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特经济的形成(精选5篇)

阅读: 评论:0

杭州经济的形成(精选5篇)
第一篇:杭州特经济的形成
安徽天堂寨风景区杭州特经济的形成体现在多方面,例如科技、环境、发展、农业、生产情况、经济情况等。以下是各个方面的介绍:
杭州特经济的形成杭州简介
面积、人口据“杭州地名网”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8月24日(注:部分面积数据与《简册》有所不同),杭州市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3068平方千米;总人口660.4万人,其中市辖区409.5万人。辖8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共82个街道、88个镇、30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678个社区、65个居民区、3666个行政村;其中市辖区共有67个街道、29个镇,597个社区、4个居民区、807个行政村。2009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26075件,专利授权量15507件,分别比上年增长40.6%和57.7%。2009年新增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302家,累计达到1236家;累计培育认定研发中心521家,其中省级182家;企业技术中心454家,其中国家级14家,省级132家。年内新增12个中国驰名商标,累计已达78个。
科技
杭州是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电子政务试点城市、数字电视试点城市和国家软件产业化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近年来,杭州致力于打造“滨江天堂硅谷”,以信息和新型医药、环保、新材料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杭州的一大特和优势。通讯、软件、集成电路、数字电视、动漫、网络游戏等六条“产业链”正在做大做强,有12家企业进入全国“百强软件企业”行列,15家企业进入国家重点软件企业行列,14家IT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中国国际动漫节在杭州安家落户,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打造“动漫之都”。杭州还有先进的IP宽带网,2006年底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通数字电视,率先实现“模转数”。环境
若尔盖大草原简介
继续实施“蓝天、碧水、绿和清静”工程,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整体生态环境继续改善。2006年,全市用于环保的资金投入达65亿元,相当于杭州市生产总值的1.9%。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综合排放达标率分别达到94.0%和92.0%。主要水系监测断面水质三类以上比例达50.0%。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99天,优良比例达81.9%。市区全年扩绿地面积468公顷。至年末,市区人均园林绿地面积达45.16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75平方米,分别比上年末增长2.3%、15.3%。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近代杭州
从战争后的百余年间,国力不振,民生凋敝,杭州城市年久失修,工商业也困难重重,西湖的不少景点,大多残破不堪,有的已经废圮。1949年5月3日,杭州市才获得新生。
50年代以后,杭州的区域范围经历了不断变化。先是将原有的八区改名为上城区、中城区、下城区、江干区、西湖区、艮山区、拱墅区、笕桥区;其后,艮山区并入下城区,笕桥区并入半山区,中城区大部分并入上城区,小部分并入下城区;1990年初,半山区又与拱墅区合并,成立新的拱 墅区。属县则有萧山、桐庐、余杭、临安、建德、富阳、淳安七个县(市)。经济江苏天气
4399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地区生产总值
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011.8亿元;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也突破8万元,约合12380美元。全市生产总值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相比上年增长10.1%。
财政收支
2010年,杭州市财政总收入1488.93亿,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85.15亿元,比上年增长17.0%。
人均收入
2010年城镇人均收入达到45025元,农村为23678元,位居全国前列。农业
杭州境内自然条件优越,西部崇山峻岭起伏,中部丘陵河谷相间,东部水网平原广阔,构成了“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形格局。全市耕地面积 18.6 万公顷,其中水田 16.0万公顷,旱地2.51万公顷。
土壤以红壤和水稻土为主,红壤分布于丘陵山区,水稻土分布在东北平原区。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3.8℃,无霜期230一260天,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6%。
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农业发展具有多宜性,杭州盛产各类农产品,是全国著名的农作物高产区,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茶叶之都”、“花果之地”的美称。
当前,杭州农业正按照市委市府“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新一轮发展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从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轨。重点发展茶叶、花卉苗木、水产、节粮型畜禽、蔬菜、竹业六大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水果、干果、蚕桑、中药材、蜂业五大特产业,着力提升粮油、生猪等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新兴产业,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产业化基地初具规模,龙头企业蓬勃发展。
劳动就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3.52万人;安置失业人员再就业15.56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7%和23.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由上年的3.02%下降为2.99%。
人民生活
据抽样调查,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64元,比上年增长11.5%。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8595元,比上年增长11.2%,恩格尔系数(食品占消费支出比重)由上年的38.3%下降至37.5%。
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822元,比上年增长10.6%;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9065元,增长7.3%。恩格尔系数由上年的35.9%下降至33.8%。
发展
综合以上几方面分析,可以得出2005年杭州市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主要优势:
1、经济发展效率高,相关指标位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2、农业基础设施具明显优势;
3、通讯基础设施优势明显;
4、规模以上工业节能降耗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存在的不足:
1、公路基础设施薄弱,公路网密度还处于落后位置。
2、城市化水平偏低。杭州城市化率距领先水平还有一定距离,尤其是非农人口比例还比较低。
3、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杭州第一产业占GDP比重还比较高,二三产业比重相对发展较好城市还有一定差距。
4、工业生产增速放缓,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较低,落后于其他城市。
杭州市除继续保持现有优势外,未来还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
1、加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交通西进”、“东网加密”骨架性工程和干
线畅通工程,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市区、郊区、郊县和农村公路网建设。
2、进一步提升城市化率。深入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加快都市农业建设,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转移,农民就业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坚持城乡和区域统筹,加快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步伐,提高对外来适龄劳动力的吸引力。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与城市服务功能,推进服务业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壮大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发展消费性服务业,提高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加快游憩购物天堂的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新型流通组织,进一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4、促进工业生产发展。进一步加强“工业兴市”发展战略。努力减少和克服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城市荣誉
依靠深厚的文化及历史底蕴,旅游资源;随着浙江经济的不断发展;杭州作为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城市地位也与日攀升。浙江政府提出了要把杭州打造成长三角第二大中心城市的目标口号。
2001年,杭州在公安部评比的“中国最具安全感的城市”中名列第一。
2001年,杭州获得“联合国人居中心”颁发的世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的最高奖项——“联合国人居奖”。
2002年,杭州获得“国际花园城市”的美誉。2003年,杭州在“世界银行”公布中国的120个城市投资环境中排名第一。2004年,杭州加冕由中央电视台评选的“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2004年,杭州在人民日报社评选的“中国十大协调发展城市”荣登榜首。
2004年至2008年,杭州市连续五次在《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中荣登榜首。
2006年,杭州被“世界休闲组织”授予“东方休闲之都”称号。
2006年,杭州被“国家旅游局”与“世界旅游组织”联合授予当年“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称号。
2007年,杭州获“国际旅游联合会”颁给的“国际旅游金星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中国城市。
2008年,杭州在《瞭望东方周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比中名列第一。这是自2004起,连续五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2010年,杭州被评选为“中国十大最奢侈城市”。
清远疫情最新情况
2010年,杭州获得了首批“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称号。
易水湖值得去吗2010年,杭州再次荣获“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2011年,杭州再次蝉联“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之首。
杭州还得过以下荣誉称号: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

本文发布于:2023-08-30 20:38: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6046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城市   杭州   发展   经济   全国   中国   农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