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水市公园城市“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阅读: 评论:0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水市公园城市“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青岛金沙滩游玩项目∙华东五日游推荐路线【制定机关】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2.01.24
【字 号】天政办发〔2022〕10号
【施行日期】2022.01.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天水市公园城市“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及驻市有关单位:
  《天水市公园城市“十四五”规划》已经2021年11月29日市政府第8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月24日
 
天水市公园城市“十四五”规划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发展”道路,以建设美好人居环境,积极构建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环境良好的城市绿地系统为目标,依据《天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天政办发〔2021〕18号),结合天水市城市绿化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公园城市发展基础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良好的生态本底
  1.“十三五”取得的成绩
  天水主城区南北两山森林覆盖率高,现状山水林田是天水构建“公园城市”的优良基础。截止“十三五”末,建成区绿地率35.4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59%,森林覆盖率36.45%,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75.6%,城市万人拥有综合性公园指数0.10,水体岸线自然化率81.25%。
开封旅游景点免费开放  2.天水市城市公园体系初具规模
  天水市现状公园主要集中分布在秦州区和麦积区,共有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游园等各类公园绿地69个,面积684.5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8平方米。
  3.城市绿道雏形已形成
世界时区的划分图  我市绿道目前主要为滨水绿道,秦州区段现状建设长度约18.6公里,集中在藉河北岸。麦积区段现状建设长度约7.3公里,集中在渭河两岸。两区绿道主要为城区绿道,建设情况良好,设施有滨河步道、自行车专用道、健身场地、休闲驿站等。芬兰的首都是哪里
海南三亚五星级酒店
  (二)文化遗存众多,人文资源丰富
  规划范围内主要有3个文化片区(秦州古城、三阳川、麦积山历史文化片区),其中包含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胡家大庄村、街亭村)、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其他文物古迹。
  (三)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2021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5天,优良率94.5%,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47,PM10
平均浓度52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25微克/立方米,各项主要污染排放量持续下降,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二、公园城市发展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的实施,为我市公园城市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成都时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并明确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公园城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城市表达,是城市文明的继承创新,是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归依,具有极其丰富的时代内涵。我市公园城市建设将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好的美丽天水,创新彰显公园城市多元价值。我市作为渭河流域城市,依托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做好公园城市项目谋划,塑造“推窗见园、开门见山”的田园风光和大美公园城市形态。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水土流失和污染治理项目,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实施滩面整治、河道疏浚
、水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及湿地建设、水生物保护、河湖自然联通恢复等工程项目,共同推动上下游共建共享,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新高地。

本文发布于:2023-05-29 10:52: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4453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公园   城市   生态   建设   发展   天水市   覆盖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