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的句法和修辞

阅读: 评论:0

近体诗的句法和修辞
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温暖人生!
本节课有2个内容:一是近体诗的句法。二是近体诗的修辞。
第一节  近体诗句法
诗是高度浓缩、凝练的语言艺术,短短一句诗句,可以把一句话、两句话甚至三句话浓缩在几个字中。而且,诗的语言又富于跳跃性,语法成分多有省略。因此,了解格律诗的句法无论对于我们赏析与创作格律诗都有助益。第一讲和第二讲我们分别学习了五律和七律的作法,现在我们回过头来,从格律诗句法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有一个重要概念需要明确,格律诗是产生于古代的文学形式,它的文字载体是古代文言文。虽然古代诗人在创作时也会用一些俗语入诗(如杜甫),但也只是个别字词偶尔为之。因此,无论是赏析还是创作,如果没有一定的古文修养也是不行的。如果一首诗通篇都是俗语白话,那只能说明作者写的只是平仄押韵合律的白话诗而已,还是别冠上格律诗的帽子,所
谓明白、易懂也绝非一首好的格律诗的标准,反之,凝练、含蓄、耐品才是格律诗应有的境界。总而言之,诗,不是写给所有人看的,而是写给自己以及能读懂它的人看的。
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关于格律诗五言、七言句法的基本知识,当然都是建立在文言文的基础之上的:
一、五言句法
五言句法大致有以下分类:
(一)、单句
所谓单句,是指由分别由主谓宾一套成分组成的,表达一个意思的简单句。但其中主谓宾每个成分都可以省略,语序也可以倒置。比如:
远芳 侵 古道,晴翠 接荒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主   谓   宾   主   谓   宾     ----主谓宾俱全
窗中 三楚 尽,林上 九江平。(王维《登辩觉寺》)
定   主    谓  定  主  谓   ----宾语省略
鼋头渚是什么意思辩士 安边 策,元戎 决胜 威。(杜甫《西山》)
主   定   宾   主  定  宾   ----谓语省略
法国队欧洲杯高上 慈恩塔,幽寻 皇子坡。(白居易《代书一百韵寄微之》)
谓    宾     谓     宾         ----主语省略
柳 春山 映,梨花 夕鸟 藏。(王维《春日上方即事》)
宾  主   谓   宾   主    谓   ----宾语倒置
(二)复句
张家界旅游团一句诗由两个分句组成,是格律诗高度凝练的突出表现。其中也包含各种复杂的结构。比如:
日 暮 苍山 远,天 寒 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主 谓   主   谓   主谓   主   谓     ----双主谓结构
野火 烧 不 尽,春风 吹 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主   谓    谓       主   谓    谓       ----主语+双谓语结构
感时花  溅 泪,恨别 鸟 惊心。(杜甫《春望》)
谓   主  谓  宾    谓   主谓  宾     ----前分句主语省略(“我”感时,花溅泪。“我”恨别,鸟惊心。)
秋风 楚竹 冷,夜雪 巩梅春。(杜甫《送孟十二》)
主   主  谓       主    主    谓         ----前分句谓语省略(秋风“起”,楚竹冷。夜雪“寒”,巩梅春。)
以上是两种最主要的五言句法。其他还有递系句、兼语句、包孕句等,因为太过复杂,就此略过。
二、七言句法(首音节分析)
其实,上述五言句法的基本内容同样也适合七言句,从平仄上说七言无非是在五言句的前面添加两个字而已。但是,正因为多了这两个字,五言中需要省略的部分在七言句中就可以不省略,因此表意也更为完整,容量也更为丰富,更适合抒发情感和发表议论,表达诗人对自然事物与社会现实强烈的主观感受。
七言句法与五言句法的异同,突出表现在首音节(前二字)中。下面我们重点对七言句首音节进行分析比较,来体会古代优秀诗人在七言句遣词上的创作手法:
(一)、首音节为主语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梅花》)
(注:除第一人称主语常省略外,与五言不同,七言句中很少省略主语。)
(二)、首音节为定语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注:除形容词外,古诗中还常用名词做定语,这是古诗一个很突出的特点)
(三)、首音节为状语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韩愈《自咏》)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注:首二字状语,修饰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常用在第一人称主语省略的句子中)
(四)、首音节为方位、时间、数量词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高蟾《上高侍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晏殊《寓意》)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注:可用在名词前,也可用在动词前,起到渲染、强化、限定的作用)
(五)、首音节为主谓短语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冬景》)
(注:首音节由名词+动词构成主谓短语,而全句形成一个复句,是古诗高度凝练的重要手段)
(六)、首音节为动宾短语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巴厘岛自由行游记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
(注:首音节由动词+名词构成动宾短语,而全句形成一个复句,也是古诗高度凝练的重要修辞手段)
上面运用语法理论初步分析了格律诗的句法特征。也许有人说,古人根本不懂语法,同样
能写出千古名句,我们现在讨论语法有意义吗?认为探讨古诗的语法现象根本就是本末倒置。类似观点在网上还颇有市场。这类观点貌似有理,其实是似是而非。任何理论都来自于实践。文言文语法理论乃至格律诗句法研究同样也是建立在古人大量的写作实践的基础上的,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当时并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总结。古代诗人是不自觉地遵守着这些语法现象和规律并运用于他们的创作实践中而已。我们现在借助于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语法理论,能帮助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古诗,从中汲取营养。当然,如果不懂语法,但能从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中不断感悟,也不妨碍我们学习和创作古诗。
第二节:近体诗的修辞
在语言学中,所谓修辞,就是一种语言活动,是利用各种语言手段以达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语言活动。格律诗是追求美的,有形式美、音律美、意境美,而音律美和意境美都需要语言美来作为保障。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能增强诗句的感染力,也能增强诗句在语言上的美感。
现在可知的语言修辞手法多达六七十种,这里,介绍若干种格律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对仗。
我们知道,律诗的中间两联是需要对仗的。长律除了首尾两联,均需要对仗。对仗也称对偶。虽然绝句不要求对仗,但我们在创作中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应用一些对偶句。对仗的基础知识,前面的我们已经讲解过,就不重复了.
二、比喻。
在修辞学中,比喻有很多种,这里介绍明喻、暗喻和借喻。
1、明喻。明喻必须有本体、喻体和连接本体、喻体之间的“如,像”等比喻词。
比如江畔渔火的“有书如曲诗如蘖”,就是把诗书比喻成曲蘖。
2、暗喻。暗喻也必须有本体、喻体,只是比喻词是一些“是,成”等字眼。
比如江畔渔火的“我亦有戈横枕上,此戈元是圣贤书”,把圣贤书暗喻成戈之类的武器。
3、借喻。借喻不出现本体,也不出现比喻词,直接以喻体代替本体。
比如江畔渔火的“两鬓霜花暗自移,更添鱼尾几参差”,用霜花借喻白发,用鱼尾借喻皱纹。
三、借代。借代就是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一般用在诗句中的有四种情况。
1、部分代整体。
比如李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就是用孤帆来借代船只。
2、特征代本体。
比如江畔渔火的“短衣莫作不平鸣,万物于人总有情”,就是用短衣来借代贫困的人。
3、具体代抽象。
美国夏威夷简介比如江畔渔火的“骨中红豆如能剔,人世权当小谪看”,就是用具体的红豆来代替抽象的相思。
4、抽象代具体。
比如江畔渔火的“夜长底事消无计?一寸痴从万丈争”,就是用一寸借代心官,用万丈借代红尘。
泰州市人才网
借代与前面说的借喻很容易混淆。我们要清晰地分辨,只要掌握一个原则:借喻是一种比喻,是把一个事物比方成另一个不同类的,但有相似之处的事物。借代更注重的是事物间的特性,而这些相关联的特性又不具备能比喻的关系。

本文发布于:2023-05-17 20:25: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4103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语法   古诗   省略   句法   需要   理论   借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