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青年的媒介引导研究——浅论《冰点》的困境与出路

阅读: 评论:0

90后青年的媒介引导研究——浅论《冰点》的困境与出路
《冰点》周刊的地位,可以这样描述,《冰点》之于中国青年报,如同《焦点访谈》之于央视。90年代创刊后,在李大同主编的引导下,《冰点》曾红极一时。凭借独到的报道视角和新颖的特稿报道模式,《冰点》创下了新闻界的神话。
然而,《冰点》的风光已成历史,本文旨从它发展的起伏中论述其面临的困境。独到的报道方式让《冰点》收获了稳定的读者,随之而来的是,影响力的加大使其受到上层越来越多的关注,束缚也逐渐增多。2006年,中宣部下令《冰点》停刊整顿,主编、副主编相继离职,部分《冰点》的记者也接二连三地离开。另一方面,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新闻网站提供了极大的生机,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冰点》特稿也难逃厄运。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冰点》要想保持其影响力,必须认清自身的优劣势,利用自身资源和平台,学习新媒体的运作模式;其次,利用新媒体提供的平台和技术,转变角,发挥平台作用,倾听读者声音,提高知名度,获得更多的认可
关键词:《冰点》,特稿,困境
第一章 导论
1.1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1.1.1问题的提出
《冰点》自90年代创刊后,曾红极一时。无论是在业界还是读者界,《冰点》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力,在中国青年报读者调查中获最高票,在进行“我最喜爱的版面”读者评选中位居首位。1996年,又被新闻界学者全票评选为“中央主要新闻媒介名栏目”,成为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南方周末》、“时事纵横”并排的三大栏目之一。《冰点》周刊自创立以来,一直受到读者的好评,在中青报每月进行一次的读者调查中,《冰点》周刊的阅读率始终位于榜首,平均阅读率一直在70%以上。
2006年,由于刊发了历史学家袁伟时的文章被勒令停刊。从停刊到复刊,中间虽然只间隔短短一个多月,却让《冰点》的风格受到了限制,言论也进行了调整。从其主编、副主编的撤职,报社总编辑停职检查,到李大同等人伸冤无力……冥冥中似乎暗示着属于《冰点》巅峰时代已经过去。
而今,《冰点》变成了一周四版,版面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周刊记者频频转行,稿件的质量也面临质疑,《冰点》的走向需要我们探索。   
1.1.2研究意义
《冰点》的发展历程并非是个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纸媒本来有着深度报道、独家采访等“特权”,特稿一直以来是纸媒的专利。然而,互联网的发展提供给了新闻网站生存和壮大的机会,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网民数量逐年增加,截至2014年7月,网民数量已达6.32亿,纸媒的读者呈下降趋势。
《冰点》凭借着报道的独到视角赢得了读者的青睐,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众对党报的看法,然而,它也最终难逃厄运。2006年1月11日,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特稿第574期刊登了中山大学哲学系袁伟时教授的《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一文。中宣部新闻局1月20日第34期新闻阅评严厉批评袁伟时、《冰点》周刊通报批评中青报社总编辑李而亮、冰点周刊主编李大同,冰点周刊自1月25日起停刊整顿。虽然停刊仅持续了一个月,然这一事件引发的后果却是让人不寒而栗。
作为时代的产物,《冰点》一定程度上是探索纸媒发展现状的标杆。由巅峰到低谷,由关注时代气息、与时代发展密切相连到后来笔尖逐渐抬头,再到今天回到原始的关注底层人们的生活现状,这期间不仅历经了互联网的发展,也伴随着体制的监管力度变化。为何业界会认为《冰点》的发展走向了低谷?它的出路在哪儿……对《冰点》、对纸媒,这些问题都需要一个答案。
1.2 研究现状
九寨沟旅游门票多少钱国内学者对《冰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写作特和风格,从《冰点》特稿的写作过程和记者手记的记录中分析其成功的原因,更多是从《冰点》内容上进行的探讨。《冰点》作为党报中获得大众高度认可的为数不多刊物中的代表,身上不可避免的刻下了党报的烙印,然而独特的报道角度又巧妙的回避了部分可能引来审查的嫌疑,同时也收获了稳定的读者。面对纸媒日益萧条的现状,国内学者立足研究《冰点》报道的闪光点,也是为了将其经验进一步宣扬。需要指出的是,随着06年停刊事件,《冰点》创刊人李大同及卢跃刚等人的先后离职,其报道的深度和“硬度“的降低,《冰点》昔日的光环已逐渐褪去。对于《冰点》的现状,少有学者研究。
  《冰点》的成功已经成为历史,如今,面临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的强大攻势,其面临的挑战毋庸置疑,学者单对其成功经验的探讨已经不合时宜。
1.3 概念界定
“冰点”二字至今在学术界没有明确的界定。在我看来,所谓“冰点”并非是没有新闻价值的、无人问津的报道,它仅是相对“热点”而言提出的一种新的报道思维。相比人们执着于追捧和关注热门新闻、娱乐八卦,《冰点强调》的是“接地气”。换句话说,它是报道人们习以为常的、可能在我们周围被忽视的社会体、社会现象。此类报道并非没有新闻价值,只因长久被人们忽略,而一旦进入公众视野,势必掀起巨浪。牛谦平认为,“冰点”大理旅游攻略洱海热点报道背道而驰,即是,不去炒作那些所谓的热点而是表达普通民众的心声,从被社会遗忘或被认为没有新闻的角落中发现新闻。张立勤认为,其栏目起名为“冰点,就意在重点关注那些往往不被媒介注意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关注普通人身上的不普通;为真知灼见的声音扩音为被市场经济的喧闹和浮躁所遮蔽的真善美展示真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媒体报道开始呈现趋众化趋势,平民化、百姓化特征明显,以往媒体作为政府“喉舌”的地位开始动摇,关心民间疾苦、贴近百姓生活成为一种新的报道潮流。
莆田市作为党报的栏目,《冰点》注定在问世之初就会获得极大的关注,地位的特殊让人们好奇它是否能坚守初衷。
第二章 《冰点》的创刊背景及写作特
亚龙湾旅游攻略自由行攻略2.1 创刊背景
20世纪末,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时期,又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目标。市场经济体制下,新闻更多的需要着眼大众需求,而不是以往那种简单的充当党的喉舌,那时候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深度报道精品新闻栏目太少了。而当时太多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腐败问题需要这样的一个平台和窗口,于是,中央电视台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打造了《焦点访谈》,节目一经播出,就收到了强烈的反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冰点》应运而生。
《冰点》的第一篇稿件《北京最后的粪桶》诞生时,还没有“冰点”这个名字,起名字费了很大一番功夫。当时几乎“热点”、“焦点”什么的都被叫烂了,李大同决定另辟蹊径,反向思维,取名“冰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冰点》如果按照以往的新闻报道模式来做,必然会被湮没在众多的媒体中去,因此,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吸引大众的眼球,至关重要。
日本跟团七日游价格
在新闻报道的内容上,《冰点》从创办之初就面临着办刊方向的选择,如何到适合的选题和报道方式,实现既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又有所创新的目标,是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最终冰点把方向确定在抒写普通人身上的不普通的事情上来,以一篇《北京最后的粪桶》打响,在随后的很多选题中,《冰点》也把目光集中在了普通人的不普通上,在当时的报纸中,尤其是国家党报党刊中,无疑是相当独特的,正是因为在当时所有的报纸中,这一块领地的空白,才使得《冰点》得以迅速占领阵地。
2.2 写作特
新闻故事化,采用特稿的报道方式。众所周知,“头条”与否从来都不是《冰点》制胜的关键,如何抒写出普通人身上的不普通,感动大众才是其杀手锏。其次是选材的独到。可以说,《冰点》主动地将自己和整个时代的命运连在了一起,从讲述底层人们的艰辛苦楚到关注艾滋病、农民工等“敏感”话题,可以说,《冰点》打破了党报报道题材的惯例。
东阳横店影视城特稿侧重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呈现新闻。普利策新闻奖评选特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稿件的文学品质和原创性。《纽约时报》特稿部的记者在办公室的门口贴了两个字:诗人,目的就是时刻提醒自己写出来的稿子要能像读诗一样一气呵成。李大同在任《冰点》主编期间,
对记者也是这样的要求,他认为,要想让读者耐着性子将一万多字的稿件读下去,前五六百字很关键。《冰点》记者董月玲写的稿件《202路有轨电车》的初稿本来是这样开头:“在大连市某个方向,有一个叫青山沟的地方……又过了几年,有知青回来,要带姑娘们进城去……”李大同觉得这样的开头读者很难读下去,没有太大吸引力,他修改后的开头是这样的,“孙福娟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挨打的半边脸又胀又麻,她失去了痛感,血沿着她嘴角滴滴答答地流到棉袄上……她不明白,农村姑娘来为城里人服务,为什么要横遭这样的殴打。”作为一名编辑,能否为记者的稿子画龙点睛、锦上添花,关键在于他的艺术功底是否牢固、高超。显然,修改之后的稿件开头减少了平铺直叙的文字,一开始就在读者脑中设下悬念,让读者产生好奇,一下就有了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其次是亲民性,百姓化。冰点让人们看到了一些底层众生活的艰辛,激起了人们对弱者的同情。再者,也激起了人们对自己的同情,因为人们从报道中看到了自己额影子。李大同将人们喜爱的新闻定为两类,一是超出了人们的经验但能引起人们理解和同情的新闻,二是与人们息息相关、密切相连的新闻。记者深入一线,与当事人同根同生。掏粪工人、老兵遗孀……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冰点》在招聘记者时就明确要求大家要随时做好出差下乡的准备,甚至可能一走就是好几个月,到农村、到没有信号的山沟沟……这些都
是常事。《冰点》的记者通常是发现一条新闻线索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不管环境有多么恶劣,他们都必须首当其冲到一线,去实地感受当事人的生活困境,他们坚信,只有将自己和人民牢牢系在一起,才能写出真正打动老百姓的好文章

本文发布于:2023-07-19 07:02: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5373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冰点   报道   新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