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疾病筛查可疑阳性未召回调查分析

阅读: 评论:0

·调查研究·
新生儿疾病筛查可疑阳性未召回调查分析
张红梅阎亚琼余洁贺玲玲张晓刚
DOI :10.11655/zgywylc2019.04.011
基金项目:山西省儿童医院科研课题(201603)
作者单位:030013太原,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山西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
通信作者:阎亚琼,Email :zhanghongmei196851@163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在新生儿时期对某些先天性缺陷性疾病进行筛查,通过快捷、简便、敏感的方法快速出可疑病例,再加以进一步复查、确诊、。遗传代谢性疾病(inher ⁃ited metabolic diseases,IMD)又被称为先天代谢缺陷,属于临床疑难杂症。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IMD 诊断和防治方法也越来越先进,对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 PKU)、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 CH)实施筛查,降低
新生儿缺陷率,提高我国人口出生质量[1]
。新生儿筛查服务的
目的不仅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阳性检出率防止漏诊,同时也要求能及时有效地召回可疑阳性的
新生儿,做到早期诊断、早期[2]。山西省妇幼保健院新生
儿疾病筛查中心截止2017年9月(3+1模式)共筛查新生儿2325785人,为进一步做好筛查工作,现将13年的筛查和召回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筛查对象:2004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按照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及妇幼卫生常规报告数据上报“3+1”模式实施方案)全省11个地市119个县706个助产机构分娩的2325785名活产新生儿。
1.2
标本采集:新生儿出生后72h ,哺乳6次以上于足跟内
或外侧针刺采血,第1滴弃去,让第2滴血自然渗透到筛查专用滤纸两面,共采集3个直径10mm 的血
斑,于室温清洁处待血斑自然干燥后装入密封塑料袋内,置2~8℃冰箱内保存,7d 内经专用绿通道递送至新生儿筛查中心统一检测。
1.3标本质控:
专人负责验收血样标本,对不合格标本及时退回并通知重新采血,做好签字记录。
1.4实验检测: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法测定促甲状腺素(thy⁃roid simulatinghormone ,TSH )筛查CH ,试剂盒使用全自动免疫分析(GSP Genetic Screening Processor )型号:2021-0010;采用酶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 ,Phe )筛查PKU ,试剂盒由芬兰Ani Labsystems 公司提供,荧光读数仪为芬兰Fluoroskan Ascent 型号。
昆明市野生动物园门票多少一张1.5可疑阳性判断标准:设定TSH 初筛结果≥8μU /ml ,Phe 初筛结果≥20mg /L 为筛查实验阳性,由筛查中心通知管辖
接产单位的妇幼保健院重新采血寄送至筛查实验室复查,凡复查检测结果仍大于该病切值的病例均视为可疑阳性,启动可疑阳性病例追访流程。
1.6可疑阳性病例追访流程:
可疑阳性病例首先由山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追访,通知方式包括电话、短信和网上查询,对于已通知仍未复查或者无法通知的可疑病例,则联系可疑阳性患儿的接产医院协助召回。2结
2005—2017年,山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及召回率,
呈上升趋势。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筛查率由2005年的5%提高到
2017年的91.2%,PKU 召回率由2005年的74.44%上升到
2017年的92.69%,CH 召回率由2005年的53.99%上升到2017年的8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5、2016年受结算改制和工作人员调岗略有波动。PKU 和CH 各年度阳性数和未召回率,结果见表1和表2。
2005—2017年筛查新生儿2325785名,检出CH1100
例,检出率1/2114,PKU 667例,检出率为1/3486。见表3。3新生儿疾病筛查护理
木兰围场天气预报一周7天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新生儿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水平是新生儿疾病筛查中提高筛查率的重要环节,
有待不断提高,故筛查时,需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需要评估学习需要,设立教育目标,拟定教育计划,实施教育计划和
2005年262229180962006年28522517074  6.96.0
74.4485.5453.9976.682007年3098583750612.188.2488.212013年35133327045077.089.4788.732012年35111421960262.588.6888.642011年33803915846946.984.7585.802010年33674012449137.094.8192.572009年33498187936
26.390.2285.062008年3228715858618.188.2994.492014年36157533530792.480.5790.872015年34914829013883.194.3992.862016年38725533550286.693.9790.73年度活产人数筛查人数筛查率%
PKU 召回率%
CH 召回率%
表1
2005—2017年新生儿疾病筛查及召回情况
2017年
注:2004年数据合并到2005年
408309
37232991.2
92.6989.09
2005年1809682006年170745
1/22621/341413141/13921/12192007年37506161/2344181/20832013年270450661/40971161/23312012年219602331/665480
1/27452011年158469291/5464511/31072010年124491221/5658671/18582009年88235
261/3393531/16642008年58586121/4882151/39052014年335307941/35671501/22352015年290138691/42041561/18592016年3355021211/27721571/21362017年3723291661/2242
2101/1772
合计赤峰附近的旅游景点
23257856671/34861100
1/2114年度筛查人数PKU 数检出率CH 数检出率表3
2005—2017年PKU 和CH 的检出率
评价效果,可使用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录像、幻灯片等视听教材,通过专题讲座、孕妇学校授课、个别会谈等形式开展健康
教育,从而提高新生儿家长的依从性[3]
,使其认识到新生儿疾
病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签订知情同意书接受筛查,并在结果可疑时,能及时回到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复查。由于筛查技术不断更新,筛查病种不断增加,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更新知识适应新技术新病种,医护人员不仅需要接受健康
教育,同时也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主体[4]与此同时,需要对采血
方法进行改善,将新生儿在水温37~39℃沐浴后或按摩足底20min 后采血,
室温控制在26~28℃,在新生儿足外侧踝关节外侧缘与足底缘水平做一垂直线,与足底上缘交叉处斜向足跟方向0.2cm 范围内进针,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技
术规范》标准执行,动作应轻柔。4讨
开展和推广新生儿疾病筛查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CH 和PKU 是目前国内外最常见的新生儿筛查病种[中国亲子游景点排名
5]
,2005—2017年全省共筛查新生儿2325785人,
检出CH 1100例,检出率1/2114,PKU 667例,检出率为1/3486,2种疾病
的检出率均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顾学范和王治国[6]报告
我国PKU 的检出率1/11144,CH 的检出率为1/3009。每个家庭都希望能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但由于生物、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新生儿带有先天性缺陷。我国每年有(80~120)
万新发的出生缺陷病例,新生儿CH 和PKU 是危害严重、发病率较高的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是引起儿童智力发育及体格发育障碍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否及时和
充分与新生儿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相关[7,8]。因此,阳性召回
是极其重要的工作环节,它是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的体现,通过分析山西省2005—2017年新生儿疾病筛查可疑阳性未召回主要原因为:①家长依从性差,患儿在新生儿期时并无明显临床症状,可疑阳性新生儿家长意识不到其危害的严重性,故应采用多元化的宣传方式,宣传内容包括筛查意义、结果查询方式、结果异常指标,再结合语言文字、图片工具、标
本模型、视频资料等[9],以更加直观的方式直接输送给新生儿
家属,让他们建立疾病筛查重要性的意识配合医疗机构完成相关工作。②各级医疗机构监管不到位,医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对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职责,加强对医护人员思想认识的监督管理,掌握沟通技巧和注意保护隐私,杜绝潦草书写,确保卡片信息的准确性。2015和2016年工作人员调岗及退休,筛查率、召回率有所波动。③流动人口及经济困难,加强政府有关部门投入,减轻患儿家庭负担。依照《母婴保健法》坚持以人为本,知情同意的原则,让公众认识到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每个新生儿应享有的权利,并不是可做可不做的工作,任
何人都无权剥夺[10]及时传达国家、政府补贴筛查费用,有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贫困地区可享受免费筛查,这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这项惠民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筛查率,将使每一个新生儿都享受到这一权益。④新生儿疾病筛查“省-市-县”三级网络系统,规范了全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和业务流程,应对其系统中可疑阳性召回流程进行优化建设,工作人员应该能够从中查到可疑阳性儿童的基本信息、是否召回、是否确诊、确诊后是否进一步及效果。保证每一位应召回的可疑阳性儿童不会漏筛、漏诊。
参考文献
[1]王洪允,江骥,胡蓓,
等.串联质谱在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的应用[J ].质谱学报,2011,32(1):24⁃30.
[2]李蓓,
贾慧芳,陈倩瑜,等.2009—2012年广州地区新生儿筛查可疑阳性未召回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5,23(2):73⁃74.绍兴天气预报15天查询
[3]陈贞霞.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疾病筛查不依从原因调查分析
2005年133342006年831225.614.52132532007年102
1211.81962013年1539
5.9
5502012年1061211.34402011年1181815.33292010年1407
5.0
3772009年92
99.82602008年941111.71362014年2783813.74992015年213209.44332016年3144614.65212017年
397
297.3724
98592353504629392431417477
46.023.311.717.615.07.7
14.011.49.66.29.514.210.6年度PKU
CH
表2
2005—2017年PKU 和TSH 筛查阳性及召回结果
人数%人数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调查
曹志玲
DOI :10.11655/zgywylc2019.04.012
作者单位:047400山西省平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卫生科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菌,近年来,由副溶血性弧菌
引起的食物中毒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比例逐年增高[1]
2017
年7月14日8:30,平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某医院报告,该院连续接收多例在平顺县某饭店就餐后出现腹泻症状的患者,疑似为食源性疾病暴发。为核实事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处置,判定该事件为一起因食物受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引起的体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对象与方法
1.1病例定义:病例定义为食用了7月13日中午郭某在某饭店举办婚宴的食物后出现呕吐(≥3次/d )、腹泻(≥3次/d
且粪便性状异常)、腹痛、恶心等症状体征之一者。
病例搜索:以郭某家礼单为线索,电话询问参加婚宴的人员是否发病,同时在附近医疗机构开展病例搜索,调查是否接诊符合病例定义的患者。收集参加婚宴的聚餐者和厨师的基本信息及发病情况。共搜索到23例疑似病例,均为参加婚宴的人员,无厨师。
1.2流行病学调查:对搜索到的所有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临床表现、连续72h 膳食回顾等,在聚餐者中选取与疑似病例年龄相近,性别相同,7月13日在饭店就餐而未发病者开展病例对照研究。1.3卫生学调查:对该饭店的厨房、食品加工过程等进行卫
贵州两日游生学调查。
1.4采样及实验室检验:
采集病例的生物样本和剩余食品样品,按相关国标对采集的标本进行常见致病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诺如病毒的检测。并开展血清学分型及毒力基因的检测。2结
2.1基本情况
7月13日中午郭某在饭店举办婚宴,宴席从中午12∶00开始,至13∶30结束。共有120人参加婚宴。
通过病例搜索共搜索到疑似病例23例,罹患率为19.2%
(23/120)
。所有病例除当日午餐在该饭店共同就餐外,其余餐次均为各自就餐,无共同食物史。2.2临床表现
主要为腹痛20例(87.0%)、腹泻19例(82.6%)
、恶心17例(73.9%)、呕吐12例(52.2%)、发热5例(21.7%),头痛2例(8.7%),头晕2例(8.7%),乏力2例(8.7%)等症状。腹泻为水样便,最多达20余次。临床表现以轻症为主,经控制感染、补液等对症后均已治愈。未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
2.3流行病学特征2.
3.1
时间分布:23例患者中首例于7月13日15时发病,末例为7月14日11∶00发病,潜伏期3~23h ,潜伏期中值为
14h 。流行病学曲线呈现点源暴露模式。2.3.2
人分布:该23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
7~70岁,
平均年龄38.3岁。2.3.3进餐情况:
经调查,发现23例病例共同进餐史仅有13日中午在某饭店的婚宴聚餐,其余餐次均为各自进餐。13日
午餐食谱如下:凉菜:木耳洋葱、花生豆、驴肉、鸡胗、肚丝、桃仁菜心、五香蛋、香菇包;热菜:红烧排骨、腰果虾仁、金酱肉
丝、肘子、糯米莲藕、烧海参、炒蛏子、剁椒鱼块;主食:饺子、油糕、醪糟汤。2.4可疑食物调查
选取所有23例病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共同进餐无任何
不适症状者30人为对照组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剔除对照组30人都吃的食品和病例组大部分未食用食品,重点对8种食物进行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剁椒鱼块和炒蛏子均差异有统计
[J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8):62⁃64.
[4]黄莺,
杨春仙,郑颖.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开展健康教育的做法[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30(6):465⁃466.
[5]Levy HL.Lessons from the past⁃looking to the future.Newborn screening [J ].Pediatr Ann ,2003,32(8):505⁃508.
[6]顾学范,
王治国.中国580万新生儿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筛查[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2):99⁃102.
[7]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华预防医学
会儿童保健分会新生儿疾病筛查学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诊疗共识[J ].中华儿科学杂志,2011,49(6):421⁃424.[8]黄鸿眉,余加林.美国儿科学会最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新
生儿筛查和标准[J ].实用儿科学临床杂志,2010,25(2):155⁃156.
[9]罗超,陈少科,黄莹,等.广西地区新生儿甲状腺低下可疑阳
性的召回情况分析及对策[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7):746⁃748.
[10]张志红.健康教育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应用效果评价[J ].基层
医学论坛,2012,10(16):4023⁃4024.(收稿日期:2018⁃08⁃20)

本文发布于:2023-08-03 13:46: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5633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筛查   新生儿   疾病   病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