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陕西省地级市

阅读: 评论:0

历史沿革

古代

约120万年前,在汉江沿岸的今梁山镇龙岗寺地区就有古人类活动,龙岗寺遗址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为数不多的超过1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存。新石器时代已有较为成熟的聚落形成,遗址今保留有一处保存基本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龙岗寺古人类遗址公园的文化面貌接近北首岭中期前段,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较早的阶段。

夏代,境内有褒国。《史记·夏本纪》载:“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褒氏……”《国语·郑语》及《史记·周本纪》中均记有夏末褒国国君化龙故事。褒国地望约在今汉中地区中部汉江以北、秦岭以南一带。

商代:此地属褒国(汉江以北)及古蜀国(汉江以南)。殷卜辞中有“伐缶(褒)与蜀”记载。

西周先后属梁州、雍州。境内仍有褒国,为周朝“南国领袖”,又称周南(国务院公布汉中为历史文化名城,称汉中上古时期为周南)。

东周前期

今汉中春秋战国时境内为南郑地,先后分属巴蜀、秦国。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开明立(公元前666年前后),号曰丛帝。丛帝生卢帝,卢帝攻秦,至雍。”卢帝攻秦至雍,“生保子帝”。保应作褒,即殷卜辞中的“缶”,地在汉中褒城。公元前477年,楚惠王率楚军大败巴军,巴国损失惨重而国力大衰,退出汉水流域。

战国中期,南郑是秦蜀争夺的要地。秦厉公26年(前451年),秦国进攻南郑,蜀人一时手忙脚乱,人力粮草等补给供应不上,丢失了南郑,秦左庶长修筑南郑城。蜀人在其后的10余年时间里,不断集结兵力反攻,最后将南郑艰难夺得。

公元前387年,秦国再度大举进攻蜀国,夺取南郑,《史记》中写道:“伐蜀,取南郑”,但不料,蜀国再次反攻,占据南郑。

商秧变法后的秦国,成为日益强大的军事强国。公元前316年,秦国张仪、司马错等率军吞苴灭蜀,褒汉之地尽归秦。公元前312年,秦攻楚,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初设南郑县(今汉中市汉台区境内),西汉初初迁至西城县(今安康市汉滨区境内)。东汉初郡治复还南郑县(今汉中市汉台区境内)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13刺史部。汉中郡隶属于益州刺史部。

汉中市夜景东汉建武元年至6年(25-30年),郡治改迁南郑(在今汉中市区)。东汉末,张鲁割据汉中,改为汉宁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降张鲁,又改为汉中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据汉中,仍设汉中郡。

三国魏景元四年(263年)魏灭蜀汉,分梁、益二州,梁州领八郡,治于南郑。

晋太康十年(289年)改设汉国,不久即废。

南北朝时,汉中先后属刘宋、萧齐、北魏、萧梁、西魏、北周,境内设梁州、兴州(今略阳县)、洋州(今西乡县),并侨置秦州及70多侨县。

隋初,境内仍置梁、兴、洋州,后改为汉川郡、顺政郡、洋川郡。

唐代设梁州总管府,后改为都督府,下设梁、兴、洋、集4州;贞观元年(627年),废府设道,汉中属山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山南道分为东、西两道,汉中属山南西道,道治设于南郑(汉中);天宝元年(724年)设汉中郡、洋川郡、顺政郡;后又改为梁州、洋州(今洋县)、兴州;兴元元年(784年),唐德宗避朱砒之乱,车驾幸梁州。改梁州为兴元府,道、府同治于南郑,开中国历史上用帝王年号命府名之先河,兴元府地位同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北都太原。

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后唐、后蜀先后据有汉中,仍设兴元府及洋、兴2州。

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境内置兴元府及洋、兴2州,属峡西路(即“峡路”,路治夔州)。熙宁五年(1072年)设利州路(川峡四路之一)及所属兴元府,治所均设于汉中。利州路辖秦岭以南、长江以北地区。

南宋绍兴十年(1141年)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两路,东路治设于兴元(汉中),西路治设于兴州(略阳);后利州东、西路几经分合。

元代为了加强对四川地区的控制,设兴元路于汉中,为隶属于陕西之始。

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路为府,设汉中府。

清代设陕安道于汉中,辖汉中府、兴安府(今安康市)。

民国时期

汉中龙岗大桥民国元年(1912),废陕安道;2年(1913)2月,废府、州、厅制,州及厅改称县。三年(1914)1月,设立汉中道,治设于南郑,领陕南25县:南郑、褒城、沔县、城固、洋县、西乡、镇巴(定远厅改名)、佛坪、略阳、宁羌、留坝、凤县、安康、岚皋、石泉、汉阴、宁陕、洵阳、紫阳、平利、镇坪、白河、镇安、商南、山阳。

民国十七年(1928),废汉中道,各县直隶于省,境内有南郑、城固、洋县、沔县、西乡、镇巴、宁羌、略阳、留坝、佛坪、褒城11县。二十四年(1935),省在汉中设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南郑,辖南郑、褒城、沔县、略阳、凤县、留坝、洋县、西乡、佛坪、城固、镇巴、宁强(1942年由宁羌县改名)12县。

民国三十八年(1949)5月后,关中及西安解放,国民党陕西省军政机关南逃汉中。9月,汉中分设东、西两专员公署,东署驻城固,辖东6县,西署驻沔县,辖西6县,至解放。

新中国成立以后

1949年12月6日,汉中解放后,设立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区汉中分区。1950年3月3日,陕南行政公署(简称“陕南行署”)由湖北郧县迁驻南郑市,下辖商洛、两郧、安康、汉中4个分区,直辖南郑市。汉中分区,辖南郑县(政府驻铺镇)、城固、洋县、佛坪、镇巴、宁强、沔县、褒城、留坝、西乡10县。1950年5月,将宝鸡分区的凤县划入汉中,县城由凤州迁双石铺。

汉中市行政区划图1951年2月,撤销陕南行署,设立省政府南郑区专员公署,行政区为南郑专区,辖南郑市及南郑、褒城、凤县等12市、县。

1953年1月,划出宁强县的张家桥、唐家坝、孙家岭、李家坝、水田坪、黎坪、元坝子、禅家岩、五郎坝、板苍坝、小褒城、挂子山乡,褒城县的钢厂、大河坝、云河、纸房,南郑县的庙坝共17乡,设立黎坪中心区,区政府驻元坝子,直属南郑专区。1月,又将沔县的漆树坝、小河庙,房家湾3乡划入黎坪中心区。

1953年6月,南郑市改由省直辖;10月,南郑专区改称汉中专区,南郑市更名为汉中市,归汉中专区辖。汉中专员公署为陕西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

1954年,四川省通江县碑坝区划归陕西省南郑县。

1957年,四川省旺苍县三道乡划归陕西省黎坪中心区。

1958年11月,撤销南郑县,并入汉中市;撤销佛坪县,辖区北部(秦岭主脊以北)划入盩厔县;中、南部并入洋县;东部并入石泉县;撤销黎坪中心区,辖区分别并入宁强、沔县;撤销褒城县,辖区并入沔县和汉中市;撤销留坝县,辖区北部并入凤县,柴关岭以南的江口、留坝两公社划归汉中市。此时汉中专区辖汉中市及城固、洋县、西乡、镇巴、宁强、凤县、沔县、略阳县。

1960年12月,凤县划入宝鸡专区。1961年8月,恢复南郑县(驻地迁于周家坪)、留坝县、佛坪县。佛坪县原秦岭以北地仍归盩厔县。1964年5月,汉中市撤销改设县。9月,沔县改名为勉县。

1968年9月2日,成立汉中专区革命委员会,为一级行政权力机构;1969年1月,汉中专区改为汉中地区,行政领导机构改称汉中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6月,汉中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汉中地区行政公署(简称“汉中行署”),为陕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所辖县未变。1980年7月,汉中县撤销恢复为市(县级)。

1995年,汉中地区辖汉中市及南郑、城固、洋县、佛坪、西乡、镇巴、勉县、宁强、略阳、留坝。

1996年2月21日,国务院通知,撤销汉中地区以及县级汉中市,改设为地级汉中市,6月6日,正式对外办公,7月18日,庆祝召开地区级汉中市成立大会。原县级汉中市改为汉台区(县级)。

2017年8月28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汉中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7]108号),陕西省人民政府下发《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汉中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陕政函[2017]170号]),同意撤销南郑县,设立汉中市南郑区。南郑设区后,以原南郑县的行政区域为南郑区的行政区域,南郑区人民政府驻汉山街道西大街24号。

2020年11月29日,加入大巴山·大三峡文旅发展联盟。

行政区划

1949年12月~1958年,汉中县以下设区及县辖镇,区下设乡或管理区及镇;乡镇下设村。1958年9月~1982年,县以下设区(除佛坪县不设区外),区下设人民公社,公社下设大队,大队下设生产队。1982年以后,公社改为乡,县下设区(除佛坪县不设区外),区下设乡、镇,乡镇下设村,村下设村民小组。

从2010年7月开始,汉中市在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中集中进行撤乡并镇行政区划调整,撤并后,汉中市由原来的226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调整为180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共撤并46个乡镇。

截止2019年5月,汉中市共2个区,9个县,152个镇、25个街道办事处,278个城镇社区,1932个村委会。

汉中市行政区划
汉台区549.0756.67北关街道、东大街街道、汉中路街道、中山街街道、东关街道、鑫源街道、龙江街道、七里街道、铺镇镇、武乡镇、河东店镇、宗营镇、老君镇、汉王镇、徐望镇。中山街街道
南郑区2809.0456.31汉山街道、中所营街道、大河坎镇、梁山镇、阳春镇、协税镇、青树镇、胡家营镇、圣水镇、高台镇、新集镇、濂水镇、黄官镇、红庙镇、牟家坝镇、法镇镇、湘水镇、小南海镇、碑坝镇、黎坪镇、两河镇、福成镇。汉山街道
城固县2213.3754.25博望街道、莲花街道、二里镇、龙头镇、沙河营镇、文川镇、柳林镇、老庄镇、桔园镇、原公镇、上元观镇、天明镇、五堵镇、双溪镇、小河镇、三合镇、董家营镇。博望街道
洋县3195.8144.64洋州街道、戚氏街道、纸坊街道、龙亭镇、谢村镇、马畅镇、溢水镇、磨子桥镇、黄家营镇、黄安镇、黄金峡镇、槐树关镇、金水镇、华阳镇、茅坪镇、关帝镇、桑溪镇、八里关镇。洋州街道
西乡县3253.1941.54城北街道、城南街道、杨河镇、柳树镇、沙河镇、私渡镇、桑园镇、白龙塘镇、峡口镇、堰口镇、茶镇镇、高川镇、两河口镇、大河镇、骆家坝镇、白勉峡镇、子午镇。城北街道
勉县2386.3441.20勉阳街道、武侯镇、褒城镇、周家山镇、同沟寺镇、新街子镇、老道寺镇、金泉镇、定军山镇、温泉镇、元墩镇、阜川镇、新铺镇、茶店镇、镇川镇、漆树坝镇、长沟河镇、张家河镇。勉阳街道
宁强县3260.3132.50汉源街道、高寨子街道、大安镇、代家坝镇、阳平关镇、燕子砭镇、广坪镇、青木川镇、毛坝河镇、铁锁关镇、胡家坝镇、巴山镇、舒家坝镇、太阳岭镇、巨亭镇、安乐河镇、禅家岩镇、二郎坝镇。汉源街道
略阳县2822.9018.07兴州街道、横现河街道、两河口镇、金家河镇、徐家坪镇、白水江镇、硖口驿镇、何家岩镇、乐素河镇、郭镇镇、马蹄湾镇、西淮坝镇、五龙洞镇、仙台坝镇、观音寺镇、黑河镇、白雀寺镇。兴州街道
镇巴县3382.7928.06泾洋街道、渔度镇、盐场镇、观音镇、巴庙镇、兴隆镇、长岭镇、三元镇、简池镇、碾子镇、小洋镇、青水镇、永乐镇、杨家河镇、赤南镇、巴山镇、大池镇、平安镇、仁村镇、黎坝镇。泾洋街道
留坝县1956.774.19紫柏街道、马道镇、武关驿镇、留侯镇、江口镇、青桥驿镇、火烧店镇、玉皇庙镇。紫柏街道
佛坪县1266.843.26袁家庄街道、陈家坝镇、西岔河镇、大河坝镇、长角坝镇、石墩河镇、岳坝镇。袁家庄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

汉中市地处中国版图地理几何中心,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中市北界秦岭主脊,与陕西省宝鸡市、西安市为邻,南界大巴山主脊,与四川省广元市、巴中市毗连,东与陕西省安康市相接,西与甘肃省陇南市接壤。东经105°30'50~108°16'45,北纬32°08'54~33°53'16。最大直线长度东西为258.6公里,南北为192.9公里。总面积2.72万平方公里。

地貌

汉中市境北部秦岭势如屏障,最高峰在洋县昏人坪梁顶,海拔3071米,其它较高的山峰有佛坪县光头山2838米、洋县摩天岭2603米、留坝紫柏山2610米、勉县光头山2606米,一般山体海拔为1000~2000米。南部米仓山(又称巴山)高峻雄峙,最高峰在镇巴县箭杆山,海拔2534米,较高山峰还有南郑县铁船山2468米、红山2367米、光头山2389米,一般山体海拔在1000~1500米;

汉中市最低处在西乡县茶镇南沟口,海拔371.2米。汉江横穿盆地中部形成冲积平原,汉中盆地东西长116公里,南北宽约5~30公里,汉台区附近最宽为25~30公里;汉江支流牧马河与泾洋河在西乡县城东北汇合,形成冲积性宽谷坝子,名为西乡盆地。汉中盆地海拔在500米上下,而秦巴山体高出汉中盆地500~2500米。地貌类型多样,但以山地为主,占总土地面积的75.2%(其中低山占18.2%,高中山占57.0%),丘陵占14.6%,平坝占10.2%。

气候

汉中[陕西省西南部城市]汉中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区,北有秦岭、南有大巴山脉两大屏障,寒流不易侵入,潮湿气流不易北上,气候温和湿润、干湿有度。

气温:区内气温的地理分布,主要受制于地形。年均气温14℃。西部略低于东部,南北山区低于平坝和丘陵。海拔600米以下的平坝地区年均气温在14.2~14.6℃;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区年均气温低于12℃;西嘉陵江河谷年均气温高于13℃。

汉中石门栈道降水:汉中地区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形成全年降水的暖湿空气,主要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其次是西太平洋。夏季,在副热带高压影响下,孟加拉湾水汽沿西南低涡下部的西南季风北上,经西藏、云南及四川西北部到达本区上空;西太平洋水汽随副热带高压边缘的东南气流输入本区上空。冬季,受极地大陆冷气团(主要是蒙古高压)控制,多西北季风,形成寒冷干燥少雨的天气。春秋为过渡季节,春暖少雨,秋凉多雨,气候湿润。地面植被、水库、河流、田园等所蒸发于空间的水汽参与降水甚微。来自西南、东南的暖湿气流受巴山、秦岭阻隔,使得区内雨量充沛,但由于两山位于西南气流的路径上,由于中低层云系的水汽系统辐合,以及地形抬升和山地垂直影响,使本区南北承接水汽不等,降水量分布悬殊,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00~1700mm之间。其中南部米仓山最为丰富,成为陕西之冠。

湿度:整个汉中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分布态势,基本呈南大北小。汉江平坝、巴山山地70~80%;秦岭山地73%。一年中冬春两季较小,夏秋较大。9、10月为全年之冠,均在80%~86%;冬季(12、1、2月)三个月汉江平坝、巴山山地为75%~80%;秦岭山地58%~66%。

风:区内年均平均风速介于1-2.5米/秒之间。鲜见大风天,年均不到2天,周边郊县则有不同。

水文

汉江桥闸汉中市的河流均属长江流域,在水系组成上,主要是东西横贯的汉江水系和南北纵穿的嘉陵江水系。汉江,又名汉水,古称沔水,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中市位于汉江上游。汉江干流自西向东流经宁强、勉县、南郑、汉台、城固、洋县、西乡等县(区)境,横贯汉中盆地,是汉中水系网络的骨架。汉中市境内汉江干流长277.8公里,占汉江全长1532公里的18.1%,流域面积19692平方公里,占汉江全流域17.43万平方公里的11.3%,占汉中市总土地面积27246平方公里的72.3%。

嘉陵江水系分布在汉中市的西部和南部。嘉陵江干流由北向南,纵穿略阳、宁强两县的西部山地,为过境大河。境内流程141.7公里,流域狭长,西宽东窄。市境内属嘉陵江水系的大小河流共192条,流域面积7554平方公里,占汉中市总土地面积的27.7%。

自然资源

汉中北依秦岭,南频巴山,中部为汉中盆地。汉中盆地是中国著名的粮仓,也承载着汉中绝大多数的人口。这里是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江河分水岭,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并因此造就了物种的多样性。汉中的森林覆盖率为63.79%(截止2020年),林草的植被率达60%。汉中境内有汉江、嘉陵江等567条河流,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

生物

植物:秦巴山区多原始森林,植被类型多样。截止1995年10月,已发现汉中市境内有2942种植物,分属种子、蕨类、苔藓、地衣、真菌和藻类,计7门、282科、1160属植物。其中仅种子植物就有166科、958属、2564种,分别占到中国科(166/291)的57%、属(958/2940)的32.6%、种(2564/24300)的10.6%。汉中是中国最大的天坦落所在地。森林覆盖率达51.2%,植被覆盖率56%,林地面积居陕西省第一,活立木蓄积量8781万立方米,可利用草场500万亩。

动物种:汉中地区位于古北界动物区系和东洋界动物区系的交汇处,南北动物兼有,动物种组成丰富。其间生存珍稀动物有大熊猫、朱鹮、、羚牛、大鲵(娃娃鱼)等。朱鹮已经成为汉中的城市象征(市鸟)。汉中地区野生脊椎动物计有:鸟类335种,属17目、51科,其中留鸟155种,夏候鸟91种,冬候鸟28种,旅鸟61种;哺乳动物137种,属7目、27科;两栖类动物24种,属2目、7科;爬行类37种,属3目、9科;鱼类109种,属6目、15科。

汉中四宝:汉中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之美誉,生活在秦岭南麓汉中盆地的“秦岭四宝”朱鹮、大熊猫、和羚牛这四种珍稀动物,一直被誉为“汉中四宝”。这“四宝”是“中华聚宝盆”的最佳注脚,这是汉中生态环境无比优越的见证,其中“四宝之首”的朱鹮为汉中市“市鸟”。

矿产

汉中市位于秦岭构造山带域扬子板块两大构造单元的接合部,是中国西部有利成矿带之一,是陕西省重要的矿产富集区。已发现矿产资源四大类十二小类92种。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62种,矿产地293处,其中大型矿床47处;中型矿床81处,小型矿床113处,矿点52处。

截至2005年底,汉中列入《陕西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有27种矿产,140个矿区,保有储量潜在价值1357.06亿元。列入全省前三名的有19种矿产,其保有储量的潜在价值1303.62亿元,占总量的96.06%。其中有13种矿产居陕西省首位,6种列陕西省第二位。锰矿、镍矿、溶剂石灰岩、冶金用石英岩、化肥用蛇纹岩、石膏、石棉等12种矿产,保有储量占全省的100%。钒矿、玻璃用石英岩、饰面大理岩等6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各占全省总量的50%以上。列入中国前十位的矿产有9种,分别是:玻璃用石英岩、石棉、及海泡石居第三位;化肥用蛇纹岩居第四位;冶金用白云岩居第五位;镍矿及冶金用石英岩居第七位;锰矿居第八位,膨润土居第十位。

人口民族

人口

2019年末户籍总人口380.9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2.64万人。年末常住人口343.70万人,出生率为9.30‰,死亡率为6.68‰,自然增长率为2.6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96%。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汉中市常住人口为3211462人。

民族

汉中市居住人口以汉族为主,其余有回族、苗族、羌族、蒙古族,壮族,土家族,朝鲜族,白族,彝族,侗族,藏族,畲族,土族,哈萨克族、傣族、高山族、锡伯族等。

政治

友好城市

陕西省汉中市友好城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西安市
陕西省宝鸡市
湖北省黄冈市
日本出云市
比利时特恩豪特市
韩国昌宁郡

经济

综合

2020年,汉中市经济运行呈现稳定恢复、持续向好的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3.40亿元,同比增长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1.36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641.48亿元,下降0.4%;第三产业增加值690.56亿元,增长1.1%。

2019年,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1547.59亿元,比上年增长6.1%,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7.63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662.88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657.08亿元,增长7.4%。人均生产总值45033元,增长6.3%。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4.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6.2%。

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14.7%、42.8%和42.5%。与2018年相比,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4.9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提高0.7个、4.2个百分点。

2021年,汉中市实现生产总值1768.72亿元,同比增长8.2%。

农业

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粮食总产量106.06万吨,增长0.4%;油料产量18.64万吨,增长3.7%。中药材产量17.66万吨,增长10.2%;茶叶产量4.54万吨,增长8.8%;蔬菜产量263.46万吨,增长6.6%;水果产量60.08万吨,增长7.9%。

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401.78亿元,比上年增长4.3%;实现增加值235.22亿元,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255.14亿元,增长6.6%;林业产值16.26亿元,增长7.1%;畜牧业产值109.96亿元,下降1.4%;渔业产值6.79亿元,增长7.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64亿元,增长1.0%。

粮食播种面积380.40万亩,比上年减少0.57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16.64万亩,增加0.14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126.26万亩,增加7.83万亩;茶园种植面积108.91万亩,增加4.6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95.78万亩,增加2.33万亩;园林水果种植面积52.07万亩,增加0.82万亩。

工业

工业经济稳中趋缓。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583.31亿元,增长1.3%;增加值增长4.8%。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完成产值1080.91亿元,增长2.2%。从产业看,装备制造工业完成产值420.94亿元,增长10.2%;高新技术工业完成产值375.54亿元,增长2.2%。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67亿元,下降15.2%。

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08.69万吨/标准煤。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7.904%,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54%。全社会用电量89.58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52.32亿千瓦时。

社会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4.8%。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6%。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36.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增长5.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7.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8.6%。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投资占比分别为12.7%、14.9%和72.4%。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33%;房屋施工面积1208.99万平方米,增长12.2%;商品房销售额119.96亿元,增长32.7%。

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总产值292.96亿元,增长1.6%,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79.57亿元,增长1.3%;竣工产值116.50亿元,下降15.7%;签订合同额397.46亿元,下降7.7%。资质以上建筑业劳动生产率达到35.98万元/人。

贸易物价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2.25亿元,比上年增长9.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12.19亿元,增长9.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0.06亿元,增长9.6%。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444.30亿元,增长8.3%;餐饮收入67.95亿元,增长15.3%。

自营外贸进出口总额10.12亿元,比上年下降7.1%。其中,出口9.15亿元,增长31.3%;进口0.96亿元,下降75.4%。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3%,涨幅比上年扩大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3.4%,农村上涨3.2%。从八大类看,食品烟酒类上涨7.3%,衣着类上涨1.6%,居住类上涨2.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5%,交通通信类下降1.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0%,医疗保健类上涨2.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5.9%。

教育科技

普通高等学校3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1.58万人,在校生4.14万人,毕业生1.23万人;研究生教育招生311人,在校生711人,毕业生185人。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2所,专任教师977人;招生7895人,在校生1.68万人,毕业生4088人。

普通中学209所,专任教师1.46万人。高中招生2.05万人,在校生7.20万人,毕业生2.75万人;初中招生3.36万人,在校生10万人,毕业生3.36万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

普通小学461所,专任教师1.41万人。招生3.37万人,在校生20.22万人,毕业生3.31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幼儿园774所,专任教师5679人。在园幼儿(包括附设幼儿班)9.85万人。有特殊教育学校7所,在校残疾学生525人。

取得科技成果106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项,国内领先和国内先进水平90项。专利申请量2244件。其中,发明专利696件,实用新型专利1309件,外观设计专利239件。专利授权1137件,比上年增长26.2%。其中,发明专利141件,实用新型专利806件,外观设计专利190件。发明专利拥有量468件,比上年增长15.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357件。

汉中市高等院校
陕西理工大学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交通邮电

年末民用机动车辆拥有量68.15万辆。其中,载客汽车29.78万辆;载货汽车2.93万辆。

公路客运量2171万人,比上年下降3.4%;公路货运量4615万吨,增长4.0%。

电信业务总量208.43亿元,比上年增长53.0%;邮政业务总量10.08亿元,增长18.8%。年末固定电话装机用户40.64万户,下降0.9%;移动电话用户374.32万户,增长0.9%;宽带接入用户82.37万户,增长10.2%。

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总收入完成128.5亿元,同口径增长8.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9.1亿元,同口径增长10.4%,其中税收收入35.59亿元。财政支出383.9亿元,增长12.2%。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297.34亿元,比年初净增加187.4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673.12亿元,比年初净增加169.9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960.53亿元,比年初净增加109.35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68.17亿元,比年初净增加45.82亿元。

保险业保费收入65.89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50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53.39亿元。保险赔款给付支出14.81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7.56亿元,人身险赔付支出7.25亿元。

文化卫生和体育

剧场11个,影院28个,公共图书馆11个,文化馆12个,文化站177个,博物馆20个;图书总藏量98.7万册;广播及电视发射台11座,拥有发射机104部,电视人口覆盖率99.7%,广播人口覆盖率99.5%。

拥有各类卫生机构987个(不含村卫生室),床位数2.5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673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806人,注册护士10994人,药师(士)1358人,技师(士)1517人。

众体育场地面积563.19万平方米,全民健身基地面积129.32万平方米。新建场地总面积31.47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924万元。新建体育场地200个(块),其中农村健身场192个(块),城镇健身场8个(块)。共有体育场馆55个,体育俱乐部17家,体育社团组织38家。

城建环保

市中心城区建设美丽城市项目完成投资257.35亿元,建成城市市政道路14条。各县城和建制镇建成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01.51亿元,25个省市级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完成投资52亿元。新建、改建市政道路135.52公里,新增公园绿地面积35.25公顷。

全市平均优良天数332天,优良率达91.0%。市中心城区优良天数303天,优良率达83.0%,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45。

全市11个县区环境空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11个县区环境空气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二级标准;11个县区环境空气一氧化碳日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日均浓度二级标准;11个县区环境空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汉台区、南郑区、城固县和西乡县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其余县区符合标准。

全市监测的汉江、嘉陵江干支流等52个断面年均浓度符合水域功能区划标准;17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所测项目全部合格。

市中心城区及开展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的6个城区,南郑区、城固县和勉县为“较好”,市中心城区和西乡县、略阳县为“一般”。市中心城区及开展酸雨监测的7个县区均未出现酸雨。

人口民生和社保

城镇新增就业4.2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77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6亿元。劳务输出86.5万人,职业技能培训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1%。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83元,增长9.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28元,增长8.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98元,增长10.0%。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8.77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4.1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8.2万人、23.53万人、31.75万人和23.44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3.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93.49万人,参合率99.81%。

城市低保人数2.30万人,发放保障金1.52亿元;农村低保人数9.58万人,发放保障金3.66亿元。优抚补助3.12万人,发放抚恤金2.24亿元。各类养老服务设施(机构)1400个,提供床位30820张,年末养老服务机构在院人数9163人。全年接受社会捐赠款1553万元(含物资捐赠折价)。

文化

文化艺术

汉中秦岭巴山地区,自古迄今有传唱民歌、山歌之风,内容广泛、丰富,形式多样、活泼。或一人独唱,或两人对唱。有通山歌(又称茅山歌、放牛歌、儿歌)、山歌、小调、劳动号子、仪式歌(迎亲歌、哭嫁歌、拜寿歌、祝酒歌、拳歌、礼宾歌、孝歌、说春歌、劝善歌、拜香歌、佛句等)、盘歌、儿歌等。一般情趣诙谐,幽默含蓄,曲调委婉舒展,有高腔、平腔之分,感情柔和细腻,多有南国之风。

山区农民集体换工在田间薅草时,为加快进度,一至三人在人后,边敲锣鼓,边唱督工歌,随机随情编唱,尤其多在进度慢或做活质量差者身后边敲边唱,以激励干活加快进度,提高质量。该形式使生产场面热闹活跃,消除劳动者疲乏、劳累、寂寞之感。

汉中市各县流行。一般在春节时街镇村巡回表演,形式多样,和陕西关中地区社火一脉相承,但也衍生出自己的特。有悬台芯子、高跷、地社火等,以各种脸谱服装扮演戏剧人物、场面,溶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于一体。陕南悬台芯子社火尤为著名,多层钢架上迭次饰立戏剧人物造型,有多至五六层者,惊险异常。还有舞狮、彩莲船、竹马、龙灯、板凳舞、贝壳舞等形式。

又称“放花”。一般于春节或元宵节等喜庆节日放焰火。洋县磨子桥焰火自清代以来为最著名者,曾奉调入京参加国庆焰火晚会。主要有竿子花、笸篮花、马花、冲天炮、满天星、流星赶月、闹龙宫、火树银花、连珠炮等160多个品种,五光十,绚丽多彩。

陕南地方戏剧,由汉水流域的山歌、民歌、小调发展而成,音调为汉中一带发音,与湖北汉调戏相似。长于文戏,巴山气息浓郁,音调幽雅,唱腔婉转,道白柔和,语言风趣,表演细腻,纯朴大方,唱腔及念白巴山音韵很重,以巴味见长。板式有上、下调之分,上调多用于表现悲怆、凄凉、愤慨情绪;下调多表现舒畅、明快豪放情绪。本市汉台区、西乡县、镇巴县等地60年代以前多表演汉调二簧,今渐无。

又称汉中梆子戏,是陕西九大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陕南最大的剧种,属梆子腔戏。其唱、白吐字归韵,均以汉水流域语音为基础,用梆子乐器击节发出响亮节拍。始于元代,既有秦腔高亢激越特点,又溶入川剧、汉调二簧柔和婉转之长,形成鲜明地方彩和风格。汉调桄桄音乐优美,语言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表演动作大方,朴实,唱腔喜怒哀乐界限分明,生、丑、净、旦,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和谐完整,颇能代表汉水流域人民温和典雅、纯朴大方的性格特征。2006年,汉调桄桄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为古代巴蜀巫师(端公)跳神的歌舞形式,后发展为民间歌舞剧,属地方小剧种,一般为男女二人演唱,多表现男女爱情内容,故又称“对对戏”。适宜排演小型剧目,其唱腔朴实柔和、表现形式活波洒脱。唱词幽默风趣,艺术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

节庆活动

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

汉中盆地是油菜花的故乡,油菜花的天堂。汉中是我国传统的油菜种植生产基地,每年油菜种植面积超过120万亩,现已成为我国油菜种植面积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

陕西汉文化旅游节

汉文化旅游节以“文旅融合山水赋能”为主题,打亮汉中汉文化品牌,与西安为中心的唐文化、宝鸡为中心的周文化共同形成陕西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矩阵,是陕西省委、省政府持续加强“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的重要抓手。

汉中城固柑桔旅游文化月

柑桔旅游文化月活动是汉中金秋的一大重要节庆品牌。近年来,城固县围绕“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强产业”的思路,大力推行“品种调优、起垄栽培、密园改稀、开沟排湿、土壤改良、平衡施肥、绿防控、覆膜增糖”技术,积极建设产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加强“城固柑桔”“城固蜜桔”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和市场开拓,柑桔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柑桔之乡”

传统民居

陕南地区,有山坳、河沿和平坝,居民根据地势、原料等条件,建有各种民居,传统的住房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石头房:多建于山区,镇巴、西乡山区很普遍。顾名思义,石头房以石为基本材料。通常是后墙靠山崖,三边以石头砌墙,屋顶木架上铺以油页石板。石头房经风耐雨,造价低廉。竹木房:四壁用圆木垒成,并留有门窗。屋顶用毛竹搭在木梁上,再以竹篾条结扎并以蓼叶覆盖。有的人家在横梁上架木,上铺密竹,抹上灰泥,成为顶楼,上置火塘,用以炽烤和存放粮食。竹木房多建于林边及山坳,南郑、宁强和城固等山区常见。吊脚楼:多建于沿江集镇。吊脚楼以木桩或砖石为支撑,上面架以楼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涂灰泥。屋顶铺瓦或茅草。吊脚楼窗子多向江,所以也叫望江楼。吊脚楼开间不大,但楼—厂可防水,楼上很凉爽。三合院和四合院:多见于平坝城镇。三合院有正房3间,中间为堂屋,东西为厢房2~3间。正房前方屋檐外伸,可用来吃饭、歇脚。厢房开间比正房小,两端有围墙相连,墙中间朝南刀:门。四合院由正房、厢房和过门组成,中间有天井,比三合院更讲究。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室以土坯、砖石、木料为基本材料,大门多向南,忌朝西。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砖房和城市楼房日益多起来。

地方特产

陕西汉中当地最有名的小吃,被誉为汉中风味小吃的“四绝”之首,其制作工艺于2011年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又称菜豆腐粥,制作历史悠久,原为招待客人的佳肴,现为大众化食品。将黄豆浸泡、磨浆,用细箩或纱布滤去豆渣,煮沸,然后加入浆水菜酸汤点清,待形成豆腐时,再滤出豆腐压成块。豆腐质地细嫩,泽青白如玉。吃法有酸甜之分:用所剩的酸浆水加入大米煮粥,快熟时加入所制豆腐,粥食之酸香可口;用白水加大米煮快熟时加入所制豆腐,该粥食之醇香甘甜。食酸味豆腐时,配以油煎辣椒、蒜泥、芫荽等拌成的佐菜,清香意爽,余味无穷。菜豆腐营养价值高,经济实惠。

汉中各地均喜食浆水面,尤其城南关幺儿拐的浆水面,其味酸、辣、清香,别具一格。浆水菜的菜以芥菜(俗称花辣菜)为佳,或用白菜、芹菜等制作,将菜在沸水中煮烫至半熟,放入瓦盆罐,加入浆水汤,一至二日菜变成金黄,再用食油、精盐,加蒜苗炒熟,配以葱花、姜末、花椒粉等调料及豆腐丁,烩入炒熟的浆水菜内作臊子。浆水面条人工擀作,页宽、条长、片薄。熟面条调上浆水菜臊,浇上辣椒红油。其红白黄相间,入口酸辣清香,是汉中有名的风味小吃。

汉中天麻历史悠久,产量多,质量优,而与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利川和吉林天麻,并列为中国六大著名天麻。汉中天麻个头大,表面皱纹紧密,皮细肉厚,质地坚实,断面白,半透明,无空心,是天麻中的上品,在药坛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味甘,性微温,无毒,益气养肝。主治头晕目眩、肢体麻木、息风定惊、肝风内动、惊痛抽搐、小儿惊厥、口眼歪斜、语言蹇涩、神经衰弱等症。陕西汉中、云南昭通及四川巴山丘陵地区,为中国野生天麻三大产区。除销于国内,还出口港澳等地。陕西省天麻的分布,以汉中为中心,主要产于宁强、勉县、留坝,城固、南郑、西乡、镇巴和商洛地区的丹凤、山阳等县。

汉中市各县均产,以城固县上元观镇红豆腐最为著名。用优质黄豆制成豆腐块,切一寸见方,恒温发酵,以食盐、花椒、大香、桂皮、良姜、砂仁等19种调味品浸拌淹渍后晾干,再用大曲酒、辣酱调制混合入坛密封,用自然气温调节坛内温度,使二次发酵,存放三年而成。外观枣红,内呈杏黄。口感松软、细腻、咸辣。1981年中国调味品评比会上被评为同类产品第三名。

洋县、城固等县生产,以洋县谢村黄酒最为著名,有“南有绍兴加饭,北有谢村黄酒”之盛誉。谢村黄酒自清同治元年(1862)始酿,迄今仍享盛誉。黄酒以小麦作曲料,用乌药、栀子、肉桂、黄柏、细辛、当归、菊花等10多种中药材制成酒曲,精酿而成,酒味香醇浓郁,泽橙亮透明,深受消费者喜爱。

略阳县传统茶点,此种茶食本为氐羌人生活习俗。有水泡茶、油炒茶、面罐茶等种类,后者最具特。用小罐盛水,放入茶叶,置火上煮熬,边煮边放入面糊加清油,调以茴香、藿香、生姜、食盐、核桃、肉丁、鸡蛋花等调味品及佐料。清早或客来时,煮茶就以早点而饮食,提神暖胃,爽口宜人。

相传有100多年历史,采用优质“西镇牛”肉为原料,烘烤而成,皮呈褐或咖啡,精肉呈桃红,切面带光泽,香酥可口。

腊肉,又叫烟熏肉。每逢冬腊月,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至十五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熏干。秦巴山区林茂草丰,几乎家家都烧柴草做饭或取暖,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陕南腊肉保持了、香、味、形俱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久放不变质。

汉中洋县盛产黑米,也是黑米的原产地。相传为西汉著名外交家张骞在洋县、城固交界处发现并选育而成。史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由于珍稀名贵,故又有“黑珍珠”之美称。黑米酒,就是选用当地特产的优质黑香米为原料,采取特殊的制曲、发酵、糖化、蒸馏、陈酿、勾兑等工艺精酿而成。

市花市树

市花旱莲属木兰科,盛开时花满枝头、花朵红、白相间,花蕊略呈粉红,酷似莲花,故称为“旱莲”。每年阳春三月在陕西勉县武侯祠内的盛开。这株旱莲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唯一一株。1979年文物普查时,专家用碳十四定它的树龄为400多年,相当于明代万历年间,与祠墓志相吻合。它每年5月开始长花蕾,经过夏、秋、冬三个季节,第二年3月开花,先花后叶,花期很短,仅十多天。
市树汉桂,产于陕西省汉中市城东南7公里的南郑县圣水镇圣水寺庙内,相传这棵桂花树,是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的大臣萧何亲手栽植,故称“汉桂”。

旅游

古汉台(已建成汉中博物馆)拜将坛(亦称拜将台)饮马池汉中古城墙遗址
明瑞王府遗址(已建成莲花池公园)虎头桥遗址滨江景观带与桥头广场(含桥北广场与桥南广场)午子山
苏景园陕南珍稀植物园佛坪自然保护区兴元湖公园
楠竹园桔园景区华阳景区国家野生朱鹮保护园
樱桃沟圣水寺小南海南湖风景区
定军山古战场勉县温泉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勉县武侯墓南郑龙岗寺遗址城固张骞墓祠
城固五门堰洋县蔡伦墓祠洋县开明寺塔西乡李家村遗址
留坝张良庙略阳灵崖寺汉中市青木川老街建筑青木川魏氏庄园
武侯祠汉中东塔洋县智果寺良马寺觉皇
西乡何家湾遗址城固宝山遗址宁强羌人墓地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10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汉中三堰(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2017年10月10日世界灌排委员会执行大会颁发)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桑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陕西观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省略阳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石门国家水利风景区、红寺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南沙湖国家水利风景区

五龙洞国家森林公园、黎坪国家森林公园、汉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

宁强汉水源国家湿地公园、西乡牧马河国家湿地公园、汉中葱滩国家湿地公园

汉中黎坪国家地质公园

古汉台望江楼

摩天岭省级自然保护区

宝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龙池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

马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陕西汉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陕西嘉陵江湿地陕西汉江湿地汉中漾家河湿地
汉中褒河湿地汉中石门水库湿地汉中湑水河湿地
西乡子午河湿地汉中牧马河湿地镇巴任河湿地
洋县朱鹮梨园西乡县江榜茶园
城固县刘家营村橘园西乡县莲花村樱桃花

佛坪山茱萸、洋县红米、洋县黑米、汉中仙毫、略阳乌鸡、汉中附子、略阳杜仲、略阳天麻、略阳猪苓、镇巴腊肉

代表人物

杰出的政治、军事人物张良、韩信、萧何、张鲁、诸葛亮、曹操、刘备、夏侯渊、黄忠、姜维、马超、张飞、吴玠、吴璘、方孝孺、李自成等都在汉中留下深深的足迹。汉中也诞生了“丝绸之路”外交家张骞,孕育了刚直雄烈的大汉诤臣李固,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长眠于汉中洋县。

汉中现代名人有:中国国学形象大使哈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建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主要编导及导演广龙、央视著名主持人胡蝶、豆瓣网创始人及CEO杨勃、音乐创作人吴向飞、民歌手彭光琴、歌手约瑟翰·庞麦郎、中国孝基金创始人、当代中华最感人十大慈孝人物杨怀保、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何毅亭、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党组书记江亦曼、时代楷模、新时代英雄张富清等。

获得荣誉

汉中市城市荣誉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特魅力城市200强中国最佳历史文化魅力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美油菜花海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最佳环保形象城市奖中国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地区中国大鲵之乡
首批国家实施商标战略示范城市中国休闲城市中国双拥模范城
2012亚洲金旅奖·十大文化特旅游名市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城国家卫生城市
中国最美十大城镇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017中国特魅力城市200强
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国家森林城市2018年度陕西省健康城市建设排名第一位
2018年度健康城市建设进步最快城市“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第1292019年度省级平安市
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2019年11月获得“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
2021年“国家卫生城市”

交通

铁路

汉中地处中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汉中地区通往西南、中原、西北、华东和华北的门户和交通枢纽。汉中站地处联结西康(西安—安康)、宝成(宝鸡—成都)的重要铁路阳安(阳平关—安康)线上。

汉中火车站不仅是中国重要客运站之一,更日趋成为连接华东地区、西南地区的铁路交通枢纽。阳安铁路复线现已开工建设,计划2019年完工。西成高铁于2012年10月27日正式开工,2017年12月6日正式投入运营,汉中火车站也正在积极扩建二期工程。

开往春天的西成高铁

西成高铁自西安铁路枢纽西安北站,穿秦岭入汉中市,越大巴山过宁强县,经米仓山入四川广元市、剑阁县、青川县,接入江油成绵乐城际铁路(成都—绵阳—乐山)至成都市。改扩建完成后,日办理列车对数可增至120对左右,其中每日往返于汉中至西安间城际列车可达20对。预计到2020年,汉中站年发送人数将由现150万人左右增至600万。

西成高铁在汉中地区共设有(从西安至成都方向)佛坪站、洋县西站、城固北站、汉中站、新集站、宁强南站6站。

航空

2014年8月13日,汉中城固机场正式投入使用。汉中城固机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柳林镇,距离汉中市区18公里,为军民合用支线机场。机场跑道长2500米、宽45米,有一条长303米、宽18米民航专用联络道和5个民航专用停机坪,按3C2B飞机自滑进出设计。机场民用部分占地1315.5亩,航站楼面积5500平方米,飞行区等级为4C,配备有先进的通信导航和助航灯光系统,可满足波音737、空客320及以下机型起降。截止2019-2020年冬春航季开通汉中—北京(大兴)、汉中—深圳、汉中—上海(浦东)、汉中—杭州、汉中—广州、南通—汉中—银川、乌鲁木齐—汉中—南京、厦门—汉中—兰州、北京(大兴)—汉中—昆明等航线。

公路

公路建设形成了一个以汉中为中心,贯通陕西省、辐射周边省市的高等级“米”字型辐射状干线公路系统,有公路108国道,316国道、210国道、244国道、345国道等5条国道干线通过。所有乡镇和71%的村通了公路。特别是京昆高速公路(G5)、十天高速公路(G7011)、银昆高速公路(G85)的全面贯通使汉中快速融入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并形成汉中绕城高速公路。

本文发布于:2022-11-10 06:30: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26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汉中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