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丨基于建筑考古学的楚章华台建筑底层基本平面研究

阅读: 评论:0

基于建筑考古学的楚章华台建筑底层基本平面研究

Research on the Basic Ground Floor Plane of Chu Zhanghuatai Architecture Based on Architectural Archaeology

作者简介

王 晓武汉理工大学 教 授

陈希茜武汉理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

摘要

关于章华台的建筑形象,目前已有杨鸿勋先生的初步复原结论,受当时的发掘条件制约,其中关于平面的推导尚有不足。文章立足现阶段更为充分的遗址考古依据,结合建筑考古学方法,对楚章华台建筑底层平面进行推导研究,为楚章华台建筑更进一步的研究做铺垫。

关键词

章华台;楚建筑;建筑考古学;遗址;底层平面

引言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潜江楚章华台遗址的发掘工作和相关考古研究成果颇丰,且多专注于章华台的遗址信息整理和地望考古的分析梳理。目前涉及其具体复原的研究只有杨鸿勋先生的一篇文章,但该文受发掘条件制约,对基址内的遗迹分析和建筑平面的推导尚有不详尽之处。建筑底层平面是内部空间序列的起点,也是上层平面的依托,是认识和研究建筑整体的要素之一。因此,本文以此作为出发点,根据建筑考古学方法对章华台建筑底层基本平面进行推导。本文相关考古依据一部分来自于《湖北潜江龙湾放鹰台I号楚宫基址发掘简报》,其中充分详实地记录并描绘了发掘的章华台基址残台现状 [1];另一部分来自于潜江章华台基址的实地调研。

1 章华台建筑平面与建筑基本形象

建筑平面与建筑基本形象紧密相关,梳理章华台建筑基本形象是对应推导其底层平面的基础。建筑有三层。根据基址(图 1),二、三层台位于一层台上,二层台高出一层 0.5 ~ 0.9 米,三层台高出一层 1.5 ~ 3.5 米。台基高度有限,即使加上岗阜高差,与“台高十丈”①的形象仍有距离,若要满足章华台“土木崇高”②的建筑形象,三层台上应有建筑;(2)章华台因“三休乃至其上”③得名“三休台”,“休”是对应到达章华台建筑顶层的流线关系,以台南的两处飞陛台阶为起点,登高三层到达台上建筑顶层,即三层台上有三层建筑;(3)在早期战国和汉明器和画像中,木构楼阁的建筑形象以二、三层形象居多;(4)考虑建筑结构稳定需要,台加二层木构楼阁的三层组合比三层楼阁更为合理。杨鸿勋先生就有类似的台层对应推论可作参考,其中对应推论为:“初步复原研究来看,章华台可能是四层,即一层夯土台;由木骨板筑墙围成的二层台;加以上面的二层楼阁。”[2]综上,章华台上的建筑应为三层建筑,一层为有房间的夯土台;二、三层为木构楼阁。中轴对称。章华台建筑有中轴对称的特征,依据如下:(1)南面两个台阶大小形状基本一致,在建筑形象上,飞陛台阶升至上层,其立面形象应有中轴对称形象;(2)门庭面南,正面为广场,章华台的南侧有门庭和广场,其左右对称的台阶说明在平面流线的序列上有中轴对称布局的关系。逐层内收。(1)汉早期的楼阁的建筑形象,大都是逐层内收,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建筑结构更稳定,也逐渐形成了多层建筑的艺术形象;(2)“副阶周匝”是指在建筑主体外加一圈回廊,在商代早期就有出现,多用于重要宫室 [3]。这种做法使楼阁外廊与内收关系对应,相辅相成,故可推测章华台上的三层建筑采用逐层内收的建筑形式,平面轮廓由下至上逐层变小,外有回廊。

章华台基址平面示意图

2 关于章华台建筑底层平面的考古推导

2.1 建筑底层平面与地梁遗迹的关联

地梁位于章华台遗址的“L”形三层台上(图2),从承重上判断建筑底层平面与之存在一定关联,因此地梁遗迹是推导章华台建筑底层平面的重要依据之一:(1)从形状上看,南部横纵地梁围合具有矩形的整体形;(2)从结构上看,与三层台台边大柱和台内小柱共同作用加强夯土台的内部结构性;(3)从布局上看,30% ~ 40% 地梁不存在对称关系,若与上部结构无关联性,则无法从已有的地梁依据对上部建筑轮廓进行推导;若有关联,则对外框上的整体性具有一定联系,内部的不连续和非贯通使地梁从建筑进深上看无法提供给上层建筑足够的可用空间;(4)现暴露出来的是顶部已破坏的地梁沟,内部具体有多少条尚不清楚,但位置基本确定;(5)台北只有中部转角处有地梁和斜梁固定,其余部位只有随机分布的柱洞,那么可以推测台北上部无建筑,转角的地梁是为了底层台转角加强结构稳定而设。如若不然,则转角台北地梁为原地梁留存了一部分,其余不存,现存转角地梁西侧与西台壁北段存在平行关系。由此可推两种平面可能:台上建筑应是位于台南,底层平面为一字矩形;或者台上建筑底层平面轮廓与台周平行,为“L”形。

章华台宫殿遗址考古平面图

2.2 建筑底层平面与柱洞遗迹的关联

位于三层台上的柱洞遗迹,同样是推导建筑底层平面需要充分参考的重要依据:(1)柱洞形状各异,有圆形、方形、半圆形等,同一形状柱洞大小也有差距,说明木材加工简单,有随机性;(2)柱洞平面尺寸较小,说明承载受力应不会从垂直方向作用,因此与上部建筑关联不大;(3)柱洞分布不规整,多在地梁两侧,但间距和位置都具有随机性,可能是在方便固定地梁的原则下随机置入台体内部,以作为底层台内部的筋骨;(4)三层台上有 4 处较大的圆洞位于台的南侧中心和中部转角处,据发掘应是后期扰乱的柱洞或者獾洞,与上部建筑无关。综上可知,台内的柱洞遗迹的随机性很大,与上层建筑从结构上可能存在间接关联,但不能直接看作上部建筑平面框架的确定推理依据,仅在台上建筑的轮廓尺度的定位上可作为参照补充。

2.3 建筑底层平面轮廓与三层台轮廓的关系

三层台台壁水平边沿并非标准的垂直关系,尤其是台北部平面与南部平面之间,台平面东部边缘存在较明显的角度倾斜。关于倾斜的形式,有以下两种可能:(1)原本台身就是如此处理,这种倾斜的做法可能是古楚人有其自身考量,具体原因不明,由于缺少史料和基础分析,本文暂且不作讨论;(2)台身原本是垂直关系,但随着雨水冲蚀等其他原因,出现土质滑坡,断裂带被土填埋,遗址上层有其他时代地质层,发掘时未发掘出损坏部分。以上推测就建筑底层平面轮廓的推导而言,无关键影响,倾斜的确切成因可留待以后解决。综上所述,章华台的建筑底层平面有如下特征:底层为有房间的夯土台,上有两层木构建筑;底层平面在轮廓上与地梁和柱洞存在一定关联,为一字矩形或“L”形;底层应有回廊。

对应一字矩形章华台建筑底层平面图

对应“L”形章华台建筑底层平面图

3 章华台建筑底层基本平面推导

3.1 章华台建筑底层基本平面具体推导

本文仅对与建筑考古依据相关的部分进行章华台建筑底层平面的具体推导。(1)底层平面与地梁轮廓建筑底层平面轮廓应包含回廊,建筑墙体与台边应有空间,那么可用空间进深不大于台南壁西部南北长(12.9 米),比较局限。但若建筑底层平面轮廓简单以地梁外轮廓来定,则东南角太过靠近台边(约 0.3 米),台转角处受力面较小,其承重面易被损害。(2)底层平面与出檐距离考虑出檐距离,建筑底层平面的外轮廓定位应综合考虑地梁和柱洞轴线。受楚时期屋檐结构体系制约,屋檐挑出距离有限,因此建筑底层平面外轮廓与台边距离同样不长。台上建筑平面外轮廓应结合地梁和柱洞轴线的关系,并考虑回廊宽,同时结合出檐距离。(3)底层平面与回廊宽度由于建筑底层为有房间的夯土台,三层台内柱洞与底层廊柱不存在对应关系,无法直接确定廊宽,且进深有限,廊宽应尺度不大。参考西周召陈遗址复原平面,回廊净宽约 1 ~ 2 米,柱距有 1.5 米、2 米、3 米、5 米等;秦咸阳一号宫殿、岐山凤雏甲组建筑、凤翔马家庄一号建筑遗址等遗址也具有与西周召陈遗址复原平面类似的特征 [2],因此设定回廊净宽为 1.5 米。

3.2 章华台建筑底层基本平面推导结果

根据前文分析,结合底层平面两种可能的轮廓形式,得到以下两种推导结果:(1)一字矩形平面(图 3):建筑底层平面轮廓西侧和北侧以距三层台台边约 1 米的地梁轴线来定位,东侧则以距台边约 1.2 ~ 1.5 米的台内柱洞所在轴线来定位,南侧则以距台边约 1 米的东西贯通地梁轴线来定位,如此围合出建筑底层轮廓。此外,挑檐伸出水平距离约 1.5米,回廊净宽为 1.5 米。(2)“L”形平面(图 4):建筑底层平面轮廓南侧、西侧和北侧均以距三层台台边约1 米的地梁轴线来定位,东侧则以距台边约 1.5米的台内柱洞所在轴线来定位,围合出与三层台台边平行的底层轮廓;挑檐伸出水平距离与回廊净宽同上。关于此二种平面,结合前文章华台建筑基本形象的分析,又以一字矩形平面可能性更大。

结语

建筑考古学的方法原则在于忠实遗迹和科学论证 [4],现有材料不足,允许存疑。根据建筑考古学方法,本文综合分析已有的考古挖掘成果和相关学科思考,完成章华台建筑底层基本平面的推论。与已有的复原结论相比,确定了章华台建筑底层平面廊的存在,对其墙与廊的位置和轮廓进行了大致推导。结合章华台建筑基本形象的判断,底层平面轮廓一字矩形相比“L”形有更大的可能性。关于章华台建筑的进一步推理,仍待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本文结论希望能为章华台乃至楚建筑的相关研究工作以及建筑考古学方法的实践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注释:

①《水经注·沔水》:“湖侧有章华台,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左丘明曰:楚筑台于章华之上。”

②《国语·楚语》:大夫伍举批评章华台“土木之崇高、彤镂为美,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嚣庶为乐”。

③《新书·退让》:“翟王使使至楚,楚王欲夸之,故飨客于章华之台上,上者三休而乃至其上。”

[1] 湖北潜江龙湾放鹰台Ⅰ号楚宫基址发掘简报 [J]. 江汉考古 ,2003(03):3-15.

[2] 杨鸿勋 . 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 : 增订版 [C].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3] 潘谷西 . 中国建筑史 (6 版 )[M].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4] 徐怡涛 ,Lui Tam. 试论作为建筑遗产保护学术根基的建筑考古学 [J]. 建筑遗产 ,2018(02):1-6.

小编:卢旸

本文发布于:2023-03-07 13:40: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2528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建筑   考古   建筑   章华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