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文化交流历久弥新

阅读: 评论:0

中国巴基斯坦文化交流历久弥新文/王丽    泽米尔·阿万 (Zamir Awan)
2019年4月26日,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同中国深化伙伴合作、区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全球公共产品,它极具前瞻性,将造福我们子孙后代,也将塑造21世纪。作为中国唯一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巴基斯坦与中国保持了根深蒂固、牢不可破的友谊,被认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典范。中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深化中国与巴基斯坦传统友谊与务实合作,正如习近平所说:“中方愿同巴方保持高层交往,积极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带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为促进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深入合作提供了崭新机遇,为推进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文化交流和文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客观分析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文化传播和交流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探索两国文化传播与合作路径,对推动中国与巴基斯坦加强全方位文化交流和深入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传播与交流现状
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但对文化传播与合作重视不足。
自从1951年5月21日中国与巴基斯坦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互利合作和睦邻友好关系,目前已经成为全天候、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这也为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和文化合作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并自从建交以来就保持着两国之间长期稳定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如2001年中国与巴基斯坦建交50周年,两国举行了各种各样的主题庆祝活动,中国云南杂技团在伊斯兰堡图书馆大礼堂举行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相比中国与一些国家例如非洲国家,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交流的时间跨度是比较长的,体现了两国文化交流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基础。
民心和民意在推动两国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民间交流虽然起步较晚,但取得逐步进展。2011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和木尔坦进行为期10天的眼睛免费复明手术。此项活动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友好年”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民间交流的进一步提升,表明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深厚的民意基础。2016年5月24日下午,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成功举办了北京论坛首届海外分论坛“北京论坛(2016)·伊斯兰堡”的活动。巴基斯坦方面有许多高级官员参加这次活动。包括巴基斯坦方的总统、高等教育委员会主席、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校长以及对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比较熟悉和颇有研究的多位外方代表也参加了该仪式。中国方面也有多位相关人物出席了该论坛开幕式。比如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中国丝路文化发展联合会会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以及多位北京大学荣誉教授等也参加了论坛开幕式。2016年12月22日,中国国际广播考察巴基斯坦国家广播电台、国家电视台、巴国家通讯社等主流媒体,并举行对巴基斯坦合作传播研讨会,在人员交流、节目制作、合办频率、新媒体合作、影视剧落地等合作传播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但从总体上来看,两国对文化传播和合作方面重视不够,文化合作关系远远滞后于经济、政治、军事等关系。中国与巴基斯坦的政治关系自从建交以后发展快速,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与巴基斯坦高层领导人互访逐渐增多,两国的政治友好关系得以快速平稳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巴基斯坦进一步成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时任总理访问巴基斯坦期间,与巴基斯坦签署《中国与巴基斯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2015年4月,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进一步提升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经济方面,中国与巴基斯坦经贸关系发展紧密,据统计,中国已经成为巴基斯坦国家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进口来源国。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原科技参赞、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教授泽米尔·阿万(Zamir Awan)指出,习近平主席2015年访问巴基斯坦时,签订了51个项目合同,总额460亿美元。民间投资大约是官方资本的10倍,中国大约8万家企业到巴基斯坦进行投资。2017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水利合作备忘录,涉及印度河流域的5个水库项目,项目总金额达500亿
成都熊猫基地门票订票56国际人才交流2019·8
美元。但是,相比于中国与巴基斯坦的经济与政治等合作关系,在文化交流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文化交流项目很少,国家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和双方的文化历史情况了解不够,文化贸易发展滞后,缺乏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虽然巴基斯坦中国文化中心在2017年4月正式启动,但在文化交流合作项目及制度政策方面缺乏具体内容,有待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
两国文化传播与交流形式逐渐丰富,但交流深度和传播力度都有待提升。
以往,中国与巴基斯坦主要围绕文学艺术、教育、体育等方面展开交流和合作。近年来,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交流与合作方式日益丰富,在增强原有领域的深入合作同时,又在旅游、影视、智库、科技等领域都加强了合作与交流。比如,中国与巴基斯坦在2005年在伊斯兰堡合作建立伊斯兰堡孔子学院,这是中国在整个伊斯兰世界第一次建立孔子学院;随后,又于2013年5月在卡拉奇大学设立孔子学院,推动两国在文化艺术和科技经济等领域的深入合作。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中国与巴基斯坦在影视文化的交流快速发展。2017年,巴基斯坦艺术委员会成立电影俱乐部文化机构,面向在巴广大电影爱好者,计划每月放映两部世界各国的优秀影片,开播的首场电影就是中国1999年由潇湘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优秀影片《那山 那人 那狗》,通过影视传播促进两国人民的文化沟通和相互了解。
据中国教育部数据统计,2014年巴基斯坦来华留学人数 13360人,2016年巴基斯坦来华留学人数达18626人,同比增长39%。2015年11月,在昆明举办中国—南亚国家旅游部长圆桌会议中,中国国家旅游局与巴基斯坦旅游发展公司首次进行旅游方面的合作和谈判,这体现了中国与巴基斯坦在旅游合作方面的新探索和新进展。2017年5月,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与在巴基斯坦工科领域具有较强学术能力的巴基斯坦理工大学和巴基斯坦信息技术学院达成合作意向,以促成更多实质性教育合作,为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的人才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总体来看,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交流内容过于宽泛,形式过于单一,在相关领域的合作亟待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在文化旅游方面,目前除了达成合作协议,尚未出台具体的旅游规划和合作项目方案,到目前为止中国与巴基斯坦间的空中航线仅有三条,而且不能每日往返。陆上交通也极为不便,仅有喀喇昆仑公路一条道路,而且由于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这条公路还经常中断,需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和合作;并且当前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有力推动,缺乏对广大民众参与积极性的调动。根据由新华社联合腾讯新闻、巴基斯坦在线杂志《友邻》分别在中国和巴基斯坦开展的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网络调查,问及巴基斯坦的国语是什么?18%的中国网友说是英语,59%的人选了巴基斯坦语,其实正确答案是乌尔都语。同时,巴基斯坦1.9亿人口中每年仅有8万人到访中国,而中国另一个邻国哈萨克斯坦,每年有18万人次到访中国,而哈萨克斯坦的人口仅为巴基斯坦的1/10。并且,巴基斯坦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也知之甚少,特别是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在中国盛行,对年轻人的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并且,中国的年轻人
2018年6月1日,上合艺术节民族舞蹈晚会在京举行,巴基斯坦演员在表演舞蹈《黎明到黄昏》(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57
INTERNATIONAL TALENT
也对巴基斯坦的文化不够了解,产生沟通的困难和认识的分歧。这体现了两国民众相互不够了解,需要进一步加强双方在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调动广大民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两国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性引起各自媒体的关注,但缺乏系统性、深入性的连续报道与传播。
作为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新闻媒体对增强两国文化沟通和理解具有重要作用。2010年7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巴基斯坦国家广播公司正式签署媒体合作协议。自2011年1月17日起,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始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卡拉奇、拉合尔、木尔坦和科哈特5个城市播出其乌尔都语和英语节目。2012年10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巴基斯坦国家广播公司合作的伊斯兰堡FM98中国与巴基斯坦友谊调频台正式开播,正在巴基斯坦访问的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共同出席开播仪式,并为开播纪念牌揭幕。2015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关于建立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纪录频道在巴基斯坦落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巴基斯坦设立“FM98中国与巴基斯坦友谊台”工作室。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节目已通过调频、中波、短波等制式覆盖巴基斯坦全境,作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巴基斯坦首家整频率电台,调频FM98中国与巴基斯坦友谊台目前已在伊斯兰堡、卡拉奇落地,每天共18小时节目,包括6小时乌尔都语和12小时英语节目,调频FM93中国与巴基斯坦友谊台在拉合尔、
白沙瓦、穆尔坦落地,每天共6小时节目,包括2小时乌尔都语和4小时英语节目。这些节目自开播以来深受巴基斯坦听众朋友喜爱,目前已拥有680多个听众俱乐部,为中国与巴基斯坦两国人民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山西旅游
但是当前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交流和传播主要依赖双方官方媒体的报道,与媒体在两国经济、政治、军事关系的报道数量和深度相比,官方媒体在两国文化交流方面的宣传力度还有待提升,还缺乏对两国历史文化情况及文化关系的重要性的全面系统的报道。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巴基斯坦采取了宽松自由的新闻媒体政策,巴基斯坦国内私人和企业家纷纷投入媒体行业当中,巴基斯坦新兴媒体逐渐增多。由于缺乏监管和控制,这些新兴媒体缺乏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细致的调研,在报道时倾向援引西方媒体的观点和内容,经常误读和歪曲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缺乏报道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中国部分大众媒体和新兴媒体也缺乏对巴基斯坦历史文化和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关注和报道,使中国普通民众对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合作了解不够客观深入,并深受美国等西方媒体对巴基斯坦的歪曲报道影响,对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产生误读和误解。根据美国新闻署的统计,美国新闻媒体机构(CNN)在世界137个地区和国家传输过电视节目。美国的文化产品特别是流行文化为实现向海外其他地区和国家输出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大众文化产品的输出除了获得巨大利益,也公开或隐蔽地促进其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影响。因此,在受到西方媒体报道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影响下,中国年轻人和巴基斯坦年轻人都缺乏相互了解的动力和热情,一定程度上阻碍中国与巴基斯坦全天候、全方位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关系的跨越发展。
十堰旅游
推动中国与巴基斯坦国内豪华邮轮旅游线路
全方位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路径
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汇聚社会组织、高校智库、青年学生、文化企业以及广大民众多元合力的文化传播和交流机制。
通过加强双方政府机构及高层互访,提升政府对双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视程度,通过签署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交流合作备忘录及相关政策或文件,为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奠定制度基础和政策保障;通过调动双方大使馆及外交机构的积极性,为推进双方的文化交流创造传播条件。
提高双方社会组织及民间团体参与文化传播与交流活动的积极性,在政府的引导下,围绕文化、教育、旅游、艺术等领域开展相关的文化交流活动或者合作项目,推动两国的社会组织和民间团体、青少年及妇女组织、企业机构、工商联组织之间的密切交往与交流,促进各行各业的民间团体和文化机构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与交流活动,增进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长久友谊。
加强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传播与交流智库建设,培养和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传播经验的跨学科人才,促进双方高校智库和专家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通过深化对双方国家历史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充分调动两国的留学生、青年体以及广大民众的参与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关注度和兴趣点,为促进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文化保障。
创新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传播和交流方式,提升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建立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论坛,充分发挥中国与巴基斯坦大使馆及文化机构力量,通过举办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交流年、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周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播与交流活动,促进双方文化交流和文化部门及活动的合作。
58国际人才交流2019·8
锦绣中华门票59
INTERNATIONAL TALENT 围绕巴基斯坦中国文化中心及孔子学院等合作平台,通过举办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展、摄影展、国画展、文艺演出、欢乐春节、中国与巴基斯坦美食节、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交流研讨会等活动,加强对双方语言和历史文化的学习和培训,助力中国的相关小语种教学和巴基斯坦的汉语教学工作。加强中国与巴基斯坦两国在网络艺术展、影视、电视剧、音乐、动漫游戏等方面
的交流与合作,调动广大青年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引起青年人和广大民众加强文化交流和合作的兴趣和动力,吸引双方国家的青年学子相互学习和沟通,搭建中国与巴基斯坦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交流的平台和桥梁。
加强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旅游传播与合作,加大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旅游宣传力度,充分调动民间组织力量,促使民间资本进入旅游市场,提高双方对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资金支持,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举办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交流节、中国与巴基斯坦美食节、中国与巴基斯坦宗教交流论坛等活动,促进民间团体、文化企业、旅游机构等加强对中国与巴基斯坦旅游市场的开辟和拓展,通过充分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文化遗址、社会状况等,增进两国人民的情感沟通和相互理解。
应加强中国与巴基斯坦媒体全面深入合作,搭建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交流与传播平台。
融合运用中国与巴基斯坦各类媒体,继续加强中国与巴基斯坦官方媒体对文化交流和合作的关注和报道,通过发挥电视台、报纸、文化专栏等栏目影响力,建立长期宣传和传播机制,加强中国与巴基斯坦双方权威政府媒体与地方媒体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电视、广播、平面媒体与新媒体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媒体合作与交流的全方位深入发展。
借助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平台力量,充分发挥中国与巴基斯坦两国新媒体的强大传播功能,在对双方
国家加强市场调研基础上,通过招聘和培训新媒体专业人才,有针对性地生产视频、音频、动漫、H5及各种形式的新媒体传播产品,提升“一带一路”文化传播效力和吸引力,通过“互联网+”方式创新中国与巴基斯坦文化传播与交流方式,为增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因此,在当前建设“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新形势下,加强中国与巴基斯坦全方位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有利于增强中国与巴基斯坦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民心相通,推动两国文明对话与互鉴,全面提升中国与巴基斯坦两国全天候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促进中国与巴基斯坦国家共同发展、推动中国与巴基斯坦交流与友好合作作出重要贡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全球视野下中国道路的内生特性研究”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巴基斯坦国家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李艺雯」
“我与《国际人才交流》三十年”
征文活动通知
《国际人才交流》杂志创刊于1989年,刊号CN11-2642/C,是由国家外国专家局主管、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月刊,是一个服务、宣传在华外国专家和
人才的重要外宣平台。习仲勋同志曾在1989年9月12日为《国际人才交流》杂志创刊题词:“积极开展国际人才交流  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
作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的优秀“双效”期刊、全国期刊全面出版规范检查首批A类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以“访天下英才,汇全球智慧”为宗旨,以服务国家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以及国际人才交流为使命,主要报道外国专家中国故事、国际合作项目、跨文化交流等内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时值《国际人才交流》杂志创刊三十周年之际,特举办“我与《国际人才交流》三十年”征文活动。诚邀杂志读者、作者、外籍人士、在国际人才交流领域有所建树的专家学者投稿。
稿件要求如下:
1.行文以第一人称出现,讲述作者在国际人才交流领域或对《国际人才交流》杂志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2.内容要政治正确、故事真实,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文字生动活泼,富有真情实感。
3.字数:1500—3000字。欢迎使用清晰度较高的相关图片1—3张,并对图片作简要文字说明。
欧洲旅游必去的国家
4.提供作者的电话、邮箱和地址。5.征稿时间从即日起至2019年12月1日。6.文章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寄送样刊。
投稿邮箱:v 望大力支持为盼!《国际人才交流》杂志

本文发布于:2023-08-17 01:33: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5848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