅游   海滨   景区   发展   游客   开发   城市   建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