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原则及措施【精选资料】

阅读: 评论:0

自然保护建设的原则及措施
摘要: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事业之一,近几年来发展比较迅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众所周知,自然保护区在调节气候、控制污染、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具有特殊作用和功能。本文主要阐述了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作用、分类、建设的原则和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并对自然保护区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原则问题措施展望
当今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国际社会最关注的两大问题。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的历史局限性所进行的合理的开发利用,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导致了天然林减少、草场退化、湿地干枯、珍稀动植物灭绝。许多实践证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其能有效地保护典型的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和遗传种质资源。
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条定义“自然保护区”为“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1]。
寿光天气预报也有专家认为:自然保护区是指在不同的自然地带和大的自然区域内,划出一定的范围,将自然资源和自然历史遗产保护起来的场所,包括陆地、海洋和海岸在内[2]。
2、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意义:
去马来西亚要小心的2.1、人类提供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场所。
2.2、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对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后果,提供评价的准则。
2.3、是各种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便于进行连续、系统的长期观测以及珍稀物
种的繁殖、驯化的研究等。
2.4、是宣传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馆。
2.5、保护区中的部分地域可以开展旅游活动,增加收益。
2.6、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杭州游玩攻略适合孩子
[3]。
3、自然保护区的分类:
一般自然保护区可有下列5种划分方法:
3.1、以保护区的性质把保护区严格划分为自然保护区、荒野地保护区、国家公
园、自然遗迹保护区、栖息地/物种保护区、陆地/海洋景观保护区和资源管理保护区7类。
3.2、按管理归属划分的类型有林业部门管理的保护区、环境保护部门管理的保
护区、建设部门管理的保护区、海洋部门管理的保护区、农业部门管理的保护区、地矿部门管理的保护区、科教部门管理的保护区和文化部门管理的保护区。
3.3、按管理级别可划分为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市级保护区,以及县级、乡
村级保护区和保护小区。
3.4、按主要保护对象划分为自然保护区(包括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
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文化保护区(包括文化景观、历史保护区)。
3.5、另外,按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尺度和管理方式可以划分为自然保护小区、自
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网络[4]。
相对国外来说,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一般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生态系统类:
保护的是典型地带的生态系统。例如广东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甘肃的连古城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沙生植物落;吉林的查干湖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湖泊生态系统。
第二类是野生生物类:
保护的是珍稀的野生动植物。比如,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保护以丹顶鹤为主的珍贵水禽;福建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是文昌鱼;广西上岳自然保护区,保护的主要对象是金花茶。
第三类是自然遗迹类:
主要保护的是有科研、教育旅游价值的化石和孢粉产地、火山口、岩溶地貌、地质剖面等等。例如,山东的山旺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是生物化石产地;湖南的张家界森林公园保护对象是砂岩峰林风景区;黑龙江的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是火山地质地貌[5]。
4、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生态原则:
一般来说,建立公园或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从生态、教育、科研、经济、文化和精神等五方面总的功能和效益出发,实现生态完整性、纪念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的基本理念,依据这三个理念来确定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基本原则。加拿大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处于世界前茅。加拿大公园局提出了10条总原则:1)、生态完整性和纪念完整性;2)、领导与服务;3)、新保护区;4)、教育和展示;5)、人与环境的关系;6)、研究与科学;7)、适当的游览活动;8)、公众参与;9)、协作与合作;10)、责任与义务。另外,根据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可以有许多特殊的原则。如安大略省立公园的原则是:持久性、独特性、多样性、可达性、协调性、系统性以及分类和分区等[6]。
在我国,新时期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就是:以国家加强生态建设的整体战略为指导,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加强资源环境的保护、积极驯养繁育、大力恢复发展,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以保护为根本、以发展为目的、以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为基础、以保护工作为重点、以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为突破口,完善管理体系,为保障措施加大执法、宣传、科研和投资力度,促进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实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服务。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的现状,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还应当坚持以下几个原则:张掖旅游攻略一日游
4.1、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
4.2、坚持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的原则。
4.3、坚持统筹规划,广筹资金,合理布局,分期实施的原则。
4.4、坚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协调发展的原则。
4.5、坚持以科学技术为先导,加强国内外高新技术及现代化手段在工程建设和
物种保育中的应用 [7]。
5、自然保护区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面临迫切解决的宏观决策控制和技术问题主要有:5.1、我国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和合理布局方案方面: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地域
复杂,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众多,特有物种繁多,社会经济地区之间差异比较大。我国当前亟待研究的是如何确定自然保护区的合理布局、构建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实施全面保护与重点建设;
5.2、我国自然保护区分类系统与经营管理制度建立方面: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
建设规模的扩大,自然保护区科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然保护区分类分级依据和办法需要更加科
学化和更具有可操作性,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自然保护区分类经营管理体系亟待制定和出台;
5.3、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典型原始林区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方面:我国绝
大多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本底不清,大部分自然保护区只有野生动植物资源名录,没有种数量。因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批自然保护区进行科学考察,查清野生动植物资源具体的本底情况,不仅是对我国的贡献,也是对全世界的贡献。
5.4、野生动植物资源动态监测网站建设方面:如何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
境进行有效监测,也是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之一。我们可以在重点自然保护区建立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监测站,重点监测地带性植被动态、稀有残遗植物落演替、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动态、生物多样性动态、野生动物的栖息地[8]。
就我国的林业自然保护区而言,通过50年左右的发展,全国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有:1)、自然保护区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华中、华南、西南及西北的秦岭地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度较高地区,保护区面积只有1012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7%,而西部藏、青、蒙、新、甘、川6个省区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面积达9671.9万公顷,占全国林业系统保护区面积的82%;2)、珍稀濒危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保护空缺大。依据全国陆生野
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显示,调查的252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1-11种动物分布而未建立保护区的有942个县。调查的189种
三亚蜈支洲岛门票价格多少钱植物中,39种野外数量极其稀少,没有被就地保护的9种,占25%;3)、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弱:与保护区相关的标准规范较少,各项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远未达到“一区一法”的目标[9]。
6、自然保护区建设中的措施:
我国人口众多,自然植被少,保护区不能像有些国家采用原封不动、任其自然发展的纯保护方式,而是应采取保护、科研教育、生产相结合的方式,且还可以在不影响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和保护对象的前提下,结合旅游业,增加保护区的经济来源。因此,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内部大多划分成核心区、缓冲区和外围区3个部分。
核心区是保护区内未经或很少经人为干扰过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所在区域,或者是虽遭受过破坏,但有望逐步恢复成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域。该区以保护种源为主,又是取得自然本底信息的所在地,而且还是为保护和监测环境提供评价的来源地。核心区内严禁一切干扰。
缓冲区是指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地区。其只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外围区,也称实验区,位于缓冲区周围,是一个多用途的地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还包括有一定范围的生产活动,还可有少量居民点和旅游设施[10]。
上海儿童必去的十大博物馆保护区应以自然保护区学和保护生物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理、生态环境伦理学、区域经济学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人力资源管理学、管理学等重要学科理论为指导制定管理和保护对策:1)、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和社区众保护意识;2)、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3)、明确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责任、权力和利益;4)、社区经济健康发展,为社区参与大熊猫保护提供了基础;5)、科技发展促进保护区持续快速发展;6)、以人为本,提高人力资源准备[11]。
例如我国林业自然保护区方面的2010年的措施是:1)、全面实施《全国林业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2)、推进自然保护区示范省市和示范自然保护区建设;
3)、加强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4)、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和水平;5)、组织开展专题研究。这主要都是为了完善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12]。
7、展望:

本文发布于:2023-07-04 21:24: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5123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