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盛京丨隐于街区的室外“红场馆”——八一公园

阅读: 评论:0

隐于街区的室外“红场馆”

八一公园里一共有15组雕塑和25组国防装备的景观展示,这里的国防装备涵盖种类多,从功勋装备到最新武器应有尽有。

八一公园地处和平区的繁华地带,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这里在建国前是个菜园,解放后,被建成了街心公园。

曾经的烈士遗体安放处,今天的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公园里处处弥漫着国防教育的痕迹。门口的和平鸽雕塑拉开了这里国防教育的序幕。

2015年,八一公园改造成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后,“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就成为了公园的主题。

无论是来这里锻炼身体的市民,还是到这里接受教育的市民都会被这里的雕塑和武器所吸引,这里的一切告诉我们战争的残酷、和平的重要,也让大家看到了我国军事力量的强大,是值得我们用心去体会的国防教育基地。

这里是和平区市府大路和南京北街的路口交汇处,它西邻繁华热闹的商业街西塔、太原街,往东不远是北市场和市府广场,每天从这里过往的车辆、市民川流不息,在这繁忙的路面下,藏着一处“鲜为人知”的教育基地——沈阳市人民防空教育馆。

进门开始,我们就算正式进入人防教育馆,这里也是一处地下人防工程,这进馆的大门也必须符合人防工程的安全标准。

那GFM1220根据标牌提示:G代表钢铁,FM代表防护密闭,12和20代表门的高度和宽度,不同的人防工程,防护门的等级也是不同。

人防工程是伴随着空袭产生的,像二战时不列颠空战,抗日战争期间的重庆大轰炸,在遭遇空袭时,躲入地下是最好的避难的手段,只是在当时的战争年代,人防工程通常就只是防空洞,供市民临时避难。

如今的人防工程绝对不是像老电影里那样简单的防空洞,像沈阳北站的地下枢纽、北行的“地一大道”等,其实都属于人防工程,只是在和平年代,这些人防工程用于了经济和民生发展。

这是展馆做的一个模拟的防空洞,主要是沈阳六十年来的光辉历程,沈阳市是我国对空防御最早的城市之一,早在上世纪20年代末期,张作霖、张学良就在其创办的《东北航空月刊》上,介绍了对空防御的知识,并在“大帅府”里就修建了防空洞。

眼前的这个幻影成像,给大家展示了从防空警报响起、到人员疏散、再到应急救援,最后回到地面的全过程。这样的应急演练,可能大多数人并没有参与过,但是看到了它,相信您的心里对防空应急疏散也会有了底。

幻影成像展示的“人防”,不仅仅是一个防空避难的场所,还包括了应急救援的七种力量,包括消防、治安、医疗、指挥等,对于大家来说,“防空应急疏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听到防空警报时,尽可能快的进入地下停车场、商场、地铁等场所。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让我们见证了城市向上生长的力量,而隐藏地下的人防工程,在提高城市防空能力的同时,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更加“立体化”。

如今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

更要懂得革命先烈们艰辛

鲜血换来的和平来之不易

本文发布于:2023-03-12 04:11: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2723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公园   国防教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