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情况简介解说

阅读: 评论:0

2018年湿地公园基本情况简介
一、湿地公园基本情况
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下游谷城县城以东的后湖地区。汉江在这里与其两大支流南北二河交汇,湿地内部北河故道一线穿珠,形成了典型的河流湿地。湿地范围南至南河南岸,北至北河北岸,东至汉江县界,西至二道沟堤防,公园总面积2133.6公顷。20091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进行试点建设,是千里汉江678县市区第一家以汉江命名的国家级湿地公园,20168月通过国家林业局检查验收,正式成立。洛杉矶湖人
公园规划为“生态保育区”、“生态恢复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分区。有湿地面积1102公顷,湿地率51.64%,其中生态保育区和生态恢复区的湿地面积达湿地总面积的92.82%。现有维管束植物120科、345属、476种;野生动物185种,其中鸟类111种,国家I级保护鸟类3种。
二、科普宣教区简介
各位代表所在的位置是湿地公园科普宣教区,面积197.9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不足10%
主要向社会公众展示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文化,目前仍在继续建设。
为秉承文化传承与湿地科普宣教展示相结合的理念,以湿地风貌为依托,充分展示汉水和五谷文化特征,我们于2012年启动了科普宣教区建设,总投资2.36亿元,布局二轴、十景。即:汉水文化轴线和五谷文化轴线,汉江神韵、生命摇篮、江河之祖,神谷天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景点分别位于两条轴线之上;曲水荷香、粉水澄清、后湖夜月、仙人古渡等景点沿公园水系形成一线串珠格局。
神谷天授:据《拾遗记》记载,“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上古时期,炎帝神农在这里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植五谷、兴百业,开创了华夏文明;西周封谷伯、立谷国,“九洲独此谷为名”。
风调雨顺:谷城四季分明,历来都有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好习惯。这组景观内设有春、夏、秋、冬四季平安门、日晷、二十四节气等,(这里最好能将二十四节气歌指出来:上海浦东丽思卡尔顿酒店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以祈求风调雨顺。南京地铁1号线
生命摇篮: 汉江流域,人类活动痕迹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汉江的“汉”更能引起人们的遐想,汉族、汉语、汉字、汉王朝、汉文化,这些词汇都源于汉江,是中华民族的标志性符号。汉江拥有世界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龙蛋共生的恐龙蛋化石,还是距今200万年到5万年古人类演变完整化石所在地,被誉为人类的“生命摇篮”。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网江河之祖:汉江又称汉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江河淮汉”,是华夏大地的主要血脉之一。汉江发源于陕西宁强县,全长1577千米,流域面积15.1平方千米。据史料记载,汉江早于长江、黄河7亿年以上,被誉为“母亲河之母亲”。
三、湿地保护工作情况
2016年以来,湿地公园管理处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理念,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以建设“生态、环保、幸福”湿地为目标,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坚持做到“四个加强”:
一是加强项目建设,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我们高度重视项目建设,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
领导具体抓,先后争取并启动了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城市雨水净化示范项目、湿地植物园建设项目、2018年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汉江中下游谷城县环境保护等5个项目,争取项目资金2亿元。通过项目建设,扩大了湿地面积,增强了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水质的功能,修复了湿地生态系统,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为“生态谷城”、“美丽汉江” 建设发挥示范性作用。
北河故道是科普宣教区的灵魂。1975年为了造出一片田地,将北河由原来先汇入南河再入汉江的河道取直,直接入汉江。北河故道由于40青岛必去的5个免费景点多年的淤积,没有入水也没有出水口,水位高于“一江两河”,不能流动。我们目前开工的湿地公园水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就是以恢复北河故道水系为主,在现有北河入江口建一座橡胶坝,把水位抬高,在北河故道原入口设一个10个流量的闸门,把北河的水引入故道,还一湾清水。

本文发布于:2023-07-27 12:58: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5515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汉江   公园   北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