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县,中国山西省晋中市下辖县

阅读: 评论:0

历史沿革

春秋,始置邬县。战国初,邬县属魏国,境西部置平周邑。

秦代,始置界休县,与邬县同属太原郡。

西汉,属并州刺使部太原郡。平周邑改名为平周县,属西河郡。新莽改界休为界美,东汉,复名界休,废平周县。三国时,界休属并州西河郡,邬县属太原郡。

西晋,改界休为介休,属西河国,邬县属太原国。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复置介休县,属吐京镇西河郡。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复置邬县,属并州太原郡。北齐天保年间(550年),废邬县。北周宣政元年(578年),置介休郡,介休县属介休郡。北周大成元年(579年),改介休县为平昌县,属介休郡。

隋代前,灵石未置县,属介休县地域。

隋开皇初年,撤销介休郡,平昌县属西河郡。开皇十年(590年),县境西南析置灵石县,属西河郡。义宁元年(617年),改属霍山郡。

唐武德二年(619年),霍山郡改称吕州,仍辖灵石县。贞观十七年(643年),废吕州,灵石县改属汾州。开元十一年(723年),改属河东道太原府。唐时,灵石县西境曾属温泉县。

北宋至道三年(997年),改河东道为河东路,灵石县属河东路汾州。政和六年(1116年),改属霍州(霍邑)隶平阳路。

金天会六年(1128年),河东路分为南北二路,灵石县属河东北路汾州。

元世祖至元廿三年年(1286年),创立行省,灵石县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平阳路霍州。元初析灵石地置小灵石县(治冷泉关),属霍卅。元惠宗至元二年(1336年)废小灵石县并入介休县。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中书省为山西布政使司,灵石县属平阳府(河东道),万历廿三年(1595年)改属汾州府。万历四十二年改属平阳府。

清初,属山西省平阳府。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设霍州直隶州,辖灵石县。

民国二年(1913年),属河东道。民国十六年(1927),直属山西省。民国二十七年(1938)2月,以汾河为界,分治东、西两县,灵石西县属晋绥边区,灵石东县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9月,合并成灵石县,归太岳第一专区。

1949年8月15日,划归榆次专区。

1958年11月,灵石、孝义县并入介休县。

1961年5月,恢复原介休县。

2000年,撤销晋中地区,设立地级晋中市。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灵石县位于晋中市最南端,界于太原盆地与临汾盆地之间。东与长治市沁源县为邻,南与临汾市霍州市毗连,西南与临汾市汾西县相望,西北与吕梁市交口县分界,北与吕梁市孝义市接壤,东北与晋中市介休市相衔。介于东经110°20′~112°,北纬36°40′~37°之间。总面积1206平方千米。

地貌

王家大院灵石县地处黄土高原,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和长期风雨洪流冲刷,形成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山地。全县地域由东西两山间中部汾河谷地自然形成三级阶梯。东部太岳山诸峰(石膏山、尖阳山等)和西部吕梁山诸峰(中华山、老虎山等)遥相对峙,为第一阶梯,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为中山区,面积336.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7.8%;第二阶梯为高山之下的丘陵地区,海拔800米~1200米,面积692.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7.6%;中部由汾河及其支流静升河、仁义河中下游冲积淤浸形成的河谷滩地为第三阶梯,海拔600米~800米,是境内的平川谷地,面积176.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4.6%。县境内最高峰为东部牛角鞍,海拔2567米;最低处为南关镇石桥村汾河出境处,海拔574米。

水文

境内主要河流汾河切穿南部韩信岭形成峡谷,是沟通晋中与临汾两地区的交通要道。其他还有仁义河、双池河、交口河等支流。

气候

灵石县为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10℃左右,一月零下6℃,七月24℃,年降雨量650毫米,霜冻期为九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40天,是晋中市年均温最高地区,年平均高于全市1-2℃。

从四季的划分来看,一般每年4月6日—6月5日(约清明—芒种之间),平均气温在10—20℃之间,为春季,约61天;6月6日—8月20日(约芒种—处暑之间),平均气温在22℃以上,为夏季,约76天;8月21日—10月20日(约处暑—霜降之间),平均气温为22-10℃之间,为秋季,约61天;10月21日—次年4月5日(约霜降—清明之间),平均气温在10℃以下,为冬季,约167天。故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秋两季较短。

灵石县境内受地形影响,各地气候有明显差异,大致分三类地区:河谷温暖区(汾河、静升河、仁义河下游河谷平地)、低山温凉区(王禹乡、坛镇乡、段纯镇、交口乡、英武乡、水峪乡等土石山区)、高山温寒区(梁家焉、西许乡等靠近大山海拔1200米以上地区)。

自然资源

水资源

灵石水域面积2.03万亩,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0.45亿立方米,地下水蓄积平均值为0.89亿立方米,除去地下水重复计算量0.49亿立方米,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0.84亿立方米。过境河流为汾河,自北而南流经全县60公里。境内较大河流有静升河、仁义河,为常年性河流。静升河流经县内18公里,流域面积210平方公里;仁义河流经县内30公里,流域面积189平方公里。另外还有交口河,为半季节性河流,流经县内31公里,流域面积167平方公里。段纯河则为季节性河流,无清水径流,只有汛期洪水湍急而过,流经县内20公里,流域面积105.4平方公里。

土地资源

灵石县共有土地180.21万亩,其中农用地81.11万亩,含耕地36.9万亩,林地37.9万亩,园地1.09万亩,牧草地470亩;建设用地15.9万亩(包括农村、城镇用地和交通用地);水利用地2.5万亩;未利用地86.37万亩,含荒草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田坎和其它待利用地。按2004年人口计,人均占有耕地约1.5375亩。

生物资源

灵石县野生动物有豹、狼、山猪、山羊、野兔、獾、乌鸦、喜鹊、燕、雉鸡、蛇等。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麝、捞鱼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国家三级保护动物有青羊。

灵石县共有树种40多科200余种。森林分布在石膏山林场、介庙林场和富家滩林场,占森林资源的78.5%。材用树木有:落叶松、油松、侧柏、白皮松、柞、桦、榆、杨、柳、槐、椿、泡桐等;经济林木有:核桃、花椒、枣树、柿树、苹果、梨、山楂等。

灵石县有白羊草、野苜蓿、狗尾草等野生牧草170余种。药用作物有党参、贝母、元胡、羽叶、三七、大黄、芮仁、黄芪、苇昌蒲、甘草等各类药材206种

灵石县木本植物有乔木、灌木两大类。木本粮油资源有13科,24属,55种。果树资源有14科、23属,71种。

矿物资源

灵石县现已开采的有煤、铁、石膏、石棉、硫铁矿、石灰石、铝土、耐火粘土等10多种,探明的有铜、铝、钼、钨和水晶石、冰洲石、大理石、蛭石、云母等有金属和稀有矿藏共32种。现已探明含煤面积86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1.3%,煤炭储量91亿吨,其中肥煤59亿吨,焦煤14亿吨,瘦煤13亿吨,气煤5亿吨。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0年,灵石县设富家滩公社,管辖原属南关公社的坛镇、东堡、沟峪滩、秋牧、桃钮。
1971年4月,灵石县双池、回龙公社划归吕梁市交口县。
2021年4月,撤销马和乡,并入静升镇。撤销英武乡,并入两渡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灵石县下辖6个镇、6个乡和3个社区:县政府驻翠峰镇新建街北8号。
下辖镇
翠峰镇静升镇两渡镇夏门镇
南关镇段纯镇马和乡英武乡
王禹乡坛镇乡梁家焉乡交口乡
下辖社区
东城社区西城社区北城社区

经济

综述

城市雕塑全县有耕地38.24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豆类、高粱等。经济作物有油料、蔬菜等。森林覆盖面积为27.5万亩。境内矿藏丰富,以煤炭的蕴藏量最多,达97亿吨。此外,石膏、建筑材料、铁、硫磺等地下资源也很丰富。工业有煤炭、硫磺、石膏、水泥、铁、陶瓷、棉织、麻纺、农机、化肥、印刷等。

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47.4亿元,居全市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1.8亿元,居全市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7亿元,居全市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16亿元,居全市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1.6亿元,居全市第3位;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665元和17400元。

2019年,灵石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和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增幅10.9%。

2021年,灵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7.2亿元。

第一产业

该县把核桃作为“一县一业”的主攻产业,创新投入渠道,吨煤提取10元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中,一部分用于保障核桃林地栽植,并不断引进深核桃的加工、物流、营销体系建设。

灵石县核桃林总面积30万亩,丰产年产量可达1200万公斤,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种植品种20余种;蔬菜播种面积1.8万亩,年产量4100万公斤;畜禽饲养量530万头,肉蛋奶总产量超过5万吨,全县“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14个,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3.6亿元。

2019年,灵石县新建核桃示范基地30个,新发展中药材1.5万亩,养蜂专业户825户,新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14个,肉蛋奶产量2.4万吨,农林牧渔增加值4.1亿元,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4.5亿元。深松整地3.5万亩,机械化秸秆还田5万亩。

第二产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灵石县初步形成了以煤焦、化工、冶金、建材、电力为主的五大骨干产业,为山西省重点发展的八大焦化基地和五大甲醇联产中心,工业经济占全县国民经济比重达到80%。到2010年,全县形成了2100万吨原煤、1500万吨精煤、900万吨焦炭、50万吨甲醇、30万吨焦油加工、20万吨冶金产品、25万吨碳块、200万吨水泥、30万吨石膏建材、100万KW电力装机容量的生产规模。

灵石县工业实力雄厚,是全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市的四分之一,形成了以煤焦、煤化工、冶金、建材、电力为主的五大骨干支柱产业体系,制造业产值突破百亿元,东方希望、中煤集团、汾西矿业集团等大型企业均在灵设厂。

勤劳勇敢的灵石人民抢抓机遇,奋力拼搏,艰苦创业,使全县经济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阶段。十二五期间,灵石人民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奋力实施“民营兴企、科教兴县、龙头带动、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全力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非煤高新技术,扎实推进绿产业,延伸拓展文化旅游产业,正以百倍的热情和争创一流的精神谱写灵石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2019年,灵石县煤炭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下降1.3%,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20%。130项重点项目投资74.6亿元,新引进项目12项,协议引资额166.5亿元。

第三产业

2019年,灵石县游客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0%。

核桃

文化

名优特产

黄条条也叫发,也是上午主食之一。原料有白面、豆面、杂面、米面、玉茭面、高梁面,也可用二合面(两种面粉搅在一起)、三合面(三种面粉搅在一起)。

捏巴巴也叫名捏疙瘩,习惯上作为农村上午主食窝窝头或馍馍以外的补充食品,也有作为主食食用的。

摊摊是人们非常爱吃的食品之一,尤其适宜老人小孩食用。但由于它制作麻烦,费时费力,一般情况下人们很少食用,但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是家家必做,户户皆吃。传说这一天是龙抬头之日,做摊摊俗称扯龙皮,意在驯服龙王,好让它在新的一年中服服贴贴为百姓服务,保证风调雨顺,获得粮茂年丰。

油糕是灵石风味小吃中较为高档的食品之一,也是灵石人过节、待客、婚丧喜宴祭奠典神灵之必备品。俗语“冬至不吃糕,小鬼隔门瞄”,也就是说不论贫富,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必须吃糕,寓意来年运气步高糕(高)升,生活甜甜蜜蜜(馅)。

骨累是最具代表性的灵石风味食品之一,酥软可口,营养丰富,是广受人们赞誉的美味佳肴。清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初六日,慈禧与光绪皇帝西行西安路经灵石,在两渡官宦世家何府,吃到骨累与和和饭时,胃口大开,赞不绝口。临行时叮嘱李莲英,记下用料和全部制作过程带回宫内。相传慈禧返回京城,便经常让厨师给她做灵石骨累与和和饭吃。从此,慈禧喜欢吃灵石骨累、和和饭的趣闻,便在民间广为流传。

交通

灵石县[中国山西省晋中市下辖县]灵石县区位特殊,地势险要,扼三晋南北咽喉,素有秦晋要道,川陕通衢之称。古代有千里径、雀鼠谷、韩信岭古道,特别是韩信岭古道,自汉以来已成为通都御道,轮蹄不断。如今,三晋南北大动脉——南同蒲铁路复线、大运高速公路、108国道以及正在开工建设的大西高铁贯通全境,厂矿铁路专用线26条,年货物吞吐量达3500余万吨。城乡公路网、村村通水泥(油)路互联贯通,形成了四通八达、路路相连的公路交通网络。东西居于北京与西安之中点,南北居于大同与运城之中点,距省会太原仅150公里,距首都北京仅725公里,是三晋腹地重要的交通枢纽。2013年即将投入运营的大西高铁客运专线为客货运输提供便捷,太原—灵石为半小时车程。

旅游

风景名胜

素有“千年文化之乡”的美誉,隋朝置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人辈出,有中国四大藏书家之一的耿文光,被誉为中国“居里夫人”的物理学家何泽慧,法学泰斗张有渔、张彝鼎兄弟,著名版画家力、牛文,中国山药蛋派代表作家胡正等一大批名人贤哲。名胜古迹众多,全县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78处,拥有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静升古镇、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千年古刹资寿寺、国家级森林公园石膏山、天然氧吧红崖峡谷、城堡式建筑夏门古堡等。

全县共有文物古迹46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属国家级文物保护的有旌介古遗址、王家大院、资寿寺、晋祠庙、后土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静升文庙,石膏山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

静升古镇地处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丘陵地带。东眺绵山,西望汾河,北与介休接壤,南与本县马和乡交错。周边沟壑纵横,层层梯田,海拔900余米。其地形有似双乳,高不露风,低不失水。土地肥美,物产富庶。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

石膏山,是太岳山的主峰之一,制高海拔2532.6米,风景名胜区规划总面积75平方公里,位于灵石县城东南35公里处。石膏山是山西名山,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美,古代就被作为传统游览观赏地。明未清初,傅山先生曾落墨“山林野趣”,成为千古绝唱。撩开石膏山久已尘封的面纱,即能看到它深藏浅露,大美而不言的英姿。

红崖峡谷景区位于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部,灵石县马和乡境内,西距灵石县城20公里,距大运高路灵石出口5公里,与介休绵山风景区和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灵石县王家大院仅6.5公里之遥,和千年古刹资寿寺有9公里之隔。峡谷景区面积2591公顷。

介林是三晋名贤介子推的墓地,位于灵石县马和乡张嵩村东,总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始建于春秋,兴起于秦汉,鼎盛于隋唐,是三晋清明寒食文化之乡、忠孝文化圣地。

资寿寺,座落在山西省灵石县城东十公里的苏溪村。东临绵山,西傍汾河,古树交荫,风景秀丽。这处寺庙,创建于唐代,重建于宋代,在金代又遭破坏,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重建。资寿寺规模颇大,院落宏敞,布局完整。寺内主要建筑物有天王殿,雷音殿,罗汉殿,地藏殿,药师殿,二郎殿等。这些古代建筑结构奇巧,雕梁画栋,碧瓦凌空。屋顶三彩琉璃瓦覆盖,制作精巧,很有特。现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旅游业发达,是晋商文化旅游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静升古镇王家大院5A景区创建加快推进,石膏山、红崖峡谷成功创建4A景区。2018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95.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38.3亿元。

代表人物

梁中靖(1765-1833),字与亭,号秋园,灵石县夏门村人。夏门梁家仕宦传家,家族中先后有185人为官,其中五品以上66人,三品以上18人,成为灵石县显赫的名门望族。

耿文光(1830-约1908年),字星垣,斗垣,号酉山,别号苏溪鱼隐。清灵石县苏溪村人。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他编著的《万卷精华楼藏书丛记》,为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后第一部大型综合性提要式书目。

何澄(1880年-1946年),号亚农,民国政治人物,灵石两渡人。曾经留学日本,是同盟会最年成员。1909年,当保定军官学校教官。1916年退职。任沧石铁路筹备局局长,选为中央监察院监察委员。为中国科学界三女杰,何泽慧为钱三强夫人。

胡正耿步蟾(1886-1961),字桂亭,灵石石柜村人。自幼聪慧,读书刻苦,被荐送山西大学堂,后派送出国留学(英国伦敦大学皇家矿业学院冶金科),取得矿冶硕士学位。自此确立“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志向。

何泽慧(1914—2011)灵石县两渡村人,何泽慧作为中心参加原子核科学创业的第一位女科学家而载入史册,作为“中国的居里夫人而名播四海五洲。

胡正(1924-2011)1924年11月21日生于灵石县常青村。1938年9月参加晋南吕梁抗战剧社。1940年秋到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学习,后转入部队艺术学校。1992年5月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授予于胡正人民作家的光荣称号。同年,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证书》,以表彰他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做出的突出贡献。

张友渔(1899-1992)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灵石县城内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立法政大学法律系毕业,《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编辑委员会主任。

力,原名郝丽春,1912年出生于灵石县郝家掌村,中国著名版画家、作家、文艺评论家;现任中国版画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美术院名誉院长、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获得荣誉

2019年12月19日,灵石县入选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县。

2020年6月30日,灵石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7月,入选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公的得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31日,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榜单,排名第98位。

2020年9月,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参评城市(区)名单,列入名单。

2020年12月,在2020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第277位。

2021年1月28日,入围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人口民族

2021年,晋中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灵石人口为246491人。

本文发布于:2022-11-21 15:05: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468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灵石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