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阅读: 评论:0

2012年第·1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
总第126期
Ja n2012
[摘要]运城市历史悠久,山川秀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独特优势。为了实现运城市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笔者用S WOT分析方法对运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和机遇、威
胁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旅游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运城旅游
业未来的发展谋求切实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运城;旅游;S WOT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1-0009-03运城市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薛欣飞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31)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端,南与河南相邻,西与陕
西接壤,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文化光辉灿烂,源远流长。早在180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使得运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除此之外,运城还有众多知名的自然景观,如历山、五老峰、王官峪瀑布等,但是与此不相匹配的是,当地的旅游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为此,文章用S WOT分析方法对运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运城市旅游业更加快速、可持续地发展。
一、运城市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S WOT分析法又叫态势分析法,是了解区域旅游发展各项影响因素的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S tre ng th)、劣势(We a kne s s)、机遇(Oppo rtunity)、威胁(Thre a t)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与分析,从而为行业或部门经营决策、规划发展提供依据。
(一)优势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运城市历史悠久,山川壮丽,文物古迹星罗棋布,风光名胜遍布各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2006年运城被评为中国十佳魅力城市,当地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如历山、五老峰、尤门
天险、王官峪瀑布、闫家池峪谷瀑布和温泉等;还有闻名华夏的古文化遗址和古建筑,如南海峪岩洞遗址、西候渡遗址、禹王城遗址、司马光祖墓、关帝庙、永乐宫、普救寺和飞云楼等。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具有极高的观赏、游览和艺术欣赏价值。
2.旅游资源集中,开发潜力巨大。如以中国最大的武庙解州关帝庙为核心,地域上以辐射状将其周围知名的景点——
—永济普救寺莺莺塔、唐代黄河铁牛、鹳雀楼、芮城永乐宫、万荣飞云楼等组合在一起,打造成具有地域特的知名品牌。
3.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运城市区位优势明显,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黄河金三角经济圈的黄金位置,距古都西安、洛阳200公里左右,距省会太原380公里,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辐射中原,是华北、西北、中原地区的接合部,也是山西省通往西北和中原地区的大通道。交通设施发达,南同蒲铁路纵贯南北,侯西铁路横亘东西,全市高速公路覆盖居全省第一,里程达350公里,境内有大运、运风、运三、侯禹等主要高速公路和环城高速公路,2005年2月运城机场也建成通航。目前全市已形成了以铁路、公路、航空为一体的多层次、立体化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4.市场潜力巨大。首先,运城市辖1区2市10县,是仅次于省会太原的山西省第二大人口密集城市,一级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同时作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和现代商贸物流集散中心,
其周边晋、陕、豫地区的潜在客源市场十分广阔。其次,运城市还有大量的尚未开发的旅游产品,在旅游业上还有大量文章可做。另外,晋陕豫交界处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激活运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二)劣势分析
1.整体的旅游形象缺乏。一个地方的旅游应当有一个统一的整体形象,包括经营特、服务质量、文化品位等,任何局部的不良印象都会带来游客对整个地区旅游业的否定。而运城市的旅游资源在各县市均有分布,可以说一个景点就是一个旅游产品,一个景区就构成了一条旅游线路,缺乏强有力的旅游品牌,整体的旅游形象模糊,以至于吸引力不足,难以树立较强的市场号召力以获得游客的青睐。
2.配套设施不到位,经营管理粗放。运城市位于我国中西部交界处,属于农业城市,城市化水平低下,影响到该地旅游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硬件设施有待改善。比如:部分景区至今仍没有星级酒店,只有用农家改装的旅馆作为主要接待设施,条件简陋,设施档次低,接待能力有限;部分景区仅仅只有售票处,没有全面系统的景区旅游内容介绍,景区内部也缺少相应的景区标识,只能提供最基本的观光游览;部分景区交通道路周边环境较差,垃圾乱倒乱扔现象普遍,卫生状况堪忧,难以满足游客对生活环境的高质量要求;部分景区旅游道路指示牌、简介信息极度匮乏,缺乏专业的导
9
--甘肃旅游必去十大景点自驾游
游人员及乱收费、停车困难等。这些都成为运城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3.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才缺乏,特别是旅游管理、规划人才缺乏。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对旅游活动的开展极具影响力,而目前运城从事旅游业的高中层管理人员大部分只有专科或本科学历,而且缺乏必要的专业训练,在旅游产品促销、商品运作、品牌策划上拿不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产品,无法与旅游市场接轨;在开发出的旅游商品上,人工化痕迹明显,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前瞻性的科学规划。另外,旅游服务人员知识贫乏,工作积极性低,服务意识淡薄,客人投诉率高。
4.市场开发不完善。一是大部分旅游资源的开发属于浅层次的开发,对当地富有特的旅游资源尚未进行有效利用,对已经开发的旅游产品缺乏深度加工,产品附加值低;二是当地旅游产品的销售网络还不够健全,相关网站的信息更新不及时、连接不完善;三是具有地方特的纪念品、土特产等旅游商品的开发、宣传、销售力度不够大,对游客的旅游动机、需求研究不足,使得旅游购物所占比重偏低;四是旅游企业之间缺乏合作共赢意识,尚未和周边景区、旅行社、酒店等关联体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各旅游企业习惯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彼此间缺乏有机的联系。
(三)机遇分析
1.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尤其是2008年开始实施的新休假制度,使得居民全年的各种休假时间之和约占全年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为广大旅游者的出行提供了重要的时间保证和制度保障,成为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加拿大首都是温哥华还是渥太华2.政策支持。随着山西经济社会转型的发展,旅游业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得到全社会的关注。2010年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等政策条例的出台,更加体现了山西省政府对旅游发展的决心和力度。由于政府的重视,为山西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完成旅游产品的整合提供了强而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同时,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打造旅游品牌、加强基础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布局,为运城市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重要的政策支持。
(四)威胁分析
1.周边旅游地竞争激烈。在运城市周围分布着资源等级和知名度都比较高的热点旅游城市,如西安、洛阳、郑州等,它们的旅游资源集状况好,吸引力大,这给运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区域间客源市场的争夺也将日益激烈。
2.游客品味及需求的个性化高。随着旅游市场的逐渐成熟,游客对旅游服务的各种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观光游览等单一的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广大旅游者的需求,旅游业正朝着个性化、多元化、休闲
化的方向发展,这对运城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3.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要正确处理好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要实现保护旅游资源与发展旅游事业的良性循环,要做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运城的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中还存在着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文物保护与建设之间的矛盾。如何在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有效地保护好旅游资源,并避免对生态环境和景观造成开发性的破坏,仍将是摆在有关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严峻任务。
二、运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提高知名度。首先,建立网络化的景点推广营销手段,提高旅游服务效率。通过互联网进行景区景点的介绍,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预订、网络营销,并针对不同的消费人和消费层次,组合出不同的旅游线路,增加总体的旅游吸引力,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同时,在不同的季节和消费时段,可以采用灵活的价格策略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其次,对外宣传和促销上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宣传方法,如在附近高速公路、省道以及主要县、乡道路上设置具有特的宣传广告牌,吸引过路游客;积极在网站、电视、报刊、广播等公共媒体上开设旅游栏目,加大旅游公益宣传力度;建设旅游指示牌,制定各种宣传手册,提供旅游指导专线等,方便旅游者的游览;深入挖掘、制作、包装富有自身旅游特的旅游产品,将独特的旅游产品制作成书、画册并免费发放给游客和市民,使其了解旅游地的特,增强游览的欲望。
(二)进行科学的旅游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旅游要发展,规划要先行。旅游规划是提升旅游目的地竞争能力的关键举措,是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旅游部门要在规划的制定、执行中发挥作用,特别是要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进行总体指导、总量控制、宏观调控。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应本着“以游客为本”的原则,满足旅游者不同档次的消费需求,既要让旅游者满意、舒心,还要让旅游者节省开支,这样才能使得旅游设施的建设起到拓展旅游接待量、吸引游客驻足的作用。
(三)着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平。运城旅游业要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为保证,需要选拔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需要积极引进旅游高端策划和经营管理人才,还需要尽快和旅游人才培养单位进行合作,建立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在职人员的学历教育和任职资格培训,抓好旅游从业人员的在岗轮训、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工作。同时,为了留住旅游人才,也要完善旅游从业人员的薪酬机制、激励机制,要用待遇留住人、用感情留住人,使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另外,在员工招聘上要注重其来源的多元化,并且要针对游客的需求特点加强对员工服务技能和意识的培训,做到微笑服务、细致服务,全面提升运城的旅游形象。
(四)设计适应自驾游、自助游的旅游线路。随着交通的便捷和住宿条件的改善,经常旅游的人会越来越多,轻松、个性、休闲的旅游度假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使得自驾游、自助游也将更加兴盛,人们可以不用跟着旅行社,而是通过网上预定饭店、交通、景区的门票等,根据自己的意愿进
行自由的组合,所以需要设计各种不同组合的具有特的旅游线路,提供详细的旅游信息去适应自驾游、自助游的游客,发展网络订票,增加优惠。
(五)实施多元化旅游产品战略,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开发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目的的休闲旅游。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回归自然、放松身心,因此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运
10 --
城可以通过开发休闲旅游产品,增加产品的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有效增强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如将盐池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开发,打造一个以“水”为主体,集休闲娱乐、地质文化、历史文化、酒店客房、特餐饮、S P A 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度假胜地,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发展民俗旅游,开发独具特的旅游商品。目前民俗旅游正在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而运城首先是个风味特产众多的地方,如闻喜煮饼、稷山板枣、蒲州青柿、北相羊肉和泡泡糕、无碱馍、关公酒等,可以建立特小吃街、饮食文化展示馆;其次,当地也有蒲剧、眉户、绛州鼓乐、浮山木偶戏、皮影戏等地方戏剧闻名省内外,可以进行一系列各具特的民俗表演;再者,可以通过以盐池文化、道教文化、关公文化、名楼名塔、青铜雕塑等旅游资源为依托,深入挖掘产品特,将特产也列为旅游商品,开发出独具特的旅游商品,并建立旅游商品一条街或每个景区建立一个旅游商品专柜,将旅游商品的开发形成一种产业。
通过对运城旅游发展的S WOT 分析,笔者认为运城市旅游业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成为该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就需要进一步发挥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交通运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资源整合,构建独具特的旅游线路,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形象,打造运城市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王莉红.运城农业旅游的SWOT 分析与策略研究[J ].山
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711-714.
深圳欢乐谷的游乐项目一览表
[2]文云.天水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 分析及对策研究[J ].甘肃林业高职教育,2009,(14):97-100.
[3]杨生.浅谈运城旅游文化的定位[J ].山西财经大学学
报,2007,(29):97.
!!!!!!!!!!!!!!!!!!!!!!!!!!!!!!!!!!!!!!!!!!!!!!!!!
2012年第·1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 期
总第
126期
抚顺热高乐园Ja n2012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厦漳泉区域合作的基础条件、重要意义和面临的主要障碍,总结和借鉴国内其他
城市经济圈同城化发展经验,为厦漳泉同城化的顺利实现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同城化;区域合作;厦漳泉[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2)1-0011-02
同城化视角下的厦漳泉区域合作研究
(福建江夏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同城化,主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城市由于地域相邻,经济和社会因素紧密联系,使得城市间在产业定位、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和政府管理上形成高度统一的机制。2004年7月厦泉漳三市签订了《厦泉漳城市联盟宣言》,明确了从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着手,突破行政区划,加快厦泉漳中心城市和周边经济带发展,实现闽南金三角经济一体化。2011年9月8日《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订,协议明确了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的发展目标,2012年同城化迈出实质性步伐,至2015年初步实现同城化。
一、厦漳泉区域合作的有利条件
首先,地理位置相临。厦门、漳州、泉州均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厦门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泉州南接厦门,西毗漳州;漳州与厦门隔海相望,东北部与泉州接壤。厦门与漳州距离55公里,厦门至泉州距离80公里。区位相邻的地理因素是实现厦漳泉同城化的必要条件。其次,文化同源。厦漳泉享有共同的岭南地域文化和地方语言,生活方式一脉相通。相似的历史脉络和文化渊源使
得厦漳泉三地居民之间交往没有文化隔阂,具有高度的
认同感和包容性,经济文化交流比较频繁。文化同源是推动厦漳泉同城化深层次的条件。再次,经济依存。从经济实力来看,2010年泉州、厦门、漳州GDP 分别为3564.76亿元、2060.07亿元、1700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前列,为厦漳泉同城化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另外,厦漳泉三地的主导产业侧重点不同,机械、电子、化工产业成为拉动厦门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漳州拥有一大批高质量、高标准的出口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并逐步形成了以机械、电子、纺织、食品等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泉州主要以服装、鞋业、石油化工等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企业为主。三地产业结构存在着错位竞争和协同发展的可能性,便于实现产业链跨地域延伸。
唐山南湖公园图片二、实现厦漳泉同城化的重要战略意义
广州南沙天气
厦泉漳三地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台商投资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沿海开放区于一体,是福建省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极与核心区域,并且日益成
11--

本文发布于:2023-05-13 20:04: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4019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旅游   发展   旅游业   开发   资源   运城市   产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