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联邦政治与砂拉越地方文教权

阅读: 评论:0

2015年第3期南洋问题研究No.32015(总第163期)SOUTHEASTASIANAFFAIRSGeneralSerialNo.163
马来西亚联邦政治与砂拉越地方文教权[马来西亚]吴益婷
(马来亚大学中文系ꎬ马来西亚吉隆坡50603)
㊀㊀㊀收稿日期:2015-08-20㊀㊀㊀基金项目:北京外国语大学青年学术创新团队项目(2015JT001)㊀㊀㊀作者简介:吴益婷ꎬ女ꎬ马来西亚人ꎬ马来亚大学中文系高级讲师ꎮ摘㊀要:二战后ꎬ多数东南亚国家都以欧美政治体制为管理国家的模式ꎮ马来西亚采用了英
国的联邦和国会制ꎮ联邦制的采纳ꎬ主要是为了让马来亚和北婆罗洲的不同族和势力在享受一加拿大旅游签证好签吗
个大政治共同体的同时ꎬ也可保留本身的文化和宗教特ꎮ但是独立半世纪后ꎬ联邦政府的权力
不断扩张ꎬ地方政府的管辖权一再收缩ꎬ导致地方精英和社会出现不满的声音ꎬ甚至要求脱离联
邦ꎬ成为独立国家ꎮ本文记录了独立时期ꎬ砂拉越这个多元种族的社会ꎬ少数地方精英如何借助联
邦精英的支持ꎬ巩固本身的统治权ꎻ而联邦精英又如何透过他们所扶持的地方领袖ꎬ削弱不符联邦
精英利益和议程的少数族文化和权益ꎮ研究成果是ꎬ以压制和削弱地方宗教㊁文化和教育权益
来满足统治精英对国家的想象ꎬ表面上可以获得一时的平静ꎬ实际上是累积不满ꎬ酝酿分离运动ꎮ
关键词:联邦制ꎻ砂拉越ꎻ文教权ꎻ族政治
中图分类号:D73/77.338.21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3 ̄9856(2015)03 ̄0091 ̄09
一㊁前言
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ꎬ重点在于如何分权ꎮ马来西亚是由原不同政体和文化体组成的现代国家ꎬ如何让不同体愿意组成一个政治体ꎬ同时愿意留在这个政体里是一项艰巨的挑战ꎮ面对这个难题ꎬ战后本土统治精英和英殖民政府都同意成立联邦体制ꎬ目的是有效管理现代国家ꎬ削弱旧政体的影响力ꎬ但避免让旧势力觉得被压迫而萌起脱离新政体的意念ꎮ在这样的安排下ꎬ虽然联邦政府拥有更多的管辖权ꎬ但必须承担更多发展国家的责任ꎬ包括发展国家经济㊁维护国家安全㊁提供社会福利等ꎮ
在新政体里ꎬ联邦宪法(FederalConstitution)是国家最高的法令ꎬ而联邦政府是掌控国家主要事务的政府ꎮ马来西亚的地方政府分为州政府和地方议会ꎬ代管部分地方事务ꎮ在马来西亚建国的过程中ꎬ我们所看到的是联邦政府不断地巧夺地方政府的权力ꎬ形成中央政府权力膨胀ꎬ地方
政府权力旁落的局面ꎮ马来西亚作为多元种族和宗教的社会ꎬ文化权是敏感的政治议题ꎬ过去数十年
厦门旅游攻略五日游
中央政府一再侵蚀法定上的地方文化权益ꎬ导致地方意识强的沙巴(Sabah)和砂拉越(Sarawak)①对留在联邦制感到迷惘ꎬ开始出现 脱离马来西亚 的呼声ꎮ为了压制这股势力的滋长ꎬ联邦政府有软硬措施ꎬ但是如此大费周章所得的支配效果不如预期ꎮ
为了协助读者了解马来西亚联邦的政治ꎬ本文将以砂拉越的文化和教育权益在马来西亚成立之后所经历的演变进行文献研究和梳理ꎮ第一部分讨论20世纪70年代的砂拉越ꎬ在拉曼耶谷(RahmanYa kub)(以下简称 拉曼 )的统治下ꎬ砂拉越的语言㊁教育和宗教权益如何被中央政府进一步削弱ꎬ形成今日中央掌控文化权的局面ꎮ文章的第二部分以近年砂拉越人所关心的文教议题作为讨论对象ꎬ特别是联邦政府与法院对伊斯兰②和基督教③用词的政策ꎬ以及部分联邦执政精英对伊斯兰国的暧昧态度ꎮ
二㊁砂拉越的族结构
多元种族和宗教不仅是东南亚社会的特ꎬ也是社会分裂(fragmentation)的主因ꎮ在东南亚国家ꎬ不同族的人口组成与分布ꎬ时常可以影响国家政策ꎬ甚至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愿景ꎮ马来西的族政治可说是东南亚族政治的一种类别ꎬ因此要了解马来西亚的政治ꎬ必须先了解其族结构ꎮ至于其他社会特征如性别㊁世代㊁城乡等ꎬ对战后马来西亚国内政治与社会影响不特别显著ꎬ因此本文
澳门历史没有特别提供这方面资料ꎮ
表1㊀1947年砂拉越各族人口分布
族人口%伊班人(Iban)190ꎬ38734.9
华人145ꎬ15826.6
马来人(Malays)97ꎬ54017.8
陆达雅人(LandDayak)42ꎬ1957.7
马兰诺人(Melanau)35ꎬ5536.5
㊀㊀资料来源:SarawakGovernmentꎬAnnualReportonSarawakꎬ1947ꎬKuching:SarawakGovernment.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ꎬ砂拉越的白人拉者维纳布洛克(CharlesVynerBrooke)ꎬ同意把砂拉越让渡给英国政府ꎬ让砂拉越成为英国殖民地ꎮ从布洛克手中接管砂拉越后ꎬ英政府便展开了涉及多个城乡的人口普查工作ꎬ并于1947年正式出版人口普查结果ꎮ以上表1是当时砂拉越
人口的种族比例ꎬ当时所报的族人口比例与迈入21世纪的砂拉越人口比例相似ꎬ即伊班人是最大族ꎬ占人口1/3ꎬ华裔是第二大体ꎬ占1/4ꎬ然后是马来人ꎬ陆达雅和马兰诺人ꎮ到了1960年ꎬ离马来西亚成立仅三四年时间ꎬ英政府的报告显示ꎬ华人人口膨胀ꎬ占了总人口的31%ꎬ伊班人口则稍微减少ꎬ因此华裔的百分比几乎与最大族伊班人同等ꎮ
②③1957年ꎬ马来亚成为独立国家ꎮ1963年9月16日ꎬ在英国殖民政府管辖之下的沙巴和砂拉越同意与马来亚和新加坡组
成一个国家ꎬ称 马来西亚 ꎮ在地理位置上ꎬ沙巴和砂拉越与马来亚隔着南中国海ꎬ由于位处马来亚的东边ꎬ常被称为 东马 ꎮ今天ꎬ沙巴和砂拉越人也称马来亚为 西马 ꎮ由于东马和西马有不同的殖民历史和社会结构ꎬ所以东马人对本身的主权意识相当强烈ꎮ
马来西亚宪法注明伊斯兰是联邦宗教(religionoftheFederation)ꎮ
若没有特别注明是新教(Protestant)ꎬ本文使用的基督教是统称ꎬ包括天主教和新教ꎮ
华裔人口的增长ꎬ加上经济力量的强大ꎬ在组织与政治上的活跃都令非华裔族感到威胁ꎮ①当时摆在原住民精英眼前的有两条独立之路ꎬ一是连同左派知识分子(多数是华裔)和汶莱(Bru ̄nei)王室
争取砂拉越的独立ꎻ另一条道路是与马来亚和新加坡联合成立马来西亚ꎮ后来的发展是支持成立马来西亚的集团胜出ꎬ从此砂拉越的政治编制就深受马来亚政治影响ꎮ1963年ꎬ马来西亚成立后ꎬ砂拉越接受了马来亚的联邦制与君主立宪制ꎬ甚至联盟政府的族政治模式与文化都伸展到砂拉越和沙巴ꎮ
表2列出2010年马来西亚和砂拉越各族的人口比较ꎮ在马来西亚联邦里ꎬ最大族是马来人ꎬ其次是华人ꎬ印度人占第三大族ꎮ马来西亚联邦宪法对马来人(Malays)下了定义ꎬ就是信奉伊斯兰ꎬ遵守马来风俗和说马来语的公民ꎮ他们被赋予土著(bumiputera)的特别地位ꎬ享有各种优惠ꎮ在砂拉越ꎬ所有原住民被赋予土著地位ꎬ马来人的数目相对少ꎮ表2显示ꎬ2010年砂拉越马来人仅占人口的1/4ꎬ少于伊班人ꎬ约与华人同等ꎮ
马来西亚官方的数据时常把伊班㊁毕达友等族错开ꎬ但是在文化身份上ꎬ他们可以归类为达雅人(Dayak)ꎮ达雅的称呼ꎬ在英人统治时ꎬ被视为非穆斯林土著ꎬ区别于信奉伊斯兰的马来人土著ꎮ至今ꎬ这个名称在婆罗洲依然被广泛使用ꎬ他们甚至被视为源自于婆罗洲的土著ꎮ在当代政治里ꎬ达雅意识(Dayakism)仍然可以发挥动员的作用ꎬ如包括成立达雅人政党ꎮ②表3显示ꎬ基督教是最多砂拉越人信奉的宗教ꎬ而基督教人口以达雅族占绝大多数ꎻ穆斯林人口占总数的1/3ꎮ
表2㊀2010年马来西亚和砂拉越各族的人口比较(%)
最大族%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马来西亚马来人54.6华人24.6印度人7.3其他0.7
砂拉越伊班人30.3华人24.5马来人24.1毕达友8.4马兰诺5.2㊀㊀资料来源:DepartmentofStatisticsꎬ2010ꎬPopulationDistributionandBasicDemographicCharacteristics2010ꎬKualaLumpur:DepartmentofStatisticsꎬMalaysia.
表3㊀2010年马来西亚和砂拉越各宗教的人口比较(%)
最大宗教%第二%第三%第四%
马来西亚伊斯兰61.3佛教19.8基督教9.2印度教6.3砂拉越基督教42.6伊斯兰32.2佛教13.5儒道和民间信仰6㊀㊀资料来源:DepartmentofStatisticsꎬ2010ꎬPopulationDistributionandBasicDemographicCharacteristics2010ꎬKualaLumpur:DepartmentofStatisticsꎬMalaysia.
过去布洛克和英政府对待不同族的政策ꎬ甚至阻止民间不同族来往的法律ꎬ如华人不可居住在伊班人的长屋等ꎬ这样的历史经验ꎬ加上现有的族结构ꎬ反映在政治结盟和诉求上ꎬ就是族性政党与政
治ꎮ例如ꎬ由只接受马来穆斯林成为会员的巫统③主导的国民阵线(简称 国阵 )已执政联邦政府逾50年ꎮ在砂拉越ꎬ执政州政府数十载的土著保守党(简称 土保党 )则由土著穆斯
①②③砂拉越的第一个注册政党是成立于1959年的砂拉越人民联合党(SarawakUnitedPeople sParty)ꎬ其主席是出生于古晋的
富商王其辉ꎬ多数中央委员是华裔ꎮ在英政府眼中ꎬ王其辉是 温和派 ꎬ但他无法控制党内基层渐渐被左派渗透的势力ꎮ目前砂拉越有几个以达雅族为主的政党ꎬ如砂拉越人民党(PartiRakyatSarawak)和砂拉越民主进步党(SarawakProgres ̄siveDemocraticParty)ꎮ
沙巴州的巫统可开放会员籍给非穆斯林土著ꎮ
林主导ꎮ①
马来西亚作为多元族的新兴国家ꎬ各族的文化既是国家的资产ꎬ也是政治竞争的场域和工具ꎮ以下部分将探讨马来西亚成立前后ꎬ原属砂拉越政府的文化与教育管辖权ꎬ如何被中央政府收纳ꎬ以及州政府如何进一步政治化和管制宗教(尤其是伊斯兰)ꎮ
三、独立前后10年的教育发展
在布洛克和英殖民政府统治下的砂拉越ꎬ其教育服务基本上由民间团体所提供ꎬ例如基督教传教士所设立的世俗学校ꎬ华人社团所设立的中文学校ꎬ还有马来贵族的宗教教育ꎮ政府并没有把提供教育视为己任ꎬ也没有全面规划与发展民众教育的政策ꎬ因此民间就集结资源ꎬ为自己社区的孩子提供受教育的机会ꎮ政府对教育的放任与抽离ꎬ虽然给民间团体很大的空间发展具有本身文化特和教育愿景的教育ꎬ但也造成缺乏丰厚社会与知识资本的族在教育水平上停滞不前ꎮ不论是传教士或华人公会所办的学校ꎬ华人学生都趋之若鹜ꎬ成为受惠最广的体ꎮ如此发展趋势ꎬ形成不同族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ꎬ也有不少政府官员认为ꎬ 中文学校 的存在加深了社会的裂痕ꎮ在英殖民政府执政近20年里(1945-1963年)ꎬ教育建设以整合和发展为宗旨ꎮ英政府认为ꎬ砂拉越教育出现很大弊病是族发展不平等ꎬ而且不同语言学校的制度各自发展ꎬ采纳不同的课程内容㊁考试审核㊁师资训练等ꎮ②例如许多马来贵族接受宗教教育ꎬ教会学校的则侧重英语教学ꎬ与中文(华语或方言)学校相似ꎬ他们使用进口课本ꎬ或外国人书写的课本ꎮ英政府所设立的地方政府学校ꎬ主要为土著提供教育服务ꎬ可惜学校数目少ꎬ学术水平低ꎬ故受益人数不多ꎮ英政府评估砂州教育发展时ꎬ不太重视同族之间城乡水平的落差ꎮ
马来西亚成立后ꎬ砂拉越的教育逐渐由联邦部门接管ꎬ整合入国民教育体系ꎮ从此马来西亚的教育规划ꎬ由师资培训㊁课程规划㊁考试鉴定到教育拨款等ꎬ就全权由中央一手包办ꎮ不论是州政府或地方政府ꎬ在教育政策的制定与规划上ꎬ能参与的部分十分有限ꎮ
追溯马来西亚成立时期ꎬ教育是各国政府ꎬ尤其是沙砂两国代表十分关切的课题ꎮ从当时4个政府ꎬ即
马来亚㊁新加坡㊁砂拉越和沙巴所达致的共识可以看出ꎬ教育不仅是关于传授知识的管道ꎬ也与民族地位㊁宗教信仰㊁就业前景有关ꎮ1963年出版的跨政府委员会报告书(Malaysia:Reportoftheinter-governmentalcommittee1962)第17条(paragraph17)ꎬ③整体上倾向讨论联邦政府的权限和沙砂政府应享有的权力ꎮ虽然开头文字清楚注明教育属于联邦政府的权力范围ꎬ但接下来的内容清楚说明现有婆罗州属(BorneoStates)的教育政策与行政管理可继续操作ꎬ不可受到干扰ꎮ而州政府可一直拥有原有的教育管辖权直到他们改变心意为止ꎮ该条提出几项看来是当时各政府最关注的课题ꎬ已列出如下:④
1)英语在婆罗州属(BorneoStates)的使用ꎻ
2)马来语文不可成为获得任何教育机会的条件ꎬ直到州政府认为州内所有学校已经为马来语文提供足够的教导ꎻ
3)联邦政府关于宗教教育的要求ꎬ不可实施在婆罗州属ꎻ
①②③
④砂拉越的执政党是巫统主导的国民阵线的成员党ꎮ
砂拉越英国政府的教育厅每年出版教育年报(AnnualReport)ꎮ
见FederationofMalayaꎬMalaysia:ReportoftheInter-governmentalCommittee1962ꎬKualaLumpur:TheGovernment
Pressꎬ1963.
原文是英文ꎬ由笔者翻译成中文ꎮtheGovernmentsoftheUnitedKingdomofGreatBritainandNorthernIrelandꎬBruneiꎬFed ̄erationofMalayaꎬNorthBorneoꎬSarawakandSingaporeꎬMalaysia:Reportoftheinter-governmentalcommittee1962.
4)国家应维持原住民的特别地位ꎻ
5)婆罗州属的教育总监ꎬ将是在联邦机构任职的官员ꎬ他们在教育部就职ꎬ并向联邦教育负责ꎮ他们的职责与现有的职责相近ꎬ必须咨询相关州政府ꎻ
6)为了确保地方意愿被充分咨询和采纳ꎬ婆罗州属的教育总监应该继续听取现有教育局和地方教育委员会的意见ꎻ
7)至于砂拉越ꎬ地方政府应继续成为小学教育的代理人ꎮ
b)当马来西亚政府在考虑扩展高等教育设备之际ꎬ应特别考虑婆罗州属的情况ꎬ同时记得两州希望在当地拥有高等教育学府的期待ꎮ
扬州凤凰岛湿地公园
上述教育报告内容对马来西亚成立的基础透露一些端倪ꎬ那就是马来西亚联邦制是建立在对地方民族㊁文化以及制度的尊重上ꎮ这意味着ꎬ婆罗洲属不必担心在新政体下ꎬ他们会失去本身的文化ꎬ或者他们的文化会被联邦政府矮化ꎮ但是实际情况是联邦的执政精英更有兴趣建设 统一 的国家ꎬ所以对砂拉越的第一任首席部长要维持英语使用以及强调州政府官员的 婆罗洲化 深感不满ꎮ这位伊班籍㊁信奉基督教的首席部长ꎬ才执政3年ꎬ即被他的竞争者联合联邦精英的势力退下台ꎮ
接下来将讨论砂拉越州政府如何配合和仿效联邦政府对国语(马来语)和伊斯兰的推广和控制ꎬ让联盟政府所制定的国族建构(nation-building)方案渐渐取代1963年的多元共存的共识ꎮ四㊁拉曼(RahmanYa kub)时代的语言与宗教政策
1966年9月ꎬ第一任伊班籍首席部长下台后ꎬ砂拉越州政府一直由伊班籍代首长领导ꎮ这个政局直到1970年才明朗化ꎬ正式由来自砂拉越土著党(PartiBumiputeraSarawak)的拉曼雅谷(简称 拉曼 )出任州首席部长ꎮ拉曼是州内少数民族马兰诺人ꎬ信奉伊斯兰ꎬ与联邦精英如当时首相敦拉萨①(TunAbdulRazakHussein)关系良好ꎮ据说在敦拉萨的护航下ꎬ拉
曼成功说服在野的砂拉越人民联合党(简称 人联党 )②加入砂拉越国阵ꎬ壮大执政联盟ꎬ因而被委任为砂州首席部长ꎮ拉曼上台不久ꎬ就急于ꎬ让马来语和伊斯兰地位获得制度化的推广和支持ꎬ采取了跟第一位首席部长背道而驰的政策ꎮ
首先ꎬ他在砂州议会(CouncilofNegeri)动议ꎬ接受马来西亚文(或马来文)③与英文成为州的官方语文ꎬ④获得2/3票支持通过ꎮ1972年1月ꎬ拉曼宣布州政府将在1973初接管地方政府小学ꎮ1年后ꎬ即1973年1月ꎬ联邦教育部则从州政府手中接管这些学校ꎮ州政府交出教育管理和发展权的缘由ꎬ一般说法是教育发展需要庞大经费和人力ꎬ当时州政府感到力有未逮ꎬ所以希望联邦可以负起这份责任ꎮ除了加强教育体系ꎬ拉曼政府也似乎更认同联邦政府的国民塑造内容和方式ꎬ所以他采纳联邦政府的教育管理ꎬ赞成教育统一化ꎬ认为这是推动国民融合与团结(topromotenation ̄alintegrationandunity)的重要途径ꎬ同时接受马来语文为教学媒介ꎮ北京花园饭店
拉曼时代(1970-1981)ꎬ砂拉越执政党还启动了伊斯兰化政策(Islamization)ꎬ原本限制伊斯兰凌驾其他宗教的宪法条文被修订ꎬ例如联邦的最高元首(Yangdi-PertuanAgong)被赋予砂拉越伊
②③
④敦拉萨是马来西亚第二位首相ꎬ在任期间(1970-1976)推行多项重要政策ꎬ包括影响深远的新经济政策(NewEconomic
Policy)ꎮ
2/3的人联党党员是砂拉越华裔ꎬ这党因走社会主义路线ꎬ初期屡遭政府打压ꎬ但却得到多数华裔的支持ꎮ
马来西亚教育部对国语的名称到底应该是马来文(BahasaMelayu)或马来西亚文(BahasaMalaysia)不断有争议ꎬ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ꎮ但在英文宪法里ꎬ则使用Malayꎮ
马来人是砂拉越的少数民族ꎮ在独立初期的砂拉越ꎬ马来文的使用并不普遍ꎬ英文更受不同族知识分子的欢迎ꎮ但是ꎬ一般民众更常使用本身的母语ꎮ拉曼政策是为了配合联邦政府的教育政策ꎬ推广马来文ꎬ让它成为砂拉越人民的使用语ꎮ
沈阳属于哪个省

本文发布于:2023-07-29 23:14: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5559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育   马来西亚   政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