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中国中华文明产生到现在的历史

阅读: 评论:0

原始社会

参见: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

北京直立人的头骨化石和复原像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旷古悠久,自黄帝王朝的姬轩辕(也说公孙轩辕)(公元前2717-前2599年)时期算起,至今已有约5000年的历史了。

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中华文明主要是由这两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有历史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史中,“历史时代”的定义是从产生文字之后算起,之前的时期称之为“史前时代”。中国历史中有传说“伏羲创造八卦”,黄帝时期的“仓颉发明文字”等等,但都无证可考。近古发现了3350多年前(公元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

中国的原始社会,起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氏族公社又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元谋人是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北京人是原始人时期的典型。山顶洞人已经过着母系氏族公社的生活。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况。

考古学时代考古学文化距今年代典型遗址所在地
旧石器时代早期大窑文化180 万年   170或60-50万年   100-75万年   70-23万年(早更新世)   (中更新世早期)   (中更新世)   (中更新世)   (中更新世)   (中更新世)   (中更新世)山西芮城西侯度云南元谋上那蚌村陕西蓝田公王岭   北京房山周口店   四川巫山大庙   山西芮城匼河   江苏南京江宁汤山   辽宁营口金牛山   贵州黔西观音洞   安徽和县龙潭洞内蒙古呼和浩特大窑
旧石器时代中期19.5万年(晚更新世早期)   (晚更新世早期)10万年(晚更新世早期)湖北长阳大堰乡钟家湾村陕西大荔甜水沟   山西襄汾丁村山西阳高许家窑广东曲江马坝狮子山
旧石器时代晚期水洞沟文化小南海文化富林文化猫猫洞文化(晚更新世)   5.0-3.7万年   3.0-2.8万年   2.3-1.6万年   2.3万年   2.2-1.0万年   1.9万年(晚更新世)   3.0-2.0万年   1.5万年   2.0-1.0万年   1.5万年(晚更新世)宁夏灵武水洞沟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村山西朔县峙峪村山西沁水下川黑龙江哈尔滨市阎家岗河南安阳小南海北京房山周口店四川汉源富林镇台湾台南左镇菜寮溪台湾台东八仙洞湖北江陵郢北鸡公贵州兴义猫猫山广西柳江通天岩
中石器时代1.0 万年以上   1.0万年以上   1.0万年以上河南许昌灵井   陕西大荔沙苑广西柳州白莲洞
新石器时代早期仙人洞文化南庄头文化白家村(李家村文化约1.0万年约1.0万年约9000年约9000-7500年约7000年约8000年8000-7500 年8000-7400 年7300-6100 年7800-7200 年约7200年8000-7500 年7200-6800 年7300-6800 年7400-6300 年江西万年仙人洞河北徐水南庄头湖南澧县城头山河南舞阳县北舞渡镇 湖北枝城城背溪山东淄博后李官庄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郑裴李岗山东滕州北辛陕西临潼白家村(甘肃秦安大地湾)陕西西乡李家村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内蒙古敖汉旗赵宝沟辽宁沈阳新乐北京平谷上宅
新石器时代中期7000-5400 年   7000-6000年   6000-5200年   6000-5000年   6400-5500年   7000-5000年   6300-4400年   6500-4500年   6000-5500年   6000年   约6400年浙江余姚河姆渡   浙江嘉兴马家滨   上海青浦嵩泽   江苏南京北阴阳营   四川巫山大溪   河南仰韶村遗址、陕西半坡村遗址山东泰安大汶口辽宁长海小珠山   内蒙古赤峰红山后   黑龙江密山新开流   台湾台北八里大坌坑
新石器时代晚期客省庄文化县石山文化凤鼻头文化5500-4500 年5500-5000 年5200-4200 年约4400年5000-4000 年约4800年约4200年5300-4000 年4000-3500 年4400-4000 年4800-4000 年4500-3900 年4800-4000 年5200-4000 年约4000年约5200年4000-3500 年4400-3000 年4500-3500 年3000-2000 年湖北京山屈家岭安徽潜山薛家岗浙江余杭良渚镇湖北天门石家河广东曲江石峡江西修水山背云南宾川白羊村西藏昌都卡若西藏拉萨曲贡村山东章丘龙山镇河南陕县庙底沟山西襄汾陶寺陕西长安客省庄甘肃临洮马家窑甘肃广河齐家坪内蒙古巴林左旗富河沟门福建闽侯县石山台湾台北圆山台湾高雄凤鼻头台湾台东卑南

【表格内容来源】

传说时期

参见:炎帝、黄帝、尧、舜、禹

黄帝传说中,黄帝是大约4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 原始部落的部落联盟首领。他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促使这个部落联盟逐步强大。他曾率领部落打败黄河上游的炎帝部落和北方的蚩尤部落。后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繁衍,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干成分。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这就是把中华民族称为炎黄子孙的由来。

炎帝、黄帝以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先后有尧、舜、禹。那时候,部落联盟首领由推选产生。尧年老了,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承人。尧死后,舜继承了尧的位置,舜年老了,也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史称“禅让”。

先秦时期

参见:夏朝、商朝、周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

夏朝

黄帝炎帝部落联盟成华夏族,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时期。标志着中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从此开始,他的诞生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夏朝出现东夷人,夏朝总共传了十四代,十七个王,延续近五百年。

夏禹治水有功,被禅位为天子,成为夏王朝的建立者。禹即帝位后,都于阳翟,又曾都安邑或平阳。他一再会合诸侯,并将中国分为九州,定贡赋的制度。

禹既治平水患,又征服黎苗,功业甚大,因此得到大禹的尊称。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夏启破坏禅让的传统,自立为王,恢复了黄帝王朝初期父子相传的古老制度。从此,王位传子不传贤,启实行世袭制度,开始了古人所说的“家天下”。传至太康,启第五子叛逃。

大禹治水夏启即位后,很能继承大禹的事业,可惜死后,他的儿子太康无能,被 一位诸侯首领、传说中嫦娥的丈夫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夏王,但实权操纵在后羿手中。仲康死后,其子相立,后羿被他的臣子寒浞所杀,又杀相自立。当相被杀时相的王后缗正在怀孕,逃奔到有仍,生少康。少康长大后,就收聚夏的残存势力,灭掉寒浞,光复夏王朝。史称“少康中兴”。少康之子杼在位时拥有一支比较强大的武装,彻底肃清了寒浞的势力,并征伐东夷,使夏王朝发展到了鼎盛。其后的五代六王,社会比较,经济持续发展。夏王朝的统治,东至东海、西连西河、北及燕山,南逾江淮。当时已经能冶炼较好的青铜,生产了不少的青铜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商品交换也有所发展。有了比较进步的阴阳合历和干支记日的方法。第十五代夏王孔甲,好方术鬼神、,引起诸侯的反叛,夏王朝逐渐衰败。孔甲再三传到履癸(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不务修德,奢侈无度,杀人无数,四处用兵,劳民伤财,以致民众反抗,诸侯叛离,终于被商汤所灭。

商朝

商人传说是帝喾之子契的后裔,因契佐禹治水有功,故被舜封于商,开始兴起。经过五百年的发展,到成汤(即商汤)时,已经成为以亳为都城的强大方国。在伊尹的辅佐下,成汤首先争取众多方国的支持,征讨不归顺的方国,最后兴兵伐夏,鸣条一战,夏桀兵败逃至南巢而死,商朝建立。

新建立的商王朝,虽然在社会型态上与夏王朝并无区别,但是他的诞生,毕竟给古代社会内部注入了新的活力,健全了古代阶级社会的机制。所以古书对商汤伐桀灭夏一事作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甲骨文商汤的孙子太甲在位时无道,伊尹把他放逐而由自己 摄政。三年,太甲悔过,又迎归复位、勤俭爱民、诸侯亲附,社会,被称为守成之主太宗。此后,一直到第九位天子太戊,是王朝巩固和发展的时期。在第八代商王雍已时,曾发生过有诸侯不朝的情况,太戊继位,在伊陟和巫咸的辅佐之下,殷道复兴,诸侯归附,太戊被称为中宗。

从第十位天子仲丁开始,商王室出现混乱。其后五代九王,多次发生废除嫡子而另立弟弟或庶子,以及弟弟、儿子争夺王位的权力斗争,并且多次迁都。先是帝「河亶」迁都于相,然后是帝祖乙迁都于邢。九世之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力衰败,诸侯不朝,各种矛盾交错,危机四伏。盘庚为了挽救王朝的危机,将都城由邢邑迁至殷,使局势得以,政治,经济,文化开始迅速发展。史称盘庚迁殷。第二十二代商王武丁自幼在乡间长大,了解民间疾苦和稼穑艰难。他从奴隶中慧眼提拔傅说为相,任人唯贤,大力改革政治,使贵族和平民都没有怨言,并多次出兵平定了土方,鬼方等游牧民族的侵扰,大规模地对荆、楚用兵,商王朝的的势力远及四方,发展到鼎盛。

自二十四代王祖甲以后,社会矛盾加剧,殷王朝逐渐出现衰乱的景象。第二十七代王武乙无道,以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名为射天。后来他在河间打猎时,遭电击而死。到第三十代王纣时,王权与贵族权势的斗争发展到了鼎点。纣王自持聪明,刚愎自用,文过饰非,淫虐无比,奢侈无度,醉生梦死,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纣王设炮烙之刑,大肆残杀王公贵族。滥施酷刑,加重聚敛,使得诸侯、贵族和小民都相与反叛。纣王在危机日益加深时,还大规模地对外围部族用兵,平定东夷,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更加速了商王朝的灭亡。西方的周人乘机发展起来,终于灭掉了殷商。

周朝

• 西周

西周(公元前1046 - 公元前771年)从武王灭商建国,到幽王亡国,共历三百多年,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华古典文明的全盛时期,物质、精神文明对后世历史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

周武王先周是活动在中原西部黄土高原的一个古老部落。周人的始祖传说是帝喾元妃姜嫄的儿子弃。逐渐发展成一个新兴的西部势力,自称为周。周的 发展,使商纣感到威胁,于是将西伯昌囚禁于羑里七年。周人以珍宝和美女将西伯赎出,西伯昌积善修德,发展生产,使更多的诸侯前来归附,成为所谓的受命之主,而自称王,即周文王,并将都城迁到丰邑。周文王逝世。其子发继位,称武王。继续文王未尽的事业。将都城扩至沣水以东的镐京。文王受命第十一年十二月,武王兵出潼关,联合各方国诸侯,挥师东向,于次年二月甲子日在牧野打败商朝的军队,杀死殷纣王,史称武王灭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朝。

武王建周后,大封功臣谋士,据说,周初总计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国。封邦建国的目的,是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并作为周王室的屏藩。成王年少,天下初定,周公旦恐怕诸侯不服,以王叔摄政。管叔、蔡叔不服,与殷纣之子武庚,带领淮夷,发动叛乱。周公毅然率兵东征,平定了叛乱。为了加强对东方的统治,周公奉成王之命负责营建洛邑的工作。洛邑建成后,成王亲自来到洛邑王城,大会天下诸侯和四夷君长,并将跟随武庚叛乱的殷遗民迁进成周,以便控制。周公还制澧作乐,建立了周朝的各项典章制度,确立了以宗法制度为中心的政治体制。成王曾亲自讨伐东夷,使东部得以。成王死后,继位的康王继承先王的事业,勤于政事,平易近民,刑罚几十年不用,社会更加。

武、成、康三代,政治清明,是周的黄金时代。昭王时,就出现了危机。周昭王贵为天子,南巡汉水时,却被船夫用特制的胶船暗算,葬身于鱼腹之中。周穆王继位后,为了恢复周王朝的威望,新设太仆一职,作为太御众仆之长,以加强王朝的中枢管理。他制定刑律,减轻刑罚,以加强对臣民的控制,施善政于天下。他西征犬戎,南摄夷人,对边远民族的侵扰进行积极的防御,制止了掠夺。穆王又曾东平徐偃王所率徐夷诸部的反叛,南讨楚国,大会诸侯于涂山。

以后,周朝逐渐衰微,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四代,由于周围戎狭的不断侵扰,王朝陷 入长期的战争之中,国力消耗很大,不得不加重对民众的剥削,国内矛盾日益尖锐。有的贵族也开始破产,而表现出对现实的愤懑。

继位的周厉王,不仅不采取安抚民众、发展民生的措施,反而任用佞臣,大肆挥霍,连年对外征战,变本加厉地剥夺,垄断山泽 之利,引起民众的不满和议论。他就派巫师监视,杀死议论的人,使矛盾更为尖锐。三年以后,愤怒的镐京居民终于发起,将厉王流放到彘,由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政权,历史上称为周召共和。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中国历史从这一年开始有了明确而且连续不断的纪年。周厉王死后,他的儿子宣王整顿朝政,曾经使周王朝有所复兴。但到第十二代天子周幽王时,王朝的危机更为严 重。关中地区发生地震、山崩和河水枯竭等严重自然灾害,周幽王不仅不抚恤灾民,反而更加奢侈腐化,贪得无厌。为了博得宠妃褒姒一笑,幽王烽火戏诸侯。最严重的问题是,幽王决定废去王后申氏,杀掉太子宜臼,另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申后的父亲申侯于是联合西方部族犬戎,举兵攻打周幽王,在骊山下杀死幽王,掳走褒姒。幽王的儿子宜臼即位时,关中遭受兵火洗劫,残破不堪,犬戎又不时前来骚扰。周平王宜臼只得将都城迁到洛邑,史称平王东迁,东周开始。

• 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 间,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

随着水利的兴修,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春秋中后期,各诸侯国的经济得到发展,政治形势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诸侯国内部卿大夫的势力逐渐发展起来,著名的如鲁国的三桓,齐国的田氏,晋国的六卿。他们利用自己的经济实力,控制和瓜分公室,并互相争斗,以扩充领地。晋国的六卿争斗到最后,剩下韩、魏、赵三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周安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田民废除了齐康公,自立为国君,也得到周王的承认。三晋和田氏的胜利,宣布了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残酷政治法则。于是,以魏国的李悝改革为起点,各国争相进行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变法运动。变法的核心是将劳动者固定到土地上,以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社会文明程度的加深,使统治者对物质享受的贪欲急遽膨胀。增加剥削量的最直接的办法,是掠夺更多的土地,而掠夺土地的最便捷的途径是战争。

所以,这个时期战争频繁。据统计,从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的二百五十五年中,有大小战争二百三十次。战争打起来,双方动辄出动几万至几十万人。西汉末年的刘向,将有关这段历史的各种资料编成一本书,取名《战国策》,从此,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

参见:秦朝、汉朝

秦始皇秦朝(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秦始皇为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秦统一后,为了防御匈奴南侵,在连接原来秦、赵、燕三国北方长城的基础上,又向东、西两段延伸,筑成一道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这就是有名的万里长城。秦统治者的暴政导致了农民战争的爆发和秦王朝的灭亡。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前202年—8年)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后世史学家亦称两汉。

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另外,部分学者亦将蜀汉列入汉朝的延续而将其归入汉朝的一部分,如此汉朝灭亡则是在263年,但大部分说法均将由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归入三国史中。

汉高祖至汉文景时期的汉朝,经济实力直线上升,成为东方第一帝国,与西罗马并称两大帝国。中亚和西域各大国也都闻而惧之。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匈奴帝国战败而向北狼狈逃遁。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后蒙古人的叛乱。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这样称呼自己,“汉”从此成为了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

汉代起初在汉高祖刘邦时根据五德始终说,定正朔为水德,到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朝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了这种说法,从此确立汉朝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了这种说法。因此汉朝有时也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炎刘”。

汉武帝汉代为汉高祖刘邦 建立的中国第二个大一统的王朝。前期定都长安,又称西汉、前汉;后期定都洛阳,又称东汉、后汉。汉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期的一个强盛、富饶的王朝,它继承和巩固了秦朝开始的统一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在此期间,中国一直以世界强国的面目屹立于世界之林。因此,汉王朝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西汉共传十四帝,前后经历210年。

汉朝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华各民族的核心汉族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原战国时各国的文化便相互渗透融合,到西汉时中华地区在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多方面都逐渐趋于统一,构成了共同的汉文化。从此中华地区的各族就出现了统一的汉族。汉族和周边各少数族都是汉代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成员。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

三国两晋南北朝

汉昭烈帝刘备从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到公元589年隋统一,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国家的 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经过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东汉政权已名存实亡。在镇压起义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基本上统一北方。赤壁之战,曹操被刘备、孙权大败,退回北方。孙权、刘备的地位得到巩固。213年,曹操称魏公,建立魏国。220年,其子曹丕称帝;221年,刘备称帝建汉,史称蜀汉;222年,孙权被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229年称帝,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三国时期,各国经济都得到了发展。

晋武帝司马炎三国后期,魏国的力量日益强大。263年,魏灭了蜀汉。265年,司马炎夺取魏政权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西晋的统一是短期的,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内迁的少数民族和各地流民不断起义、反抗,终于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西晋灭亡后,皇族司马睿在江南建立政权,史称东晋。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国家,史称十六国。383年,统一黄河流域的前秦和东晋间的淝水之战,东晋取得了胜利,不久,前秦瓦解,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南方,东晋之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在北方,经历了北魏、东魏和西魏、北齐和北周五个朝代,史称北朝。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了开发,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融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民族的大融合和南北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不少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

隋唐时期

隋代北周

隋文帝北周统一了大部分地区,剩下的陈军事弱小。公元581年,杨坚篡取北周皇位。杨坚篡位既得益于北周宣帝暴崩的偶然,又侥幸于近侍内臣矫诏辅政,从而控制中枢。杨坚依靠北周武帝宣帝两朝积累起来的强大皇权,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基础,终于篡夺了北周的国祚。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南下灭陈。隋文帝杨坚又进行了不少改革。在政治上,他以确立“三省六部制”的政治体制为中心,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制;经济上,他采用北朝以来的田亩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文化上隋文帝推崇佛教。隋炀帝杨广即位不久之后,进行过度残暴的征敛与统治,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使隋朝统治崩溃,隋朝杨广造成了极其严重的隋末大乱,导致人口锐减到200余万户,留下隋末严重分裂的局面。

唐朝前期

唐太宗李世民李渊李世民起兵时只有太原一地,打进关中之后,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之后,李渊李世民唐朝逐步攻灭众多隋末割据势力,统一,结束隋末大乱。李世民登基后攻灭突厥国、吐谷浑国、西域诸国、薛延陀国等众多外敌,扩张占据河套、漠南、漠北、西域、安南等地,并且在这些地区建立了统治,使唐朝开始长期统治这些地区。

唐朝在政治上,完善了“三省六部”的政治体制;完备了教育体系;制定了更加完整的法律。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奖励垦荒,农民生活,使农民进一步摆脱了魏晋隋时代半农奴式的人身依附状态,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

唐对商业采取宽松政策,交通便利,货币和度量衡统一,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空前活跃。都城长安有中外商贾“二百二十行”之多,是使臣商旅云集之地,也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大城市。唐的手工业也十分发达,既有官营作坊,又有私营作坊,丝绸、金银器、“唐三彩”均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唐朝已不“独尊儒术”,而是让儒、佛、道三教并举,这也在客观上增进了政治的开放和民族的融合,促进了经济和文化艺术的繁荣。唐代国力强大,声威远播东亚,外患少,大多数农民都免除了兵役。在这样一个较为清新自由的空气中,唐朝人充满自信精神,在文化上形成了一种高昂洒脱、豪爽开朗、健康奋进的格调。盛唐前后,无论是散文、诗歌、传奇,还是建筑、音乐、绘画、雕塑、杂技、舞蹈、书法和工艺美术,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取得了远超秦汉的繁荣。唐代敢于和乐于吸收外来文化和融合国内各民族的文化,其文学艺术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唐代文化远播海外,对伊朗、日本、高丽、南亚次大陆、阿拉伯、东罗马帝国乃至非洲都有深远的影响。

唐朝后期

唐朝被内讧安史之乱严重削弱。平乱后归附唐朝的河北三镇割据。根据历史学家张国刚研究藩镇的专著《唐代藩镇研究》,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绝大部分藩镇不割据,只有河朔等极个别藩镇割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而且割据藩镇也曾解除割据。唐末黄巢之乱时才出现普遍的藩镇割据。

唐朝后期工商业取得很大发展。“丝布为衣,麻布为囊,毡帽为盖,革皮为带,内邱白瓮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唐朝官方下令禁止官员经商,有利于民间普通工商业者的发展、壮大。唐朝官方还下令“宜令诸道一任商人兴贩,不得禁止往来”,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唐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朝后期开始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宋朝毕昇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并不实用。宋朝、元朝、明朝时期普遍使用的仍然是唐朝发明的雕版印刷术。

881年,黄巢攻陷长安,唐朝不久反攻攻灭黄巢。在黄巢之乱趁机做大的军阀藩镇势力日强,原黄巢部将投降唐朝的将领朱温做大,废唐帝,建立后梁。之前,各地节度使已相继称王,构成十国的主要部分。

五代十国

后周世宗柴荣像自唐末朱全忠篡唐自立,改国号为梁,建都于开封。朱梁以后,继起的朝代,分别是唐、晋、汉、周,与梁合称为五代。除五代外,当时中国南方境内还有许多其它的割据势力,即吴、楚、闽、吴越、前蜀、后蜀、南汉、南唐、荆南、北汉等十个王朝,统称为十国。史称五代十国,但实际的国却不止十个。

五代的第一个朝代是由朱全忠篡唐而建的朱梁王朝,改进了唐朝的一些政弊,后梁被世仇李存勖的后唐所灭。

后唐有比较开明的皇帝唐明宗李嗣源实施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使社会出现小康的局面,但他的后继者却被他的女婿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向北方的契丹人借兵所灭。

石敬瑭认比他年纪小的契丹帝为父,被契丹帝册封为大晋皇帝,定都开封。但源源不绝的财富却流入契丹人的国库。以至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不甘如此,在大臣景延广的建议下以向契丹称孙不称臣的借口,企图改变对契丹的依付关系,但契丹人用挥兵南下灭后晋,虏石重贵来作为答案,并在开封建立大辽,耶律德光自立为帝。

后晋灭,但辽政权无力在中原立足,撤回北方,立李从益为中原之主,太原刘知远杀死李从益,夺取中原,自立为帝,建立大汉帝国。

他的儿子刘承佑因杀大将郭威不成却被郭威所代为大周,郭威和他的养子柴荣是五代中的明君,在他们的经营下,后周渐强,并逐步统一中国,但柴荣的继承者柴宗训是七岁的小孩,无力掌管天下,终大将赵匡胤在陈桥被手下黄袍加身,代周立宋。后来宋王朝在赵匡胤的经营下,终统一中国,结束五代时的大分裂。

区分国别建都开国帝王原官爵兴亡年数亡于
五代后梁帝国开封朱温(全忠)梁王。宣武节度使907-92317后唐
后唐帝国洛阳李存勖晋王。河东节度使923-93614后晋
后晋帝国开封石敬瑭河东节度使936-94611
后汉帝国开封刘知远北平王。河东节度使947-97933后周
后周帝国开封郭威邺都留守951-96010北宋
十国岐王国凤翔府歧王,凤翔节度使907-92418后唐
南楚王国长沙府楚王。武安节度使907-95145南唐
吴越王国杭州吴越王。镇海节度使907-97872北宋
前蜀帝国成都王建蜀王。西川节度使907-92519后唐
南吴王国江都府吴王。淮南节度使910-93728南唐
桀燕帝国幽州燕王。卢龙节度使911-9133后唐
南汉帝国兴王府刘岩南海王。清海节度使917-97155北宋
南平帝国江陵府南平王,荆南节度使924-96340北宋
闽帝国长乐府闽王,威武节度使933-94513后唐
后蜀帝国成都府蜀王。西川节度使934-96532北宋
南唐帝国江宁府李昪(biàn)齐王。镇海节度使937-97539北宋

【表格内容来源】

宋元时期

宋太祖从907年后梁建立,到1368年元朝灭亡,是中国封建 社会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相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五代十国后期,后周逐渐强大,为后来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

元太祖成吉思汗北宋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结束了唐朝末年的分裂局面,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封建经济得到继续发展。北宋中期,出现了财政困难等危机,为了克服统治危机,王安石实行了变法。北宋末,政治腐朽,防备空虚,金兵南下,北宋灭亡。1127年,南宋建立,宋与金对峙,南北经济都有新的发展。

北宋时,同其并立的主要少数民族政权,有契丹族建立的辽,有取代辽的女真族建立的金,还有党项族建立的夏。各民族政权间不断进行战争,同时也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

蒙古人铁木真(后被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元的统一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有效地管辖了全国。

宋元时期,各民族经济交往频繁,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经济空前繁荣,中国同亚、欧、非各国联系加强,文化科学技术达到了高度繁荣的水平。

辽金夏

辽朝,或称大辽或辽国,又称契丹,简称辽,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辽朝的原名为契丹国,于916年建立,开国君主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947年定国号为“辽”,983年曾复更名“契丹”,1066年恢复国号“辽”,直到1125年辽为金所灭。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1211年,被屈出律篡位。1125年,被金国所灭。辽在与中原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融汇众长,卓有成效地促进了契丹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的迅速发展。

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部落氏族社会过渡形成奴隶制度社会,并在向封建社会跃进的同时统治了中国北部,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融合。为开发蒙古地区和中国东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留下了契丹辉煌的历史。

金朝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女真勃兴于今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及长白山地区。1115年1月28日,女真领袖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大金。金朝建国后,展开以辽五京为战略目标的灭辽之战。五京一下,辽朝随即灭亡。金灭辽后,与北宋遂成敌国。金太宗完颜晟即位后,挟灭辽之威,很快席卷而南,于天会五年(公元1127年)灭亡北宋。女真在消灭辽朝和北宋后,统一了包括黄河流域在内的广大北方地区,并与南宋长期对峙。金朝在实行猛安谋克等独特制度的同时,也采纳了内地的很多政治制度。完颜亮在位期间,对南宋发动大规模战争,但以失败告终。金在与南宋、西夏并立期间,迫使西夏臣附、南宋屈辱求和,始终维持其霸主地位。金朝后期,统治集团极其腐朽,各民族起义风起云涌,同时又受到蒙古帝国军队的不断打击,终于亡国。

金朝时期,随着封建化的深入,社会经济获得一定的发展。除了畜牧业的优势外,其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也有所进步。金朝文化深受汉族影响,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其中戏剧较为突出,并产生了元好问等著名文学家。

西夏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的帝国,自南北朝时,居青海东南部的党项族强盛起来,隋唐时始内附中原,其居地置州、府首领拓跋赤辞受唐王朝赐李姓。

李元昊继位后,实施了一系列提高民族意识的策略,废除唐,宋的赐姓,改姓嵬名,自号兀卒(青天子)。随后,李元昊实行变发式、定服饰、造文字、简礼仪、立官制等一系列改革,并升兴州为兴庆府,扩建宫城,准备建国称帝。脱宋建大夏帝国。元昊于大庆三年(宋宝元元年,1038)十月十一日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又大封臣,并派遣使臣到宋朝上表要求宋朝正式承认他的皇帝称号。1041年和1042年,元昊的部队在好水川和三川口相继大败宋军,宋仁宗只好册封元昊为夏国王。西夏疆域,东临黄河,西界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小方盘城),南接萧关(今甘肃环县北),北抵大漠。盛时辖地二十二州,包括今宁夏及陕西北部、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区。

德旺继位后,蒙军乘西夏国势积弱大举进攻。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率军攻占肃州、甘州等地之后,挥师东进,越过沙漠、渡过黄河,攻占应里(今中卫)、西平府。1227年1月,成吉思汗留兵继续围困兴庆府,他自已领军南下,攻占积石州之后,于4月抵达隆德,并派兵攻占德川州。闺五月,成吉思汗上六盘山避暑,6月,西夏末主李睍率西夏文武官员投降。7月,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病死,蒙军恐西夏有变,就在随军途中杀死李睍,从此,立国190年的西夏为蒙古所灭。

明清时期

明太祖朱元璋从1368年明朝建立,到1840年战争爆发 前止,是中国封建社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的逐渐衰落时期。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明朝前期,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中央集权,发展经济。为了加强军事防御力量,明成祖朱棣营建并迁都北京。为巩固北部边防,明政府修筑了北边的长城。为了进一步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政府派遣郑和七次出使西洋。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一些地方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明朝后期,封建统治腐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终于爆发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明朝的统治被推翻。

康熙皇帝1616 年,努尔哈赤建立了女真族的政权后金。1636年,皇太极定国号为清,顺治登基后,于1644年经山海关定鼎北京并击败李自成,建立了清朝。清初统治者为了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除设立内阁、六部外,还增设了南书房、军机处;为了从思想上控制人民,清政府一再兴起,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

明清前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击败沙俄对中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这些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清政府粉碎噶尔丹的分裂活动,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使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明清时期,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的科技著作,出现了反专制主义的带有民主彩的进步思想家。文学方面也出现了几部优秀的长篇小说。

近代时期

晚清时期

战争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由于中国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 处于出超地位。英国为了改变贸易入超的状况,向中国偷运。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众强烈要求禁烟。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和三元里人民进行了英勇战斗。但由于清政府奉行妥协方针,终于导致战争的失败。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中,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惊醒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了。中国从此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1856-1860年的第二次战争,是英、法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侵华战争。美、俄坐收渔人之利。四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战争后,清朝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1851年,洪秀全发动了金田起义,并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1856年,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领导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引发的天京事变大伤了太平天国的元气;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时代农民战争的特点。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勇敢地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

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从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没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慈禧太后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社会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既有革命性一面,又有妥协性的一面。中国无产阶级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早于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者,具有最坚决、最彻底的革命性。

19世纪后半期,随着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帝国主义更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1883年和1894年,先后爆发了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中法新约》的签订,使法国进一步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马关条约》签订后,各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展开了资本输出的激烈竞争,还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后,由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封建顽固守旧势力发动,使维新变法归于失败。这场维新运动史称戊戌变法。

19世纪末,在华北地区爆发义和团运动。这一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1900年夏,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辛亥革命

孙中山1894年,孙中山创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元 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守旧势力的干扰,成功引入西学,创办新式学校,将平民教育纳入满清朝廷的视野。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不得不对教育进行革新,于1905年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1909年,地方科举考试停止以后,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正是教育方式的这一根本性转变,为后来风起云涌的辛亥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造就了大批思想进步锐意创新的宝贵人才。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出现了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著名民主革命思想家和宣传家。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相继建立起来。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革命派通过与保皇派的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萍浏醴、广州黄花岗等一系列起义,四川发生了保路运动。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接着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民国初年

北洋政府首脑袁世凯1912年3月,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 果实,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临时政府正式迁京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建立起来。袁世凯对内镇压国民党,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孙中山号召武力讨袁,“二次革命”发生了。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北洋军力量强大,“二次革命”很快失败。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开始了复辟帝制的活动。孙中山再次组织武力讨袁,护国运动爆发,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

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徐州军阀张勋以调停“府院之争”为名,进北京拥戴溥仪复辟,但复辟丑剧只持续了短短的12天。段祺瑞再次执政后,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召集国会。为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倡导了护法运动,但不久也失败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的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得到了短暂的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

嘉兴南湖一大会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 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了。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从而使新文化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激起中国人民强烈义愤。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6月初,运动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全国规模的众爱国运动,并取得了初步胜利。五四运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既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又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此,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民众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发动等,这些不仅使五四运动本身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涵,还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上、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一批先进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初步结合起来。1920年,共产主义小组在各地相继建立,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到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

国民大革命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

黄埔军校经过二七惨案,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仅仅 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可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为此,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接着,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建立了陆军军官学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国民党一大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各地工人纷纷罢工,掀起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广东、湖南等省的农民运动逐渐发展起来,广东革命政府还创办了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讲习所;两次东征陈炯明后,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统一;第一次东征后,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并将所属军队编为国民革命军。

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国民政府开始了北伐。北伐军胜利进军,不到半年打到长江流域。北伐战争得到了工农运动的大力支援;北伐战争的胜利又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加紧争夺革命领导权。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这期间,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国民革命失败了。

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战争。

“四·一二”反革命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不久,国民政府举行“北伐”,占领北京,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到关外。张学良“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这样,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但国民党新军阀间连年混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灾难。在国民政府统治下,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迅速聚敛巨额财富,成为中国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

192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创建红军,开辟农村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接着,又取得红军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与此同时,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权。

抗日战争

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沦亡。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皇帝,建立伪满洲国,对东北实行殖民统治。1932年,日本又发动了侵略上海的“一·二八”事变,取得了日军驻留上海的权利。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还击,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由此揭开。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国民政府被迫对日作战。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开始。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抗击日本侵略者,但实行的是一条片面抗战的路线,丧失了大片国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全面抗战的路线,执行持久抗战的方针,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取得了很大胜利。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实行政治诱降,国民党内的亲日派叛国投敌;国民党内的亲英美派抗战逐渐消极,制造“反共”摩擦事件,对此,中国共产党给予了坚决的回击和无情的揭露。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为了克服困难,争取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终于度过了最困难时期。

1944年,解放区军民开始局部反攻。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大”。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订无条件投降书。经过十四年艰苦奋战,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解放战争

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入城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8月,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国共双方代表 签订了《双十协定》。但是,国民党在谈判期间派军队向解放区发起进攻。解放区军民打退了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国共双方代表签订了停战协定,并在重庆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在美帝国主义援助下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从1946年夏到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7年6月底,人民解放军开始了全国性的反攻。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23日解放南京。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至今不能统一。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

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定都北京。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政府成功地在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90%以上的地区完成了,三亿农民分得了约4700万公顷的土地。1953年至1957年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达8.9%以上;建立起一批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没有的基础工业,包括飞机和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和矿山设备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和有金属冶炼等。同时进行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起来。

从1957年到1966年,是中国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1966年同1956年相比,全国工业固定资产按原价计算增长3倍,国民收入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8%;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几倍乃至十几倍的增长;农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大规模展开。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在1984年建国35周年国庆节上的讲话1976年10 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重新复出,自1978年底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推行“改革开放”政策,把工作重点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政治体制,逐步确立了一条中国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是建国后形势最好的时期。

1989年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1993年担任,率领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与继承倡导的改革开放国策,中国呈现出政局稳定、经济高速发展、外交活跃的鼎盛局面。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到21世纪初,中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到2011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

2002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2003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吴邦国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2012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2013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当选为,张德江当选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国继续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

朝代列表

商朝前1559年-前1046年(约600年)
周朝前1046-前256西周前1046-前771 (约329年)
战国前475-前221 (共255年) 
西楚前206--前202(共5年)
三国220-280魏220-265(共47年)蜀221-263(共43年)吴222-280 (共59年)
晋朝265-420(共156年)
十六国304-439(共136年) 
后秦384-417
西秦385-431
南燕398-410
西凉400-421
北凉397-439
北燕407-436
胡夏407-431
南北朝420-589(共170年)宋420-479北魏386-534 
齐479-502
梁502-557西魏535-557
陈557-589
唐朝618-907 (共290年);武周690-705 (共16年)
(共54年)后梁907-923南吴902-937(契丹)  辽朝916-1125
吴越907-978
闽904-945
南平924-963
后汉947-950
后周951-960
宋朝960-1279(共320年)北宋960-1127西夏1038-1227 
金朝1115-1234
(大蒙古国1206--1271元朝1271--1368(

本文发布于:2022-12-26 01:06: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1691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历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