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登顶珠峰60周年:致敬勇攀高峰的攀登人(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不断攀登的高峰)

阅读: 评论:0

纪念中国人登顶珠峰60周年:致敬勇攀高峰的攀登人(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不断攀登的高峰)
竖起来的道路(外二篇)
王清铭
一贯在平路上行走,感觉不到道路的坎坷。近来多次去爬山,汗水淋漓地走在陡峭的石阶上,突然就想到了这么一句话:山路是竖起来的道路。济源旅游景点
人都有征服山的欲望,多年以前写诗的时候写过一首《登山》,试引用其中的几句:
登山 其实是
攀登你自己   
在山下 人是山的脚
在山中 人是山的腰
在山顶 山是人的腿   
登山 学做一回
山一样伟岸的人
或者证明
人只比山高 一个人……
人比山高,我很欣赏林则徐撰写的一副:“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直挂云帆,沿海平面前行,仿佛慢慢接近天空;把山一步一步地踩在脚下,也是慢慢地接近天空,人不是飞鸟,但借助脚征服过的山峰,人比飞鸟飞翔得还高。站在山巅俯瞰大地,一切尽收眼底,山风激荡,豪情满怀;远处的山峰如汹涌的波浪,往自己的脚下扑来。2007年暑期,巍然屹立在黄山光明顶,我感觉豪情拍击着自己的胸襟。
杜甫曾经远望泰山,“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冉冉升起的白云涤荡他宽阔的胸襟,他的眼神随飞鸟一起飞远,消失在莽苍的山林中,他感觉自己的心也插上透明的翅膀,飞翔起来了。惜乎行程匆匆的杜甫没有登上泰山,他留下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句,却隔着岁月的风尘让我触摸到一颗不倦的心至今还在跳动的脉搏。2012年暑期,我登上泰山巅峰,看到山上后人给杜甫建造的《登高》诗的石碑,默然地为杜甫慨叹一番。
刘墉的《墓志铭》写一位世俗眼中“失败”的登山者,他在攀登世上次高峰成功后抵达名声的顶峰,但他不止步,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时不幸丧生于雪崩,人们喟叹甚至嘲笑他,这些他是听不到的,只有他的一句话还在山间回响:“登山者攀登的不是高山,而是自己的理想。”能为自己的理想而攀登,即使失败了,他仍然屹立在精神的最高峰。
雨果说: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眼光可以抵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翔。刘墉笔下的那位登山者的精神,一定还在在珠穆朗玛峰皑皑白雪上飞翔,永不疲倦的。
不是每个人都要去攀登珠穆朗玛峰,人生需要的是那种永不气馁、奋斗不止的气概。眼光不能放进整个海洋或整个天空,但人的胸襟可以容纳。天空比海洋广阔,人的胸怀比天空广阔。
山路是竖起来的道路,铺展开来,所蜿蜒出的就是盘踞在我们人生中的巍巍雄峰。我们在平坦的道路上行走,其实也是在攀登自己的山峰。福建省哪里好玩景点排名
登名利山顶的,最终还是匍匐在山脚下;
把别人当作山峰的,永远走不出卑鄙的山谷。
人的生长过程就是做一个像山峰一样伟岸的人,或者尽是为了证明:人比山高整整一个人。卡塔尔属于哪个国家
由于脚踝陈年旧伤复发,2012年开始,在客山整整四年的跑步日子结束了。2018年脚踝又受伤了,过了半年才恢复。今年开始,我决定恢复锻炼,已经不适宜做剧烈的运动了,我选择步行,每天走一万步。
有趣的是,我在平地上行走,“钉钉运动”显示的文字,却将我走过的道路“竖起来”了。走到4千步时,手机屏幕显示:“换成高度相当于登上了华山”;5千多步时,相当于登上富士山;8千多步时,相当于登上阿尔卑斯山和昆仑山;走1400步时,竟相当于登上珠穆朗玛峰!
攀登珠穆朗玛峰,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尽力地往前走。这是多数人没有感悟到的人生道理。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也没有比征服自己更激动人心的事情。
每个人都要有一座远山
王清铭
  在城市里是很难看见远山的。高楼阻挡视线,弥望的是钢筋水泥的丛林。没有飞鸟相与还,即使有鸟儿,也是关在笼子里供人观赏。那些笼中鸟也诧异地看城中的人:怎么你们也生活在高楼编成的笼子里? 城市的高楼割断了人与远山的联系,人的心胸也如城市的空地草坪一样,日渐减少,变得逼仄。
刚读到这么一句话:“当很多很多年后,当又一个几乎让人忧郁的浅蓝清晨来临,她依旧会站在窗前,隔着弥漫在潮湿地表的的浅乳雾气,望向她生活的这座城市丛林……”站在城市的窗口,她看见的是没有绿意和生机的城市丛林。丛林中可能也有人站在窗口,不经意地看见她,表情落寞,只有雾气弥漫在窗口之间。
多年前读台湾作家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记住两个活用的词语“领土”“领空”。他说他
的小屋受土地限制,论“领土”,只有限的一点。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城市的天空被高楼切割得零碎,也不再明净,没有飞鸟飞过的天空是单调呆滞的,要想在城中矫首仰望,仰酸了脖子也看不出什么来,更谈不上放飞心灵。所以,我常想,城市需要一座远山与大自然相衔接,让它来安放我们远望的眼神,让我们心灵散步,眼睛旅行。游目才能骋怀,让自己在城市中不断缩小的胸襟得以扩展。更重要的是,远山的存在能让城中人懂得,他们还有一个远方。远方不只有高速公路、火车,还有那自由自在生活了千万年的山峦。
陶渊明在自家的庭院里流憩(走走歇歇),常常遐观(远望),看“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那些云从山穴中飘出,有一些飘向更远处的山峰,有一些就悠悠然地飘到他的心头上来了,他感觉自己心底也矗立起一座嶙峋的山,在那里,云漫不经心地卷舒。我曾假设,如果陶渊明没有这座远山,他又怎么能“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呢?容膝,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很小,且是草屋,不是高尚社区的豪华别墅。有了远山,他的“领空”无限扩大,他的傲岸也给他嶙峋的风骨,他与山融为一体。
这座远山没有名字,在南边,称为“南山”。我又假想,如果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看见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和灰蒙蒙的天空,大概他会犯颈椎病的。
美国时间与北京时间对照表
曾在报纸上读过这样的一则新闻: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准备修建一座体育馆,选址在校园的华盛顿湖畔。消息传出,立刻引起了教授们的反对,因为体育馆一旦建成,恰好挡住了从教职工餐厅窗户可以欣赏到的美丽湖光。华盛顿大学教授的工资,与美国教授平均工资水平相比,一般要低20%左右。教授们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完全是出于留恋西雅图的湖光山,天气晴朗时,他们从窗口可以看到雷尼尔山峰。这也是经济学家所说的“雷尼尔效应”。
人们喜欢山,按辛弃疾的词说就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人们在远望山的时候,获得精神的愉悦,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山比人高,比城市高,山的海拔也是心灵要抵达的高度。青山给人生机,山的伟岸给人自信,山的沉稳平息人无端的烦躁,飘过山峦的白云让人超脱,山沉默,却说出了一切,足够给人启迪……
活在城市中,容易让人目光短浅,需要一座远山让我们远望,拉长我们的心胸,让我们胸怀若谷,容纳蓝天、白云和鸟鸣。每个人都要有一座远山,远山是一种能够走远的思绪。
一个人  一座山
王清铭
近来翻阅辛弃疾的词,注意到其中有很多写山的词句。比如《贺新郎》中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青山是否看见我的妩媚,山后的池塘清粼粼的,只看天不看我,我也无法知晓一座山的心事。每天傍晚的时候,我跑在山麓的路上,心中开始装上这座山。
青鱼湾水上乐园
山是县城大蜚山的余脉,我不知道山的名字,隐约听人说过叫“客山”。这也好,平凡的山比较适合同样平凡的我。山平实,没有很高的海拔,从山脚到山顶,只需五六分钟的时间。没有曲折盘曲,没有悬崖峭壁,登上山顶也没有一览众山小的感受。但它是一座山,与我的生活联系着,是一座属于我的山。
与这座山结缘,应该是今年元旦后。去年登的是大蜚山,我留下了《竖起来的道路》等文字;今年跑的这座山,不起眼,容易被忽略,我至今未在文章中提起过它。但它真切地与我的生活发生联系,除了为数极少的下雨天,我每天的道路都向这里延伸,它也将道路蜿蜒进我的日常生活。广东疫情
我无法忽略这座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只是远望着敬亭山,我置身山中,山不是一道风景,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在辛弃疾眼中,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我不是高人,不到高雅的比喻,有一回远望近处的另一座山,觉得它就像一个躺卧着的汉子,腆起已经发福的肚子。我产生这样的联想很自然,到县城的几年间,我疏于锻炼,腹部不长经纶,脂肪却增添了无数。山虽然比我高,但我可以比它更高,山登绝顶我为峰,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山不能起身锻炼,我却能够。
我也能够成为一座山,一座平实不张扬的山。“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我可以胸怀若谷,我的肋骨可以是陡峭的岩石,挥洒的汗水是山涧。男人如山,这是一个被用滥了的比喻,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山的可靠、宽厚、坚忍,都是一种不易抵达的高度。站在山顶,并不意味你征服了山,就如身在此山中,你不一定认识山的真面目。山顶天立地,这是人想做到却很不容易做到的。所以,确切地说,我正在努力成为一座山,在平凡中崛起那么一点高度。
去年在大蜚山,今年在这座无名的小山,恢复锻炼的我已经减去二十斤的体重,不是为了证明什么。登山、在山麓跑步,只是一种习惯。人生有时不需要短暂的豪情,静默中的坚
持才是生活的本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用杜甫的豪情能够励志,但不足磨砺筋骨。不如踏踏实实地在山上种满自己的脚印,那些脚印叠印起来,就是人生的另一种海拔。
我的一位同事碰见黄昏时又要去跑步的我,说了一句有趣的话:“又要去‘欺负’山了?”山平静了那么多年,都有点麻木了,我的脚步能够踩疼它,让它有点疼痛感,山也会有了知觉,会振作起来的。其实,山不动声,不是人可以欺负得了的。我没有征服山的豪情,只有一个愿望:与山和睦相处。
每个人都是一座山,最难攀越的山,就是自己。我用脚步丈量道路的距离,用汗水淬炼自己的毅力,所作的事很简单,但我不断地攀越了自己。不断地站立在自己的高峰上,四周翠峰如簇。这也是我为数不多能够引以为自豪的地方。
从2007年到2011年,我坚持在客山跑步四年,每次五公里。这是我为数不多的能够引以为自豪的事。2011年下半年,参加单位的篮球比赛,右脚踝的旧伤复发,不能跑动了。那些减去的体重又慢慢地“恢复”了,跑不动,就行走。偶尔也到客山走一走,客山也升级了,
变成了“客山妈祖公园”。有一次,站在客山山顶,突然想起以前读过女作家毕淑敏的一段话:
“我不喜欢任何关于征服高山的言论,以为那是人的菲薄和短视。真正的高山不可能被征服,它只是在某一个瞬间,宽容地接纳了登山者,让你在他头顶歇息片刻,给你一窥真颜的恩赐。”
我恍然想到,以前自己征服大山的念头多浅薄。山,哪怕是客山这么小的山,也不是随便能征服的。与山最好的关系,就是和睦相处,山能够接纳你,你心中也有一座山。
2018年5月的一天傍晚,偶发“童心”的我来到篮球场,来一个“三步上篮”,隐约听到一声轰响,右脚踝处似乎被什么东西砸到了。旧伤复发,最后的结果是我拄了二十多天的拐杖。俗话说,伤筋断骨一百天。我这一“伤”,“超常发挥”,半年多过后,才能快步行走。2019年来了,我作了一个小决定,每天坚持行走一万多步。

本文发布于:2023-05-22 17:20: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4221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没有   城市   道路   征服   人生   登上   远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