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溶江水利概况

阅读: 评论:0

1    综合说明
1.1  绪言
桂林市小溶江水利枢纽是桂林市防洪漓江补水枢纽工程之一,是国务院批准的《珠江流域防洪规划》确定的桂江重点控制性防洪工程。工程位于漓江上游支流小溶江上,开发任务为以桂林市防洪和生态补水为主,结合发电等综合利用。
桂林市是国家重点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漓江自北向南穿过城区。其上游为桂北暴雨中心,洪水暴涨暴落,对桂林城区的防洪安全构成较大威胁。枯水期水资源短缺,最小月平均流量仅为5.9m3/s,漓江两岸山体裸露、河道干涸、生物种落大量减少;从桂林至阳朔约86km的黄金水道,每年有5个月仅能通航10~20km,严重影响漓江生态环境、旅游通航。因此,兴建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势在必行。
由小溶江水库和漓江上游另外两个水利枢纽斧子口、川江水库打捆编制的《广西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于2004年3月通过水利部水规总院的审查,水利部2005年以“水规计[2005]140号”报送国家发改委。2008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并于2008年6月以“发改农经[2008]1376号”文进行了批复,“原则同意所报广西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该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城市防洪、漓江生态和环境补水。工程建成后,与青狮潭
水库联合调度,可将桂林市总体防洪能力由现状约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枯水期向漓江补水24130万m3,将枯水期流量提高到90.8%保证率下的60m3/s。”
《广西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小溶江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08年11月完成。2008年11月可研报告通过水利部水规总院审查,2009年1月水利部以“水规计〔2009〕66号”报送国家发改委,2009年7月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农经[2009]1967号”批复同意。
水利部“水规计〔2009〕66号”《关于报送广西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小溶江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的函》的主要意见为:
(1)工程建成后,与拟建的斧子口、川江水库以及其他已建水库和城市堤防工程联合运用,可使桂林市的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通过水库调节补水可使桂林断面枯水期流量达到60 立方米每秒,使漓江生态环境、通航条件和旅游景观得到明显改善;还可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发电,增加工程综合利用效益。因此,建设该工程是必要的。
(2)该工程建设任务以城市防洪和生态环境补水为主,结合发电等综合利用。工程由拦河坝、泄水建筑物及发电引水系统等组成。拦河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90.5米,水库正常蓄水位267米、死水位221米、设计洪水位268米、校核洪水位270.5米;水库总库容1.63亿立方米,调节库容1.39亿立方米,防洪库容0.64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向下游补水量9435万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16.6
兆瓦。该工程为Ⅱ等工程。拦河坝等主要建筑物级别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工程区地震烈度为6度,建筑物抗震设计烈度为6度。
(3)根据2008年8月实物指标调查成果,水库淹没占地9931亩,淹没影响人口2390人。工程移民以大农业安置为主,采取外迁和本村后靠的方式安置。工程建设不存在环境制约性因素。
国家发改委“发改农经[2009]1967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广西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小溶江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的主要意见为:(1)原则同意所报小溶江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该工程的任务以桂林市防洪及漓江生态补水为主,结合发电等综合利用。
(2)该工程由拦河坝、泄水建筑物及发电引水系统等组成。
(3)按照2008年第三季度价格水平测算,该该工程总投资为108589万元。总投资中,中央预算内投资定额补助65000万元,广西区政府投资43589万元。
(4)在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可行性研究阶段水利部的审查意见进一步复核工程有关指标,优化工程设计和水库调度运用方案,尽量减少工程占地和移民数量;认真做好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完善移民安置方案,妥善解决移民安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移民搬迁后生活水平不降低。
继百水利枢纽完建后,自治区党委、政府从2004年开始就把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列为自治区
水利基础设施重大建设项目予以全力推进,小溶江水利枢纽作为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三座枢纽工程中条件最好的工程,其初步设计、施工招标设计及施工详图设计阶段的勘察(测)设计进行了公开招标,2008年6月3日我院中标该项目的勘察(测)设计任务,并于2009年6月23日正式签订了勘察(测)设计合同。收到中标通知书后,我院依据有关本项目的审查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现行标准、规程规范要求,马上开展小溶江水利枢纽初步设计勘测设计工作。在初步设计勘测设计工作开展以前,我院已配合业主先期开展该项目的水工模型试验工作。目前,业主和地方政府已初步落
实移民安置点,地方政府对2008年调查的实物指标出具了确认函,桂林市政府已提出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标准。
2009年8月底我院完成了《广西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小溶江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2009年9月2日~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技术中心在南宁组织召开了《广西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小溶江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审查会,会后我院根据审查会上专家组的意见,对初步设计报告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于2009年9月编制完成了《广西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工程小溶江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修订本)》。
1.2  水文
1.2.1  工程流域概况
东澳岛和桂山岛哪个好玩漓江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桂江上游河段的通称,发源于桂林市兴安县西北部的越城岭主峰猫儿山东北支老山界南麓,由北向南流,源头段称乌龟江,塘坊边以下称集义河,至千家寺(千祥)称陆洞河,与黄柏江、川江交汇后称大溶江,至溶江镇老水街与古运河灵渠汇合后始称漓江,流经兴安、灵川、桂林、阳朔、平乐等市县,与支流荔浦河、恭城河汇合后称桂江。
漓江自北向南穿过桂林市城区,流经桂林市区长49.3km。城区右岸有桃花江汇入,桃花江入口以上漓江流域面积2462km2,下游不远有桂林水文站,桂林水文站以上漓江流域集水面积为2762km2,河流总长105km。
漓江在阳朔以上较大的支流有黄柏江、川江、小溶江、淦江、甘棠江、桃花江、良丰江、潮田河,其中黄柏江、川江、小溶江、淦江、甘棠江、桃花江在桂林市上游汇入漓江。小溶江水利枢纽为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项目之一,工程位于漓江一级支流小溶江上,坝址选在灵川县三街镇小溶江与漓江汇合口以上3.31km处,控制集水面积264km2,占小溶江流域面积的98.1%。坝址以上河长45km,平均坡降7.3‰。
1.2.2  气象
小溶江水利枢纽位于漓江上游,流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雨水充沛。据流域中心砚田雨量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689mm。根据灵川、兴安气象站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8.3
℃,最高气温主要发生在7~9月,极端最高气温38.5℃;最低气温发生在1月份,极端最低气温-5.8℃(兴安1977年)。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698.4mm,年内蒸发以7~9月最大,1~2月份最小。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8%,3~8月份最大,12月份最小。最多风向是东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3m/s。日照香炉生紫烟
1.2.3  径流
可研阶段关于径流成果的审查意见为:基本同意坝址径流成果,多年平均流量为15.7m3/s;初设阶段应提出桂林站、补水水库至桂林站区间的天然径流成果。
小溶江坝址径流本阶段采用与可研阶段相同的计算方法,采用黄梅站做参证站,按面积比例移植并考虑雨量修正,径流系列同样选用1958~2006年连续49年径流系列,经复核,本次维持可研阶段成果不变,推荐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仍为15.7m3/s。
本次还原后桂林站1946~2006年多年平均流量为134.5m3/s,较可研阶段采用的长系列1946~1998年多年平均流量133 m3/s偏大1.13%,由于本次桂林水文站还原计算是对用水量较大的灌溉用水、回归水进行了较充分地分析,还原后的天然径流成果其径流深和径流系数与广西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和广西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等值线图成果基本一致,与上游各断面的径流计算成果对比分析,其
枯洪水期与上游各断面协调,其多年平均流量统计参数符合南方河流的上下游分布规律,因此还原后桂林站的天然径流采用本次计算成果。
区间指补水水库至桂林补水控制断面区间。本次区间径流计算推荐采用桂林站天然逐月径流减去各水库坝址逐月径流成果,为65.2 m3/s。
漓江各防洪及补水工程及主要控制断面径流成果见表1-2-1。
表1-2-1漓江防洪及补水工程及主要控制断面长系列年径流频率成果表
站名集水
面积
(km2)
Cv Cs/Cv
年平均流量(m3/s)
5% 10% 20% 50% 75% 90% 95%
小溶江坝址264 15.7 0.28    2 23.6 21.5 19.2 15.3 12.6 10.4 9.23 斧子口坝址314 19.0 0.23    2 26.7 24.8 22.6 18.7 15.9 13.7 12.4 青狮潭坝址474 26.63 0.23    2 37.4 34.7 31.6 26.2 22.3 19.1 17.4 川江坝址127 8.20 0.25    2 11.8 10.9 9.86 8.03    6.74    5.71    5.14 五里峡水库340 12.3 0.23    2 17.3 16 14.6 12.1 10.3 8.84 8.04 思安江水库135.3    4.23 0.27    2    6.27    5.74    5.15    4.13    3.41    2.85    2.54 区间径流1583 65.2 0.25    2 94.1 86.8 78.4 63.8 53.6 45.4 40.9 大溶江719 40.5 0.23    2 57.0 52.8 48.1 39.8 33.9 29.1 26.5 桂林站2762 134.5 0.22    2 187 174 159 132 114 98.2 89.8 说明:表中桂林站采用的径流系列为1946~2006年,其余径流系列均为1958~2006年。
1.2.4  洪水
1.2.4.1 暴雨洪水特性
漓江流域上游地处广西桂北暴雨区,雨量充沛,形成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为地面静止锋、高空低涡、切变线。暴雨中心常在流域北面越城岭(主峰猫儿山最高点高程2142m,是华南笫一高峰)的南面迎风坡华江~青狮潭一带,暴雨量级由上游向下游逐步递减,流域内的暴雨量和暴雨强度均很大,1977年6月8日华江站实测最大24小时暴雨422mm。
天津欢乐谷地图根据桂林(三)站1936年~2006年还原后的天然66年洪水资料分析,年最大洪水主要发生在4~7月,占全年总数的91%,其中5、6月份为最多,占全年总数的69.7%。历史洪水1885年及1915年大洪水均发生在6月份。
由于漓江属山溪性河流,流域坡降及河道比降大,汇流快,汇流时间一般为7~13h,洪水涨率较大,洪水暴涨暴落,洪水呈山区性河流特性。洪水过程既有单峰型的又有复峰型,以复峰型的居多。一场洪水历时3~5d左右,单峰型洪水洪量主要集中在1~2d之内,复峰型洪水洪量主要集中在3~5d内,一场洪水最大24小时洪量约占3d洪量的46%。
上海蜡像馆地址
1.2.4.2 历史洪水
深圳跟团游
(1)坝址历史洪水去巴基斯坦旅游攻略
坝址历史洪水调查,于2002年2月由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及桂林市水资源水文局联合调查,从三门口至松江口长约9km的河段范围内进行调查,并走访河段附近的村民。根据调查水面线和参考实测断面枯水水面线,应用比降法推求调查洪水洪峰流量,得坝址1885年历史洪水洪峰流量3100m3/s,重现期取124年。
(2)防洪控制断面桂林水文站历史洪水
根据《广西灾害性洪水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总站,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调查历史洪水整编成果》(2001年12月)和桂林水文站实测资料等,桂林历代大洪水有1270、1341、1348、1764、1885、1915、1952、1994年和1998年洪水,桂林站较可靠的历史洪水有1885年和1915年,此外尚有1998年实测大洪水。重现期分析通过考证文献历史洪水排位法、分历史时期排位法和实际发生洪水年排位法确定,其中对首位1885年历史洪水重现期采用122~243年计,1915年洪水排在1885年以来笫2位,重现期以62年计,1998年洪水排笫3位,重现期按42年计。

本文发布于:2023-05-20 06:19: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4159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漓江   工程   桂林市   补水   防洪   径流   广西   成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