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阅读: 评论:0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利川市蔬菜产业已成为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2008年,蔬菜种植面积2.93万hm 2,总产量88.4万t ,2009年1月获得湖北省政府“蔬菜大县”荣誉称号[1]。为了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强化蔬菜大市(县)建设,推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州委、州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开展高山蔬菜产业发展之路。
1利川市高山蔬菜产业现状1.1面积与分布
调查统计,2008年全市海拔800m 以上的高山蔬菜面积2.6万hm 2,占蔬菜总种植面积的90%,基地面积2万hm 2,占高山蔬菜面积的75.8%,蔬菜面积分别较2007年和2006年增加15.7%和8.6%。高山蔬菜板块基地主要分布于齐跃山片区,涉及汪营镇、谋道镇、建南镇、南坪乡,面积1.57万
hm 2
,寒池片区含柏杨的寒池、见天、大水龙等村,面积0.20
万hm 2,石板岭片区,含石板岭、大洞、洋河、金子山村等,面积0.27万hm 2,武陵山片区,涉及凉务乡的武陵、三角庄、铁炉、车罗、小青垭、塘坊、盘龙、李子、花梨等35个村和元堡乡的红椿、麻山、槽东等32个村,面积0.20万hm 2,佛宝山片区,特水生蔬菜———利川莼菜,面积0.13万hm 2,文斗
山片区,含文斗和忠路镇的41个村,面积0.27万hm 2
2009年,全市计划种植蔬菜3.33万hm 2,其中基地面积
2.67万hm 2,魔芋0.27万hm 2,山药0.07万hm 2,莼菜0.13万hm 2,反季节蔬菜1.67万hm 2。1.2品种与布局
利川市的高山蔬菜以大宗蔬菜为主,约占80%,其中萝卜占45%,甘蓝占25%,白菜占15%,精细菜约占高山蔬菜的20%,主要品种是瓜果、豆、莴笋、葱、蒜、香菜及食用菌、胡萝卜等。
反季节蔬菜分布于海拔1200m 以上的高山,品种以韩国玉春萝卜、京丰系甘蓝、山东系列白菜为主及五寸人参胡萝卜,韩国白玉春萝卜和京丰系列甘蓝主要种植在齐跃山片区和武陵山区片区,山东系列白菜和五寸人参胡萝卜主要种植在石板岭片区,寒池片区是韩国白玉春萝卜、京丰系列甘蓝和山东系列白菜的混合种植带,反季节蔬菜98%以上是商品菜[2]
精细菜主要分布于800~1200m 的二高山,瓜果、豆、莴笋、葱了、蒜、香菜和胡萝卜在全市广泛分布,而食用菌主要分布于元堡乡元堡村一带和都亭办事处的城郊。
特蔬菜“利川莼菜”、“利川山药”是利川市的特蔬菜,“利川莼菜”公布于佛宝山山脉,含佛宝山综合生态开发区,忠路镇、汪营镇、凉务乡;“利川山药”公布于团堡镇、凉务乡、南坪乡、柏杨镇。1.3市场与销售
利川市的商品菜,主要销往武汉、长沙、重庆、广州、上海、成都、南昌等大中城市和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2008年销售额71200万元,其中企业销售14150万元,2009年计划销售额96000万元,其中企业销售21500万元。1.4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
全市有利川市金山农业有限公司等12家蔬菜龙头企业,其中州级龙头企业3家,即利川市楚硒源科技开发公司、利川奥龙医药生化有限公司、湖北天佛食品有限公司,拟申报待批的州级龙头企业有利川市天下凤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川市精诚魔芋有限责任公司、利川市文成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利川市柏杨沈记好吃婆食品厂、利川市绿野农产品商贸有限公司。蔬菜龙头企业资产总额6790万元。截至2008年底,共有专业合作社8家,总注册资金635.1万元,资产总额85万元,连接农户3068户。2利川市蔬菜产业的发展优势2.1土地与区位优势
利川市是“八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也是恩施州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国土总面积4612km 2,耕地5.89万hm 2,其中旱地3.71万hm 2,海拔800m 以上的耕地约占90%,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保水防旱能力强,适合蔬菜的生长。而周边大中城市海拔500m 以上,是典型的高山农业种植区,高山蔬菜的销售旺季正好填补了相邻大中城市的空白,有广阔的市场。
2.2资源与环境优势西安到壶口瀑布怎么去
巴中人才网最新招聘
利川山清水秀,沟壑纵横,森林覆盖率高,无工业“三废”污染,生态条件好。“利川莼菜”、“团堡山药”闻名全国,薇菜、竹皮等山野菜远销日本、韩国,高山反季节蔬菜因其昼夜温差大而品质优异,畅销各大中城市,蔬菜产品独具特。2.3基地板块优势
高山蔬菜以齐跃山、寒池山、麻山、石板岭、武陵山五大山脉为主,总面积2.00万hm 2,且分布相对集中连片,莼菜基地以福宝山为起源地和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于汪营镇、忠路镇、凉务乡,总面积0.13万hm 2,“团堡山药”以团堡镇为主体,辐射到凉务乡、柏杨镇、汪营镇、元堡乡,总面积逾0.07万hm 2,山野菜因利川市是“八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以竹
摘要通过对利川市高山蔬菜产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拟定利川市蔬菜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即走生态、安全、优质、高效之路,实现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市场国际化、布局区域化,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管理,从而壮大利川市蔬菜产业。
关键词蔬菜产业;现状;对策;湖北利川中图分类号F326.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1)17-0377-02
九寨沟游玩路线
利川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黄敏
成都科技馆游玩攻略(湖北省利川市种子技术推广站,湖北利川445400)
收稿日期2011-07-14
农村经济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17期377
. All Rights Reserved.
农村经济学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17期
皮、薇菜等广泛分布于大山深处,可采摘加工量大。
2.4企业与营销优势
至2008年9月,全市有各种蔬菜营销公司68家,营销经纪人上千人,在蔬菜产销高峰期每天销售鲜品1000t以上。现有蔬菜加工企业12家,其中天佛、奥龙、楚硒源3家是农产品加工州级龙头,天下凤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规模超过5000万元,年深加工蔬菜鲜品可达1000t 以上,全市现建有预冷
保鲜库10余座,日处理能力近万吨。
2.5菜农有壮大产业的愿望
粮食作物良种普及和先进实用大面积推广,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解决了农民温饱的问题后,高山蔬菜随之出现并逐渐成为高山人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反季节蔬菜取代了大片的地膜玉米。由此可见,蔬菜产业是在政府的引导之下,随着市场需要而逐渐壮大的产业,把蔬菜产业做大做强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
3制约利川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因素
3.1体制制约
从经营体制上看,利川市的蔬菜销售虽有公司,也有经纪人,还有中介服务机构(专业合作社),但很不完善和健全,其销售的主渠道仍然以个体经营为主,在管理体制上,生产、加工、销售基本处于分离状态,贸、工、农脱节严重。3.2市场制约
大宗产品国内市场相对处于饱和状态,数量充裕,供大于求。而国际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逐渐升高,现行产品绝大多数不符合质量要求,因而虽有市场,但销售的产品量少。
3.3科技制约
由于科技投入不足,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新技术、新成果入户率低,因而技术落后,管理粗放。
3.4产品质量制约
因菜农缺乏合理布局,盲目发展,多年重茬,病虫害逐年加重,农民为了获得较高效益,偏施氮肥、乱施肥料、滥用农药,导致农药残留逐年加重,重金属超标,产品质量下降,有的农民为追求效益,只要价格好,在农药安全期未到就提前采摘,出现农药超标现象。
4壮大利川市蔬菜产业的对策
利川市的蔬菜产业要突出特,走生态、安全、优质、高效之路,实现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市场国际化、布局区域化,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管理”,才能达到产业壮大、农民受益的目的。
4.1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湖南凤凰古城天气预报15天
4.1.1发挥区位优势。利用利川市市场与周边大中城市海拔相差较大,调整蔬菜播种期,使成熟采摘期正好处在大中城市淡季,以达到俏销价好的目的。
4.1.2发挥高山耕地面积宽的优势。实行轮作换茬栽培,减轻病虫灾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
4.1.3发挥特蔬菜优势。搞好“利川莼菜”、“团堡山药”的精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争取更多的出口创汇。
4.1.4发挥山地面积大,山野菜品种多、分布广、数量大的优势。组建加工企业,改销售初级产品为精深加工,增加农民的收入。4.2搞好板块建设,形成产业格局
根据湖北省蔬菜产业规划建设要求及利川市优势资源分布情况,按照“科学规划、区域布局、适度集中、专业生产”的要求,充分利用利川市高山蔬菜已纳入省级板块基地建设项目的机遇,在巩固稳定现有高山蔬菜面积的基础上,调优种植结构,扩大利中盆地中高档精细菜,如辣椒、番茄、黄瓜等品种的种植规模,加大“利川莼菜”、“团堡山药”等特板块基地建设力度,加快蔬菜基地的水、渠、路的综合治理,建成旱涝保收的标准化蔬菜基地,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种植水平和土地产出[3]。
4.3因地制宜,优化种植模式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在品种选择上依据环境条件、生产条件和市场条件,选用生长快、品质优、抗性好、耐储运、需求旺、产量高、效益好的新品种;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优势良种;打好时间差、地区差、品种差,抓市场空档,把播种期拉开,把上市期排开,做到天天种,天天卖、周年上市,均稀供应。
4.4把握市场动态,开拓外销渠道
牢固树立以销促产、以销增效、以销增收的经营理念,加强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出口菜工程”。充分发挥利川市蔬菜办的技术优势和组织、协调作用,以利川市蔬菜协会等蔬菜中介及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在政府的有序引导下,逐步达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紧相连的市场格局[4]。
北京富国海底世界门票价格
4.5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创立
加大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引进、提升和扶持力度,培植一批重点蔬菜龙头企业和特蔬菜品牌。抓好无公害基地、无公害食品、绿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打造利川高山蔬菜知名品牌,依靠企业带动提高高山蔬菜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增强利川市蔬菜的市场竞争力。
4.6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产业抗御风险能力
一是加大基地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保障水、电、路通讯畅通,修建排灌设施,确保旱涝保收;二是加大蔬菜标准化生产经费的投入,确保操作堆积指导到位,田间生产记录到位,产品销售档案登记到位,产品质量检测到位。
4.7利用与保护并重,注重生态平衡
反季节蔬菜是利用海拔1200m以上山区冷凉的气候条件进行的露地反季节生产,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反季节蔬菜产品优质的前提。优质的产品质量需要优良的土地、冷凉的气候、洁净的空气和水源。因此,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营造“绿环境”,发展“绿产业”,做到开发与保护并举,利用与培肥并重。
5参考文献
[1]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高山蔬菜现场会暨湖北恩施高山蔬菜
产销对接会在湖北利川召开[J].长江蔬菜,2009(9):49. [2]胡盛斌,华林.长阳县高山蔬菜开发调查[J].长江蔬菜,1990(2):42-43.
[3]李贞霞,林紫玉,焦涛.河南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安
徽农业科学,2006,34(11):2563-2564.
[4]扈立家,陈爽.葫芦岛市蔬菜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9):2774-2775.
378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发布于:2023-09-05 10:16: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6117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蔬菜   利川市   产业   高山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