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融合视角下丽水市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阅读: 评论:0

论点 ARGUMENT
人才培育
138
基金课题:2022年度丽水市科协服务科技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22RKT19)。
红绿融合视角下丽水市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文/吴新友
一、研究缘起
(一)红绿融合背景在浙江省的西南角,被誉为
“绿山谷”的红城市丽水市正在逐步实现绿崛起,秀山丽水、养生福地是这个城市最鲜明的标签。同时,丽水市也是浙江省唯一一座所有县市都是革命老区的地级城市,在红军处于最困难、最艰苦的时期,无数革命先烈在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战、保家卫国。因此,丽水市同时享有“浙江的井冈山”和“中国生
态第一市”的美誉。2022年,丽水市确定了“推进规模工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全覆盖”的发展目标,力争推动全市生态工业绿发展。为此,当地高校承担起为本地制造类企业培养人才的使命,意在推进当地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让“红浙西南,绿新丽水”的
区域品牌更加璀璨。
(二)生态工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丽水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重视工业企业的绿环保、节能减排,这一导向也逐渐成为智能制造类企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并为智能制造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更多的机会。目前,丽水市的制造业仍处在工业化进程中,且与国内先进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更为滞后。究其根本,专业人
才的培养是关键。
此前,丽水本地的高职院校是培养智能制造类人才最主要的基地,也是当地智能制造类企业选拔人才的首选。每年,丽水当地企事业单位人员的丽水(工业
生态)智能制造人才提升培训班、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等活动均在丽水当地的高校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内进行,而丽水市生态工业的未来发展,需要的也正是这样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爱国主义情怀浓厚、技
能过硬的专业人才。
二、红绿融合发展与人才培养
并进
革命老区与优质的生态赋予丽水市得天独厚的红绿融合发展优势。近年来,丽水市政府着力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而作为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对此,丽水市政府应在传承红资源的同时,促进培养企业急需的智能制造型人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注重红文化
对当地企业的影响。每个企业都
随着全国首份红绿融合发展规划在浙江省丽水市发布,红绿融合发展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当前,丽水生态工业的未来发展对丽水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对智能制造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以丽水市红绿融合生态工业发展为背景,对智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展开思考。最后,本文针对当地高校和企业如何培养有特的智能制造类人才提出对策。
中国旅游日是什么时候人才培育论点
ARGUMENT
139
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而红文化将是其中最关键的文化导向。因此,坚持以红文化为主导的企业文化更有利于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激情,更有利于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2)注重红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当地高校可基于丽水市丰富的红文化资源对学生展开教育,并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向学生传达红精神,以增强学生对红文化的理性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让学生自觉传承浙西南红精神,进而培养出学生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和顺应现代智能制造业发展需要的工匠精神。(3)《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因此,用绿生态工业保护丽水市的红净土意义重大。当前,丽水市
高职院校“绿谷校区”所设专业
均为工科类,丽水市生态工业(智
能制造)领军人才提升培训班也
双溪漂流
已连续举办多期,这些措施都是
丽水市政府为促进培养专业人才
做出的积极尝试。(4)促进校企
合作。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
的理论学习和实训大多在校内完
成,但如果从大一阶段开始就有
计划地将部分实训课程搬进企业,
让学生提前接触未来的工作岗位,
必然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
作能力。与此同时,校企合作培
养智能制造类人才的新型教学模
式,不仅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企业
的现实需求,避免人才培养方案
的滞后性,同时还能提高高校的
科研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
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
三、红绿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的实现路径
(一)将红精神融入企业
文化和校园文化
企业和高职院校是检验红绿
8月份适合旅游的地方国内
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地方,
因此,将红精神引入企业和校
园尤为重要。(1)红精神与
企业文化相融合。首先,企业的
决策者和管理者应学习革命先烈
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精神;其
次,企业内的党员也应在日常工
作中做好带头作用,并主动学习
党的理论知识,了解本地的红
故事。最后,企业文化必须与红
精神有机融合,为此,企业可
普罗旺斯的夏天
定期组织唱红歌、参观革命纪念
馆等活动,以便在提高企业凝聚
力的同时,把浙西南革命精神潜
移默化地融入企业文化。(2)
红精神与校园文化相融合。首
先,地方高校应不断加强教师对
思政课程的本质、理论、方法等
的认知,除传授专业技能外,教
师在课程中也应注重学生的道德
品质、行为准则和职业规划,并
将立德树人、思政教育作为首要
教学任务。其次,地方高校应定
丽江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
期组织学生学习“学习强国”中
科技专栏里的内容,以激发学生
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并从中汲取
红精神、科技创新、奋斗奉献
的精神力量,再将其转化为支撑
自身砥砺前行的原动力。
(二)绿生态发展推动人
论点 ARGUMENT
人才培育
140
才培养
随着《丽水市生态工业绿发展倍增行动方案(2020—2025年)》和《丽水市生态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的出台,丽水市绿生态工业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为例,该学院又被称作“绿谷校区”,其矢志不渝地传承、弘扬和践行着浙西南革命精神,并承担当地培养智能制造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在多部门的通力合作下,该学院多次组织开展丽水市生态工业(智能制造)领军人才提升培训班。与传统的专注技能培训活动不同的是,该培训班将培养学员吃苦耐劳、工匠精神、生态工业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并将其合理融入人才培养计划和考核标准中。该学院为丽水市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技术过硬,兼具爱国主义情怀、责任感、使命感和敬业奉献精
神的综合型人才,因而也被誉为当地智能制造型人才的摇篮。除此之外,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绿谷校区”的师生还积极开展以“丽水经济开发区合成革节能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情况调查与摸底”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做到了在实践中提高工科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融入红精神及绿环保宣传的教育活动。该校学生通过专业实践、实务锻炼、志愿服
务等方式亲身参与合作开发区企业的全线生产,有效加强了这些企业对节能减排、绿环保等方面的重视。
(三)校企业合作共育人才为响应国家智能制造业校企融合深度发展的倡导,更好地满足制造业升级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依托自身专业优势及地理位置优势(机电工程学院位于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从2020年开始,围绕“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及“双主体育人”培养人才项目,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一系列校企合作活动。总的来说,这些校企合作活动大致围绕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即共同建设新的实习管理机制、共同建设实训室、共同建设专业课程、共同建设就业机制。截至目前,该学院的校企合作已连续建立两年,并且受到了政府及企业等多方的肯定,为丽水地区的企业输送着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的智能制造型新人才。
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与高校间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高校与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有效节约了二者的人力资源成本。如今,在政府部门的努力下,丽水滚动功能部件产业
学院2022级开班仪式已在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绿谷校区”顺利举办,这无疑又为丽水当地制造业培养符合现代职
业教育需求与时代发展需要、经过红绿文化熏陶的人才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孵化平台。
四、结语
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本文
菏泽旅游攻略一日游在丽水市推行红绿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构建了以企业和当地高职院校融合发展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讨论了推进智能制造类技能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以期为当地政府提供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促进本地高新企业与当地高职院校协同发展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陈东升,王春,吴攸.丽水“红绿融合”谱写发展新篇章[N].法制日报,2022-5-9(1).
[2]沈贞海.浙江丽水“红绿融合”谱新篇,点绿成金奔共富[N].中国经济导报,2022-6-23(3).
[3]宁湘,朱胜昔,康一格.如何优化技工院校智能制造类人才培养模式——以娄底技师学院为例[J].职业,2022(5).[4]张军.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时代汽车2022(17).
[5]孙振忠,黄辉宇.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共建的新模式——以东莞理工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长安)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4).
(本文作者吴新友,就职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发布于:2023-07-26 18:24: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5503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企业   发展   丽水市   智能   制造   人才   丽水   红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