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滁州西涧》教案

阅读: 评论:0

2023年《滁州西涧》教案 查询中考成绩2022
2023年《滁州西涧》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朗读诗歌并能读读成诵。
  2、理解诗歌大意。
  3、能赏析诗歌语句,分析诗歌遣词造句的特点和作用,并能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情感。
  教学时间:
  教学0.5课时,学生自读、理解、质疑0.5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准字音:( ) ( )滁.州西涧.
  二、划分朗读节奏并反复诵读
  (“/”为必断,“|”为可断可不断)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三、理解下列词语含义,能用现代汉语说出全诗大意。
  独怜.幽草涧边生
  四、诗句赏析背景介绍
  一般认为《滁州西涧》这首诗是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他时常独步郊外,滁州西涧便是他常光顾的地方。作者喜爱西涧清幽的景,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从写景的角度来说,)这两句写出了滁州西涧清幽疏旷的环境,营造了一种恬淡幽静的氛围。(从寄寓的角度来说)同时,这两句也写出了诗人恬淡的胸襟。“深”字既写出了树木的枝繁叶茂,又突出了树林的幽静,与“幽”字相照应,为全诗创设了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也流露出诗人恬淡的胸怀。“独怜幽草涧边生”写静景,体现的是诗人甘于寂寞,安贫守节、不趋炎附势的高尚节操和恬淡胸襟;而“上有黄鹂深树鸣”以声衬静,是对趋炎附势,
居高媚上的仕宦世态的否定,也是对诗人恬淡胸襟的衬托。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言志,同时也为后两句诗写诗人在急剧变化潮流中寻求自由和宁静的理想作铺垫。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从写景的角度来说,)这两句诗写春潮带雨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情景。前一句静中有声,后一句动中有静,“急”与“横”,动与静映照,清丽如画。(从寄寓的角度来说)作者在这动与静之中,不动声地表述了在急剧变化潮流中寻求自由和宁静的心迹。同时也蕴含了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无所作为的无可奈何的忧伤之情。
  五、小结
  内容:这首诗描写了滁州本涧晚潮时的雨中之景,营造了一个恬淡幽静的意境,抒写了诗人恬淡闲适的情怀。
  写法:以情写景,句句景语皆情语。武汉第一高楼1300米
  六、反复诵读、质疑
  七、达标反馈
  1、《滁州西涧》中最能体现诗人恬淡情怀的是体现了诗人想在急剧变化的时代潮流中寻求自由和宁静的心思的是
  2、赏析:诗中的“独”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3年《滁州西涧》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景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习难点:
泰国购物攻略必买清单  想象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心境。
  教学课时:
  1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风景图:茂密的绿树,鸣转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配上黄鹂鸣叫的音乐背景。
  师:同学们,这幅美景被我们的一位诗人看到,用十四个字收藏在诗句里,大家同我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诗名滁州西涧)
  二、赏析古诗,品读古诗。
  (一)、知诗人,解诗题。
  1、师介绍诗人韦应物。
  2、明白古诗的时空背静。
仙女湖简介  (二)明诗意,感情读。
  1、整体感知,自由读诗。
  2、学习古诗前两行。
大港天气  诗的前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将读者引入一个碧草从生、涧水奔流、鸟鸣深材的清幽境界。
  师指导学生理解关键词“独怜”,再指名说前两行诗句的意思。
  师小结:
  寥寥十四个字,诗人便茂密的绿树,鸣转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这些分散的景物聚拢笔端,合成一幅布局和谐、彩鲜明的图画,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
  3、学习古诗后两行:
  请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试着将诗意说出来。
  师小结:当夕阳西沉,暮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去了,只间一叶小舟在渡口边,随着涧水的涌动,横浮在那里。千百年来,这一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4、感情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悟诗情,师总结。
  诗人描绘的景物,动静自然,历历在目,无怪其具有如此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让我们把滁州西涧的美景长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吧!
  三、课后拓展:
  将古诗的意境用笔描绘出来!
2023年《滁州西涧》教案3
  一、教学内容概述
  《滁州西涧》是长春版教材第十册第二板块古诗四首中的第二首,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本篇为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所作。作者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这首诗也是诗人当时处境和心情的形象写照,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认识1个字,会写2个字。
  能力目标: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目标:想象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心境。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对古诗有一定的积累,也掌握了一些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所以说,对他们而言,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并不难,但是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可能会似懂非懂,所以在教学前需要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作者韦应物的资料,这样很利于学生感悟到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教学中,要出示一些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从而激活学生想象力,感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澳大利亚有哪些大学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王勃的一首送别诗,谁能有感情地背一背这首诗?能说说这首诗中的名句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中的名句千古传颂,经常被引用,唐代还有很多被后人传颂的古诗,今天我们学习本版块的第二首诗:《滁州西涧》,这首诗中也同样有被人传颂的佳句,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习要求会认的字“滁”,通过课前的预习,能解释一下诗题的意思吗?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00:59: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4500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古诗   诗人   学生   滁州   作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