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论坛,人文地理,世界遗产选辑2——三江并流

阅读: 评论:0

三江并流
 Three Parallel Rivers of Yunnan Protected Areas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一位专家,从一张卫星遥感图上惊异地发现:在东经98°~100°30′,北纬25°30′~29°的地区,有三条大江,相依相傍,从青藏高原并行着奔腾而下,谓为奇特!直觉告诉这位经验丰富的遗产专家,这地区肯定有着丰富的自然价值,他旋即将这在世界上独无二的奇观,通报给中国方面。
南通公共资源交易网“三江并流”确凿无疑是地球之奇观!它们在中国青藏高原至云南滇西北的崇山峻岭间纵情奔腾咆哮。象三个血脉相亲的高原兄弟一样,讲着浓浓的方言,唱着高亢的民歌,携手并行,从青藏高原而来的他们,一路坎坷,一路狂奔,勇往直前,分别插进滇西北横断山脉的纵谷之中,在云南大地留下他们的歌声和足迹之后,又分道扬镳,相继去远方。
它们就是:横贯祖国大地、注入东海的长江之上游金沙江、流经东南亚诸国最终注入南海的湄公河之上游澜沧江和流经缅甸最后注入安达曼海的萨尔温江之上游怒江。他们穿越了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在这一宽约150千米的区域里,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为66.3千米,而怒江与澜沧江的最短直线距离仅18.6千米,形成世界上惟一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景观。
“三江并流”地区于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它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交汇处的“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它汇集了高山峡谷、雪峰冰川、高原湿地、森林草甸、淡水湖泊等奇观异景和稀有动物、珍贵植物。面积达340万公顷,是中国最大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中被规划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提名地区面积为170万公顷。
门头沟旅游景点大全排名 自驾 “三江并流”区域,符合世界自然遗产的全部4项条件。它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17个“关键地区”的第一位的独特环境,集中了北半球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寒带的多种气候和生物落,符合世界自然遗产所要求的“生物多样性的真实体现”标准。
雪山峡谷、急涧险滩、湖泊森林、草甸冰川、丹霞泉华,大地的多种奇特景汇集在三江并流地区,对“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和“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观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的自然遗产条件进行了充分的阐释。


在连续11年之后,(1992年我国产生第一批共三项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武陵源)我国申报的“三江并流”项目,于2003年7月2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批准,根据自然遗产遴选标准N(Ⅰ)(Ⅱ)(Ⅲ)(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的第4项世界自然遗产。
黄果树瀑布简介50字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三江并流国家公园在云南省西北部的多山地带,占地170万公顷,是具有七种地理学特征组合的保护区。亚洲三条大江长江、湄公河、萨尔温江的上游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在此并行。它们由北向南,下穿3000米深的峡谷,上接6000米高的雪山。这里是中国生物多样化的中心,也是全球同具多样化生态条件区域中最富饶、温和的地区之一。
Brief description:
Consisting of seven geographical clusters of protected areas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the Three Parallel Rivers National Park,in the mountainous northwest of Yunnan province,the 1.7-million-hectar site features sections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hree of the great rivers of Asia:the Yangtze(Jinsha),Mekong and Salween run roughly parallel,north to south,throug
h steep gorges which,in places,are 3000m deep and are bordered by glaciated peaks more than 6000m high.The site is an epicentre of Chinese biodiversity.It is also one of the richest temperate regions of the world,in terms of biodiversity.

“三江并流”地区包括位于云南省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9个自然保护区和10个风景名胜区。景区跨越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三个地州。这里生活着藏、纳西、傈僳、彝、独龙和怒族等14个少数民族,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存的地区。
“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上蕴藏最丰富的地质地貌博物馆。4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大碰撞,引发了横断山脉的急剧挤压、隆升、切割,高山与大江交错,形成世界上独有的三江并行奔流170千米的自然奇观。
“三江并流”景区内高山雪峰横亘,从760米的怒江干热河谷到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海拔变化呈垂直分布。景区有118座海拔5000米以上、造型迥异的雪山。与雪山相伴的是静立的
原始森林和星罗棋布的数百个冰蚀湖泊。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上覆盖着万年冰川,晶莹剔透的冰川从峰顶一直延伸至海拔2700米的明永村森林地带,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壮观且稀有的低纬度低海拔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千百年来,藏族人民把梅里雪山视为神山,恪守着登山者不得擅入的禁忌。 
丽江老君山分布着中国面积最大、发育最完整的丹霞地貌奇观,它镶嵌在莽莽原始森林的万绿丛中,璀璨夺目。有不少红岩石表面风化形成龟裂状构造,其中一座山坡形如千万只小龟又组成一只大龟,排列自然而有序,仿佛向着太阳升起的东方行进…… 
“三江并流”地区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由于“三江并流”地区未受第四纪冰期大陆冰川的覆盖,加之区域内山脉为南北走向,因此这里成为欧亚大陆生物物种南来北往的主要通道和避难所,是欧亚大陆生物落最富集的地区,拥有北半球绝大多数的生物落类型。这里有高等植物1200余属,6000种以上。它以仅占中国国土0.4%的面积而容纳了中国20%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这里生存着哺乳动物173种,鸟类417种,爬行类59种,两栖类36种,淡水鱼76种,凤蝶类昆虫31种。这在中国乃至北半球和全世界都是惟一的。目前,这里海拔3800多米的区域内栖息着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动物——滇以及羚羊、雪豹、孟加拉虎、黑颈鹤等77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和秃杉、桫椤(suōluó,一种蕨
类植物,木本,茎高而直,叶片大,羽状分裂。茎含淀粉,可供食用。)、红豆杉等34种国家级保护植物。
每当春暖花开,这里绿毯般的草甸上、幽静的林中、湛蓝的湖边,到处是花的海洋,可以观赏到200多种杜鹃花、近百种龙胆、报春及绿绒马先蒿、杓兰、百合等野生花卉。因此,植物学界将“三江并流”地区称为“天然高山花园”。
长期以来,“三江并流”区域一直是科学家、探险家和旅游者向往的地方,他们对此区域显著的科学价值、美学意义和少数民族独特文化给予了高度评价。
自中国政府于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方以来,198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届会议批准中国的故宫等6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起,“三江并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成功,使中国物质类世界遗产项目达到29处(其中文化遗产21项,文化景观遗产1项,自然遗产4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 

选贴的16幅图片和1幅示意图如下: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  图片选自“中国世界遗产网”
A、三江并流核心景区——丽江老君山“九十九龙潭”B、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动物滇金丝
猴  图片选自“中国世界遗产网”
三江并流八大片区示意图  图片选自“中国世界遗产网”
三江并流景区的植被景观  图片选自《人与自然》画册
云雾缭绕的高黎贡山  图片选自《人与自然》画册
高黎贡山千年古道  图片选自《人与自然》画册 宜春旅游景点排名
怒江从高黎贡山东麓流过  图片选自《人与自然》画册
横跨怒江的双虹桥  图片选自《人与自然》画册
奔腾咆哮的怒江  图片选自《云南民族女性文化丛书》
号称世界第二大峡谷的怒江峡谷  图片选自《云南民族女性文化丛书》
怒江大峡谷一瞥  图片选自《云南民族女性文化丛书》
高黎贡山山腰的傈僳族梯田  图片选自《云南民族女性文化丛书》
盛装的傈僳族女性  图片选自《云南民族女性文化丛书》
走出雪山峡谷的怒族姑娘们  图片选自《云南民族女性文化丛书》

中国世界遗产网:


附录:“三江并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大事记
——1998年2月5日,云南省建设厅向省政府递交了《关于滇西北“三江并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的报告》,申报工作正式启动。
——1999年5月12日,云南省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办公室和“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陈锡诚为主任,马苏红、刘文、陈矼为副主任。
——1999年5月15日至6月15日,国内有关生态学、景观学、地质学、动植物学、建筑学专家和人民日报、云南电视台记者对“三江并流”的第一次综合考察和申报资料的调查搜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建设部和学术界的肯定。
—1999年6月17日至19日,“三江并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科学考察汇报研讨会在丽江召开,会议邀请了国家及省内生态学、地质学、景观学、动植物学等方面的著名学者、省直有关部门、“三江并流”区域内的丽江、迪庆、怒江三地州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
——1999年7月2日,省政府批准成立了以牛绍尧副省长为主任委员、三地州和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云南省“三江并流”国家风景名胜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联席会议,负责申报的领导
和组织协调工作。
——1999年10月8日至29日,省内外有关专家及新闻工作者6人组成科考队,对“三江并流”风景区范围内的丽江、维西、香格里拉、德钦、兰坪风景区进行秋季补充考察。
——1999年12月27日,省政府第91号令,发布实施《云南省三江并流国家重点风景区管理规定》。
——2000年1月,50万字的申报文本初稿,经反复修改脱稿。
——2000年3月,25万字的征求意见稿脱稿。
——2000年4月11日,在北京组织了“三江并流”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文本审查论证合,与会领导和专家对申报文本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基本达到了联合国遗产中心和《世界遗产公约》的要求,一致予以通过;建议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可作为正式文本上报。
——2000年8月7日,成立云南省世界遗产管理委员会,管委会下设办公室,挂靠省建设厅。主任委员为副省长牛绍尧、常务副主任为副省长陈勋儒、省建设厅厅长程政宁等有关部门和地州领导为副主任委员、陈锡诚等有关部门和地州领导为委员,管委会办公室主任为省政府副秘书长施天骏,陈锡诚为常务副主任。
—2000年10月18日,陈勋儒副省长主持召开了省世界遗产管理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主要内容是研究“三江并流”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整治和管理项目,提出突出重点,整治项目计划应紧紧围绕“三江并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专家考察路线确定。
——2000年12月21日,省政府向国家建设部、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递交“关于上报‘三江并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文本的请示”,同时“三江并流”中英文申报文本正式上报国家建设部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
——2001年3月14日至25日,建设部、中国联合园教科文组织全委会、云南省人民政府,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联合成功举办了“三江并流”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大型图片展。
——2001年6月12日至27日,组织了来自清华、北大、中科院动物所、中科院植物所、武汉华中农大、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的省内外专家完成对“三江并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线路的专项考察,其内容为:自然资源申报条件、考察线路安排及环境整治工程检查等。
——2001年12月7日。国家建设部将“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2002年申请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函正式送交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
—2001年12月21日,国家教育部、外交部、建设部将“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申请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的函《关于推荐“三江并流”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请示》正式上报国务院。
——2001年12月29日,副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批示同意“三江并流”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作为我国2002年申报自然遗产的意见。
——2002年1月9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张崇礼副秘书长为“三江并流”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正式致函联合国世界遗产中心主任Francesco Bandarin先生,并于1月13日派专人赴法国巴黎,将“三江并流”申报文本送到世界遗产中心。
——2002年1月17日,联合国世界遗产中心致函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将“三江并流”作为中国2002年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唯一的申报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计划于10月份派专家进行实地考察。要求中国云南省做好下一步工作,迎接联合国专家的考察。
——2002年4月1日起,省“三江并流”申报世界遗产管委会办公室再次组织了地质、动物、植物、景观等有关专家,对联合国专家即将进行实地考察的路线作进一步考察,历时25天。
—2002年7月13日至28日,建设部左小平处长率国家专家组对联合国专家即将进行的考察路线进行最终审定考察,最后确定了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专家“实走三江”的考察方案。 
——2002年8月9日。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牛绍尧和副省长陈勋儒主持召开了云南省世界遗产管理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2002年9月2日,云南省政府发出《关于认真做好迎接联合国专家评估考察“三江并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的通知》,敦促做好迎接联合国专家考察的工作。
——2002年10月20日,联合国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两位专家吉姆.桑塞尔和莱斯.莫洛依抵达昆明,从10月9日至20日,分别对迪庆、怒江、丽江“三江并流”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区域进行实地评估考察。
——2002年10月20日,常务副省长牛绍尧在丽江主持会议,专题听取了吉姆.桑塞尔和莱斯.莫洛依两位专家的考察反馈意见。

上海嘉定(青5532后记:该大事记在整理过程中发现错字和语法错误颇多,除时间和人名外我已订正,举例说明,“大事记”中有这样一条,原文如下:“1999年7月2日,省政府批准成立了以
牛绍尧副省长为主任委员、三地州和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云南省“三江并流”国家风景名胜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联席会议,负责申报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批准”某某“会议”,显然是简单的语法不通,却给读者造成误解,不之其所云。究竟是真的开了一个会呢?还是仅仅批准成立了一个班子?还是成立了这个班子后又组织了会议?还是批准成立的这个机构名字就叫做“联席会议”?云里雾里,猜之不透,最后只好删去。“中国世界遗产网”从事该文字工作的人对重要文献的撰写居然如此不严谨,版主的审读也未到位,我深表遗憾!) 海南机票价格查询

本文发布于:2023-08-20 01:27: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5886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三江   世界   世界遗产   专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