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那些宝塔名塔 你了解吗?

阅读: 评论:0

塔是一种在亚洲常见的,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东方传统建筑大同是中国大古都,历史悠久,在市区或一些县区,也“藏”着不少宝塔名塔。你了解它们吗?下面就跟着记者的镜头去领略一下吧!

永宁寺木塔

大同建造最早的佛塔,是北魏皇兴元年(公元467年),献文帝为了庆祝儿子拓跋宏诞生,建造的永宁寺七级木塔。史称“起永宁寺,构七级浮图,高三百余尺,基架博敞,为天下第一”,此塔建成50年以后,河南洛阳始建永宁寺时,也仿照它建成了闻名全国的洛阳永宁寺塔;另一座佛塔是北魏年间的天宫寺三层石塔,史称“榱栋楹楣,上下重结,大小皆石,高十丈(约30米),镇固巧密,为京华壮观”,后因年久失修,此两座佛塔已毁。到明清时期,古城大同已经是佛塔相邻,为数颇多,故被誉为“佛塔之乡”。

禅房寺砖塔

禅房寺塔耸立于大同古城西南30公里处的丈人峰顶上,塔高约20米。因为这座塔为禅房寺的一部分,所以称为禅房寺塔。《大同府志》载:“禅房山东北距府治六十里,高七里,盘距四十里,西连怀仁马石岭,北连七峰山之月窟岭,一峰壁立,土人名丈人峰,上有石浮图佛寺,辽建”。据此,禅房寺塔应为辽代建筑。从塔形结构、雕刻风格看,也具有辽代特征。

禅房寺塔为六角七级,实心砖石结构。塔底为须弥座,用规整的长方石料砌就,石间不用灰泥而用要榫。最上一层石料,雕有莲瓣。再上面为束腰,每块石上雕有莲花、牡丹、童子等。六个角各雕勇猛威武的力士,似在承托整座塔身的重量。上坊每面各携刻有一佛二菩萨的浮雕一幅,再上还有莲珠束腰两层,并雕有莲瓣等。整个雕刻粗犷简练而富有变化,无疑是辽代手法。塔座如此高大繁复,实为基他地方所小见。

塔座以上是仿木结构的砖砌塔身,塔身斗拱、角拱均为磨砖镶砌。第二层塔壁每面各设门式小窗或四棂小窗。初看起来逼真无疑,其实是虚设的雕饰。以上各层结构相同,只是每层逐渐向迭收而已。

禅房寺塔整个塔形造型美观,稳健大方,形如笔峰。由于它高高耸立在禅房山山顶之上,衬之以青嶂叠翠和飘渺的云烟,更显得挺拔秀美,大有“刺破青天锷未残”之势。

雁塔

建造在大同东南城墙之上的雁塔,是一座八角七级空心砖塔,高约17米,建汙明代天启四年(公元1625年)。

青石座以上是塔身。塔身下部为三层八面青石砌座,第一层辟有两门,其他六面各镶碑碣一块。上刻历代举子的功名以及姓名、住处,以激励后人勤奋学习、金榜提名而名垂千古。第一层以上各开四个窗口,其他四面为虚设窗口,各层所开的四个窗口,其方向按八面方位互相交叉更替。每层上部均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八个角各雕有一组三个龙头昂的转角拱,每两组转用拱之间再雕一组斗栱,每层共有斗栱十六组。斗栱下衬有雕刻着几何图案的普柏枋和阑额。斗栱上方作仿木结构的砖雕飞檐,檐角出挑铃铎,每当铁铎迎风叮当作响时,颇有另一番情趣。

塔内为八角形通直空心,设有跳脚踏砖,可直攀塔顶。第六、第七层均有“十”字形木架,据说明代曾设吊绳,以使上下方便而迅速。当时大同地区战事频繁,在高大的城墙之上建此高塔,可以通过各层互相交叉开设的窗口,从四面八方进行观察,方圆10公里内的敌人活动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所以此塔又有瞭望塔之称。它的建造位置为国内所罕见。

法华寺塔

法华寺塔,坐落在大同城内东部的宝塔寺(即新寺,已毁)后端,为明代所建。该塔是一座宝瓶式佛塔,是大同塔中惟一的一座白的印度式佛塔。

整座塔为砖石结构,高约18米,塔座下面是2米高的砖石方形基台,并于其上建有花墙、洞门。上方有“小洞天”三个石刻大字,以前里面塑有佛像。窑洞南北两侧设有门洞,拾级而上可直通塔基外部。塔座为二层八角。塔座之上是二层束腰。束腰之上是塔身,下部细,中部粗,形若瓶腰。在塔身的四方各开一扇砖雕的金刚,像是承托开窗的力士,又像是守卫宝塔的勇将。周围饰以彩带祥云。金刚的造型雄壮英武,雕刻细腻,姿态威严,双目炯炯有神地注视着前方。塔的上部类似瓶颈,周围镶砌有黄、绿、紫三圆形琉璃收檐,共有八层。顶部为塔刹,巨大的琉璃刹调座上饰以仰莲、宝珠等,显得十分俊俏雅致。

圆觉寺塔

圆觉寺塔,是大同地区现存惟一的一座密檐塔。始建于金正隆三年(公无1158年),明朝成化年间(公无1465~1487年)重加修缮。八百多年来,它一直风雨不动地屹立在恒山北麓浑源县城内的圆觉寺之中。

该塔共有九层,为仿木结构,塔体平面为等边八角形,塔基高约4米,四周镶嵌着砖刻浮雕。那歌舞伎乐人形象生动,婀娜多姿;武士的剽悍猛勇、狮兽的凶猛暴戾十分真切有力,为砖雕中的精工佳品。

水神堂灵应宝塔

水神堂位于中国山西省广灵县壶泉镇壶山上,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应宝塔位于院内东南隅,塔刹覆钵以上部分在1911年地震时掉进壶山泉池之中,相轮、宝珠与刹杆系新补。塔体保存较好,仿木结构,呈六角形锥体,自下而上,逐层减缩。造型平稳端庄,玲珑俊逸。通体砖雕,精巧朴实。六层正中“灵应宝塔”4字,右刻“大清光绪二十五年七月重修”,与塔身第三层假门之刻记相符;左刻“经理:复全店、至诚号、裕亨店。泥工:白鄂、李盛”。仿木结构的灵应宝塔是水神堂建筑的精粹,被推为清代砖塔的代表。

圣佛寺墓塔林

圣佛寺又称宝峰寺,位于广灵县城南15公里的山间。现仅松林中保存下基塔14座。其中完整的8座,六座尚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据《大同府志祠祀卷》记载:“大元国到元二十三年岁次丙戍四月初七日午时本寺住持嵩云老人示寂于方丈收灵骨获舍利二十一颗分为二一穸之于本寺之侧一穸之于静觉之茔一是窀即告成”。可见墓塔元代始建三座,后明、清逐渐扩大到14座,形成塔林。(记者 赵喜洋)

本文发布于:2023-03-09 17:42: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2622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大同   宝塔   建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