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学

阅读: 评论:0

1.健康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对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所发挥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是心理                学与预防医学相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前沿学科。
2.健康心理学的研究任务:a.寻病因和诊断与健康、疾病以及相关功能失调的联系产生兴趣;b.强调健康的促进和维护、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关注的持续性及医保费用等问题,并在分析和促进健康服务体系和健康政策。
3.人类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经历了哪些阶段,分别是?
  A.“人类早期”: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B.公元前三千年前后: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文艺复兴后:生物医学模式          D.二战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4.新模式对疾病与健康的观点:人的健康或疾病是心理因素、生物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5.健康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978年美    国APA正式将健康心理学看作是一个分支,看作是健康心理学产生的标志。背景:a.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人们价值观改变,对健康越来
越关注;b面对经济不景气带来的收入问题是人们围绕有关医疗政策问题越发重视;c社会意识运动中患者组我决定论的推出促进健康领域发展,对健康心理学的产生有较大的影响
6.健康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遗传与环境相结合、环境和人和谐一致、适应于保护改造相结合、个体与体相结合、心神统一、保护性和预防性相结合
  方法:观察法、流行病学法、调查法、实验法
7.健康:是一种心理、躯体、社会康宁,道德的完满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缺乏。
8.健康行为:积极的健康行为是有利于良好的健康状态有关的行为,是人们从事的任何保持和促进健康的活动,不管他们感觉到的健康状况怎样和这种行为是否达到目标;消极的健康行为:是不利于健康状态产生的行为指那些有害于健康或容易导致疾病的行为。
9.危害健康的行为有哪些?
A.日常行为:吸烟、酗酒等                B.致病性行为:
C.不良生活习惯:饮食过度、食盐高摄入量、高脂、高糖
D.不良疾病行为:过度求医、瞒病
10.疾病:身心在一定内外因作用下出现的一定部位功能代谢或形态结构改变。
11.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健康与疾病之间没有严格的分界线,不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而是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统一体。
12.亚健康:机体无明显疾病却出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机体尚无器质性病变而仅有某些功能性改变的一种“灰状态“或”病前状态“。
13.减少亚健康的方式:a.克服不良生活习惯b.合理饮食c.充足睡眠d.加强身心健康及其修养e.及时消除疲劳,努力提高身体素质f.正确评估自己,调整心态g.合理服用保健品h.中医药、针灸处理i.疗养
14.心理应激:个体在事件或刺激下觉察自身的平衡状态和负荷能力受到威胁时,出现的心
理和生理的应对过程,其结果是适应或不适应。
15.心理应激的中间变量:a.认知评价:个体根据自身情况对应激原的性质和意义作出评估,被认为是应激作用过程的关键中介因素、b.应对方式:人们应付心理压力或挫折有意识做出的认知性和行为性努力、c.社会支持:个体通过社会联系所能获得的他人精神、物质上的支持与帮助从而有效地缓解和降低应激的强度、d.个体特点:通过各种心理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影响应激的心身反应的性质和程度,并与个体疾病与健康相联系。
16.认知评价在心理应激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a.应激时认知能力下降出现意识狭窄  b.认知反应,如灾难化是一种常见认知性应激反应,表现为过度强调负性时间的潜在后果c.应急情景损害:人们思维过程导致对后果的预期不良和消极自我评价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过分激动,记忆思维想象力降低,妨碍个体正确评价现实情境。
17.分析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发病过程?
18.什么是应对?常用的方式是什么?如何应对心理应激?
应对:指人们处理应急情景的方式
  常用方式:a通过调整生活躲避应激原  b.调整要求水平  c.改变引起应激的行为方式  d.扩展应对资源
  应对心理应激:a.学会松弛(放松疗法)  b.时间管理与个人计划  c.建立良好生活习惯  d.运动营养、锻炼
19.什么是人格?人格能导致或预防疾病吗?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指除能力外的个性心理特征,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是在情绪、动机、态度、兴趣等方面的整合,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稳定的心身组织。
人格与健康互相影响、相辅相成,不良人格可诱发多种疾病。
20.人格与健康理论模型:a.心身模型:某种人格可能导致某种疾病的出现(A型人格与冠心病)  b.身心模型:某种人格可能是某种疾病引起的(癌症与抑郁症) c.知觉过滤膜性:
人格可能是一种知觉过滤器,是对疾病结构的一种独特反应。  D.交互作用模型:人格可能是一个“显示器”但它也可以通过一些微妙的反馈来影响疾病有关的生理特性。
21.精神分析论范式如何认识健康?
  A.焦虑影响个体认知阻碍学习并导致刻板行为;影响个体自我概念进而影响个体适应行为;焦虑同时往往伴有某些生理反应;过度焦虑会对个体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B.心理防御机制适当应用会减少心身疾病利于健康
22.特质论范式:a.不同特质心理类型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b.乐观主义者比悲观主义者更健康、更少体现焦虑  学习论范式:a.自我效能感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抵抗疾病,恢复健康  b.习得性无助感会使人产生抑郁 现象学范式:a.自我概念影响个体认知进而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和健康行为  b.“自我实现”是健康者的共同特征,心理健康的人更少体验到焦虑,能接受自己的弱点并改正压抑较少表达较多具有创造力  c.不同归因会引起不同心理变化进而影响以后的行为。
23A型模式的特征是什么?与冠心病有什么样的关系?
1.时间紧迫感,感到时间不够
2.长期亢奋状态,处于紧张状态
3.多面出击,总想同时做几件事情
4.不断证明自己,没有人类的道德原则
A型行为可预测冠心病的发生(机制:敌意,愤怒----血压升高,冠脉痉挛----血粘度上升)
24.C型行为模式的特征是什么?与癌症有什么关系?
倾向于克制感压抑自己的情绪,对挫折愤怒采取忍受且做出避让、退缩,缺乏自信,情绪低落、悲观,怕被拒绝,怕失去控制,与癌症的形成有关,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成为诱发癌症的危险因素
25.如何培养自己的健康人格?
1)全面科学的了解自己的人格(2)扬长避短,适应环境(3重庆湖广会馆)刻苦学习,勇于实践
4)树立榜样,培养良好习惯(5)学会调节情绪,放松训练(6)宣泄和倾诉
26.森波拉温泉度假村人类饮食行为有哪些特征?
1)社会传统文化对人类饮食行为的影响
2)社会审美观念对人类饮食行为的影响
3)人类饮食行为受个体心理活动的影响
27.如何科学、合理的饮食?
1)三餐合理搭配(2)少时多餐(3)进食缓宜节制
28.潜意识理论和条件反射理论关于饮食障碍的形成机制都有哪些假说?
1)力比多的承认或否认(2)怀孕的幻想与阴茎羡慕(3)分离——个体化问题与恋母情结
宏村天气预报15天景区天气
29.厌食症和贪食症的诊断依据:
厌食症:1.保持在至少低于期望值15%以上的水平;2.体重是自己造成的,涉及下列手段:自我引吐,自我导泻,运动过度,服用食物抑制剂或利尿剂;3.有特异的精神病理形式的体像扭曲,病人强加给自己一个较低的体重程度;4.内分泌障碍:如在妇女表现为闭经,在男性表现为性欲减退或者阳痿。5.如果在青春期前发病,青春期发育会放慢甚至停滞。
贪食症:1.反复发作性贪食,每次发作具备下述两个特征:a.在一个独立事件(任何两个小时内)吃掉大量食物,且无疑多于大多数人在类似时间和类似环境的进食量。B.发作期缺乏对进食的控制,如无法让其停止或者控制进食的量和质。2.反复采取不适当的抵消行为以防止体重增加,如自我引吐等;3.发作性进食和不适当的抵消行为平均每周两次,持续三个月。4.自我评价过度受到体型和体重影响。5.神经性厌食症发作期间,不排除神经性贪食症发作。
30.厌食和探视如何预防和矫正
厌食症:首先纠正营养不良,增加体重,同时开展心理及辅助的药物。心理通常采用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和家庭。认知疗法主要目的是改变不了认知,消除过分
怕胖观念。行为疗法常采用系统脱敏疗法,标记奖励等方法,家庭主要是调整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改变不良的家庭动力模式。
贪食症:纠正营养状况,控制暴食行为,打破恶性循环,建立正常进食行为,心理采用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等。药物:各类抗抑郁药物。
31.对于喜食用“高脂”、“高糖”且长期暴饮暴食的人,如何进行健康行为干预长沙市周边一日游最佳地方?
32.正常的睡眠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各有何生理特点及意义
构成: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正相睡眠,慢波睡眠,同步睡眠,安静睡眠,NREM睡眠);快碎眼动睡眠(REM)(异象睡眠,快波睡眠,去同步化睡眠,活跃睡眠,REM睡眠,雷姆期现象)
特点:NREM睡眠生理特点:整个慢波睡眠中,以副交感活动占优势,可引起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胃肠活动增加,全身肌肉松弛,耽误张力和活动,对恢复精神和体力具有重要价值。REM睡眠生理特点:各种感觉和躯体运动功能进一步减退,肌肉更加松弛,肌腱反射也随之消失,血压升高,呼吸较NREM快且不规则,体温,心率加快,人们进入做梦的
时期。这个阶段,体内各种代谢共更能明显增加以保证脑组织蛋白的合成和消耗的补充,是神经系统功能正常发育,也为人们第二天的活动积蓄力量。
从第二个睡眠周期开始,δ睡眠逐渐缩短,REM逐渐延长,REM周次出现只有5min,而最后一次可达60min,且生理表现和心理表现也越来越强烈,相反,NREM睡眠的S3,S爬珠穆朗玛峰需要多少钱4期大多在夜间的头1/3占优势,后半夜已很少在这两期睡眠,渐至S4消失,青壮年正常睡眠S1占5%—10%,S2占50%,S3站7%,S4占15%,REM期为20%-25%,年龄越大,REM期和S3,S4逐渐减少,60岁以后基本无S4
33.何为睡眠剥夺?其危害有哪些?如何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睡眠剥夺:是指人因环境或自身的原因丧尸正常的睡眠质和量的状态。危害:即使睡眠剥夺导致明显的精神病,任其睡一大觉,醒来便能恢复正常,通常不会产生不可逆的结果。培养:早睡早起:睡眠时间从晚上10点至次日的凌晨5点左右,中午适当午睡。。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特点,出合适自己的睡眠节律,并且加以遵守,一定不要打破这个规律。

本文发布于:2023-09-03 19:40: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6090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行为   睡眠   个体   疾病   影响   心理   人们   应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