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琪:从三台师范校址变迁追溯潼川府文庙的恢宏气势

阅读: 评论:0

作者:王瑞琪

三台春光)

一、三台师范校址变迁

三台师范学校创办于1945年8月,到2002年停办,学校历经57年,培养了近万名合格的师资,为三台及周边县市的教育事业发展,乃至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57年的时间里,学校三易其址,校址经历凡四处。

1945年学校创办之初,校址设在三台县涪江小学(今芦溪小学)内。秋季招收中师和初师各一个班,学制三年,学生共101人,教职员11人。

1946年迁校于三台县城内前小湾街的龙王庙(即后来改名为小学上街的县人民武装部),利用庙宇的房屋作为校舍。

1948年春又迁至县城西郊火烧沟原国立十八中校址,校舍由几幢平房构成。

1956年秋季,三台师范迁至县城原文庙故址(今下东街30号)。在这里办学46年,直至2002年停办为止。火烧沟原校舍交三台一中作为校医室及职工宿舍。

笔者根据哈佛大学图书馆珍藏的《潼川府志》(乾隆版)和《三台县志》(嘉庆版)的记载,就三台师范这一阶段的校址,原文庙故址的渊源,作一番梳理和介绍。

(三台庙会)

二、潼川府文庙

文庙又名孔庙或夫子庙,是纪念孔子的祠庙建筑;同时往往也是古代学校教育的中心,中国古代“庙学合一”的场所,即府学或县学(又统称为儒学)便设置在这里。

据嘉庆版《三台县志》卷二《学校志》记载:

“学在县东南,宋大观初建,嘉泰四年重修,明宣德、成化、崇祯间先后增修,兵焚后仅存大成殿”。“国朝(指清朝)增修完备,康熙二十三年钦颁‘万世师表’匾额。雍正元年奉旨创建‘崇圣祠’,恭设五代王牌位,四年钦颁‘生民’,未有匾额。乾隆五年钦颁‘与天地参’匾额,嘉庆四年钦颁‘圣集大成’匾额。先是乾隆二年前郡守武宏绪建修‘尊经阁’六间,四十三年,前郡守沈清任重修‘明伦堂’三间,皆有碑记,详载郡志。”

由此可见,潼川文庙始建于宋代大观(宋徽宗赵佶)年间(1107年-1110年),至今俞九百年时间。明代宣德、成化、崇祯年间先后增修或重建,但遭遇战乱被毁之后,只存留下大成殿。清代初期对“文庙”进行了增修。康熙、雍正、乾隆先后钦颁碑文(清朝不止是在征战地立下纪功碑,也会在文庙立碑,让世人记住清朝的正统和荣耀)、匾额(是朝廷对官员和读书人的褒扬方式)。不难看出文庙在历代均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位于下东街的文庙,为何说“学在县东南”?

让我们看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三台县城区地图:

全国所有的文庙建筑均是坐北朝南,潼川文庙的格局亦然,万仞宫墙正对着南边的“庙街”(当时的街名,位于学街的东端)。文庙围墙四周,南边是庙街,北边是下东街,西边是府城皇庙巷(现在叫东升巷),东边的小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叫中学巷(现在已不存在了)。因此,整个文庙的位置确实是在城区东南。

我们再来看看嘉庆版《三台县志》里的“文庙图”:

在这幅图中,可以看到文庙的布局是以大成殿为中心,建筑物南北分布,中轴分明,左右对称。从南至北依次是万仞宫墙、棂星门、泮池泮桥、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启圣宫、尊经阁。从万仞宫墙到尊经阁,由三进庭院组成,气势不凡。文庙的东侧,还有一些附属建筑,包括文昌宫和奎星阁。嘉庆年间,东北角还有一个管理学校的机构“府学署”。

文庙最南的万仞宫墙,喻意围墙有万仞之高,用以称颂孔子学识渊博高深,一般人无法领悟其中的奥妙。万仞宫墙东西两侧是进入文庙的门,称为“礼门义路”,意指只有君子才能从这条路行走,由这扇门出入。门旁的“下马碑”相当于现在的停车场,供马停歇之用。旁边尚有“县学”的入口处。

从“礼门义路”进入后,看到的是中轴线上的牌楼式建筑—棂星门。从图中可以看到,它是三间六柱冲天柱式石牌坊。古代传说棂星为天上文曲星,以此命名意味着孔子为天上星宿下凡,象征着孔子可与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文曲星相比。

进入第一个庭院,眼前是泮池和上面的3座单跨石拱桥——泮桥,桥为梯步拱面形。居中一个称为状元桥,当年,只有蟾宫折桂、鱼跃龙门的佼佼者,才可以经状元桥进入大成殿拜谒孔圣人。

泮池、泮桥北面是戟门,又称大成门,是守卫大成殿之门。戟门东联名宦祠,西联乡贤祠。

第二进院落的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其等级是整个建筑中最高的。殿内正中供奉着“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子塑像,殿的东、西供奉着四配(亚圣孟子、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子、宗圣曾子)以及十二哲的牌位,供官员和读书人祭祀。据《三台县志》记载,殿堂上方的匾额,包括康熙题写的“万世师表”,乾隆“钦颁御书”的“与天地参”, 嘉庆“钦颁‘圣集大成’”。康熙“钦颁‘平定朔漠’汉碑于殿左”,雍正“敕建‘平定青海’碑于殿右”。殿堂四周陈列着祭孔祭器、礼器、乐器等。

大成殿前的广场上,由石栏围护的平台称为“拜台”。每年的仲春、仲秋上旬丁日(即农历二、八月的第一个“丁”日),这里都会举办大型祭孔活动。“祭丁”,由知府主祭,其他官员及本府有名望人士陪祭。孔子位前的祭品为牛、羊、猪等。

广场前的东庑、西庑里各奉祀着诸多先贤、先儒的牌位。

大成殿后边的第三个庭院里,依次是明伦堂、启圣宫、尊经阁。

明伦堂是读书、讲学、弘道、研究之所。它是传承了千年的文化教育品牌,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社会精英讲学论道的地方,同时也承担着传播文化与学术研究的功能。是当时参加科举考试的社会精英们获取知识与智慧的庄严神圣的讲堂。

启圣宫是供奉孔子父母的殿堂,雍正元年(1723年),世宗追封孔子上五代王爵,命将启圣宫改称崇圣祠以奉祀孔子的五代先祖。

尊经阁位于文庙建筑中轴线的最后,系二重檐楼阁式建筑,共六间。它是存放儒家典籍的地方,其功能相当于现代的图书馆。

潼川府和三台县相继在文庙开办了“府学”、“县学”,延聘名师执教,在明伦堂及东庑西庑进行教学。每年招收的生员一般保持在二十名左右,成绩优秀者可免赋税,还可得到府衙或县衙的生活津贴。

(三台郪江庙会)

三、文庙春秋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文庙春秋继续上演。

辛亥革命之后,文庙发生了变故。

民国期间,1927年文庙内明伦堂、崇圣祠及县学署的建筑被改造成学校,成立三台县立男子初级中学(简称“县男中”)。1930年三台县立女子小学提升为三台县立女子初级中学(简称“县女中”;1943年增设高中部,改名为三台县立女子中学),校址设在文庙内西部。学生多由下东街的小校门出入。文庙内独立存在的原有的建筑尚存大成殿。

新中国建立后,文庙东部,包括原文昌宫和奎星阁的区域被改造成三台县粮站的仓库(改革开放之后,九十年代这里又被开辟成农贸市场)。文庙西部则一直是学校的校舍,1950年秋,“县男中”并入“三台中学”,三台中学初中部全部在下东街校本部,高中部则设在原文庙西部的区域内,一直到1956年为止。

1956年夏秋,三台中学高中部迁回下东街校本部,三台师范从火烧沟迁入原文庙的西部,直到2002年结束办学为止。

对于三台人民来说,潼川文庙这座殿堂,是传统教育的圣地,现代教育的摇篮。

三台师范选择文庙作为校址,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近半个世纪里,在党的领导,各级政府的扶持和三台人民的支持下,学校有了飞速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为满足教学的需要,先后兴建了崭新的实验楼和宏伟的教学大楼,学校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根本性的改变。

三台师范师生谨遵“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精神,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的职业操守,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治学理念,励精图治,勇于创新。教师身教言传,学生勤奋磨砺,学校展现出生机蓬勃的新气象,不仅发扬光大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和悠久的文化底蕴,更进一步开创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在新时代谱写出哺育人民教师的壮美篇章,演奏出培养灵魂工程师的瑰丽乐曲,为教育战线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生力军,为三台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三台县最高学府之一,三台师范学校是当之无愧的。

(三台风光)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投稿邮箱:

作家荟启事

1.《阅读悦读》稿件一经采用,即获得稿酬10元。

2.从1月1日起,《阅读悦读》所有平台阅读量上万作品,每篇次追加稿酬10元 。

3. 从1月1日起,《写乎》《作家荟》排名前五的追加稿酬10元。

4.平台赞赏全归作者。

5.稿酬和赞赏每月5-6号以红包方式发放上月稿酬和赞赏。

6.采用作品都将在《今日头条》《百家号》等大平台发布,要求原创首发作品,非原创首发请勿投寄。

极品冷艳女老板 为了上位,我做了领导的奴隶,为了上位,我出卖了自己的灵魂

超级战神 看他如何逆袭,签约超级明星,成就巅峰人生……

龙牙兵王 兄弟惨死,他王者归来,誓要报仇雪恨

本文发布于:2023-03-14 06:47: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2814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三台   大成殿   王瑞琪   国学   嘉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