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岗厦北站延伸线方案及预留接口研究

阅读: 评论:0

收稿日期:20180209
作者简介:陈立涛(1985 ),男,2010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硕士,工程师㊂
文章编号:16727479(2018)04010904
深圳地铁岗厦北站延伸线方案及预留接口研究
陈立涛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142)
乐山大佛景区Research for Expansion project and Reserved interface conditions
of Gangxia-Bei Station in Shenzhen Metro Line
Chen Litao
  摘 要 结合深圳地铁14号线岗厦北站周边规划㊁客流预测㊁地下建构筑物及关联线路等因素,对
14号线续延及11号线东延方案进行深入研究㊂在保证14号线站后折返㊁故障停车及与11号线过轨运营㊁
停车场共享等功能需求前提下,本着过渡期间减少站改废弃㊁不阻断列车运营㊁不大幅提升工程投资的设计理念,提出岗厦北站预留接口设计方案:(1)在岗厦北站站台西侧150m 折返线处预置平面分线喇叭口过渡结构,同时预置坡度为29‰纵向分线喇叭口过渡结构,以满足延伸线下穿11号右线净距要求,利用混凝土填充层过渡底板与故障停车线2‰的坡度变化;(2)在岗厦北站站台东侧300m 处预置平面分线喇叭口过渡结构,利用各比选方案共线段落作为万能接口,增加11号线东延方案路由弹性㊂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起终点 岗厦北站 线路延伸 预留条件
中图分类号:U21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30/jki.tdkc.201802090001
  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如深圳市线网规划由2015年提出的20条线路调整为目前的
32条线路,北京㊁上海㊁西安㊁成都等地也相继发布新一轮城轨线网规划㊂城市规划的升级和远期人口规模的调整,会对早期预测的客流量及流动形态产生深刻影响[1],如一条线路当前规划的起终点站,在新的线网修编中可能变成中间站或者换乘站㊂因此,在地铁干线起终点设计中需尽量为线路继续延伸预留条件,增强线路远景适应能力及灵活性,尤其对于起终点客流量较大的情况,预留延伸条件是化解远期客流组织风险㊁节约工程投资的有效途径之一㊂在杭州地铁I 号线一期工程16号路站的设计中,因规划不稳定,分别按终点站和中间站研究了相应配线及换乘形式,提出包容性的设计方案,为二期延伸预留了条件,虽然初期投资略有增加,但该方案能较好应对远期多种变化,整体效益
较高[2]㊂结合岗厦北站周边规划㊁地下建构筑物及关联线路等控制因素,依托深圳地铁14号线及
11号线东延项目设计,对岗厦北站两端线路延伸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经济合理的预留接口设置方案[3]㊂
1 项目概况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是‘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2012~2040)“中深圳都市经济圈轨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列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于2017年7月正式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发改基础[2017]617号)㊂该项目主要串联福田中心㊁清水河㊁布吉㊁横岗㊁大运新城㊁坪山新区㊁坑梓㊁沙田等地区并预留远期延伸至惠州的工程条件,能够加强深圳中心区与东部组团及深惠两市间联系,是支撑整个东部发展轴的市域快线,对支持深圳东进战略㊁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网具有重要意义㊂
深圳地铁14号线起自岗厦北站,终于沙田站,全长50.335km,均为地下线,共设站17座,车辆基地按
1段1场布置,总投资393.2亿元;线路最高设计速度为120km /h,一般曲线半径取850m,采用8列A 型车编组,有效站台长度186m,最大坡度为30‰[4-5]㊂
深圳地铁11号线目前已经通车运营,主要串联福田中心㊁南山㊁前海㊁宝安机场㊁福永㊁沙井及松岗
等片区,是连接城市核心区与滨海区的市域快线,同时兼顾机场快线功能㊂线路起自福田站,终于碧头站,全长
51.936km,共设站18座,设松岗车辆段1座,采用A 型车8列编组,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起点福田站预留了延伸条件㊂根据深圳市轨道交通四期建设规划,11号线将向东延伸至上海宾馆或大剧院,远期延至黄贝岭,东延线将在岗厦北站与14号线换乘(如图1)㊂
图1 深圳地铁11㊁14号线平面位置示意[10]
2 岗厦北站线路方案研究
2.1 岗厦北站周边概况
岗厦北站位于深圳福田中心区㊂该区是全市行政文化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商务中心,人口众多㊁客流密集;周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共有7条,其中2号线㊁10号线㊁11号线东延线与14号线在本站换乘;岗厦北站西侧800m处为规划水晶岛工程,位于市民中心前广场,是集公园㊁游憩㊁轨道交通及人行商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下沉式休闲广场;岗厦北站西侧1200m处为福田站,车站全长1023m,最宽处78.86m,平均深度32.2m,共设8线4站台,是汇集了高速铁路㊁地铁及地面公交㊁出租系统等多种交通设施于一体的城市地下综合交通枢纽[6]㊂
2.2 岗厦北站客流预测及延伸必要性分析
根据客流预测成果:14号线与11号线在岗厦北站客流交换量较大,沙田至碧头方向过轨量初㊁近㊁远期高峰断面分别为0.74万人/h,1.06万人/h及1.24万人/h㊂14号线是快速市域干线,需扩大站台规模来满足旅客换乘需要,供电㊁信息等设备系统规模也需扩大,投资将大幅增加,不利项目实施(如图2)㊂岗厦北站旅客乘降以换乘为主,换乘系数达到88.81%,大量客流集中于一个车站换乘会导致旅客通道及站台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客流组织风险增大,
辽宁最穷的十个县易图2 岗厦北站客流断面示意[9]
发生拥挤㊁踩踏等事故,危及乘客安全[7];利用延伸线
路增加福田中心区换乘站点,能够增加旅客换乘选择
的灵活性,进而有效缓解岗厦北站换乘压力㊂
14号线与11号线同为快速干线,具备过轨运营条件,但是岗厦北站为四线换乘站,采用部分列车过轨
运营仅能减少14号线与11号线间换乘量,无法彻底
解决岗厦北站换乘量大的矛盾㊂大客流换乘需要延长
列车在该站停留的时间[8]㊂根据计算:14号线列车在
岗厦北站折返时间为132s,相较于远期要求133s仅
富余1s,储备量严重不足,会影响远期14号线运输能
长风公园门票
力㊂因此,岗厦北站有必要继续延伸,为提升14号线
运输能力提供支撑(如表1)㊂
表1 岗厦北站远期高峰小时客流换乘量(人次/h)[9]
交通方式2号线10号线11号东延线14号线
2号线02648973503
10号线4298081761646
11号东延线1169527505908
14号线14483278123930
综上分析,为满足远期客流换乘需求,减小车站规模及投资,降低客流组织风险,提升运输能力储备,岗
厦北站有必要在设计施工中预留继续延伸条件㊂
2.3 岗厦北站线路方案概况
岗厦北站是14号线起点站,位于深南大道与彩田路交口,2号线㊁10号线㊁11号线东延线在此与14号
线换乘,其中14号线与11号线东延线构成双岛四线
同台同向换乘形式,站台宽16m,14号线位于双岛内
侧,线间距6m;2号线并行于14号线北侧,采用扩大
站厅的换乘形式㊂14号线出站向东下穿皇岗立交㊁福
田河后折向北;11号线东延线自福田站预留节点引
三亚哪里住宿比较便宜又方便出,向东上跨4号线后接入岗厦北站,出站后外包
14号线向东延伸至大剧院;公园南停车场由14号线与11号线共享,出入场线自本站东侧引出㊂
14号线在岗厦北站小里程端设置站后折返线及
故障停车线,预留与11号线设置过轨渡线条件,在需要时满足14号线左线列车过轨运行至11号线左线的需求;大里程端设置1组交叉渡线和两组单渡加交叉
充垫层实现㊂考虑纵向过渡不能影响预留14号线与
11号线过轨道岔的设置,为满足跨越净距要求,11号线进站前坡度需由2‰调整为-29.791‰,此调整不利于制动及节能环保设计(如图4)㊂
,外
,上图5 岗厦北站11号线沿深南大道延伸方案示意
(2)沿福华路延伸方案:线路出岗厦北站后,外包14号线并行向东,出站后绕避皇岗立交桥桩基,先后下穿14号线㊁公园南停车场出入线㊁1号线㊁福田河及福田中学地块后沿福华路向东至大剧院,该方案取消了上海宾馆站(如图6)㊂
(3)方案优缺点分析
方案的优缺点分析如表2㊂
(4)建议
综合11号线东延线方案研究,沿深南大道延伸方案受1号线干扰较大,上海宾馆设站埋深较大,且远
期延伸至大剧院站需在京基地块设站(地块内规划塔楼高约700m),工程难度及协调难度较大;沿福华路延伸方案沿线受控因素相对简单,但需对线网规划进行调整㊂由于远期路由方案的不确定性,建议14号线岗厦北站采用包容性设计,利用两方案出站后约300m 共路由段落作为万能接口,在皇岗立交前结束明挖段,主体结构预留侧向延伸接口㊂该方案能够满足11号线东延线远期多通道延伸需求
图6 岗厦北站11号线沿福华路延伸方案示意
表2 岗厦北站11号线东延线方案优缺点分析[11]方案名称优点缺点
沿深南大道延伸方案(规划方案)(1)最小曲线半径550m,位于站
端,不限速
(2)符合线网规划
(1)受下钻北环电缆隧道㊁1号线净距控制,上海宾馆站埋深较大,轨面距地面约18m,
安全教育平台
工程投资大
(2)上海宾馆站之后东延线路与1号线共通道,受1号线及7号线跨线影响,区间埋深
较大
沿福华路延伸方案对1号线干扰小(1)区间需连续采用两个400m小半径曲线,限速75km/h
(2)需下穿福田中学地块,线路中心线距教学楼5m,对噪声振动较为敏感,需加强减振
降噪措施
(3)需改建北环电缆隧道,下调铺缆高程至-19m
4 结论
依据客流预测成果分析岗厦北站线路续延的必要性,对14号线及11号线续延方案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岗厦北站预留接口设计方案:(1)14号线在岗厦北站西端150m处折返线上设置半径为400m平面分线喇叭口过渡结构,同时设置坡度为29‰纵向分线喇叭口过渡结构,利用填充层调节实现故障停车2‰的坡度要求,线路在保证14号线站后折返㊁故障停车及与
11号线过轨运营等功能需求前提下可续延至国展中心;(2)在岗厦北站东侧300m处设置半径为400m平面分线喇叭口过渡结构,利用比选方案共线段落作为万能接口,可增加11号线东延方案的路由弹性[12]㊂
一周天气预报15天参考文献
[1] 王仲林.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起终点及延伸问题研究[J].交通标准
化,2012(4):117120
[2] 郭俊义.终点站多适应性设计探讨[J].都市快轨交通,2012(4):
5154[3] 黄铂清.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铁路智能选线研究[J].铁道勘
察,2017(3):7680
[4]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GB50157 2013地铁设计规范[S].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5]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
限公司.TB10623 2014城际铁路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6] 覃矞,龙俊仁,宗传苓.深圳市福田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研究[J].
都市快轨交通,2011(5):2126
[7] 史聪灵.地铁换乘车站客流疏运模拟及风险分析(1)-T型车站
[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4):1117
[8] 段力伟,文超,彭其渊.突发大客流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传播
机理[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2(8):7984
[9]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可
行性研究报告[Z].天津: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2017 [10]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初步
设计研究[Z].天津: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2017 [11]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轨道交通14号线工程可行
性研究[Z].天津: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2017 [12]黄桂兴.天津站换乘方案设计思考[J].铁道标准设计,2005(7):
1012

本文发布于:2023-08-05 19:2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5672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号线   北站   岗厦   方案   延伸   线路   设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