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2021届高三10月联考地理试题

阅读: 评论:0

山东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10月联考试题
高三地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单位∶m),图中河流缓缓流入海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某极限运动爱好者在图中悬崖处做绳降运动,他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  )
A. 100m    B. 208m    C. 258m    D. 408m
2. 青城山前山好玩还是后山据图文可知(  )
A.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自北向南流后再向西南    B. 在乙村可远眺丙村
C. 春分日图中四个村庄都能看到海上日落景观    D. 图中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
【答案】1. B    2. A
洛阳白马寺门票【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悬崖有三条等高线重合,图中等高距为50米,由此计算可得,悬崖的相对高度应为100~200米之间,悬崖的最大相对高度应接近200米。某极限运动爱好者在图中悬崖处做绳降运动,他准备的绳长应比悬崖的最大相对高度长一点,短了不够用,长了是累赘,因此四个选项给出的长度中,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应是208米,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2题详解】
河流由地势高处向低流,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图中河流的流向为自北向南流后再向西南,A正确;读图可知,在乙村与丙村之间有较高的山脊阻挡视线,在乙村不可远眺丙村,B错误;春分日太阳从正西方向日落,读图可知,四个村庄的丙村正西方向有山脊,不能看到海上日落景观,C错误;图文信息不能判断图中河流的水源补给方式或流域内降
水季节变化特征,因此不能判断图中河流的流量季节变化特征,D错误。故选A。
【点睛】等高线地形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其中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n表示陡崖处等高线重合的条数,d表示地形图中的等高距。
假期里,彬彬外出旅游。某日傍晚彬彬拍摄了一张日落的照片,随即发到朋友圈。在潍坊(119°E,36.7PN)的妈妈和在A城市出差的爸爸马上做出了回复(如图)。据比回答下面小题。
3. 彬彬拍摄日落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  )
A. 北京(116°E,40°N)    B. 兰州(104°E,36N)
C. 长沙(113°E,28"N)    D. 杭州(120°E,30°N)
婺源旅游攻略住宿4. 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出A城市(  )
A. 当天东南日出太阳岛风景区门票    B. 正值1月
C. 当日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上空    D. 位于北半球
【答案】3. C    4. C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信息里的对话可知该地是在西北方向日落,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彬彬所在的地方和妈妈所在的潍坊(119°E,36.7PN)同时
在昏线上看到日落,昏线应该是东北----西南走向,彬彬或者位于潍坊的东北或者位于潍坊的西南,而北京位于潍坊的西北,排除A,兰州虽然位于潍坊的西南方,但两地纬度接近,经度相差较远,不可能同时在昏线上,故B错,杭州位于潍坊的东南方向,故D错,只有长沙(113°E,28"N)位于潍坊的西南方向,从经纬度判断最有可能和潍坊同时位于昏线上,符合题意,故C正确。
【4题详解】
据信息里爸爸的回复内容可知,他所在的A城很冷,推断应该是冬季,位于南半球,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的天空,故C正确,D错,据第1题分析可知,此时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是北半球的夏季,故AB错。故选C。
高山积雪是干旱地区最重要的水源,研究其覆盖面积的变化规律,对区域水资源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用积雪面积除以总面积可得到各高程各季节的积雪覆盖率,将各季节与前一个季节的积雪覆盖率相减可得到积雪覆盖变化率,以此表示各季节的积雪变化情况。下图分别为天山山区各季积雪面积比例图和两条曲线分别示意天山春秋两个季节积雪覆盖变化率与高程的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无锡佛山旅游景点大全
5. 关于天山山区积雪的时间分布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①天山山区积雪从秋季开始累积,冬季积雪面积达到最大
②天山山区积雪从春季开始逐渐消融,夏季积雪面积达到最小
③天山山区积雪,北坡大于南坡
④天山山区积雪分布总体呈自西向东,由南向北减少的特点
⑤天山山区冬季积雪面积所占比例最大,是全年积雪的主要时期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⑤
6. 根据图分析春秋积雪覆盖率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春季积雪量大致随海拔的升高先减少后增多
B. 秋季积雪量大致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多后减少
C. 海拔1000米以下,春季积雪覆盖率比上一季节有所增大
D. 海拔1100~5200米之间,秋季积雪覆盖率均比上一季节有所增加
7. 关于该图两条曲线变化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曲线,海拔3800米以下,因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覆盖变化率小于0
B. 甲曲线,海拔3800米以上,因气温降低,积雪覆盖变化率大于0
C. 乙曲线,海拔1100米以下,因无降水,积雪覆盖变化率为0
D. 乙曲线,海拔5300米以上,因气温升高,积雪覆盖变化率小于0
【答案】5. B    6. D    7. A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注意审题,该题问的是天山积雪的时间分布,③和④无论对错,属于空间分布特征(且天山的降水主要来自西风,北坡为迎风坡,积雪应该北部多于南部),排除③④;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会融化,夏季温度最高,因此积雪面积最少(读图,春季积雪面积比例19%,夏季积雪面积比例5%),所以天山山区积雪从春季开始逐渐消融,夏季积雪面积达到最小;同理,秋季气温降低,积雪开始累积,冬季积雪面积达到最大(从秋季到冬季,积雪面积比例从21%上升至55%),由此可知,天山山区冬季积雪面积所占比例最大,是全年积雪的主要时期。①②⑤正确,故选B。
【6题详解】
首先注意区分积雪覆盖率和积雪覆盖变化率两个概念的差别,积雪覆盖率是积雪面积除以总面积,积雪覆盖变化率表示季节积雪的变化,覆盖变化率大于0说明本季节比上一个季节积雪覆盖率增多,反映一个积雪的过程,反之为融雪的过程。图示曲线展示的变化率,而
A和B描述的是积雪量,排除AB;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低海拔地区积雪覆盖率比冬季低,因此低海拔地区积雪覆盖变化率为负值,且读图可知,甲曲线应表示春季节积雪覆盖变化率与高程的关系,海拔1000米以下,积雪覆盖变化率为负值,表明春季积雪覆盖率比上一季节减小,C错;秋季,较高海拔地区积雪逐渐增加,积雪覆盖率高于夏季,因此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值,且读图可知,乙曲线应表示秋季节积雪覆盖变化率与高程的关系,海拔1100~5200米之间,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值,表明秋季积雪覆盖率比上一季节有所增加,D正确,故选D。
【7题详解】
甲曲线表示春季的积雪覆盖变化率,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海拔3800米以下的地区,积雪覆盖率比冬季低,因此积雪覆盖变化率为负值,A正确;海拔3800米以上地区,气温低,春夏季积雪都难以融化,满足积雪的温度条件,读图可知,海拔3800米以上地区,积雪覆盖变化率为正值,表明积雪增加,所以积雪覆盖增加的决定性条件为降水(影响积雪收入),B错;乙曲线表示秋季的积雪覆盖变化率,夏季1100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区,春季时积雪已经融化完毕,夏秋季也没有积雪(但可能有降雨),因此积雪覆盖变化率为零,
C错;53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气温低,积雪难以融化,但夏季降水(高海拔地区表现为降雪)多于秋季,因此秋季积雪覆盖率低于夏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为负值,D错。故选A。
西班牙马拉加【点睛】本题组难度较大,需要加强对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理解积雪覆盖率和积雪覆盖变化率两个概念的差别。同时,积雪覆盖变化率表示季节积雪的变化,覆盖变化率大于0说明本季节比上一个季节积雪覆盖率增多,反映一个积雪的过程,反之为融雪的过程。
雨洪式河流的洪水形态常与流域的形态、流域的面积和流域所处的气候有关,下图为流域形态与洪水过程线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流域形态,甲、乙、丙分别表示不同的洪水过程线。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8.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流域形态与洪水过程线对应正确的是(  )
A. a—甲,b—内,c—乙    B. a—乙,b—甲,c—丙
C. a—丙,b—甲,c—乙    D. a—甲,b—乙,c—丙
9. 谈起洪峰,经常使用的词是"胖"与"瘦",有时还用到"矮胖"和"高瘦"。所谓"胖峰",就是缓涨缓落、持续时间长的洪水;所谓"瘦峰",就是陡涨陡落、持续时间短的洪水。下列关于洪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般而言,近圆流域对应着"高瘦"的洪峰
B. 一般而言,大河、大流域更易出现"瘦峰"
C. 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的河流在暴雨季节更易形成"胖峰"

本文发布于:2023-06-18 10:12: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4807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积雪   覆盖   变化率   季节   位于   覆盖率   面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