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指导下的旅游翻译研究

阅读: 评论:0

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指导下的旅游翻译研究
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为旅游文本的英译策略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论指导,它强调在翻译过程中,遵循“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要,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原则,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实现与原文本同样的功能。汉英两种语言在风格、逻辑、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本文在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的指导下,探索了旅游文本的英译策略,以实现旅游文本在目的语读者中存在较大的宣传效果。
标签:外宣翻译 “三贴近原则” 旅游文本 翻译策略
一、引言
中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气象万千,物产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浏览外宣翻译文本已成为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旅游景点的重要途径,这就对旅游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文军、邓春等之前的调查,旅游文本的翻译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在理论方面,译者对相关理论的了解不够深入,致使理论对实践难以起到实质性指导作用;在实践方面,文化误译、遗漏和累赘、中国式英语、大量拼写
和语法错误、用词不当等失误”也颇多[1],致使外国游客不知所云,严重影响了宣传效果。如今,由于翻译市场的鱼龙混杂,这种问题依然存在,旅游外宣翻译的质量仍然堪忧。理论指导实践,由学者黄友义提出的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重点关照源语和目的语读者,对旅游翻译实践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将以此原则为基础来探讨旅游文本英译的若干问题,如旅游翻译的原则、方法策略等,以期对旅游翻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
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由黄友义学者提出,通过长期从事对外宣传翻译工作,他总结出外宣工作中的翻译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外宣翻译“基本上都是中译外,也就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同时指出这一特点“决定了除去所有翻译工作都需要遵循的信、达、雅标准之外,在外宣翻译工作中翻译工作者需要熟知并运用外宣三贴近(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原则。”[2]
学者黄友义认为对外介绍性的素材一般是最贴近中国的发展实际和国外受众需求的。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在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方式上的明显不同,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显然具有
意大利vs西班牙
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外宣翻译原则一:“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充分考虑到源语——汉语读者的需求。对外宣传,顾名思义,把中国的各个方面介绍到国外,所以必然需要考虑汉语文本的目的和需求,贴近中国的实际。原则二:三“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 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则充分考虑到目的语读者,在目的语读者身上产生同样效果和反应,以目的语为依归,真正达到宣传的目的。这三个原则兼顾源语和目的语读者,重视二者之间功能上的对等。根据此原则,黄友义还指出译者“最要潜心研究和了解外国文化和外国人的心理思维模式,善于发现和分析中外文化的细微差异和特点,时刻不忘要按照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去把握翻译,且译者应该熟知外国语言习俗,防止落入文字陷阱。”[3]
旅游宣传文本属于应用文范畴,其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旅游景点介绍、旅游宣传广告、导游词、旅游告示标牌等,其内容包罗万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外宣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旅游宣传文本翻译也需以外宣翻译的“三贴近原则”为指导,以取得宣传的效果。
三、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指导下旅游文本英译的翻译实践分析
旅游文本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外国游客,在为游客提供信息的基础上,力图激发他们的
旅游体验兴趣,扩大知识视野,同时使他们对旅游景点的文化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宣传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汉英民族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语言表达、历史传统、审美情趣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译者应以有效的理论为指导,使译文接受者在提取信息的过程中不致遇到障碍。
外宣翻译的“三贴近原则”强调了原文与译文的功能,既考虑了源语读者和相关负责单位的需求,也注意到在目的语中对读者所产生的效果。“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要,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就需要设法处理好英汉在文化、逻辑、风格等方面的差异,使译文在语体风格、句法结构和历史文化信息传播等方面符合目标语读者的习惯,让其明白无误地获取译文所要传递的信息,从而达到旅游翻译的目的。
(一)英汉两种语言风格差异的处理
汉、英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因而他们的审美观、语言逻辑观也不尽相同。纵观中国各地的旅游文本,我们发现,“在语言上,汉语表达过度修饰、言辞华丽、同义反复;英文行文讲究简洁明快、逻辑严谨、文风质朴。”[4]因此,我们在汉译英中,尤其在旅游文本英译中,应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切实贴近旅游景点的发展实际,贴
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既能使景点的魅力深入人心,又能使英语译文受者能够顺利地提取我们所要宣传的内容,掌握要旨, 否则就会给他们带来理解上的困难,甚至会引起误解,达不到对外宣传的效果。如:
青城后山以秀丽幽静著称于世。这里山环水抱,青峰入云,云蒸雾绕,曲径幽深,众多的自然景观各具特:或古木森森,遮天蔽日;或绝壁悬崖,天成一线;或栈道高嵌,曲曲弯弯;或小桥飞架,碧水凌空;或溶洞深邃,乳石万千;或山逶迤,细浪东倾;或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处处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清风扑面。原始,古朴,惊险,神奇,秀美,充满无限魅力。(《青城山风光》)清远二手房
译文:Qingcheng Mountain is well known for its natural beauty and tranquility with a panoramic landscape:mountains stand high with towering peaks,rivers flow quietly through the green valleys,mists and clouds haunt mountains and rivers where quiet tracks wind deep etc.Here you can enjoy the dark ancient woods,close-meet precipices,plank roads cutting in the cliffs,small bridges high across the narrow gorges,down-pouring waterfalls,villages hiding at the end of the winding paths,and d
eep caves with dripping stones.All you see here is completely primitive,mysterious,surprising,beautiful and charming.从例文中可以看出,汉语文本辞藻华丽,文采浓郁,讲究排比、对偶,富于诗情画意,情趣盎然。一方面,译者为使青城山的美充分显示在英语读者面前,吸引游客,达到宣传的目的,用词考究,句式变幻,行文如行云流水;另一方面,译者充分考虑了英语读者的审美习惯,避免了汉语措辞中的同义反复,适当地删减压缩,去掉那些不适当的重复、溢美之辞,取得英汉文本在语言功能和表达风格上对等的效果。
(二)英汉两种语言句子结构的处理松原查干湖旅游景点
一些旅游文本中出现许多具有汉语特的句子,这些句子在中国人看来似乎很合常理,符合逻辑。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行文习惯不一样,句式的排列模式也完全不同,且汉语是一种高度意合的语言,注重整体和谐,缺乏严格的逻辑性,中国人根据上下文便能够理解本文要表达的意思;英语句式构架严整,行文注重逻辑,如果仅从字面直译成英语,必然会使那些不熟悉中国文化背景的游客理解困难。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预期译文的功能,达到旅游翻译的目的,必须调整句子结构,翻译出符合目的语读者思维的句子。例如:
溪口,位于宁波市区西南方向,奉化市西北方向,距宁波市区35公里。
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
译文:Xikou town is situated northwest to Fenghua city and 35 kilometers away in the southwestern of Ningbo city.
这是一则选自宁波奉化溪口的旅游简介。本句话以宁波市为参照点勾勒出溪口的地理位置。对中国人而言,此话简单易懂,如果从字面直译的话,可以是这样“Xikou town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ern of Ningbo and the northwestern of Fenghua,it is 35 kilometers away from Ningbo.”此翻译在英语读者看来就会觉得第一句中提到宁波了,后面又提及,显然非常累赘,而且有些颠倒。所以,我们翻译时应该调整句子结构,从英语读者的思维方式入手进行翻译。此译文简单明了,更符合英文的行文习惯,切合西方人的思维方式。
汉语旅游文本中不可避免的会使用一些典型的汉语句式如流水句、圆周句等对景点进行描述,而英语句子结构严谨,句通常会频繁使用代词、连词等来衔接语篇。因此,汉译英时要尽量用代词,连词等,以使英语译文符合其表达习惯和风格。例如:
成都十大垃圾大学
杭州市属七个县境内,北有超山,西有天目山,溯钱塘江而上,有富阳鹳山,桐庐瑶琳仙境、桐君山和严子陵钓台,建德灵栖三洞,新安江千岛湖等名胜,形成一个以西湖为中心的广阔旅游区。
译文:The beauty spots in the seven nearby counties form a vast area for tourists with West Lake at its center.To the north of Hangzhou stands the Chao Hill,and to the west Mt.Tianmu.Coming up to the Qiantang River,one finds oneself at Stork Hill in Fuyang County.Nearby in Tonglu County are the Yaolin Wonderland,the Tongjun Hill and the Terrace where Yan Ziling,a Hermit of the Eastern Han Danasty(25~220BC),loved to go angling by the Fuchun river.Jinde county boasts of the three Linqi Caves and the Thousand-islet Lake at the source of the Xin松桃县人民政府网’anjiang river.
此例介绍了杭州各大旅游景点。这是一个多重复合句,由若干散句构成,需要译者仔细解读原文,分析句子结构,分析句子内容和语义的关系。命题的归类,主题的关系和中心突出以及句式的协调和节奏的平衡均需注意。此翻译灵活采用直译的方式,运用各种连接词,有效地把主题句和小句衔接起来,简洁明了,逻辑性极强,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意义,准确清晰地介绍了杭州的旅游景点,避免了外国游客的误解。

本文发布于:2023-05-25 22:22: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4345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翻译   旅游   贴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