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漓江可持续发展

阅读: 评论:0

1.简介
1.1可持续发展定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环境的逐步恶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理论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重视和赞同。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当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出现了难以调合的矛盾,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的背景下提出的理论。何谓可持续发展?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被广泛采纳接受。
1.2漓江简介
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桂林风景秀丽,以漓江风光和喀斯特地貌为代表的山水景观,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之誉,是中国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和经典品牌。“ 优美的桂林山水,是桂林旅游业的形象,它赋予桂林旅游业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漓江每年水上客运量300多万人次,因此,保护桂林漓
江风景名胜区,就是保护桂林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命根子;保护漓江就是保护桂林山水风景资源,使其可持续利用,这是桂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漓江,发源于越城岭的猫儿山、流经兴安、灵川、临桂、阳朔、恭城、荔浦、平乐等县和桂林城区,注入桂江、全长228公里,流域面积达12159公里,属山区雨源性河流。作为桂林的母亲河,它养育了桂林人民,滋润着桂林秀丽的生态环境,是桂林宝贵的自然资源。旅游业是桂林的骨干产业,因此发展生态旅游是桂林经济发展的方向。因此漓江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2.漓江的可持续发展现存如下几个问题进行浅析:
2.1.漓江上游水源林保护区内采挖矿、林农利益与保护的矛盾。
目前影响漓江上游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是森林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关的矿业和农林业矛盾,漓江上游保护区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地方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部分矿点是以前保护区尚未成立就开采的,划定保护区后,由于没有进行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加上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问题上不一致,该问题一直无法有效解决。2007年,国家林业局中南规划调查设计院编制完成的《海洋山护区总体规划(初稿)》也
因为矿产资源问题一直无法进行评审。漓江上游水源林区林农,由于山多田少,自古以来,都是靠山吃山,农民主要靠生产木材和竹材维持生活。但现在为了保护水源林,村民做出很大牺牲,国家补助每亩只有4.75元。生态林补偿标准过低,其林地收益远远低于出租土地或种植商品经济林的价值,农民收入受到很大影响。
2.2上游森林蓄水能力差,湿地面积减少,河流污染存在
一般情况下,人走到阔叶林大面积覆盖的地方,里边空气是潮湿的,但是,在漓江上游很多山上,或者毛竹林里,走进去根本感觉不到潮湿。这就是功能的差异,感到潮湿,说明它下面有水,渗出来就汇成水流,补充河流的水源。漓江上游及流域沿岸森林覆盖面积广,但整体的植物的蓄水能力不强。所以应加强漓江上游的蓄水植物的阔叶林。除水源林蓄水能力差因素外,漓江水量减少的原因还有周边湿地的严重萎缩。如近郊的会仙湿地,从上世纪50年代的20余个、面积达25平方公里的湖塘,萎缩成只有6平方公里的几个湖塘。湿地是处于水陆过度地带的特殊自然综合体,具有调节径流的功能,湿地的减少威胁着漓江生态旅游的发展
漓江污染存在,在桂林市,光引起排污的餐饮业就有3000多家,其中还不包括排污企业。
目前桂林市区有5个污水处理厂,每天实际处理的污水为13.8万吨,仅占排污总量的40%。漓江流域各县、镇都无污水处理厂。各县城、乡镇都不同程度地在沿江两岸过度开发旅游、餐饮业。水库和上游进行网箱养殖,引来水体富营养化。除了水葫芦疯长,福寿螺也从兴安至阳朔沿江疯长。漓江流域面临生态恶化和物种灭绝的巨大风险……
2.3 漓江的水功能过多,负担过重。
水是生命的源泉,漓江的水功能过多,负荷太重:桂林漓江沿岸的生活、工农业发展、航道旅游、景观环境与生态的用水都取之于我们的母亲河漓江而且用水量逐年递增,我们母亲河的水量并为增加,情况不不容乐观。下面就漓江的几个功能进行简述和分析。
2.3.1生活用水
江沿岸生活用水随人口增长剧幅增加。1949年,桂林城区人口9.5万,桂林城区从漓江取水的规模仅为每天2.2万立方米。2006年则变成了62万,市区的取水规模接近每天60万立方米这还不包括上游县城、乡镇的取用水。2010年桂林市区人口将接近100万,临桂政府打造成新桂林城,将导致桂林定居人口数目大增。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大增加。
2.3.2农业用水
江供水的农业种植面积近100万亩。但农业用水利用率却很低“全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值为1.59,在山西吕梁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低值为0.30,在广西的桂林地区。每亩农作物用水量约1200立方米;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平均每亩仅为700立方米左右。
2.3.3工业用水
漓江沿岸工业用水也在逐年增加。2006年,整个桂林市国民生产总值达600多个亿,工农业用水量正在成几何倍数增加。随着桂林市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沿岸县城和乡镇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密集、漓江沿岸的工业用水也会增加。
2.3.4旅游用水
为了保证枯水期漓江旅游航行,漓江需常年保持30立方米/秒的流量。2006年末,桂林的国内外游客量超过1300万人。随着接待游客数量不断增加,更需要漓江常年保持一定水流量,保证漓江旅游业通航。通航旅游与工业生产、农业灌溉以及城乡居民生活争水的矛盾逐年显现。
2.3.5漓江的承受能力
如此多的需求,漓江的水到底有多少呢?漓江到底能承受多少呢?在桂林市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年拥有水资源量达391亿立方米,是国内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但是,漓江发源于越城岭的猫儿山,流域面积达12159公里,属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却属山区雨源性河流,河流径流量过于依赖降水。桂林市年降雨量达到2000毫米,但分布不均,80%的降雨量集中在每年的3到8月份,9月到2月份仅有20%的降雨量。因此,属雨源性山区河流的漓江出现季节性的枯水并不少见。“2010年广西大旱,漓江目前所有的漓江游路线都缩短了一半,漓江平均水深仅有60厘米,而往年水深平均都在1米左右,相当于水量减半。漓江水必须得到规划和控制。漓江水功能须进一步明确。
2.4漓江旅游管理出现的问题
长白山天池旅游漓江管理主体不明,权责不清。漓江流域线长面广,流经兴安、灵川、临桂、阳朔、恭城、荔浦、平乐等县和桂林城区行政区域多,牵涉的行政管理部门多,且市、县、乡(镇)职责和权限不清。造成各自为政,未形成合力,执法成本高,执法效果差。管理职能涉及市(县)交通、海事、渔政、旅游、城管等行政职能部门。
收益分配和补偿机制不健全,漓江游览带来的收入大都归于旅行社游船公司而沿岸的居民没有得到实在的利益原本用于赶圩的圩渡船、打鱼的渔船、竹排(现在很多竹排已安装马达),纷纷改变了原来的性质和用途,变为载客游览漓江的交通工具所以导致漓江竹排泛滥成灾使漓江旅游存在着严重的隐患。
旅游方式单一、内涵不足、层次不深,其资源旅游功能单元之间联动性、互动性缺少;峨眉山旅游攻略自助桂林旅游一直是以山水甲天下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导致漓江的负载过多,但周边如大圩古镇、银子岩等景区相当冷淡,没有与周边的景点融合形成一条龙的景区。游览漓江的方式从旅游业开始至今无改革,以传统游船方式游览经营方式过于单一。山水文化虽美,可人们的旅游经验在提高,对旅游的要求也在提高,单纯的山水文化以不能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旅游体验,旅游层次必须提升。
3.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漓江对于居民来说是一种公共资源,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公地悲剧。为了保持旅游业能够持续而健康的发展,就必须防止“公地悲剧的发生。这这方面政府的监督角和措施是不可缺少的,政府一方面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另一方面可以制定河里的旅游开发
规划、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激励机制等手段。漓江的可持续发展于公民和政府息息相关。需要政府和每个公民的配合。现就笔者就上述问题提出一些粗略建议。
3.1.漓江上游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以教育保护生态资源为中心,加大宣传社会对生态保护的教育和认识力度特别是对与经济利益有重要关系的矿业和竹业的教育和宣传加强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与资源保护性利用为重点以协调保护区内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为目标利用有关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技术,通过投入停止矿业使其产业转向和控制竹业的补偿资金,使矿工和农民逐步转向实施林业生态经济产业,实现环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由自治区人大或者人大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漓江环境保护条例》明确规定漓江上游的矿产的开采条件,及对违规开采的惩罚。
3.2.政府对漓江的上游及两岸林业的保护建设环境已做出一定的措施
规划设计、项目投资和机构设置。“八·五”期间,桂林市完成了《广西桂林漓江两岸绿化工程项目总体规划》和《漓江植树和水土保持可行性研究报告》。 “九·五”期间,编制了《广
西桂林漓江流域绿化工程总体规划》,共投资4500多万元,造林1.28×104 hm峰林峡景区2,封山育林2.5×104 hm2。完成了青狮潭、海洋山两个自然保护区的综合考察和总体规划以及桂林市漓江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桂林市生态环境建设项目退耕还林工程的规划设计。编制了桂林市漓江两岸绿化工程——基干林带补植和彩化实施方案。
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及石漠化生态治理10多年来,桂林市在漓江流域共完成人工造林15.79×104 hm2,完成封山育林12.23×104 hm2,在此基础上,开展石漠化生态治理。关闭了漓江上游公路沿线的全部采石场;在漓江沿线10多座石山开展人工植树活动,共植树6.9万株,石山绿化覆盖率达到76%。近年来,桂林市重点实施了漓江基干林带绿化彩化工程,种植枫香、孪树、黄花黄槐、木芙蓉、紫薇等彩绿化树种20多万株。笔者认为政府已经对漓江上游及两岸的林业采取了强而有力的措施外,绿化面积得到改善,但蓄水能力还是存在不足。应分出一部分的力量研发漓江林业植物的品种,种植有很强蓄水能力及适合桂林环境的生命力强盛的植株,为漓江的蓄水及绿化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3.3漓江水功能分布浅析
3.3.1城市供水
城市规划中的供水能力主要依据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生产规模来计算需求模式。特别是旅游玩机的客流量高峰期用水,况且游客的人均用水比定额要比市民大得多。漓江水功能过多,旅游收入是桂林经济的重要来源。笔者认为,旅客的用水量必须得到保证,农业用水可以发展生态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工业用水可以发展高端技术,信息技术污染少、用水少的行业。为了解决漓江枯水期的问题现已在建成青狮潭水库云南哪些景点值得去思安江水库、川江水库、五里峡水库在漓江枯水期补水。而且政府将投资24.31亿元在漓江上游干流及其支流上修建斧子口、小溶江及川江3座水库,把桂林市的防洪能力从现在的不足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并保障漓江生态环境用水和漓江旅游环境用水的需要。

本文发布于:2023-08-30 03:28: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6038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漓江   发展   旅游   桂林市   用水   生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