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作品写作方法点评(之七)山西日报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通讯:《别了,白家庄矿》

阅读: 评论:0

获奖作品写作⽅法点评(之七)⼭西⽇报获中国新闻奖⼀等奖通讯:《别了,
⽩家庄矿》
编者按
近⽇,获奖作品写作⽅法点评系列推出后,受到⼴泛关注与欢迎。《新闻与写作》杂志编辑部收到很多读者的来电和留⾔,应⼴⼤读者的要求,今⽇继续推出“获奖作品写作⽅法点评(之七)”,点评⼈仍为南⽅传媒书院创始⼈陈安庆⽼师。连江旅游必去景点
今天点评的是⼀篇获奖通讯《别了,⽩家庄矿》,这篇新闻作品由⼭西⽇报记者张临⼭、冷雪采写,由时任⼭西⽇报总编辑丁伟跃亲⾃编辑,发表于2016年12⽉28⽇3版,作品摘得第⼆⼗七届中国新闻奖⽂字通讯⼀等奖。
始建于1934年8⽉的⽩家庄矿,新中国成⽴以来,⽩家庄矿为全国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于2016年10⽉在全国煤炭去产能的⼤潮中⾸批谢幕,退出产能100万吨。这是供给侧改⾰中,⼭西煤改、去产能中的历史⼀瞥。
这篇新闻作品的主题⽴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下,⼭西煤炭“去产能”的真实情况。煤炭⾏业去产能,不仅牵涉企业的核⼼利益与长远发展,也关乎千万职⼯以及他们家庭的⽣计和命运,作品以细腻的
笔触,描绘⽩家庄矿两对⽗⼦职⼯在安置分流后的创业、⼯作和⽣活。
关闭煤炭是⼀个痛苦的过程,“⼈往哪⾥去”是其中的核⼼问题。⼭西记者张临⼭、冷雪通过⼩切⼝反映⼤事件,⼩⼈物诠释⼤情感,以“煤矿的告别”和“⼈的告别”为新闻的主副线,以“矿的新⽣”和“⼈的新⽣”为内核,将中国“去产能”的重⼤意义,灌注于两对⽗⼦的故事中,饱含希望,寓意深远,反映现实,打动万千读者。
这篇新闻消息全⽂2198多字,让我们⼀起来学习这篇经典新闻通讯,希望对⼤家学习新闻采写能有所启发。
原稿
别了,⽩家庄矿
——两对⽗⼦矿⼯的煤炭情
(记者张临⼭、冷雪《⼭西⽇报》2016年12⽉28⽇3版)
(原稿全⽂的链接)
逐字精评
(⼭西太原⽩家庄矿)
(在⼭西焦煤集团官地矿,升井的掘进四队矿⼯在井⼝前合影(3⽉7⽇摄)。2016年10⽉,⽩家庄矿正式关闭退出。早在2016年3⽉,⽩家庄矿150多名矿⼯转岗来到了官地矿⼯作。新华社记者詹彦摄)
别了,⽩家庄矿
——两对⽗⼦矿⼯的煤炭情
(主标题仿⽤了⼀个近代新闻史上的著名标题《别了,司徒雷登》,夺⼈眼⽬,也容易引导读者产⽣⼀种历史既视感,强调对过去的告别。)
12⽉21⽇凌晨4时,太原⽩家庄矿的祁彬茂从睡梦中醒来。他已不⽤早早起⾝赶往煤矿,但多年养成的习惯他⼀时还改不了。(看似安静的闲笔其实不闲,不再忙碌,不需要凌晨赶路,不需要像以往⼀样,为什么?这是在设置悬念。)
上午8时,在⽩家庄矿300公⾥之外,柳林赵家庄矿的张彦和同事们陆续升井,换⾐吃饭。(好细节,勾勒出忙碌,升井、换⾐吃饭,寥寥⼏笔场景⽴现)当天是冬⾄,母亲专门给他捎来了饺⼦。(起句看似平淡⽆奇,事实上在简单的句⼦⾥,包含着丰厚的信息量和浓郁的情感成份,为告别酝酿积蓄情绪、埋下伏笔:将新闻主⾓祁彬茂多年来的⾏为习惯和中青年矿⼯——张彦的⽇常展露出来;补叙⼀
句冬⾄饺⼦,提升了新闻故事⾥的场景感,⼈情味含量,说明这⼀天是冬⾄,仍然忙碌,母亲送来的饺⼦,浓浓的⼈情味。故事⼀开头,就像是⼀部⼤⽚,展⽰琐碎⽇常,勾勒出新闻故事主⼈公出场的情景和⽇常细节。⼀个闲,⼀个忙,两种状态,⽬的是展⽰两个新闻主⾓——⽼矿⼯和中青年矿⼯,不同的命运流变、⽣活状态:停产的告别忙碌,转岗的继续忙碌。)
上午10时,天上飘起了雪花。祁彬茂⾛出⽩家庄矿⼆号井副井旁的检⾝房透透⽓(场景、细节、画⾯描写)。煤矿关闭后,53岁的他留下来看护停产的⼆号井。(⼜是⼀个镜头感⼗⾜的场景描写,记录⽼矿⼯祁彬茂告别数⼗年下矿开采⽣活后,煤矿停产后的⼯作,留下⼀个悬念?为什么停产,为后⾯的⼏个告别,做情绪抒发铺垫,这⼀段作者想让故事⾥的两个主⼈翁出场,但是他们两个的出场⼜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成为粘连的⼀种⽅式,⽤得很巧妙。)
⽩家庄矿的矿⼯,有的留下,像祁彬茂⼀样站最后⼀班岗,为⼯友们守护曾经相依为命的⽼矿井;有的转岗,像张彦⼀样奔赴新的⼯作岗位,融⼊中国煤炭⽕热的事业当中。
张彦和祁彬茂们都在以⾃⼰的⽅式告别⽩家庄矿,告别负重前⾏的过去,迎接充满希望的未来。
(前⾯五个⾃然段落不到300字,通过⽩描的⼿法,把两代矿⼯的第⼀种对⽐,即“闲与忙的对⽐”表现出来;更重要的是,通过矿的关闭,关注两代⼈的⽣活轨迹转变。)
别了,⽩家庄矿。
(第⼆次出现标题的内容,既紧扣住了稿件的主标题,也可以将其视为⼀个节点,主⾓亮相完成后,提醒读者将转⼊⼀个新的场景或者故事。)
今年10⽉,⼭西焦煤西⼭煤电⽩家庄矿,这座拥有82年历史的⽼矿,在全国煤炭去产能的⼤潮中第⼀批关闭,退出产能100万吨,圆满谢幕。2016年,在⼭西,像⽩家庄矿这样关闭的煤矿共有25座,退出产能2325万吨,居全国第⼀。(本⾃然段将故事主⼈公所处的时代背景做了交待。因为有了上述⼩故事的铺垫,使得本⾃然段⾥的数据变得可感,⽽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
⽩家庄矿共有两⼝挖煤的井,⼀个叫南坑,⼀个叫⼆号井。
南坑是⽩家庄矿的主⼒井⼝,始建于1953年1⽉。坑⼝上⽅红⾊的“五⾓星”“红旗”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今依然熠熠⽣辉,记录着时代的荣光。如今,南坑的5层办公⼤楼已⼈去楼空。南坑副井⼊⼝已⽤砖和⽔泥封死,墙⾯上张贴着告⽰:“井筒名称:南坑副斜井;关闭时间:2016年10⽉”。开州天气预报
在⼆号井副井处,青灰⾊的墙体、巷道⼝两旁的说明牌、井⼝右侧的检⾝房……每⼀处缝隙⾥都嵌着⿊⾊的煤屑(细节、⾊彩感,⽩描⼿法,观察细致),⽆声地诉说着这些年的⾟劳和付出。
(⼤量新闻背景材料的叙述与现场细节描写,尤其重要突出了坑⼝上⽅红⾊的“五⾓星”“红旗”,特别容易让⼈想起⽕热的⾰命⽣产年代,让新闻故事有了历史的纵深感,顺带把读者带⼊到故事的现场;阅
毕全⽂之后,此历史符号为后⽂留下了⼀个成功的伏笔。南坑采⽤今⼣时空对⽐写法,⼆号井运⽤排⽐句式写法,不重复,有的是技法,作者笔法功⼒深厚。)
“以前,这⾥坐⼈的⼩车⼀辆接着⼀辆。现在,拆得就剩下这⼀个铁杆了。”(朴实⽆华的引语,细节和场景感强,关停的落寞)站在井⼝,顺着⽼矿⼯祁彬茂⼿指着的⽅向望去,是⿊黢黢的巷道,深不见底。巷道宽7⽶多,上有钢梁,下有轨道(视觉新闻处理、场景、画⾯,就像⼀台摄像机,现场感⼗⾜,犹如⾝临其境)。曾经,采煤⼯⼈坐车沿着巷道斜⾯向下700多⽶,再步⾏前往各个作业⾯,那⾥纵横交错,是⿊⾊的煤的世界(⽂字的张⼒,让你想象⽆限)。
(新闻主⾓第⼀次现⾝说话,以直接引语⽤⾃述⼝吻表达出来。在处理⼈与话的同时,特别交待了说话的现场,这既提⾼了可读性,更重要的是还提⾼了可信度。)
站在坑⼝,有风从巷道深处劲烈吹来(细节、动感,⼀个劲烈⽤得优雅⽂⽓,有深厚⽂学底⼦),带着历史的呼啸(从现实中的风,到历史中的风,通过修辞⼿法,巧妙联结起来)涌向外⾯的⼴阔天地。
(⽤散⽂化⽂学化语⾔,避免简单地、直接地报道事实,更好地表情达意,提⾼了深度与意境。)
(⽤散⽂化⽂学化语⾔,避免简单地、直接地报道事实,更好地表情达意,提⾼了深度与意境。)
别了,⽩家庄矿。庐山旅游最佳路线图
(第三次出现标题,预⽰⼀个新的故事或者章节的开始。)
时间回到1962年,张彦的⽗亲张保艾19岁来到⽩家庄矿,当起⼀名采煤⼯⼈。
(第⼆对矿⼯⽗⼦中的⽗亲张保艾出现,历史场景回溯、意识流、场景记忆碎⽚,抚今追昔,历史纵深感。)
“那时候是⼈⼯采煤,打眼放炮挖煤全靠⼀双⼿,⼯⼈下井⼀⿊夜,眼都不能眯⼀下(引语好到不可复制,鲜活的众语⾔,俗语背后的细节,没有采访根本抓不到这样棒的引语)。”回忆当年,张保艾⽼⼈感慨万千,“上世纪70年代提倡⾼采⾼产,⽬标是‘突破百万吨’。本来是3班倒,经常是⼀个班延长四五个⼩时,我们义务加班,家属也跟着下井帮忙。采出来的煤⽇夜不停地运出去,⽀援国家建设。”
今年73岁的张保艾,⾝材⾼⼤,精神矍铄(⽩描⼿法),靠挖煤艰难地养⼤了张彦兄弟4⼈。张彦和⽗亲同为⼀线采煤⼯⼈。⽗⼀辈、⼦⼀辈,这样的情形在⽩家庄矿并不少见。“⼉⼦当采煤队长,⼲活可拼命了,我们⽼两⼝⼼疼他。”张保艾⽼⼈对⼤⼉⼦的⼯作⾮常⽀持。他知道,⼲活拼命是煤矿⼯⼈的⼀贯作风。
(张保艾矿⼯的忆述,直接呼应前⽂中关于“五⾓星”“红旗”细节,丰富这⼀符号背后的意象。尤其重点
今天出京入京最新通知
表现⽣产场⾯,为后⽂对晋媒外运、⽀援全国的历史账本,也可以说是留下了伏笔。)
今年3⽉23⽇,在下井27个年头之后,张彦转岗到赵家庄矿上班。“离开⽣活⼯作了⼏⼗年的地⽅,真是舍不得啊。我们那帮⽼兄弟各奔东西,说分就分了,有去马兰矿的、有去斜沟矿的、有去官地矿的,我们105⼈转到了赵家庄矿。出发前,领导嘱咐我们注意安全,继续好好采煤。”张彦觉得除了离家远点、⽣活有些单调外,⼯作环境和收⼊变化不
⼤,“这是⼤势所趋,有国家号召,有政策⽀持,我们没有⼀个⼈下岗,都端上了新饭碗。”(这段的叙述分⼨拿捏到位,把张彦的⼼理变化平实地表现出来,尤其是语⾔很符合⼈物的⾝份与习惯。且,⾏⽂中提到的⽣活单调,与第⼆⾃然段落⾥母亲送饺⼦暗合,更加隐晦地表达家⼈对他⼯作转换的⽀持。)
截⾄12⽉底,⽩家庄矿已经分流安置职⼯1500余⼈,⼤部分⼈以对外劳务输出的⽅式,奔向新的⼯作岗位。⼭西有106万煤矿职⼯,2016年分流的共有20166⼈。未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和煤炭去产能的进程中,分流的煤矿职⼯⼈数将达到11.8万⼈。(这两段对张彦以及他旧同事的⼯作异动作了⼀个⽐较全⾯交待,将⽣动⼜丰盈的细节,放在⼀个⼤的经济议题框架⾥,这是从点到⾯的⼀个信息扩张,细节故事让你看到点,这⾥让你看到⾯上的整体情况,好像⼀架摄像机远近景别、⼤⼩景别,推、拉、摇、移,收放⾃如,⾼⼿!)
张保艾在⽩家庄矿⼲了31年,⼀说到煤矿关闭,他就很激动,眼含泪花:“我离开的时候,矿还在;到⼉⼦张彦离开的时候,矿已经没了。和⼈⼀样,矿也有个⽣,有个死啊。现在,矿也关了,⽼张、⼩张也都⾛了(朴实的引语,矿⼯的⼼⾥话,不做作,真实可信,通过⼈的情感来描述矿的情感,富有感染⼒)。”
(⽼矿⼯⽤82年的⽣活经验,诉说了⼀个⼈⽣绕不开的命题,直接点出第⼆层对⽐,即⽣与死。尤其难得的是,⽼矿⼯将矿视为⽣命物,视它如⼈⼀样也有⽣与死,更深刻地揭⽰出矿在矿⼯⽣活中不可或缺的⾓⾊。)
别了,⽩家庄矿。
12月国内旅游最佳去处(第四次出现标题,引出⼀个新的故事或者章节的开始。)
“头顶的那盏矿灯哟,在漆⿊的巷道中,像太阳⼀样神圣;脚下的那⽚乌⾦哟,通过他们的劳动,让⼈们感受到温暖的冬;像⿊⾊的煤⼀样,投⼊祖国的熔炉中,发光发热,让⼈看到你⼼的⽕红。”
歌谣唱不尽煤矿⼯⼈对煤炭的热爱,唱不尽煤矿⼯⼈对家乡的深情,也唱不尽⼭西煤炭对全国发展的贡献。
(歌谣形象⽣动地表现了煤炭对国家建设、⼈民⽣活的重要性,可惜没有标注来源。)
新中国成⽴以来,⼭西共挖了140亿吨煤炭,其中外调出省占到70%。在中国1/60的⼟地上,⼭西⽣产了全国1/4的煤炭。晋煤外运,⼭西为全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地上,运煤⽕车开向四⾯⼋⽅;地下,同⼀时间⼭西40万矿⼯正在挖煤。
(⽤⼩细节构建起来的信息切⼊,借由新闻背景材料的使⽤,引⼊到⾯上的材料,让新闻事件凸现新闻价值,丰富新闻
(⽤⼩细节构建起来的信息切⼊,借由新闻背景材料的使⽤,引⼊到⾯上的材料,让新闻事件凸现新闻价值,丰富新闻的信息含量,使新闻报道更加全⾯和完整,形成⼀个富有信息张⼒沟通场域,⼩切⼝背后终于引出了宏⼤主题——供给侧改⾰下的⼭西煤改。)
“我们⽗⼦三代都在⽩家庄矿上班。我⽗亲在井下挖了40多年煤,我⼲了37年,我⼉⼦刚刚⼯作3年。”祁彬茂个⼦不⾼,脸庞黝⿊,笑容朴实(⽩描⼿法,勾勒⼈物形象,寥寥⼏笔看得见⾳容笑貌,很赞!),他指指坐在⾝边的⼩祁——祁杰。⽗⼦俩笑眯眯的,话都不多。
因为煤矿关闭,祁杰已经从井下的通风岗转到机关的劳资科⼯作。“以后可能还要转到新岗位,但我还年轻,我相信未来,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祁杰说。
⽩家庄矿从历史中⾛来,历经82年风⾬洗礼,⼜转⾝⾛进历史的记忆深处。
(最后⼀个新闻主⾓祁杰出现。在稿件⾥,他的⾓⾊是从年轻⼈的视⾓看待矿井的关张;同时借由他的话诠释⼤情感,扩张稿件的意义空间。)
别了,⽩家庄矿!(第四次出现标题,抒发感情,调动情绪,步⼊⾼潮)
但是,它永远不会被忘记,它的离开正是为了中国更美好的未来。
祁彬茂还有两年退休,年纪⼤了,他受到企业照顾,并没有转岗到其他单位。他尽⼼守护着完成历史使命的矿井,因为“⼆号井主井关闭了,副井规划为‘第⼆批国家矿⼭公园’,以后⼈们可以来参观、游玩,了解井下的煤炭世界。”祁师傅充满希望地说,“道路拓宽,绿化造林,拆迁改造……以后这⾥⼀定会⼤变样。”
(⽂末回到第⼀位新闻⼈物主⾓,⾸场呼应。更重要的任务是——对矿井的重⽣作好说明,矿井从纯粹的煤炭⽣产变⾝⼯业遗存,从煤炭输出到意义输出,把煤矿这篇⼤⽂章做得彻底做得漂亮。结尾充满新⽣的萌动希望,给⼈以美好憧憬,改⾰不仅有阵痛,更孕育新⽣,写得意犹未尽,酣畅淋漓。)
赏析
(⼭西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在煤炭去产能中担负了艰巨任务。2016年⼭西关闭煤矿25座,退出煤炭产能2325万吨。新华社/图)
⼀、《别了,⽩家庄矿》何以摘得⼆⼗七届中国新闻奖通讯⼀等奖
《别了,⽩家庄矿》是难得的佳作,是⼭西⽇报第⼀个中国新闻奖⼀等奖作品。稿件在⼀个宽⼴深邃的经济话题⾥,寻⼀个最具表现⼒的⼩切⼝和⼩⼈物,为时代做好注脚,着实不容易。正如作者在写作⼼得⾥惊呼的“我到了新闻主⾓”⼀样,稿件实实在呈现了宏⼤叙事⾥的细节中去书写。
2016年1⽉以来,以“三去⼀降⼀补”为主要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成为我国经济领域的重要⼯作,同时它也成为新闻热点,从中央到地市各级各类媒体竞相报道。⾯对同⼀个类型的新闻报道题材,不同的媒体机构会做出不同的报道选择,也必然产⽣不同的传播效果。那么能否到⼀个最佳的新闻报道切⼊⼝,是能否写出好稿件的关键。
本篇报道视⾓独特,从⼤处着眼、⼩处⼊⼿,通过深⼊细致的采访,在对事实全⾯深刻认识、深切感受、细致体验的基础上,撷取了两个矿⼯家庭的真实⽣活,同时补叙了⼤量新闻背景材料,给抽象宏观的改⾰叙事⼀个具象事实,更有事实说服⼒,也更⽅便读者的知晓、理解与接受,从⽽达到了“窥斑见豹”的效果
稿件⾼度聚焦“⼈与矿”“⼈与⼈”之间的情感,处理好“⼤与⼩”“死与⽣”“事与情”等三对关系,将“告别”和“新⽣”作为连缀细节、情感等元素的叙事主线,赋予整个故事充满希望的延伸感。
中国新闻奖对通讯类获奖作品的基本要求是——主题鲜明,材料典型,事实准确,结构合理,语⾔⽣动,描写有细节,评议有深度,感染⼒强。这篇作品不仅完全满⾜以上条件,⽽且完成得⾮常卓越,⼒拔头筹,获得评委⼀致认同。
⼆、《别了,⽩家庄矿》采写启⽰
中国新闻奖获奖优秀作品有没有共性和标准?当然有。标准是什么?导向、选题、⾓度、⽅法、表达、效果等6个技术
中国新闻奖获奖优秀作品有没有共性和标准?当然有。标准是什么?导向、选题、⾓度、⽅法、表达、效果等6个技术指标要过硬,要准⾓度、掌握⼒度、挖掘深度、呈现温度。
1.宏⼤主题下的⼩切⼝
宏⼤主题下,准⼩切⼝,记者将叙事主体瞄准“见证中国近百年煤炭兴衰”的⽩家庄矿,以“煤矿的告别”和“⼈的告别”为新闻的主副线,以“矿的新⽣”和“⼈的新⽣”为内核,将“去产能”的重⼤意义,灌注于两对⽗⼦的故事中,成为“供给侧改⾰”⽣动⽽有⼒的注脚。
2.“⼩故事”⾥呈现“⼤时代”
《别了,⽩家庄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和精准扶贫为宏观背景,从⼩⼈物曲折感⼈的故事中寻突破⼝,以⼩见⼤、以情感⼈。
采写记者张临⼭、冷雪选取与⼈们息息相关的故事载体,以⼩事件透视⼤时代,以⼩⼈物折射⼤变化,以⼩故事揭⽰⼤趋势的⽅式,寻情感的共鸣,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家庄矿两对⽗⼦职⼯在安置分流后的创业、⼯作和⽣活。
这篇新闻作品⽂本结构紧凑,线索设定巧妙,情节铺陈得当,以⽩家庄矿的两对⽗⼦矿⼯为切⼊点,以“告别”为契机,以“新⽣”为内核,历史与现实交织呼应,将“去产能”的重⼤意义,灌注于两对⽗⼦的感⼈故事⾥。
3.吃透“两头”下功夫采写
承德
这篇作品的成功还在于吃透了“两头”,既深刻领会了党中央的政策、理论、⽅针、路线,把围绕中⼼、服务⼤局的指导思想,应⽤到具体的新闻实践之中,采写记者张临⼭、冷雪深⼊基层⼀线,关注民⽣,了解基层,在落实“三贴近”上下了功夫。把供给侧改⾰背景下⼭西煤改的精神吃透,三上矿⼭,采写了16对矿⼯体,⽤⼼采写,作为党报记者在新闻宣传中,从“吃透两头”⼊⼿,落实党性、⼈民性统⼀要求,这篇作品做了有益探索,堪称经典。
4.新闻故事化,写好⼈的故事
好新闻是讲故事的艺术,这篇作品的采写记者俯下⾝⼦,将共鸣点放在⼈⾝上,通过鲜活的故事、细腻的情节感染⼈、打动⼈。三代矿⼯的形象瞬间跃然纸上,矿⼯个⼈的命运与国家能源政策,紧密联系在⼀起。《别了,⽩家庄矿》的记者在采写中,把⼈物动作、语⾔、神态、情绪、形状、⾊彩、⽓息、场景这些有声有⾊、有景有情的细节突出出来、组合起来,勾画出⼀幅幅⽣动的画⾯。
5.笔触细腻,真实可感
本篇稿件的写作也具有鲜明的亮⾊,新闻语⾔的准确性、清晰性和优美性都顾及到了,全⽂逻辑通畅、⽂字⾏云流⽔,⼏乎没有任何的枝蔓,像极了⼀幅⾮常有⼒度的线条优秀、⼒度苍劲的简笔画。以前⼀⼆段为例,从祁彬茂准点起床时间、张彦母亲专门请⼈捎带给⼉⼦送去冬⾄饺⼦,这些充满⼈性味的细节,很好的⽀撑了⼈物形象的塑造。
本篇稿件结构安排得宜,形成了⼀种⽂字之外的逻辑意义。最重要的两点,⼀是使⽤仿词的修辞,取了⼀个亮眼的标题;⼆是反复出现这⼀个标题⽂字,构建了⽂章的节奏感,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6.笔端带情,分⼨得当
梁任公“笔端带感情”的⽂字风格,是新闻写作的⼀个⾄⾼境界。这篇稿件⽂字俭省,但完成得相当精彩。这不仅仅是记者对⽂字的驾驭能⼒问题,⽽是关乎记者与媒体对事实的理解、对⼈民的感情以及对社会责任的道义承担。
虽然在稿件的⾏⽂⾥,作为叙事的主体——记者完全被隐匿于其中,但灌注其间的感情并没有因此减损。通篇稿件采⽤细节描述加⼈物引语的写作⼿法, ⽤镜头般的⽩描⼿法,为读者还原⼀座历经80年风⾬洗礼的煤矿及其具有代表性的矿⼯形象, 歌颂了煤矿⼯⼈对家乡、对煤矿的热爱。
⾼超的写作技巧,使作者完全依靠⽂本讲出具体事实,有⽬的地传达信息、表达倾向性,并且依靠⽂字逻辑完整地输出了新闻主题,⽆形中也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如何在新闻客观性与倾向性中获得平衡,在事实陈述与意见表达中有亮⾊,这篇稿件起到了⼀个良好的⽰范。
三、《别了,⽩家庄矿》成稿过程:三上矿⼭,五易其稿、精雕细琢

本文发布于:2023-09-11 02:35: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1/6165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新闻   细节   故事   煤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