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对外传播的有益探索——以新华社发布的短视频《病毒往事》为例

阅读: 评论:0

《科技传播
85
作者简介:陶思阅,重庆大学新闻学院。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对外传播的有益探索
——以新华社发布的短视频《病毒往事》为例北京爨底下村
陶思阅
摘  要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际舆论也非常活跃,中美之间的话语交锋格外激烈。《病毒往事》这一视频是疫情期间较为典型的对外传播案例。文章简要地梳理中国改革开放后对外传播的历史,关注中国对外传播面临的困境,通过对《病毒往事》这一较为成功的对外传播案例分析,对新时代对外传播做出一点设想。关键词  对外传播;新冠肺炎疫情;新华社;舆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1)281-0085-03
1  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传播的历史
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传播大致经历了3次浪潮。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对外传播事业开始逐渐恢复,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国家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外宣思想路线;在2000年到2017年,中国以“走出去”战略为起点,推动对外传播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央媒积极地进入海外市场;2018年的“三台合一”战略使媒体融合步入了新阶段,西方媒体的绝对优势地位慢慢松动。
经过长期的发展建设,我国对外传播逐渐形成了更为合理的格局,概括起来就是:“媒介组织结构从官方主办到多元协作,媒介传播内容从宏大叙事到多元文化,媒介传播平台也借力海外传播,媒介表现手段从严肃单一宣传到信息可视化。”[1]但是姜飞与张楠认为,国际局势的变革正在拉开序幕,各方面的力量正在重组[2]。
2  中国对外传播面临的困境
2.1  西方对华舆论的不友好态度
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宣称西方自由主义的胜利是“人类思想演进的终点”;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认为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文明冲突”的历史时期,美国必须警惕其他文明的崛起;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员马丁·沃尔夫的“中国谜题论”就是黑格尔的“中国是一切例外之例外”的延续和衍生。西方豪华游轮旅游线路
无法放下对华的戒备,常常把关于中国的正面事件进行负面化处理,在这次新冠疫情中,某些西方媒体将方舱医院解释为“集中营”,将隔离措施曲解为“囚禁”,将病毒冠上“中
国”二字,甚至提出向中国“索赔”,这些都是此
种观念的证明。
基于这样的观念,西方对华的舆论战组织非常严密,注意内外配合。比如美国负责指挥此项任务的机构是全球传播办公室,协助机构主要有美国网络司令部、各国驻外使领馆、国家安全局、中央情报局、各类资金会及各大网络公司等部门和机构[3]。2.2  中国对外传播工作的不足
首先,要讲一个怎样的中国故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国家形象有异质化的表现,文化退让驱使下的萎顿形象、文化信仰激发下的高昂形、文化异化主导下的变异形象”[4]不能很好地有机结合起来。片面性、浅层性、趋同性问题突出,国家形象传播的实效性问题却悬而未决,“媒介中心主
义”的藩篱也未根本打破[5]
其次,中国的对外传播的确面临着不小的阻力。“回顾中国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变革的历史,以往三十多
年着力解决的问题都是‘世界如何看中国’的问题,而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现在最紧迫的任务或许应该转向‘中国如何看世界’的问题。”[6]当下中国主流传播平台的对外文化表达基本上对全球化价值认同采取跟随的姿态,要转变这一姿态需要直面全球政治议题,给出自主方案,并再造话语体系。这也是一个层层深入地解构西方话语霸权的过程,而中国对外传播的能力还处在成长中。
3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外传播案例
案例具体信息:
《病毒往事》是New China TV 于2020年4月
2021·4(下)《科技传播》
86
30日在海外平台上发布的视频(时长1分47秒),截至北京时间5月9日20点30分,在YouTube 上的播放量约195万,评论2.1万,点赞3.8万①。
这则视频用兵马俑人偶代表中国,自由女神像人偶代表美国,完成了一次精彩的对话。视频开始,时间定位在2019年12月,一个戴着口罩的兵马俑人偶出现在画面左侧,向世界预警:“出现了罕见的肺炎病例。”到了1月,兵马俑人偶继续示警,并阐述了中国抗击疫情的一些措施。自由女神像人偶则不断地反驳:“这只是一种流感。隔离令是‘侵犯人权’。”3月,中国的确诊病例数下降,此时,自由女神像人偶开始抹黑中国“数据”“说谎”。4月,状况不佳的自由女神像人偶开始了“胡言乱语”:“病毒一点不危险,但数百万中国人死了,即便病毒不危险,我们是对的……因为世卫组织认同中国,我们要停止提供资金。”兵马俑人偶无奈表示:“你真的有在听自己在说什么吗?”自由女神像人偶说道:“我们一直是正确的,即便我们的说法自相矛盾。”视频在兵马俑人偶的“神吐槽”中结尾:“这就是我最爱你们美国人的地方——你们的一贯性。
图1  新华社视频《病毒往事》Once Upon A Virus
1)时间。视频发布于4月30日,中国网民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整体态度是向好的,并稳定在以积极情绪为主导的态势。陈兴蜀等学者使用爬虫技术对微博热门话题的研究,也证明“中国网民的情绪虽然在前一阶段出现了较大波动,但在三月以后,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整体态度是积极
的。”[7]而美国的疫情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
在这样的时间点上,中外民众对中美疫情的比较情绪已经产生。
2)事实。正如《病毒往事》视频下的一条评论所说,“虽然美媒认为这是政治宣传,但这都是事实。”例如2020年2月10日,特朗普公开表示
新冠病毒会随着炎热的天气消失,2月19日重申
了这个问题。2月26日,特朗普将新冠疫情“诊断”为流感。4月1日,美国副总统彭斯、蓬佩奥等人指责中国刻意隐瞒和疫情的信息②。可以说,动画中乐高小人的每句话都有现实依据。新闻的真实性是最重要的,事实也是最具有说服力的。
3)语言。在弗洛伊德的术语中,“幽默”一词被定义为在有意识的超我的基础上建立的喜剧解释,兵马俑小人在最后说:“what’s I love best about you Americans, your consistency.”这一“吐槽”是可谓是点睛之笔。与此同时,幽默还具有“自我防卫”与“相互团结”的交际效果[8]。让观看视频的网民因为幽默而形成相对统一的观点,让美国媒体针对这则视频的“刻意”无从下手。
4)传播技巧。从中方的角度来看,短视频中运用到了两面提示法。利用自由女神像小人提出于己不利的论据与事实,通过驳斥它的弱点和漏洞,从而证明兵马俑小人的语言可信度强于后者。如果受众对中方说法持抵制态度,这样的策略会提升说服的效果,并且增强了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此外,视频中两个乐高小人的对话速度很快,用时间线的方式简化了很多需要发散思考的地方,将观众带入一个非常直接简单的逻辑线当中,有良好的宣传效果。
4  探索的积极作用与未来设想
4.1  传播思维的转变
1)重要性意识。对外传播能力的强弱和影响力的大小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要素之一。不仅关系到国家形象的构建,而且关系到国家安全,以及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话语权。认为“对外传播没有必要,于国内民生无益”的观点没有认识到对外传播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在文化上获得有利地位,在国际政治中得到话语权,也会反作用于经济,甚至有“出口转内销”的作用,影响国内民众的思想。
山东省内旅游景点推荐
2)超前意识。在持续的舆论交锋中,中国大多处于防御的位置。新冠疫情期间的对外传播不仅仅是将中国的疫情情况与抗疫成果做成一个“总结书”向世界说明,也需要预见到西方为了政治需求而扭曲事实、抹黑中国的行为。虽然《病毒往事》也倾向于“应对型”的对外传播,但是用主动的姿态给接下来针对中国的攻击言论设置了障碍,中国也在积极参与国际议程的设置,改变当前对外传播的状况。
3)竞争意识。站在不同国家的立场上,舆论
《科技传播》
87
没有绝对的对错,但是传播效果上却有高下之分。近年来,在外交部发言人回应西方不当言论的新闻中,越来越多用到“回怼”这个词。新冠疫情期间,中美的舆论较量愈发白热化,2020年5月9日,中国外交部就发表了名为《美国关于新冠
肺炎疫情的涉华谎言与事实真相》上海到普陀山船票预定
的长文,指责“美国的政客和媒体为转移因国内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不力而造成的负面情绪,编造了各种谎言。”可以看到,在对外传播中,中方的态度是理性中带着强硬的,有越来越清晰的竞争意识。4.2  传播者的多样化
索格菲和郭飞认为在传播主体上,应注意建构多元化的传播队伍,特别强调了重视孔子学院文化
传播的作用[9]
。在认识到现阶段孔子学院在对外传播中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应该将传播的主体和平台多元化,因为孔子学院作为中国对外传播和形象展示的重要载体,也有一些局限:西方大众传媒及意见领袖对孔子学院的关注度不高;对孔子学院的评价以负面的言论居多;孔子学院在西方社会公众中的积极作用难以巩固等[10]。
“没有哪种媒介比人更能打动其他人。”拉扎斯菲尔德在上个世纪就已发现人际传播的独特魅力所在。《病毒往事》用西方更习惯的方式讲中国故事,报道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贡献,在油管、推特等海外平台上发布,网民会对其进行转发与评论,这就将官方的宣传与人际传播相结合了起来,而网民正是“容易被影响的人”。他们容易被煽动,是
舆论场上的“新意见阶层”[11]。除此之外,
民间背景观察中国、报道中国,也是一个良好的策略,例
如自媒体人郭杰瑞④
从1月31日开始发布有关中美新冠疫情的视频。4.3  传播内容花溪天气
1)回应国际社会误解和偏见的需要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出场”就在国际社会中处于“被关注”和“被讨论”状态[12]。上文说到传播的主题可以由更多的民间背景组成,那么对外传播的内容和主体贴合,便可以更多地关注国际性新闻,哪怕是没有直接涉及中国的。以新闻评论为载体,可以更好地表达中国观点与中国文化的特质。
2)在传播内容中,如果明确了国家形象的对
外表述,更能实现有效传播[13],
但是这种“明确”不是形式上的明确,因为西方对中国的宣传是很敏感的,例如《流浪地球》在国外上映时甚至有观众将“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的笑点理解为“1984”似的政治宣传。《病毒往事》用“兵马俑”来明确中国的形象,在语气中也显现出自信的特点。
5  总结
《病毒往事》这一视频是我国对外传播良性发
展的一个缩影,经过这次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国各领域在总结中成长,对外传播工作也会更好地把握理解全球舆论,更加契合中国新时代的需求。
注释
①数据来自YouTube。②来自《中国日报》。③来自中国外交部。
④美国网络视频博主,他的视频以介绍美国文化、对比中美差
异为主。B站粉丝约500万。参考文献
[1]姜飞,张楠.中国对外传播的三次浪潮(1978—2019)[J].全球
传媒学刊,2019,6(2):39-58.
[2]朱鸿军,蒲晓,彭姝洁.中国对外传播40年回顾[J].对外传
播,2018(12):8-10,1.
[3]姜飞,张楠.中国对外传播的三次浪潮(1978—2019)[J].全
球传媒学刊,2019,6(2):39-58.
[4]姜运仓.新形势下西方对华舆论战的特点及应对[J].郑州航
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7(1):8-14.
[5]吴秀明,方爱武.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形象”的塑造与
传播[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0(6):5-16.
[6]张昆,王创业.疏通渠道实现中国国家形象的对外立体传播
[J].新闻大学,2017(3):122-130,152.
[7]王维佳.中国对外传播话语体系面临的时势与挑战[J].国家
行政学院学报,2017(3):10-14,128.
[8]陈兴蜀,常天祐,王海舟,等.基于微博数据的“新冠肺
炎疫情”舆情演化时空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7(2):409-416.
[9]刘波.幽默言语行为: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的语用研究
[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16(4):22-26,31.[10]索格飞,郭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对外传播的变迁与发展
[J].对外传播,2019(6):14-16.
[11]李开盛,戴长征.孔子学院在美国的舆论环境评估[J].世界
经济与政治,2011(7):76-93,157-158.
[12]史安斌,张耀钟.2018年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创新前瞻[J].
对外传播,2018(1):7-10.
半山温泉度假酒店[13]赵丽涛.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J].
中国特社会主义研究,2014(3):75-79.
[14]孟新芝,郭子萁.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
究——基于2012—2014年《中国国家形象调查报告》的分析[J].江淮论坛,2016(6):99-104.

本文发布于:2023-09-01 06:13: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6062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传播   中国   疫情   视频   美国   国家   形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