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 || 水利是他终身追求的事业——记文史专家范成泰先生

阅读: 评论:0

缅怀

编者按:从新中国治淮工程一开始,范成泰先生就步入水利事业的征程,矢志不移地热爱水利建设事业。从思想到行动从没有离开过水利,研究着水利史及相关文化,一生笔耕不辍。这是范成泰先生的不悔追求。如今他驾鹤西去了,我们深切缅怀,愿他老人家一路走好。

1文史战线的孺子牛

说范成泰先生是淮安文史战线的孺子牛一点没有过誉的意思。这是对他精神和人品的肯定,是我们晚辈发自内心的敬畏。他是我们共同文史战线里的一个榜样、一面旗帜。从我国启动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开始,他就一直参与市政协文史委作有关运河、洪泽湖等历史文化的研究,积极写文章宣传淮安运河文化,参与编辑全国政协编辑的《中国运河画册》有关淮安市的资料编纂整理,参加文史资料系列丛书的编审等。与此同时,平时注意搜集资料,重点研究淮安的社会变迁与水利建设的关系等,揭示了淮安历史从小康到贫穷再达小康的变化过程。如淮安中心城市随运河会淮(黄)的河口变迁而转移;清江浦的兴衰与黄淮运河;水环境对淮安社会的改造;京杭运河与湖泊等多篇专题论文,得到各有关方面的好评。

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大多数人以为是天然形成的湖泊,较少有人知道洪泽湖是人工建成的平原大水库。对明代治河名臣潘季驯的治河业绩,特别是他在清口创立并实施的“束水攻沙,以河治河”的理论和“蓄清刷黄”的措施,知之甚少,洪泽湖水库是潘季驯实施“蓄清刷黄”的结果,原来了解的人也不多。经过范成泰先生的多篇文章宣传和介绍,现在已经在一定范围较为普及。应市文广新局要求,他又为陈潘二公祠撰写了明朝陈瑄和潘季驯两位治河名人的布展资料。范成泰还为南北地理分界标志园建设跑前跑后,呕心沥血地奉献。

2006年范老在淮安召开的“全国运河之都学术讨论会”上为代表讲解乾隆御笔碑刻。

长淮二千里,跨在淮河两岸的城市,仅淮安一家,根据城市地质钻探资料分析,淮安市区古淮河河底深达海平面以下50多米,其南岸的岸边,基本达到今天的古运河边。古代无法在这样宽阔的河道上建设桥梁,两岸交往极不方便,因此形成两岸在语言和民俗等方面,有诸多细微差异,这在淮河干流沿线近20座县级以上城市中,也是惟一的。

淮安市区修建“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标志园。范成泰曾于2003年向市委丁解民书记建议修建一座标志塔,提出如下四点理由:

①秦岭—淮河一线,自古以来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

②废黄河原是古淮河;

③淮安是惟一跨淮河两岸的城市;

④在淮安市区,淮河两岸的民风民俗方言都有差异,这在淮河沿线也是惟一的。

范老在向市领导及参加学术讨论会的代表讲述淮安运河文化。

2004年又将建议的复印件给范元中先生,作为九三学社写提案的参考内容,结果基本采用了。2008年9月28日在回淮安的火车上,接到市政府办公室的电话,说中央电视台来采访,要范老参加,原来是“今日说法”摄制节目,10月在播出对范老的采访,并展现范老给丁书记的建议文稿。

2水利史研究的老黄牛

如果说水利是范成泰先生终身追求的事业的话,那么他的后半生就全部奉献给他热爱的水利史研究和水文化了,他还对我说,这是一种信念的问题,不悔追求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誓言。

范成泰先生涉足水利史研究,是在1982年,中国水利史研究会与淮河水利委员会计划举办“淮河水利史学术讨论会”,到各地调查古代水利建设遗存遗址,来泗洪县重点勘查南北朝时期在淮河干流河道上修筑的拦河大坝—浮山堰,堰的北端位于泗洪县的西南边陲潼河山麓。据二十五史《梁书》记载,当年南北对峙,大体以义阳三关和淮河为界。在公元502年,梁武帝萧衍在淮河中筑堰,拦截淮河干流,水淹远在300里以外的寿阳城(今安徽省寿县),企图拔除北朝魏在淮南的战略据点。

右为范成泰老先生。

范老当年在泗洪县工作,陪同他们去现场,看浮山堰遗址,他们要求范老写文章参加讨论会。范老觉得既新鲜又为难,新鲜的是,泗洪这个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地方,还存有这世界闻名的老古董。为难的是,对浮山堰一无所知。经过一两年的资料搜集,终于完成了这篇文章,参加了1985年在今淮安区举行的“淮河水利史学术讨论会”。在研究中知道:①浮山堰是用轻漂的沙土,没有现代技术和建筑材料的情况下,筑成高近50米的拦河大坝,属当年世界上最高的土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②在联合国尚未恢复我国合法席位之际,科教文组织编辑世界有名的坝工,当年,还得不到我们的资料,他们已经将都江堰和浮山堰编列在文献之中。自那以后,探索水利史成了业余爱好。

过去一直宣传“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可是他的头脑中有个疑问,到建国前夕,淮河流域多数地区,都属于贫穷落后的多灾之乡,这“不如淮河两岸”之说,如何理解。在明清时期,清江浦与扬州、苏州、杭州同为沿运河的四大都会,到建国前夕,已沦为不知名的小城市这又是什么原因?

通过深入地研究水利史,他终于到了初步答案。他说,我国在大禹治水以后,长江到淮河之间,没有水道沟通,春秋后期,居于长江和淮河下游地区的吴国,在打败楚国和越国以后,想北进中原争当霸主,开凿邗沟,就是今天淮安古城到长江边的里运河,沟通了淮河到长江的水上交通。再加上列朝历代在洪泽湖地区的屯田开垦,当年,淮安是自给自足的小康社会。从中唐直到清朝后期,一直都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地区调运漕粮。北宋是历史上最富裕的王朝,当时的政治家李觏曾说:“天下的根本在江淮。天下无江淮不富,江淮无天下可以为国。”

范老先生考察惠济闸遗址。

明朝永乐初年,陈瑄任督理漕运的总兵官,为回避海运漕粮的风涛之险,和陆路运输的艰苦,于永乐十三年开清江浦,在清江浦兴建规模很大的清江督造船厂,厂区从板闸到韩信城,长达23里,又设转搬漕粮的常盈仓,设漕运行府,繁荣兴盛了清江浦这座城市,成为“南船北马,”的交通要冲。夹河二十里,人口达50多万。

城市繁华,可是农村受黄河经常决口泛滥的影响,朝廷派驻的大臣,和地方的官员以及广大众,成年累月地忙于为保朝廷漕粮运输的治河工程,为保证运河的漕运畅通,黄河上所有溢洪的减水坝,又都建在北岸,高家堰和运河的溃决,黄河北岸决口的泥沙淤垫,水旱盐碱,灾害连年,当年安东(今涟水)县令田雯有:“斗大安东县,荒城数丈高。是田皆赤卤,有地但蓬蒿。”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同样是在涟水,天翻地覆的变化,是淮安社会变化的真实写照。黄河北徙,运河中断,津浦、陇海铁路通车,清江浦交通枢纽地位的丧失,城市没有支柱产业,没有农村的支持,一落千丈。

苏南没有黄河的影响,又有津浦、沪宁等铁路的发展,和始终不渝的水利建设,所以,沿运河的四大都会,只剩“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了。

建国以后,经过连续不断的治淮和水利工程建设,又初步达到小康社会,淮安成为国家的商品粮油基地之一。当前,水利建设,重点是保障防洪安全、服务民生、净化水质、优化环境等四大水利。范老退休前后,为江苏省老省长陈克天编著《江苏水利回忆录》和为编写《江苏省水利志》搜集整理淮阴地区的有关资料10多万字。1994年退休,单位反聘参与编写《淮阴市水利志》,担任副主编。1997年离岗以后,一直在探索水利史和水利文化。

3探索历史的拓荒牛

在采访过程中多次与范老真诚交心,他谦虚地说过去初参加工作时,文化底薄,特别古汉语基础的功底不足,在研究水利史的过程,发扬探索历史的拓荒精神,一段一段地钻,一字一词地抠,日积月累,慢慢地前行。

大禹治水,千古传奇。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我国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和传承。大禹治水的事迹,因为当年没有文字,所以没有原始记录。然而,大禹治水成功以后,舜帝禅位于他,由此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社会—夏王朝,这,已载入中华文明史。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对大禹治水的业绩,多有不同侧面的追记。

据《尚书·禹贡》记述,大禹的治水活动,遍及长江、淮河、黄河和济水四大流域。《尚书·禹贡》中记有大禹治理淮、泗河道的论述,即:“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沂水是泗水的支流,泗水又是淮河的支流,泗水会入淮河的地方,在今淮阴区的马头镇,直到明朝初年,淮河的入海口在涟水县原东境的云梯关(今天的响水县黄圩乡云梯村)。《孟子》中,也曾记有大禹治水的相关内容,有“排淮泗注之江”的记述。从地形上讲,西起昆仑山,向东经秦岭、伏牛山、大别山,多为崇山峻岭,再向东到扬州的蜀岗的地貌,都属低山丘陵,从西到东是长江与黄河、与淮河的分水岭,所以说,淮泗之“会于泗沂”“排淮泗注之江”的地方,都绕不开淮安。淮安水利建设的历史,可以远朔到四千多年以前的大禹治水时期。亦即大禹治水曾涉历淮安。

左二为范成泰先生。

淮安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水利工程,是自东汉以来至明朝前期,各朝代在洪泽湖地区的屯田垦殖。如东汉元和三年(公元86年)下邳相张禹在今洪泽湖的西北兴修蒲阳陂,垦殖良田数万亩;三国时期,魏将登艾于正始二年(241)在今洪泽湖大堤南段的两侧,修建白水塘,“置八水门(闸),溉田万二千顷,”即灌溉农田120万亩。白水塘在今洪泽县境,至今留有白水庄、塘埂庄和白水堤等消失不久的遗存;建国以后的治淮工程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在不足半个世纪的时间,彻底改变黄河六七百年酿成的水旱灾害,使“满目疮痍”的多灾之区,重新成为我国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之一。淮安水利工程枢纽,在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成20多座大中型水利工程建筑物,所有这些,古今中外,无出其右。淮安水利,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精华。

(作者系淮安市政协特邀文史委员)

缅怀范成泰先生专题

本文发布于:2023-03-08 02:54: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2551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水利   水利   秦岭淮河   时政   洪泽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