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于漳平市双洋镇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寻革命烈士后人”活动已成功到46例

阅读: 评论:0

“这就是我的爷爷陈先多!我们终于知道他安葬之地了!”从太爷爷开始到自己这一辈,四代人的苦心等待,在打开闽西日报的一条这一刻突然变为现实,陈炜百感交集。

在此之前,四代人都期盼知晓陈先多的消息或安葬之地,数十年凄风苦雨。昨日,陈炜告诉记者,现在就想带上一抔家乡的土,到爷爷的烈士墓前祭奠。也带回一抔墓边之土,让爷爷落叶归根。

这是“寻烈士后人”活动的动人一幕。这个夏天,龙岩市委、市政府与今日头条合作,启动寻革命战争年代牺牲的先烈后人行动,开启了线上线下同频的“寻亲大接力”,将断裂的亲情纽带重新缝合。

时下,“寻烈士后人、延续红血脉”成为最暖心的一个行动,也奏响了闽西大地上的红最强音。

源 起

——每到一个烈士的后人,就能完整一个家庭,延续一份红血脉。

这个暖心的行动源起于一张照片,照片中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傲然矗立,记忆着当年的峥嵘岁月。

这个烈士纪念碑坐落在漳平市双洋镇,是原宁洋县委、县政府于1951年1月设立的。碑上镌刻着44位烈士的英名和籍贯,他们的革命身份为红军战士、游击队员、苏维埃干部等。

其中,有11位烈士系外省籍。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行政区划的调整、时间和地域跨度大,从来没有后人前来祭拜过他们,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后人在哪。

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基因,是闽西人民的担当,是不忘初心的行动。为加快寻在宁洋牺牲的烈士后人,龙岩市委、市政府于6月25日启动“寻烈士后人”行动,依托今日头条平台的公益寻亲项目逐一发布所搜集的信息,并利用地理位置精准弹窗技术,将有关寻人信息推送到烈士户籍地及周边区域,并由党史部门和今日头条共同组织线下志愿者,实地搜集线索。

“红血脉——寻革命烈士后人”计划正式启动

闽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是坚持红旗始终不倒的革命堡垒。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有数万儿女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献出宝贵生命。

“目前龙岩在册烈士就有24000多人。革命烈士的鲜血不仅浸染了闽西大地,还洒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雪域高原、北国。”闽西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蒋红婴告诉记者。

“寻烈士后人”活动的试运行,打开了一扇窗,对于进一步传承红基因、讲好红故事有着深层次的意义。

7月29日,“红血脉——寻革命烈士后人”计划全面启动,将这个发轫于龙岩的活动扩展到全国范围。在此基础上,今日头条联合闽西日报、新安晚报、新京报等17家媒体成立首批“寻烈士后人媒体志愿服务团”,在革命烈士资料梳理、寻亲信息发布、信息比对核实等环节进行深度合作。

寻烈士后人媒体志愿服务团成立

——技术介入之前,寻烈士后人,更像是烈士的家人独有的旅程,漫长,孤独,不知终点——一半是希望,一半是失望。

而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寻后,这一旅程变得精彩而温馨。

根据今日头条与贵州遵义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方疏理的信息,8月25日,闽西日报推送了《寻七位牺牲在贵州习水的长汀籍烈士后人》消息。

这七位烈士分别叫余维新、陈德标、陈德林、禹顺标、肖忠鑫、李金标和陈先多,他们长眠在贵州习水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陵园方介绍,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习水,为了打开北上的通道,在习水土城镇青杠坡与川军激战,史称青杠坡战斗。这七位烈士在这一惨烈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贵州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

寻烈士后人的在闽西人民的手机上快速扩散传播。“这七位先烈为革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要沿着先烈的脚步,为创造新的辉煌,实现美好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永远不能忘记这些牺牲在他乡至今还没到亲人的英雄们!向他们致敬!”……短短三天时间,3万多人或转发阅读、或提供线索,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寻,向七位革命先烈致敬。

寻方向渐渐明晰。

闽西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闽西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长蒋红婴第一时间梳理出陈先多烈士的相关线索及革命事迹。8月26日,在闽西革命烈士纪念馆内,记者到了陈先多的事迹。看着那张年轻英俊的遗照,记者肃然起敬:青杠坡红军烈士陵园提供的信息跟这里的一致。

同日,在市客联会工作的邹文清先生也打来电话提供线索,在1993年版的《长汀县志》里,记录着陈先多、陈德标、肖忠鑫、李金标四位烈士的英名。

一下得到四位烈士的信息,记者驱车赶往长汀县民政局采访。经详细核实对比,在长汀县烈士英名录里,肖忠鑫烈士、陈先多烈士的信息与青杠坡烈士陵园提供的一致。

然而,李金标和陈德标两名烈士的牺牲时间地点等信息则有出入;对于禹顺标烈士,英名录里只记录了“余顺标”,且牺牲时间地点等信息也有出入,是否为陵园方所寻则不得而知。陈德林和余维新两名烈士则无任何记载。

寻人行动一下又复杂起来。

查族谱、倾听有识之士的讲述、走访偏远的山村……我们驱车奔波,尽可能去接近事实的真相。但鉴于革命烈士牺牲年代久远、信息不畅、隐姓埋名参加革命等原因,烈士英名录与青杠坡烈士陵园提供的信息出现偏差,这些都有待相关部门作进一步核实考证。

村民在族谱中帮查烈士姓名

致 敬

——“寻烈士后人”让人们看到了光亮,有助于打破时空限制、消弭信息流通障碍,让那些纪念碑上的名字与他们的后人之间的血脉,重新接续起来。

“因为没有消息,老家没有爷爷的墓,逢年过节祭祖时,一家人都会按照农村的习俗,在家门口支上一口铁锅,烧上几把纸钱,对着苍天告慰爷爷的英魂。”在陈先多烈士的孙子陈炜家,他边向我们展示泛黄的烈士证明书,边哽咽着介绍,这些肺腑之言让我们热泪盈眶。

陈先多烈士的孙子陈炜向本报记者展示爷爷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数据在跑路,记者勤跑腿,在时空中同频搜寻,希望越来越大。

在此之前,漳平双洋也接连传来好消息——今年6月25日,针对11名镌刻在宁洋烈士纪念碑上的外省籍烈士,“头条寻人”根据当地梳理核实的信息发布了第一条寻革命烈士后人的消息。2天之后首个成功案例出现了,江苏常熟籍烈士任林生的后人到了;4天之后,又到了江苏启东籍黄加其烈士的后人;7月3日,到了浙江南湖籍烈士蒋杏富的后人……

“说来惭愧,叔叔牺牲68年了,今天才来这里……”7月9日,蒋杏富烈士的侄子蒋国俊带着父亲的心愿前往漳平双洋缅怀叔叔,完成了一场等候了68年的“相认”。

7月9日,在漳平市双洋镇,蒋国俊向镌刻着叔叔蒋杏富烈士姓名的烈士墓敬献鲜花

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基因,用英雄故事激励后人,一直是闽西人民的担当和不忘初心的行动。今后,各县(市、区)将利用各种渠道陆续开展寻烈士后人行动。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也积极呼吁,全国各地一起来寻在湘江战役、长征途中和皖南事变等革命斗争中牺牲的闽西籍无名烈士,传承革命精神,缅怀英烈事迹,传唱红古田故事。

根据今日头条的一份数据显示,从6月27日到第一例后,截至9月2日,全国共成功到46例。

日历一页翻过一页,一个又一个烈士后人寻到自己的先辈,一段又一段红血脉得以接续。而我们的寻还在坚持……

via闽西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06:47: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2515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