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象征意义的转变——兼作《攀登者》与《再次登上珠穆朗玛

阅读: 评论:0

2019第18期
李仁港导演、阿来编剧的《攀登者》,作为2019年国庆档最受关注的献礼作之一,主要以1975年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的事迹为底本,讲述了新老两代登山者为了国家主权和民族荣誉,继1960年首次登顶后,又一次从珠峰北侧登上世界之巅的动人故事。
以攀登高山取材的影片,大多以纪录片的形式进入观众的视野。比如早期的《珠峰史诗》(1924),以及近年来的《攀登梅鲁峰》(2015)、《喜马拉雅天梯》(2015)、《徒手攀岩》(2018)等。这类纪录片最吸引人的地方,当属其展示的自然奇观与冒险体验。当摄影机撷取登山运动中的奇观与风险,并将之搬上银幕后,观众借助摄影机的眼睛和影院声画效果的配合,也收获了更为丰富的视觉感受与生命体验。
从历史上看,中国登山队的登顶行动绝非现代个体追求刺激或突破记录的冒险行为,也不是单纯的国家运动队比赛或科学队考察;中国的登顶是在中尼领土争议、中苏关系恶化、中印边界局势紧张、国内民族矛盾,[1]以及首次登顶未受国际承认的重重压力下,国家决策、各族、各行业人员通力合作,以登顶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特殊行动。[2]对这两次登顶,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曾分别跟拍、制作了登顶纪录片《征服世界最高峰》(1960,以下简称《征服》)和《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1975,以下简称《再次》)。半个世纪以后,《攀登者》以商业剧情片的形式上映,实属对上述登顶事迹的第三次讲述。
本文将在下面的篇幅分析,故事片《攀登者》与纪录片《征服》《再次》相比,对登顶珠峰事件的描写,在情感基调与宣传姿态上有怎样的差异;进而论证造成此种差异的内因,乃是影片转变了“攀登”的象征意义,将其重新定义为通过掌握现代技术与话语来寻求国家发展。好后悔把儿子送去武校
一、从《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到《攀登者》
制作于20世纪的《征服》与《再次》两部黑白纪录片,都采用了影像资料与旁白叙述相配合的传统方式,按时间顺叙了攀登珠峰的过程。就两部纪录片来说,《再次》比起《征服》有更为成熟的手法。《征服》在讲述登顶过程时,采用的多是单视点跟拍资料的剪辑,在此基础上介绍性地解说了珠峰的特殊景观与中国的攀登行动:喜马拉雅山上的冰塔林、冰蘑菇、中国登山队的部署以及突击队的冲顶。由于1960年登顶时缺乏摄影的光照条件,《征服》没有记下登山队员在珠峰顶部的影像资料,这是该片的一大遗憾。相比之下,制作时间更晚、投入精力更大的《再次》,在延续《征服》的叙事结构的基础上,采用了更丰富的多视点手法来讲述登顶故事。比如,在冲击峰顶的段落中,影片对突击队员、登顶指挥营和测绘点三个视点采用了交叉剪辑。先是从测绘点出发,在凄厉的风声中,镜头通过东绒布冰川测绘望远镜远眺正在攀越第二台阶、只是呈现为几个小黑点的突击队员,
随着他们消失在望
【作者简介】  郭    佳,女,福建福州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博士生,主要从事西方文学理论研北海攻略自助游5天
马德里竞技究。
丽江最新防疫政策郭    佳
恩施旅行社“攀登”象征意义的转变
——兼作《攀登者》与《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之比较
27
桂林旅游景点门票价格

本文发布于:2023-05-15 08:50: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4050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登顶   征服   珠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