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修内司(老虎洞)官窑特征

阅读: 评论:0

宋代(北宋960-1126,南宋1127-1280年)是我国陶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时代。南宋官窑"袭故京遗制"移地于南方生产,开始于绍兴十三年,在之后连续生产了一百三四十年的优质瓷,前后映辉,为中国奠下了制瓷王国的美名。千多年以来,南宋修内司官窑被举世认为是宋瓷艺术性最高的时代,它通过细致纯熟的工艺,将流畅简练的造型和精光内蕴的釉和谐统一在一起,代表着八百年前中国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也是南宋时期发达的科技文化真实的写照。但由于它产量有限,传世甚少,从而成为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瑰宝,闻名于世。

南宋南迁后高宗在杭州设立新窑杭州修内司官窑,是邵成章提举在殿中省修内司按北宋旧制设立的官窑,称为内窑。修内司内窑窑址位于杭州市凤凰山西北万松岭附近老虎洞,1996年9月发现,也称老虎洞官窑。修内司在南宋隶属匠作监,主要掌管皇城太庙缮修兼掌皇室用具配给。经过杭州市文物考古所5年的发掘整理,已经初步整理出4000件青瓷,而瓷身带字的,只有这一件荡箍,它也成为了最有力的佐证。在杭州历史博物馆,就能欣赏到其中200多件修内司青瓷精品。

老虎洞窑址出土的南宋官窑“修内司窑置庚子年...口口口口口匠师造记”刻铭青釉荡箍

2006年11月,中国古陶瓷学会南京学会暨青瓷学术研讨会移师杭州。会上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就老虎洞窑址出土资料最新整理情况进行了通报,并披露了所发现的带有“修内司窑”铭款的荡箍。由此说明叶寘《坦斋笔衡》中关于南宋官窑的记载基本可信,南宋渡江后,于临安所建立的第一座官窑即“修内司窑”,亦即“内窑”。老虎洞窑址南宋层即为南宋修内司官窑,修内司官窑窑址的所在问题,终于此尘埃落定。

根据研究发现,修内司官窑分前后两期,前期影响力更大些。其中,修内司官窑前期以两类产品为主:

第一类:以厚胎厚釉为主,薄胎厚釉少见。

厚胎厚釉粉青釉灰黑胎标本(杭州出)

南宋初年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也有仿青铜器的礼器,胎和釉的颜均有多种。日常生活用具:碗、盘、杯、罐、碟、壶、洗、盏托、盆、盆托等,与越窑风格相似。

见《南宋官窑瓷鉴定与鉴赏》杜正贤 周少华著 86页图12

第二类:以薄胎厚釉为主,以仿青铜礼器为主。

薄胎厚釉标本,粉青釉黑胎(杭州出)

有的器型非常大,质量高,一改“官窑无大件”的观念。也有少部分日常生活用器。仿青铜礼器有:觚、尊、琮式瓶、梅瓶、玉壶春瓶、香炉、熏炉、器座、筷子架、花盆、灯盏等,与汝官风格相似。数量大大多于生活器,可见修内司窑是以烧造礼器与祭器为主的窑场。

杭州官窑博物馆藏南宋官窑梅瓶

此外,修内司官窑瓷器前期和后期的烧造有明显的区别。

修内司官窑前期烧造特点:

1.前期圆器类以裹足支烧为主,支烧以早期薄釉居多,修内司窑支钉制作精工规整,多为5个支钉。早期圈足均外撇,与郊坛下官窑早期相类。

见《南宋官窑瓷鉴定与鉴赏》杜正贤 周少华著 88页图14

杭州历史博物馆藏修内司官窑撇足碗

2.少量大件如盆形器和盏托采用裹足刮釉法。大件的瓶尊觚等礼器在施釉后再仔细地刮去底部的釉使其露胎。

杭州官窑博物馆藏纸南宋官窑纸槌瓶裹足刮釉铁足

修内司官窑后期烧造特点:

1.后期圈足变直变矮,从裹釉支烧变为以刮底垫烧为主。仍有少量的祭礼器。南宋中后期碗盘从支烧变成了垫烧,只有少量小件器物仍采用裹足支烧法,裹足刮釉的方法在瓶和套盒中仍很流行,但刮去的部分变得较大又不太规整。窑具中最常见的是垫圈和垫饼等。

南宋官窑直矮圈足碗标本(杭州出)(铁足)

南宋官窑裹足刮釉底足标本(杭州出)(刮去的部分变得较大又不太规整)

杭州历史博物馆藏修内司官窑支钉洗

2.垫烧器以后期厚釉居多。厚釉采用多次施釉多次釉烧的方法:第一次本坯素烧或上外釉素烧,温度为750-850度;第二、三次入窑釉烧,里外上釉。温度为1000-1180度;最后一次釉烧的温度要比前几次高30-80度。中间釉烧的温度控制在釉始熔温度左右,并保温一定的时间,使釉与釉之间,釉与胎之间形成一定的中间层。

南宋官窑标本(杭州出)釉釉、釉胎间的中间层

即使修内司官窑前后期烧造方式不一,但其细致纯熟的工艺,流畅简练的造型和精光内蕴的釉,被举世认为是宋瓷艺术性最高的时代。其质量上乘者釉面莹澈,青似翠,滋润如玉;质量下乘者虽釉泛黄,但也不失为一件精美的瓷器。

质量上乘的修内司官窑产品有如下特征:

1.器型设计端庄大气,釉面莹澈,青似翠,滋润如玉,大多为自然开片,名为冰裂纹。尺寸普遍比郊坛下官窑大,最大超过40厘米。

杭州历史博物馆藏修内司官窑花盆(残件)

2.胎体以厚胎薄釉和厚胎厚釉为主,多层微晶厚釉玉质感强。

南宋官窑标本(杭州出)多层微晶

杭州历史博物馆藏修内司官窑香炉玉质感强

3.南宋胎呈黑褐、黑灰或灰白等。

南宋官窑标本(杭州出)黑褐

南宋官窑标本(杭州出)灰白胎

4.釉以粉青为主,米黄次之。釉面的光泽度颜的饱和度都比郊坛下官窑好。另还有灰青、灰黄、黄灰等釉。

杭州官窑博物馆藏粉青釉纸槌瓶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米内山庸夫藏品米黄釉南官标本

而质量下乘的修内司官窑产品有如下特征:

1.胎为灰褐和褐黑为主,少量黄白胎;釉为粉青带灰青,釉较厚,釉淡雅光洁,滋润如玉,布满开片,大开片多呈长条状,小开片多呈鱼鳞状。

南宋官窑标本(杭州出)灰褐胎粉青带灰青釉鱼鳞开片

南宋官窑标本(杭州出)黄白胎米黄釉鱼鳞开片

2.有的局部或大面积釉泛黄,泛黄部分多有较密集的鱼鳞开片,是还原不足所致。有的局部呈烟灰,俗称吸烟现象。有的氧化不全,有的生烧,使釉面发白,尚未呈显青。

杭州历史博物馆藏粉长颈瓶还原不足釉

杭州官窑博物馆藏官窑盏托生烧

通过上述的论述发现,无论是质量上乘还是质量下乘的修内司官窑,整体都有以下特点:

1、修内司窑保留北宋官窑遗风,制品稍为厚重;胎比郊坛窑厚重。胎呈灰白或浅褐致密型的瓷质。釉多为粉青,风格稳重。多见大裂纹。施釉到足根部,常见紫口铁足。

老虎洞窑址出土的南宋官窑粉青釉鼎炉残件

2.修内司官窑瓷釉有冰裂纹,隐纹如鹰爪。釉层厚,纹片大而少;釉层薄,纹片细而多。不开片的很少见。明初曹昭《格古论要》言:"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臃细润,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好者与汝窑相类,有黑土者谓之乌泥窑,伪者皆龙泉所烧者,无纹路。

釉层厚,纹片大而少

釉层薄(紫口),纹片细而多

不开片的很少见,与明初曹昭《格古论要》言:伪者皆龙泉所烧者,无纹路的说法不完全一样,近似。

南宋官窑标本三块(杭州出)(1)(2)(3)

3、修内司窑釉:石灰釉,后期改为素烧,两次上釉,两次入窑烧成的厚釉瓷,釉质如玉光亮莹润,能清楚看到象小河流水似的水波纹,有流釉纹(水波纹)。

南宋官窑标本三块(杭州出)流釉纹

南宋官窑瓷继承自北宋汴京官窑、有河南汝瓷端庄简朴的造型,釉质浑厚的特点,又吸收了南方龙泉窑的薄胎厚釉,釉面莹沏,造型精巧之特点,南北技艺的结合,创造了我国青瓷史的顶峰。南宋王朝覆灭之后,官窑被毁、工匠失散,技艺失传,现传世珍品不足百件,且多散落在世界各地,若可收藏一件南宋修内司官窑的瓷器,可谓是三生有幸啦!

声明:图文由【极速鉴宝】APP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本文发布于:2023-03-15 21:53: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035400.com/whly/2/2888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官窑   南宋   老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24-2030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文化旅游网 滇ICP备2022007236号-403 联系QQ:1103060800网站地图