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永乐帝——马背上的大明魂》汇蓝策划出品

阅读: 评论:0

01

作者简介

李锦山,1950年5月出生,山东枣庄人。曾任枣庄市博物馆馆长,文博专业研究馆员。2002年调入枣庄学院,任古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系中国考古学会、中国农史学会、中国汉画学会会员,山东省考古学会理事,枣庄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社会科学人才库首批入选学者之一。

在国家级、省级以及海外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中国古代面具研究》《金瓶梅与淮上——第一奇书探秘》《农业文明与农事崇拜》、《鲁南汉画像石研究》等,还参与撰写并出版文史类书籍6部。

曾参加站马屯遗址、北辛文化遗址、渴口汉墓等考古发掘。先后20多次获得山东省和枣庄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鲁南汉画像石研究》获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相继荣获振兴枣庄、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业余时间坚持文学创作,已发表各类作品70多万字,其中包括长篇历史小说《天马啸啸》和多篇中篇小说、纪实文学。主要作品有《大野歌》《罗布泊中的神秘身影》《古井疑尸》《马汉三四杀戴笠》《盗宝大狂潮》等。中篇小说《死神行动》由湖北电影制片厂改编拍摄为同名电视剧。

02

内容简介

他是马上天子,一生驰骋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他是大明朝颇有作为帝王,开创了永乐盛世,文治武功,彪炳青史。

明成祖朱棣,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四子,出生于元末战乱之世。洪武三年,年仅十岁的朱棣受封为燕王,十年之后就藩于北平,奉命捍御大明北疆。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由于推行削藩之策,导致叔侄反目。危境中燕王奋然举事,与朝廷大军兵戎相见。经过将近四载血雨腥风殊死较量,朱棣终于笑到了最后,黄袍加身,开创了永乐王朝。

朱棣有胆识、有雄心、有谋略,在位22年,治国理政建树颇多。他推行内阁制,分遣御史巡行天下,派遣郑和六下西洋,疏通京杭大运河,选拔官吏因才而用。还召集儒臣编撰卷佚浩繁《永乐大典》。他重视武备,积极巩固边防。尤其是将都城由南京迁往北京,这一重大决策,具有非凡战略眼光。

他留给后世的最大谜团便是身世之谜、生母之谜。他妃嫔成,深宫有不少美女来自异域。他嗜杀成性,许多政敌和宫女死于惨烈酷刑。

人无完人,何况封建帝王。

有人曾经评价法国皇帝拿破伦,称赞他是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灵魂”。生活年代早于拿破伦四百年的大明皇帝朱棣,其一生也是在战场上度过的,是个不折不扣的马上天子,名副其实的马背上的大明灵魂。

本书共含十一章51节。作者史海淘金,深入挖掘元明清文献资料。开篇简述明朝开国概况及分封藩王史实。继而介绍朱棣戎马生涯和靖难始末。将笔触深入朱棣的情感世界、皇室成员、后宫秘事、生母之谜以及中朝交往、朝鲜贡妃等史事。前因后果,一一作了较为详实介绍。朱棣在位期间,曾五征漠北,扬威瀚海,最后神秘猝死于征途,书中也作了解读。

本书并非戏说,力求运用详实资料解读历史,注重学术性、知识性与可读性相结合。书中凡涉及的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皆有史可据。

解读永乐王朝,揭示历史谜团。

03

目录

第一章 定鼎金陵,国号大明

开国皇帝朱元璋 _ 002

贤后马大脚 _ 013

朱元璋的妃嫔和儿女 _ 021

皇子中的佼佼者——燕王朱棣 _ 027

第二章 两个人的战争

洪武帝驾崩 _ 036

削藩引发的祸端 _ 041

机深叵测的燕王 _ 045

叔侄俩的生死较量(上) _ 052

叔侄俩的生死较量(下) _ 057

第三章 冰火两重天

长驱南下 _ 070

钟山风雨起苍黄 _ 075

一边是冰雪,一边是火焰 _ 080

上穷碧落下黄泉 _ 088

失踪的建文帝 _ 092

第四章 永乐天子的多面人生

马上天子 _ 098

文治炳焕 _ 104

阴狠残忍的一面 _ 111

与功臣勋旧联姻 _ 117

倚重厂卫,爪牙横行 _ 122

第五章 一代天俪徐皇后

开国元勋长女 _ 130

为人低调,母仪天下 _ 136

徐仪华的兄弟姊妹 _ 141

三个儿子,天上地下 _ 145

第六章 大明与朝鲜的蜜月

朝鲜李朝的建立 _ 160

朱棣与李芳远 _ 166

融冰之旅 _ 172

不断升温的中朝关系 _ 176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_ 182

第七章 永乐年间的朝鲜贡妃

元明深宫多贡女 _ 192

朝鲜李朝的“进献” _ 196

伴驾巡狩与北征 _ 203

风雨荒城葬盛姬 _ 217

祸起萧墙——怒杀宫人三千 _ 220

第八章 朱棣生母之谜

扑朔迷离的说法 _ 228

此地无银三百两 _ 234

奉先殿与孝陵享殿牌位 _ 236

80 多年前的学术争论 _ 244

大报恩寺的秘密 _ 250

神秘的高丽碽妃 _ 257

第九章 帝星陨落与悲惨大结局

最后一次亲征 _ 262

猝死榆木川 _ 267

隆重的国丧 _ 274

悲惨的一幕 _ 281

后记

04

内文赏析

第一章

定鼎金陵,国号大明

开国皇帝朱元璋

本书讲述的主人公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他是朱元璋第四子。永乐年间发生的许多事情,同洪武朝有着千丝万缕联系,要了解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能不多费些笔墨,先从朱元璋谈起。

朱元璋何许人也?他可是个如雷贯耳人物,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充满传奇彩,当过放牛娃,做过和尚和讨饭叫花子。后来投身行伍,一跃成为呼风唤雨的三军统帅,只用十多年便扫灭雄。最后堂而皇之入主龙殿,据金陵而君临天下。

朱元璋身世十分寒苦,据他亲自撰写的《朱氏世德碑记》自叙,朱家本宗“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在通德乡”(今江苏句容市境内)。朱元璋五世祖名叫朱仲八,娶妻陈氏,生了三个儿子,分别起名六二、十二、伯六。朱伯六排行第三,按辈分是朱元璋高祖。伯六娶妻胡氏,生有二子。长子取名四五,次子名叫四九,其中朱四九便是朱元璋的曾祖父。四九成年后娶妻侯氏,相继产下四个儿子,分别起名初一、初二、初五、初十。朱初一是朱元璋的祖父。后来初一娶妻王氏,有子二人,分别起名五一、五四。这个朱五四就是朱元璋老爸,后来有了正规姓名,叫做朱世珍。

朱五一是朱元璋伯父,娶妻刘氏,生子四人,依次为重一、重二、重三、重五。朱元璋父亲朱五四娶泗州女子陈氏为妻,也生了四个儿子,按照叔伯兄弟排行,分别起名重四、重六、重七、重八。这个名叫重八的最小的宝贝儿子,就是后来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登基称帝之后,将高祖朱伯六尊为德祖玄皇帝;将曾祖朱四九尊为懿祖恒皇帝;祖父朱初一为熙祖裕皇帝;父亲朱五四为仁祖淳皇帝。又尊封伯父为寿春王,七个兄长分别追封为安丰王、霍丘王、下蔡王、蒙城王、临淮王、南昌王、盱眙王。真是应了那句古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由于生活穷困,从朱元璋祖父那辈开始,便迁居到泗州盱眙县垦荒谋生。当时伯父朱五一12岁,父亲朱五四年仅8岁。后来祖父病亡,便葬在洪泽湖西岸迁居之地。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大兴土木,在此处兴建祖陵,重新安葬了祖父朱初一。整个陵园周长3公里,筑有垣墙三重,宏敞而又气派。明代史料中屡屡提及的祠祭祖陵,就是指这里。当时黄河、淮河交汇于淮安,淮泗一带水患频仍。每到汛期,地方官员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保护祖陵。

朱元璋祖父朱初一死后,朱家日益贫困。于是父亲朱五四携家带口,先后迁徙到灵璧和虹县居住。后来又迁到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乡。朱元璋就是在这里降生的。因为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八,所以取名重八。

朱元璋出生于戊辰年九月十八日(1328年10月21日),也就是元朝天历元年。依照干支纪年,这一年为龙年。朱元璋不仅生肖属龙,而且后来还当了真龙天子,所以明代史料在记述朱皇帝生平事迹时,往往用“龙飞淮甸”、“龙飞淮右”、“龙飞濠梁”来形容。古代地理概念,面阳而立,左为东,右为西。淮右就是淮西,淮甸自然是指濒临淮河之地。濠粱,是指濠州,因地近濠水,故曰濠梁。这一带原为上古时期涂山国所在地,素来被江湖术士誉为有王者之气。传说当年夏王大禹曾在这里大会天下诸侯,执玉帛者万国。

史书记载朱元璋相貌,称其“姿貌雄杰,奇骨贯顶”。但从传世的写真画像看,朱皇帝生就一副马脸,颧骨格外突出,下巴不仅特别长,而且微微上翘,是典型的鞋拔子脸。朱元璋称帝之后,画工为他写真画像,由于过于逼真,引起龙颜震怒,连杀二人。后来有个聪明画师追求神似忽略形似,画像完成后,朱元璋感到十分满意。在传世的明太祖画像中,其中一幅面容颇象唐太宗,可能就是追求神似的杰作。

中国历代帝王在降生时,都有一段颇具诡异彩的感生神话,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据说他刚出生三日,按照当地习俗要给新生儿沐浴。他的父亲朱五四到河里汲水,恰巧有一片红罗漂了过来。朱五四便将红罗捞起,带回家中用来包裹婴儿,没料到日后竟带来莫大福气。

有一种史料名曰《天潢玉牒》,也就是帝王家谱,出自明代大才子解缙手笔。书中这样记述:朱重八即将降生时,其母陈氏正在麦场干活。忽然从西北方向走来一个红袍道士,长髯垂膝,手中捧着一副象牙手板,还不时拨弄掌中一粒白丸。陈氏感到奇怪,便上前询问:“这是啥东西?”道士回答:“是粒大丹,你若想要,可以送你一丸。”陈氏要了一丸,刚想品尝一下滋味,不料那枚白丸竟滴溜溜滑入腹中,再看道士时已经了无踪影。不久陈氏便怀了身孕,分娩时只见一道白气来自东南,充满居室,异香扑鼻。

传言朱重八自从诞生那日起,家中便时常出现莫名其妙火光。邻居以为朱家失火,急忙赶过去扑救。但四处巡看,又没有着火的地方,只有堂前那盏供神灯熠熠长明。此事传开,人人称奇。

朱元璋一生遇到的奇异事儿还真不少,无论正史野史都有记载。显然这些离奇说法有人为编造痕迹,用现在流行的话就是炒作,以此证明朱元璋与众不同。古代特别迷信符瑞,凡是涉及到帝王降生,总有一段令人啧啧称奇的异闻。其实这些怪事历代帝王都有,属于感生神话。例如商朝始祖殷契,其母名曰简狄,有一次在野外裸浴,恰巧有只燕子飞过,坠落一卵。简狄将鸟卵吞入腹中,于是怀孕产下了殷契。

还有那个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他老妈有一天在野外农作,感觉累了,便躺在河边歇息。忽然天昏暗,雷电交加,一条蛟龙居然降落在她身上,不久便怀了身孕生下刘邦。清太祖努尔哈赤,其始祖名叫布库里雍顺。相传其母佛库伦在长白山天池沐浴,忽然一只神鸟飞过,遗落一颗红果。佛库伦将红果吞入腹中,不久便生下大清朝始祖布库里雍顺。古人编造这些感生神话的动机,无非是在宣扬君王神圣,与平头百姓命运不一样,注定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

由于家中穷愁潦倒,重八在幼年时就去富户家放牛,后来又扛活种地。元朝至正四年(1344年),朱重八已经17岁了,父亲时年64岁,母亲59岁。因为家境贫寒,三哥重七出赘到刘姓人家为婿。这一年,江淮一带遭遇十分严重蝗旱灾害,引发一场罕见饥疫。重八的父母、大哥还有一个侄子相继病亡。家徒四壁的朱家兄弟既无钱购置棺木,又无地安葬亲人。呼天不应,叫地不灵,只有抱头痛哭。邻居刘继祖见状为之心酸,便让出一块坟地,重八和二哥这才将亲人草草埋葬。不久二哥、三哥、三个嫂子、一个侄子又相继去世,只有大哥的儿子朱文正存活,后来他帮助朱元璋打天下,开国时官任大都督。

谁也没有想到,朱家这块不毛坟地,后来竟成为风水宝地。朱元璋由吴王到称帝,曾先后三次在此处大兴土木建造陵墓。此后,这里成为大明朝一直隆重祭祀的凤阳皇陵。陵园内除了朱元璋父母陵墓,还埋了他的3个哥哥、3个嫂子和两个侄子。整个皇陵周长28里,有城垣三重,占地2万余亩。陵园内殿宇巍峨壮丽,碑碣林立,石象生夹道。当初赠送坟地的刘继祖,因献地功劳被朱皇帝封了官爵。

朱元璋做了大明开国皇帝后,亲自为朱家皇陵撰写碑文。别以为他是大老粗不会做文章,其实他很好学。自从投戎当了将领,便努力扫盲,胸怀大志的人都知道文化重要。老朱悟性高,又十分刻苦,打仗间隙笔墨书卷从不离手。日积月累,到了时文化水平不次于举人。读读这篇《御制皇陵碑》,简直写得如泣如诉,句句压韵,令人动容: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日夜彷徨。俄而天灾流行,眷属

罹殃。…… 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莫何肴浆。既葬之后,

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计不张;孟嫂携幼,东归故乡。值天无雨,遗

蝗腾翔。里人缺食,草木为粮。予亦何有,心惊若狂。乃与兄计,如何

是常?兄云去此,各度凶荒。兄为我哭,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

肠。兄弟异路,哀动遥苍。……

朱元璋的书法也不错,尤以行体、草书见长,至今传世的一幅行书墨迹《大军帖》便出自他的手笔。这是元末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二月,他亲笔写给北伐大将军徐达的手令。晚清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康有为曾这样评价:“明太祖书雄强无敌”。

埋葬亲人后,朱重八已经无处安身,只好央求乡邻引见,到家乡附近的皇觉寺剃发为僧。据说自从他进了佛门之后,每到夜晚,寺内就莫名其妙出现神秘红光,和尚们都感到十分惊奇。几个月之后,由于僧多粥少,难以度日,住持便打发众僧离开寺院,自谋出路。

朱和尚一袭破衲在身,一件旧钵在手,又一次面临生死存亡考验。他开始了漂泊乞讨生涯,一走就是四年。寒来暑往,串州过县,足迹踏遍了江淮大地。有一次在旅途生了病,幸亏遇到两个神秘紫衣人悉心照料。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定能见多识广。朱和尚贫穷,没有条件读书,但他有两只脚板,有惊人的毅力。流浪生活使他大开眼界,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为日后应付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积累了经验。

元朝至正八年(1348年),年景渐好,朱和尚又回到了皇觉寺。有一天在寺院西北,遇见一个红衣道士。此人用手指着皇觉寺说:“这寺中有好人,将来必定发迹。”朱和尚反复揣摩,不解其意。

史料中反复渲染的怪事,都与朱和尚有关。诸如红罗、红光、紫衣人、红袍道人、红衣道士等等,都同“朱”字暗合。还隐喻将要发生红巾大起义,改朝换代为期不远了。另外,这种红彤彤充满喜庆彩,也是大吉大利象征。朱重八既然应运而生,自然是个非凡人物,将来一定能够际会风云,踏翻宇宙走惊雷。

不久,机会果然来了,至正十一年(1351年),江淮一带爆发了红巾军大起义。距濠州不远的颖州(今安徽阜阳)就是大起义的中心,红巾军的首领为韩山童和刘福通。第二年濠州城被一支红巾军占领,首领名叫郭子兴。朱和尚动了当兵念头,这年他二十五岁,正是血气方刚年龄。

有一天,朱元璋独自来到濠州城打探动静,把守城门的义军怀疑他是官府探子,不由分说将他五花大绑进行暴打。正要处决之际,恰巧义军元帅郭子兴从城门经过,问明原因之后下令松绑。郭子兴见朱和尚生得身材凛凛,是块当兵的材料,于是便收到帐下充当亲兵,还委任他担任十夫长。

不久郭子兴遇到麻烦,同另一个首领赵均用产生矛盾,被人劫持,锁在秘室内百般折磨,有性命之忧。朱元璋闻讯,慨然说道:“郭公是我再生父母,如今有难,不可不救。”于是手提一根铁棍,冒死闯入囚室。郭子兴获救之后,对朱元璋刮目相看,竟将养女许配他为妻。这个女子名叫马秀英,比朱元璋小四岁。从此夫妻二人患难与共,终于成就了帝业,马皇后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代贤后。

大约半年之后,朱元璋意识到濠州红巾军难成气候,于是带领手下得力士卒二十四人南下定远,谋求更大发展空间。这帮生死弟兄都是淮西子弟,铁杆老乡。他们同心合力帮助朱元璋打天下,除了战死的,后来都成了开国功臣。其中便有大将徐达,因战功赫赫被封为中山王,还与朱元璋结为儿女亲家,成为燕王朱棣的岳父。

朱元璋虽然识字不多,但颇有心计,又有超人胆量。他采用威胁加哄骗手段,在定远轻而易举收编驴牌寨壮士三千。接着袭破横涧山,扩军两万多。又率领军队袭击元军,得到兵马七万,随即发兵占领滁阳。

在这里朱元璋遇见一个有见识文化人,请他担任机要秘书。此人名叫李善长,也是淮西人,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为人十分精明。自从跟随朱元璋后,主管后勤,参与机要,办事极为得力,朱元璋将他比作西汉功臣萧何。大明开国之后,封李善长为韩国公,赐免死铁牌,位居六公之首。洪武九年(1376年),老朱将长女临安公主下嫁李善长儿子,两家结为儿女亲家。

老朱占领滁阳后,随即又攻占滁州。留在濠州的郭子兴又被赵均用等人控制,处境危险。朱元璋闻讯,设法帮他逃脱,迎到滁州奉为主帅。郭子兴性情暴躁,又是面糊子耳朵,居然对朱元璋处处提防。有时还无端责骂,甚至剥夺兵权。一旦碰到棘手事情,自己无法解决,这才干女婿商议。

郭子兴的两个儿子也都不是好鸟,有一次竟然在朱元璋酒中下毒,幸亏发现及时。老朱出力不讨好,偏将热脸贴在人家冷屁股上。他知恩图报,能忍受各种委屈,一旦得到可口食物和稀奇东西,总是交给马秀英,让她去孝敬养父。不久郭子兴病亡,老朱尽孝,将他葬在滁阳。后来当了大明皇帝,追封郭子兴为滁阳王,还修墓建庙,安排陵户世代守墓,按时祠祭。

至正十五年(1355年)六月,形势发生了变化。老朱挥兵横渡长江,攻破采石矶元军沿江营垒后,又一鼓作气攻克太平、溧水、建康(即后来南京)。老朱有远大抱负,他将建康作为宏图根本之地,改名应天府。

老朱已经拥有雄兵十万,在建康站稳脚跟之后,又以秋风卷落叶之势接连拿下镇江、常州、江阴、常熟、徽州、池州、扬州、严州、婺州、衢州、处州、安庆等城池,人马迅速扩充到数十万。他只要跺跺脚,整个东南大地都要摇晃。现在的老朱,我们不能再叫他朱和尚了,他已经有了一个富有寓意名字,名元璋,字国瑞。璋是一种玉制礼器,属于国之瑞器。上古天子在重大祭祀场合所用的六瑞之器,其中便有玉璋。

朱元璋想当皇帝吗?做梦都想!早在渡江之前,他私下曾向部将冯国用征询定天下大计。国用是员儒将,当即回答:“金陵龙盘虎踞,真帝王之都。愿先拔金陵定鼎,然后命将四征。倡仁义以收人心,天下不难定也。”

朱元璋当即表示:吾意正如此!正当踌躇满志之际,不料有人却泼了一瓢凉水,此人就是隐居徽州的老儒朱升。他向朱元璋献上九字秘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的确是个妙招,高!高!实在是高!俗话说出头的椽子先烂。文雅的话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果盲目乐观,分不清天下形势,贸然出头,肯定成为众矢之的。不妨让那些草头王相互残杀,我在城头观山景,暗中秣马厉兵,伺机而动。一旦时机成熟,便象雄狮一样猛扑上去,张口便咬中猎物要害。

朱元璋在应天府励精图治之时,小明王韩林儿避难来到这里。韩林儿是红巾军首义领袖韩山童儿子。起事不久,韩山童一命呜呼,刘福通等人便推戴韩林儿为红巾军大盟主。他在亳州(今安徽亳州)建号称帝,国号大宋,年号龙凤。朱元璋的军队也属于红巾军,龙凤七年(1361年},他接受小明王颁赐的封号,成为吴国公。

朱元璋见小明王到来,感到十分高兴,毕恭毕敬迎入殿堂,立刻吩咐部下安排御坐,准备举行隆重拜贺礼。

这时老朱僚属中唯独一人不仅不拜贺,还怒气冲冲发牢骚。此人就是朱元璋的谋士刘基,字伯温。刘伯温精通经史,胸怀韬略,被世人誉为诸葛亮转世。朱元璋当即将刘基召入秘室询问。刘基回答:“金陵自有天子之气,天命必有所归,但与韩某不相干。”朱元璋顿时心领神会。不久,小明王乘船至瓜步,朱元璋派人护送,中途竟落水神秘死亡。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息。朱元璋虽不急于称帝,但也不容忍别人踩在自己头顶屙屎撒尿。别以为都是农民起义军,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亲兄弟为了争家产还拼得你死我活呢,靠造反起家的人,谁心里没有小九九。下一步,朱元璋打算好好收拾冤家对头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了。

陈友谅有什么来头?他生长于洪湖,渔民出身。年轻时曾当过县吏,后来投入天完红巾军。在与元军交战中显露锋芒,以功升为元帅。此人狡狯险诈,铲除异己后窃据汉王。其主子徐寿辉被他挟持,后来又惨死在他的铁锤之下。陈友谅的势力范围同朱元璋毗邻,双方为了抢夺地盘曾发生多次交战,积怨甚深。猛将花云是追随朱元璋的二十四死士之一,奉命镇守太平,城陷被缚。陈友谅竟然将他绑在巨船桅杆上,用乱箭射死。

最让朱元璋无法容忍的是,姓陈的居然不知天高地厚,胆敢自立为帝。立国号大汉,建元大义,还暗中与张士诚约定夹攻金陵。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一场长达四年的殊死较量开始了。战事先由陈友谅挑起,他自恃实力雄厚,指挥战船千艘顺流而下,大有踏平石头城之势。万万没有料到曾经念佛的朱和尚并不是吃素的,刚一交手就让渔夫吃了苦头。双方又经过龙湾、江州几次大交锋,最后将战火烧到鄱阳湖上。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朱元璋侄子朱文正官任大都督,奉命保卫刚刚从陈友谅手中夺取的战略重地南昌。南昌又名洪州、洪都,自古便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陈友谅不甘心失去膏腴之地,他在武昌重整旗鼓,纠集六十万水师浩浩荡荡前来攻打南昌。

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为了拿下南昌,陈友谅动用楼船千艘。这是当时最为先进的巨型舰船编队,每艘战舰高数丈,几乎与城堞等高。船体分为三层,每层设走马棚,船厢用厚板封闭,外面再包裹铁皮。船内载满甲兵,均装备火铳弓矢,相互间不通声息。大汉皇帝“自谓必胜,载其家属百官,空国而来”。这场惨烈攻守战前后持续了八十五天,争夺的格外激烈。朱家军数千壮士众志成城,誓与孤城共存亡。陈友谅虽然兵力雄厚,但面对的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铜墙铁壁,经过连日激战,城下摆满了阵亡将士尸首。

南昌攻守战最激烈时刻,朱元璋正在安丰与张士诚部将吕珍交战。由于难以分身,便派信使叮嘱朱文正,无论如何要咬牙挺住。当年七月,朱元璋统帅舟师二十万,会合刚从庐州火线调回的战将徐达、常遇春,沿江逆流而上,直驶鄱阳湖口。陈友谅得知朱元璋水师增援,立刻放弃攻城,东出鄱阳湖迎战。

双方在康郎山水面遭遇,立刻摆开决战阵势。朱元璋仔细观察敌阵,看出破绽:姓陈的巨舟首尾连接,不利进退。于是将舟师分为二十队,叮嘱将士全力逼近,先发火器,然后用,一旦贴住敌船,便展开短兵搏杀。

这一招果然奏效,徐达身先诸将,出手便击败敌船先锋。部下奋力出击,杀敌1500余人,还缴获一艘巨舟。将领俞通海乘风发炮,焚毁敌舟二十余艘,敌兵溺水死者甚众。激战之际,徐达战船燃起大火,他一边指挥扑火,一边与四面包围上来的敌舰交战。

朱元璋见状,立刻发舟师前来救援。万万没有料到,所乘大船竟然意外搁浅。危急时刻,部将立刻用身体将他遮护,其中一名牙将急中生智,说:“我愿效仿古人,杀身以成仁。”他急忙换上朱元璋衣冠,面向敌兵奋身投入水中。对方见状,以为老朱走投无路而自尽,便放缓了攻势。这时突然一阵大风吹来,搁浅大船居然移动。众人见天已晚,奋力杀开血路,保护主帅脱离险境。一仗下来,朱家军阵亡了几员将领。老朱担心盘踞在江淮的张士诚乘机攻袭建康老窝,急令徐达连夜带兵回防。

第二天双方又在湖面对决,陈友谅将所有巨舟连锁为阵,“旌旗楼橹,望之如山”。朱家军舟船太小,相比之下,犹如小艇对阵航母。刚刚接近,楼船居高临下火器齐发,朱家水师吃了大亏。朱元璋站在船头督战,令船队轮番仰攻。经过几次三番交战,都被陈军击退。

老朱不由心中窝火,连斩手下队长十余人,依然不见起。他还想杀人,部将郭兴急切说道:我等不是不想拼命,双方舟船不在一个档次。眼下只有一个办法,必须使用火攻。一句话提醒了朱元璋,他立刻令常遇春调集渔舟,每条船都装满干芦苇,里面再埋藏火药。这时老天开了眼,东北风一阵紧似一阵。朱元璋安排七条战船,每条船上都扎满草人,套上盔甲,插上兵器。又挑选敢死之士操舟,后面再跟随许多草船,顺风驶向敌阵。

敌军发现情况异常后为时已晚,朱家军敢死之士“乘风纵火,风急火烈,须臾抵敌舟”。陈军巨舰全都用铁链相连,慌乱之际难以掉转。一场火攻过后,“焚水寨数百艘,烟焰涨天,湖水尽赤,死者大半”。陈友谅弟弟陈友仁、陈友贵和几十名将领全都命丧火海。这时朱元璋下令乘胜出击,又斩首二千余级。陈友谅万万没有料到,天天同湖水打交道,如今却在水里吃亏,气得几乎吐血。

陈友谅重整旗鼓,决意同老朱拼死一搏。第三天得到情报,知道朱元璋所乘指挥船以白桅帆为标志,于是集中兵力发动攻击。这天老朱十分被动,好象一块臭豆腐叮满了苍蝇,始终摆脱不了围攻。他恍然大悟,当夜便将所有船只都换成白桅帆。天亮之后,只见水面上白帆一片,陈友谅顿时傻了眼。

当日继续大战,双方杀得难解难分。老朱和心腹谋士刘基共乘一船。这时刘基突然发现险情,急请朱元璋换乘船只。二人刚移到另一艘船上,当先所乘船只已被火炮击中。陈友谅居高临下,遥见敌船被击碎,兴奋的差点晕过去。但是笑声还未止息,忽然看见老朱又出现在另一条船上指挥战斗,一下子楞住了。这时朱家军战将廖永忠、俞通海、汪兴祖等人带领六艘战船深入,在几十艘敌舰之间穿梭游动,玩起了猫捉老鼠游戏。朱家军将士见了,欢声雷动,勇气倍增。

朱元璋感觉这种战术不错,下令更多小船驶向前去,于是便出现了戏剧性一幕。由于敌舰巨大,各层之间不通信息,朱家军将士陆续登上巨舰,各个击破,将敌兵几乎杀尽。可笑的是,陈友谅船工竟然没有察觉,仍然齐声呼号,奋力摇橹。朱家军纷纷放火焚舟,将船工全部烧死。战至午时,敌军船阵大乱,“弃旗器杖,浮蔽湖面”。陈友谅失利后仓促退往鞋山,当了缩头乌龟。朱元璋获胜后没有恋战,移师湖口休整,下令将士提高警惕,严密封锁各条水路。

转眼到了八月,鄱阳湖上秋风萧瑟,陈友谅日子越发难熬。三年前老陈自称大汉皇帝,设都于武昌,构建宫殿十分华丽。臣下恭献祝文,有首贺辞云:扶桑拥出一轮红,光被海隅开寿城,衮衣端拱帝王宫。万万没有料到,如今竟然陷于穷途末路,命运真会开高级玩笑。无奈之下,陈友谅决定放手一搏,绕水路驶往下流,寻机会逃遁。

老朱接到情报之后,立即挥兵跟进,在鄱阳湖上演了一出欲将剩勇追穷寇好戏。追兵尾随陈军,纷纷放出火舟、火筏冲撞敌船,一口气追击数十里。陈友谅仓皇逃到泾江口,岂料那里早有老朱的水师设防,陈军突然遭到迎头痛击。老陈注定命丧于此,他正在仓促指挥战斗时,忽然迎面飞来一枝流箭,恰巧射中眼睛,贯穿头颅,登时毙命。

朱家军将士闻讯,越战越勇,一仗下来,俘获敌兵五万余人。陈友谅部将张定边趁夜幕掩护,用小船装载陈友谅尸首和他的次子陈理,星夜逃归武昌。不久又拥立陈理为帝,改年号为德寿。

古人云:诗言志。有抱负的人到了大悲大喜时,往往用诗歌来抒发胸襟。别看老朱识字不多,作起诗来真比那些酸腐秀才无病呻吟好的多。他在鄱阳湖取得骄人战绩,掩饰不住喜悦之情,居然也作起诗来:

马渡沙头苜蓿香, 片云片雨渡潇湘。

东风吹醒英雄梦, 不是咸阳是洛阳。

老朱不给对手喘息机会,随即挥师进逼武昌。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二月,武昌在被包围六个月后,陈理走投无路,只好衔璧肉袒(口中衔玉壁,赤裸上身)来到朱元璋大营乞降。小皇帝俯伏于地,吓得浑身战栗。老朱俯视脚下幼童,脸上浮现开心笑容。他很会做秀,拉住陈理的手安慰:“孩子别怕,俺不治你的罪。”朱元璋很慷慨,当即封陈理为归德侯。

洪武五年(1372年)春,又将他押送到遥远的藩国高丽,吩咐高丽国王代为监管。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陈理夫妇在流放期间生活相当艰难,曾屡次向朝鲜国王申请救济,最终因贫病交加,死亡于异国他乡。

在南昌保卫战和鄱阳湖大战中,朱元璋共损失战将四十九员。为了纪念这些功臣,他在南昌府和鄱阳湖康郎山分别建立忠臣祠,岁时祭祀。

大战结束之后,朱元璋班师应天府。他总结此次大捷经验:陈友谅剽悍而轻狂,张士诚狡诈而文弱。如果先攻打士诚,友谅必然以倾城兵力赶来救援,我们将同时面临敌人夹击。先打陈友谅,张士诚肯定不会倾力相助,所以我先对付最难啃的骨头。此贼败亡,扫平天下不足虑矣!

两个月之后,天朗气清,朱元璋在应天府即吴王之位。接下来,他要让张士诚见识见识马明王几只眼啦。

张士诚是泰州白驹场(今江苏大丰西南白驹)人,小名九四,原先是个私盐贩子。至正十三年(1353年),他与弟弟士义、士德、士信及李伯升等人率盐丁起兵。次年正月,在高邮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建元天佑。元朝丞相脱脱统领大兵前来讨伐,高邮危如累卵。张士诚命不该绝,恰在这节骨眼上,脱脱遭到罢免,元军顿时自乱阵脚。士诚乘机发兵出击,大获全胜。至正十五年,张士诚由通州(今南通)渡江,次年初攻占常熟、平江(今苏州)、松江、常州等地,定都于平江。

商贩秉性,最看重的是银子,爹亲娘亲不如银子亲。不久,张士诚又投入元朝怀抱,换取了一顶太尉官帽。他趁机出兵,将浙西大片土地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至正二十三年又沐猴而冠,自称吴王。为了巴结元朝皇帝,刮尽地皮,每年向大都运送粮米十几万石。他还与遥远的高丽国王搭上了关系,双方信使往来,相互馈赠物品。

俗话说,一个槽上栓不了两头叫驴。老张和老朱地皮相连,鸡犬之声相闻,为了争夺地盘早就结下了梁子。当初老朱刚渡江尚未站稳脚跟,主动向张士诚示好。岂料老张根本没把朱和尚放在眼里,不但将信使扣押,还发兵攻打镇江。朱和尚恼羞成怒,既然敬酒不吃吃罚酒,休怪俺无礼啦,于是双方兵戎相见。镇江一战,张士诚没讨到便宜,接下来徐达奉命攻打常州,张军再次大败。张士诚领教了厉害,立刻矮了半截,急忙派信使求和,愿意每年贡献粮米20万石、黄金500两、白银300斤。

老朱不是小商小贩,这点蝇头小利打动不了他。朱家军继续南下,一口气端了长兴、常州、泰兴、江阴、常熟等地。老张惶惶不安,只得搬来元军帮忙。于是双方又在余杭、诸暨、江阴、湖州、建德、绍兴、杭州等地展开争夺战。此后老朱调兵遣将,全力对付陈友谅,张士诚趁机攻占了淮北大片土地。现在老朱灭了陈友谅,大获全胜归来,是要给姓张的一点颜看看了。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朱元璋发布讨伐文告,令徐达、常遇春等将领率马步舟师水陆并进淮东。次年四月,相继攻占苏北和淮河地区全部土地。他列举张士诚八大罪状,发兵江浙,一举攻克湖州、杭州、绍兴、嘉兴等地。朱家军形成对张士诚老巢平江包围,胜利正朝老朱招手,死神步步逼近老张。

至正二十七年六月,张士诚已处于四面楚歌之中,数次突围未成,又连番损兵折将,亲信部将纷纷倒戈投降。当年九月,平江城门被徐达、常遇春攻破。老张见大势已去,挥泪逼众妻妾投缳自尽,然后自缢。人到倒霉的时候,喝口凉水都塞牙。老张虽然想早死,老天却偏偏让他受辱,还没断气便成了俘虏。

数天之后,张士诚被押送到应天府(今南京)。两个吴王见面了,一个是胜利者,一个是阶下囚。此时的张吴王五花大绑,屁股坐在地上,双眼紧闭,脑袋耷拉到胸前。朱吴王倒剪双手,缓缓踱到他面前,忽然厉声喝道:“为何不敢看我?”张吴王有气无声回答:“太阳照你不照我,看你又有何用!”朱吴王呵呵冷笑,将手一挥。张吴王随即被护卫拖出殿外,用弓弦绞杀。

当年九月,朱元璋派遣朱亮祖、汤和挥戈浙东,兵锋直指方国珍。方国珍是浙江台州人,未发迹前也是一名盐贩。此人最大特点有奶便是娘,反复无常。当红巾军如火如荼之际,他却端起元朝的饭碗。如今面对朱家军强大攻势,只能节节败退,最后困守舟山,只坚持了一个多月便率部投降。

现在的老朱已经粮草丰足,兵强马壮,没有了后顾之忧。他踌躇满志,把目光投向整个神州大地。于是命令廖永忠、朱亮祖南征闽广;令大将徐达、常遇春挥师北伐。老朱头脑迅速膨胀,他不想当吴王了,要当就当皇帝,黄袍加身,万国朝仪,举朝山呼万岁。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这年也是吴二年。当日正值正月初四,连续多日的雨雪阴霾终于结束,金陵城上空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朱元璋带领举朝文武官员来到钟山之阳,庄严告祭天地,即皇帝之位于南郊,定国号曰大明,建元洪武。他郑重向天下宣布:

海内土疆,豪杰分争。朕本淮右庶民,荷上天眷顾,祖宗之灵,遂

乘逐鹿之秋,致英贤于左右。……

今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辞劝进,尊朕为皇帝,以主黔黎。勉从

舆情,于吴二年正月四日恭诣太庙,追尊四妣为皇帝皇后。立大社

稷于京师。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分明是自己急切要,却说是众人反复恳请,万不得已才顺应民情,勉强答应,老朱真会做秀!接着,他以皇帝名义颁布一道道圣旨,其中最主要的有:册立王妃马秀英为皇后,立世子朱标为皇太子。文武大臣均论功行赏,分别晋封相应官职。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分居文武两班之首。

朱元璋的国号为何叫大明呢?其中自有缘故。

原来反元的红巾军信奉白莲教,当年韩山童祖父活着时,就经常聚众烧香拜佛。韩山童揭竿造反后,便扬言天下即将大乱,“弥勒降生,明王出世”,改朝换代的日子就要到了,因而很快便聚集起众多信徒。

白莲教自唐宋时就在中国民间流行,其教义崇尚光明,认为统治世界的势力分为明暗两种,彼此相互斗争。经过初际、中际和后际三个阶段的较量,最终代表光明、善良和理的力量战胜黑暗、罪恶和贪欲。一旦明王出世,大家都能过上有吃有穿的好日子。韩山童儿子韩林儿号称小明王,自认为是明王出世。

朱元璋自从投靠红巾军以来,一直奉行韩林儿的龙凤年号,还接受他委任的官职。如今大功告成,将国号命名为大明,显然是想盖过小明王一头,以此证明自己才是应运而出的明王。另外依照自古相沿的春秋大义,诸侯建国不称小,没有哪个开国皇帝会主动矮化自己。明字还有另外一层含义,这个字拆开后分别是日、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符号,象征日月同明、日月交辉、日月相照,预示天下大治,国泰民安,丰衣足食。

大明的基业是众将士一刀一拼来的。朱皇帝最重哥们义气,从当初带领二十四人闯荡到如今兵强马壮,若没有强大的凝聚力,傻子才为你流血拼命。现在得了天下,自然要追封死去的弟兄,活下来的也都论功赐爵。凡是开国功臣,根据贡献大小,分封为公、侯、伯三等爵位,赏赐铁券,上面铸有“开国辅运”等字样,俗称免死牌。凡享有公侯世袭待遇的功臣,除了犯谋逆重罪不赦外,若犯其他大罪,本人可免除二死,其子免除一死。

俗话说君无戏言。但老朱不久便食言,免死牌只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在他看来,大开杀戒铲除功臣名正言顺,为了巩固大明江山,为了子孙后代顺利接班掌权,必须采取极端手段。老朱将自己的儿子都封为藩王,拥有实封疆土。开国元勋功劳再大,也只能死后获得追封,只是名义上的王。

朱皇帝大封功臣以武夫居多,开国打天下嘛,靠得就是一刀一玩命。当然也离不开张良一类谋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但知识分子肚子里弯弯绕绕毕竟太多,一得意便翘尾巴,惹麻烦,须随时提防。朱皇帝晋封的开国功臣都是哪些人?在下用几句顺口溜概括:

苦大仇深吃过糠的, 淮西勇士扛过的。

敢打敢杀敢骂娘的, 斩将夺旗负过伤的。

危难关头救元璋的, 夹紧尾巴不张狂的。

出谋划策有奇方的。 忠心耿耿伴吴王的。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刚登基不久,捷报便纷纷传到京师:春三月闽地全境平定;河南尽收囊中。四月踏平湘桂广东,七月海南归附。七月底元大都不战而克,元顺帝如惊弓之鸟仓皇逃亡。朱元璋闻讯,心潮澎湃,挥笔书写了一首七律,派星使驰往漠北,让元主断绝死灰复燃念头。这首诗如下:

金陵使者渡江来, 万里风烟一道开。

王气有时还自息, 圣恩无处不昭回。

信知海岳归明主, 亦喜江南有俊才。

归去诚心烦为说, 春风先到凤凰台。

自此,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纪元,国祚276年的大明王朝开了一个好头。

本文发布于:2023-03-11 01:09: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2675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