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收藏大家“天民楼主人”葛师科:内地的拍卖市场水实在太深,大陆的拍卖我们一般都不敢去买东西!

阅读: 评论:0

⾹港收藏⼤家“天民楼主⼈”葛师科:内地的拍卖市场⽔实在太深,⼤陆的拍卖我
们⼀般都不敢去买东西
葛师科
⾹港收藏家,祖籍成都,“天民楼”主⼈。葛师科的收藏以元青花和明清官窑瓷为主,是中国官窑瓷器⽅⾯的重量级私⼈⼤藏家。“天民楼”由葛师科⽗亲葛⼠翘创⽴,葛⼠翘先⽣过世以后,天民楼由其长⼦葛师科先⽣接⼿。1993年,上海博物馆曾经举办了“天民楼青花瓷特展”,共展出青花瓷127件,其中元代青花24件,明代青花57件,清代青花46件,展⽰出葛⽒⽗⼦在瓷器鉴赏⽅⾯的造诣及雄厚的收藏实⼒。
在⼤多数⼈眼中,⾹港就是⼀个巨⼤的商业之都,其实在鳞次栉⽐的⾼楼⼤厦之中,隐藏着⼀个异常多元的⾹港,私⼈收藏便是其中重要⼀环。
⾹港的私⼈收藏家,⼤多是在1949年前后南来,其中既有企业家,也有医⽣、律师之类中产阶级。⽣活⽆忧,加之深厚的国学背景,使他们延续了中国传统⽂⼈收藏志趣。由葛先翘先⽣创⽴的“天民楼”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天民楼”藏品以元青花和明清官窑为⼤宗,⼤多来⾃苏富⽐和佳⼠得两⼤拍场。与⼀般收藏家物随⼈散不同,葛先翘先⽣之后,其长⼦葛师科先⽣⼜继承了“天民楼”的⾐钵,⼀直延续⾄今。
近半个世纪的收藏,使得天民楼藏瓷蔚为⼤观。早在1996年,上海博物馆汪庆正副馆长就曾评价“天民楼
”的元青花称得上世界范围内私⼈收藏之最。近20年过去了,在葛师科的细⼼耕耘下,“天民楼”藏瓷也早已不是当年可以⽐拟的了。
在“天民楼”采访葛师科先⽣时,最⼤的感受就是朴素。虽然坐拥常⼈眼中的“万贯家财”,但他的⽣活却异常简朴。这让⼈不禁想起当年葛先翘先⽣之所以起名为“天民楼”的初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在葛师科先⽣⾝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也是“天民楼”唯⼀的全职员⼯,从打扫到搬运,⽆⼀不是由他亲⾃完成。
对我们⽽⾔,在时下“皆为利来皆为利往”的收藏燥热⽓氛下,听今年81岁的葛先⽣聊“天民楼”藏瓷故事,真真有如沐春风之感。
天民楼藏瓷:明洪武青花串枝花卉纹⽯榴尊。
天民楼的收藏
天民楼的藏品⼤概分四部分:⾼古瓷、青花瓷、明清彩瓷和明清单⾊瓷。全部加起来⼏百件。收藏重点是明清官窑。
南都:天民楼现在的收藏⼤抵可以分为哪⼏类?
葛师科:⼤概可分为四部分,我以ABCD加以编号整理。A类是⾼古,从新⽯器时代⼀直到宋辽⾦元;B类是青花瓷器,从元青花到明清的青花瓷器,其中元青花有27件,明代青花⽐较多,主要是永乐、宣德这些早期的,⼀直到成化;C类是明清彩瓷器;D类是明清单⾊釉瓷器。全部加起来也只⼏百件⽽已。
天民楼的收藏重点是明清官窑。明代官窑到万历以后就⾮常糟糕了,很多官窑停烧了或由民窑来烧,叫“官搭民烧”。到天启、崇祯时,基本就没有了,很多写着“天启年制”的东西都⾮常粗糙。所以我们过去到万历以后就不收了。上次去上海博物馆做展览,汪庆正提到了这个问题,我们才开始对万历以后的民窑有所关注,但现在补也来不及了。
我发现,万历之后,⽂⼈雅⼠私⼈订烧的⼀些东西⾮常好,图案也特别⽣动。当时官窑,题材受到很
⼤限制,都是些龙凤、⼋吉祥之类的,发挥空间很少。倒是这些私⼈烧制的,题材包括民间传说、戏曲,发挥空间很⼤,⽽且很有⽂⼈⽓息。西⽅⼈把这时期叫“转变期”,在瓷器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所以这类东西我们也在逐渐补充。
广州长隆收费价目表
南都:天民楼现在的收藏体系是怎样建⽴起来的?
葛师科:我⽗亲本就是⽂化⼈,年轻时写⽂章,编报纸杂志,对⽂史艺术早有兴趣。只是经济所限,加之连年战乱,没有条件收藏。直到来⾹港做⽣意,有了⼀定经济基础后才开始买⼀些东西,陶瓷字画都有。当时⾹港也没有拍卖,苏富⽐是1973年才来,⼤部分都是在博雅、中艺、集古斋这些地⽅买的。买的很多东西都是⼤陆⼯艺品进出⼝公司拿出来赚外汇的,⽂物精品是不会拿出来的。古画很多是复制品。等到苏富⽐进来后,才开始真正接触到好的东西,当时⼜遇上收藏家仇炎之、赵从衍、叶义的东西出来,这才⾛上正轨,奠定了天民楼的基础。
之所以会选择元明青花,也是因为当时⾹港普遍喜欢这类瓷器。当时天民楼的东西其实并不多。1987年第⼀次在⾹港艺术馆办展览时,我们也只展出了163件,其中有⼏件彩瓷还是其他藏家借的。当时我们还出了⼀本由我参与主编的《天民楼藏瓷》。到现在,27年过去了,我们⼜补充了不少东西,当时元青花只有四件,永乐甜⽩釉只⼀件,还没有款,现在我们永乐甜⽩有⼗多件,其中三件有“永乐年制”篆书款。元青花我们也补充了不少。还有⼀些⾼古瓷器,诸如龙泉、南宋官窑、吉州窑、耀州窑、定窑,我们也在不断补充。
天民楼藏瓷:清康熙青花团花锯齿纹摇铃尊。
南都:现在你还会去拍场买东西吗?
浙江建投葛师科:我们现在也会收,每年多多少少都会买,每次拍卖都去,但基本上都是查漏补缺。我们只买不卖,财⼒有限,没法跟那些能动辄出⼏个亿的有钱⼈相⽐,我们还是缺很多东西,像⼀些我们以前没有意识到这个时期原来也这么重要的,现在都在慢慢补充。
内蒙古大草原旅游景点
南都:元明青花可以说是天民楼最重要也是最有名的⼀部分收藏。能否为我们介绍⼏件你最珍视的?
葛师科:我们收藏有⼀件明成化青花内外缠枝花卉纹宫碗,⾥外都有花纹,上次拍了⼀个,要⼀亿多港元。当然我们这个买得早,没有那么贵,但也不便宜。这个碗⽐⼀般的要精细很多,像它这样的花纹并不少见,但其他的很多都是直接平涂,⽽它的叶⼦、花都留了⼀个⽩边。像这样的东西全世界就没有⼏件,更不要说像我们这个这样精细和完整。这是我们这⾥公认⽐较重要的⼀件。
伊犁地图还有⼀件是“永乐青花⼗六⼦碗”,有⼈认为这件可能是所有青花瓷器⾥最好的⼀件。曾经有位⽇本⾏家,三代都是做古董,他说青花瓷器能做到这样的还没见过。我也这样认为,毕竟画⼈物跟花卉图案完全是两码事。这件东西,描绘的是⼗六个⼩孩在做游戏。⽤⼩孩做纹饰,从宋代就有,但⼤多是⼀个两个。出现⼗六个⼩孩做各种游戏,过去说是宣德以
颛顼怎么读
⼗六个⼩孩在做游戏。⽤⼩孩做纹饰,从宋代就有,但⼤多是⼀个两个。出现⼗六个⼩孩做各种游戏,过去说是宣德以后才有,但其实永乐就有了,但不多见,⽽这件在永乐中⼜是最早的。据说这件在台北故宫也有,其他地⽅还没有。⽽且我们这件⾮常完美,在很多书上和展览图录也都有,流传有绪。对于很多东西,流传有绪是很重要的,如果突然冒出⼀件,我是绝对不敢相信的。
“玩家”和“⾏家”
⾏家和玩家泾渭分明,⾏家想的是,这个东西我买了以后,转⼿能卖多少;玩家想的是什么东西好玩,⾃⼰喜欢。
天民楼藏瓷:明成化青花内外缠枝花卉纹宫碗。
南都:对于流传有绪,我听到你在很多地⽅都反复强调过,这似乎是你收藏最重要的⼀项原则?
葛师科:没错。现在突然冒出⼀件好东西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必须要考虑是怎么回事。最靠得住的,⽐如说1930年代或者更早,在⼀些重要展览会上展出过,或某本书上就已经有过记载,这就谁都没话说了。像我们这件永乐⼗六⼦,在好⼏本书上都有。
还有⼀种情况,虽然从未露⾯,但它的流传经历相对⽐较靠谱,⽐如有的法国⼈祖上曾参加过⼋国联军到过故宫,那他拿出来的东西,你可以相信。有的则完全是乱编,故事很⽣动,但经不起推敲。这些故事⼀定要仔细核实,必须确确实实有这回事才能相信,即便是书上曾记载过。现在也有⼈在书上做⼿脚,所以必须特别⼩⼼。如果没有这种来历,我觉得对⽂物的断代必须要有四⽅⾯的依据:⼀、可靠的⽂献记载;⼆、确切纪年的墓葬出⼟的实物标本;三、古代遗址;
四、窑址。这四个⽅⾯哪怕只⼀两项确实可靠,就可下结沦了。
南都:现在的收藏家似乎和以前有些不⼀样了,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葛师科:以前的收藏家和现在的收藏家,⼼态上有点不⼀样了,出发点也不同。有多余的钱,看到喜欢的东西买来⾃⼰玩的⼈,过去⾹港称之为“玩家”,以此做买卖的叫“⾏家”。⾏家和玩家泾渭分明,⾏家想的是,这个东西我买了以后,转⼿能卖多少;玩家想的是什么东西好玩,⾃⼰喜欢。现在⼜出现
⼀种叫“炒家”,他们⽐⾏家还厉害,都是⼟豪,过去他们炒股票、房地产,现在就来炒古董。这样的⼈跟收藏家完全不是⼀回事。现在很多地⽅说“投资与收藏”,我很反感这种说法,不赞成他们这样讲,收藏就是收藏,投资就是投资,就像⼀个是玩家⼀个是炒家。对我们⽽⾔,我们买东西时就没考虑过哪个马上可以赚多少。
对于收藏家来说,卖东西只有两种可能:⼀是⽣意失败,不得不卖,这样的例⼦不少;再有是喜欢的⼈不在了,下⾯也没⼈接⼿,底下要分家,这些东西卖成钱是最⽅便的。对真正的收藏家,这些东西都是千挑万选⾃⼰喜欢的,个个舍不得。
我觉得应该提倡这样⼀种轻松的收藏态度,没能⼒买贵的就买便宜的。并不是说,便宜的都不值得收藏。我们现在也买不起很贵的,就买⼀些⼀般化的。最近我买了⼀个吉州窑的⼩梅瓶,才30万,我也很欣赏。还有⼀个巩县窑的蓝彩碗,也就是所谓的“唐青花”,10万都不到。这件虽然不是很⾼级,但我主要是想研究它究竟是不是唐青花。我的结论是,它跟青花完全是两回事,它就是类似于唐三彩的蓝彩,胎还够不上瓷胎。这也是学界争论很久的问题,买件在⼿细细研究是值得的。
南都:在很多⽼⼀辈⾹港收藏家的收藏好像都是以陶瓷为纲,兼顾其他。在上世纪80年代,⾹港是不是中国陶瓷交易的世界中⼼?
葛师科:拍卖在三个地⽅,纽约、伦敦和⾹港。明清官窑瓷器就是⾹港,当时⾹港⼈最喜欢的就是这
个东西。⾼古的东西不在这⾥卖,那是外国⼈的品位,像唐三彩之类。对中国⼈来说,这些东西毕竟是明器,买的⼈不多。
西不在这⾥卖,那是外国⼈的品位,像唐三彩之类。对中国⼈来说,这些东西毕竟是明器,买的⼈不多。
⾄于东西来源,基本都是从外⾯来,也就是以前流出去的那部分;⾄于国内的东西,⼀是因为没⼈拿出来,要么就是⾛私,这些是不能进拍⾏的。我们在拍卖⾏买的,基本都是海外回流。我⽗亲当时也有这样⼀种民族感情在⾥头,希望能把过去被外国⼈买⾛的东西花钱买回来。这些拍⾏出来的东西,流传有绪,很多在书上都能查到。所以我们也收了很多书,订了许多学术杂志。我们对收藏感兴趣的还是它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也就是学术性的东西,不⼤考虑赚不赚钱。现在也遇到⼀些困难,很多好东西都买不起了。我的态度就是,买不起去欣赏也是可以的,现在只要有拍卖,我都会去,不管是什么,好东西⼀定要上⼿看。像鸡缸杯,我们都已经看了好⼏次了,每次出来我们都看。了如指掌。⽼实说,重要的东西就那么些,基本都出来过,要是突然冒出⼀些从未见过的,对它的真假,你就得想⼀想了。
天民楼也有⼀些书画。以前画是很不值钱的,当时连统计都没有,价钱也没计过,随便⼀个瓷器就能买⼀⼤堆画。现在反过来,⼀张画可以买⼀⼤堆瓷器。像傅抱⽯的画,⼀张好⼀点的就是⼀两千万。所以如果真想买好瓷器,没钱了我们卖张画就好了。
天民楼藏瓷:清乾隆青花绿彩云龙纹盖罐,为收藏家仇炎之旧藏。
瓷器鉴赏的诀窍
⾹港有⼀个很好的条件,就是每年拍卖会都有⼏百件东西给你看。不管你买不买,你都可以拿起来看,有上⼿的机会。
南都:你是在“⽂⾰”结束之后,才来到⾹港与你⽗亲团聚。你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对陶瓷有兴趣的呢?
葛师科:我到⾹港来时已经49岁,当时在⼯⼚做车间主任。到⾹港来探亲,也没想过要留在⾹港,准备待待就回去。但我⽗亲当时有个⼼愿,希望给⾃⼰的藏品办⼀个展览,希望我能帮他,我这才开始
接触这些东西。在做的过程中慢慢就有了兴趣,因为我过去就对美术、⽂学和历史很感兴趣,也能画。当时做《天民楼藏瓷》,我也是不知道天⾼地厚,很多线描插图都是我⾃⼰画的。
南都:你对瓷器的鉴赏能⼒是如何培育出来的?
葛师科:正是筹办展览这5年时间,奠定了我之后的基础。办展览,写说明,你必须要把这163件东西说清楚,它的形制叫什么,花纹是什么,特点在哪⾥,胎是怎样的,釉⼜是怎样的。这都需要读⼤量的书,最初⾮常难,有时⼀天写⼀件都写不出来,就是⼀⾯数据⼀⾯仔细看东西。
鉴定其实没什么诀窍,就是多看,⽽且要仔细看,要把它看清楚。就等于认识⼀个⼈,如果你只是看看照⽚,或者听⼈介绍,描述⼀番,没有⽤的,你得跟他直接接触,⼤家有了交往,再过⼀段时间,别⼈再怎么装他都装不像,你⼀看就知道不对,这就是最重要的。在⾹港有⼀个很好的条件,就是每年拍卖会都有⼏百件东西给你看。不管你买不买,你都可以拿起来看,有上⼿的机会。
南都:你的鉴赏能⼒,完全是⾃⼰接触实物⽽来吗?有没有什么⽼先⽣对你影响⽐较⼤的?
葛师科:我们过去基本都是在苏富⽐、佳⼠得两家买,当时拍卖基本还是能保证真假。我们去买,也不需要看真假,关⼼的是有没有缺陷,什么地⽅有漏釉、有粘连、冲⼝。但现在这些拍⾏的⽅向开始变了,有错都不怕,就怕假东西。跟过去⽐,完全是两码事了。
当然很多⽼先⽣也常来天民楼,像陶瓷专家耿宝昌先⽣、冯先铭先⽣都跟我关系很好。耿先⽣⽐我⼤12岁,现在有92了,但他看东西基本上不戴眼镜,也很少拿放⼤镜看,就是⽤⼿摸摸,看看器形、底⾜,摸摸⼝沿,敲敲声⾳,就能准确说出窑⼝和年代,这个本事我⼀直没学会。前年才去世的陈⽟阶先⽣则完全不同,他跟仇炎之先⽣是师兄弟,他看东

本文发布于:2023-07-21 17:33: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5415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东西   收藏   没有   官窑   展览   青花   出来   收藏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