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峨眉山月歌》知识点总结

阅读: 评论: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峨眉山月歌》知识点总结
一、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二、注释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的影子。
平羌:即青衣江。
夜:今夜。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峨眉山附近。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三、译文
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平羌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四、问题
1、主旨:这首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全诗用了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抒发了作者离乡江行思友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2、诗歌首句点出了诗人远游季节的是“秋”字,第一、二两句分别以仰望和俯视的不同视角,写出动静之景。诗歌三、四两句寄托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的情感。
3、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画面。
深秋时节,仰望那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就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上,月影荡漾在船头,我的船儿也跟着江水缓缓流动。
4、赏析这首诗的前两句:
前两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不仅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也暗示了行船之事。
5、选择一个角度对“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做赏析?
诗人连夜从清溪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用不了多久,就将要到达渝州。作者运用拟人手法,把月亮人格化,并当做亲密的朋友看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6、这首诗构思精巧主要表现在: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连用五个地名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对故乡(朋友)的思念之情。
7、说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
“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
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五、理解性默写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3、李白《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4、《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本文发布于:2023-05-10 22:56: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3945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诗人   清溪   江水   峨眉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